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李如海行政新讲义言语理解与表达 >

第2章

李如海行政新讲义言语理解与表达-第2章

小说: 李如海行政新讲义言语理解与表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文中a、b、c、d四个词中可删的是:
甲、曾经 乙、限制 丙、世界 丁、现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答案B。
4、错别字的例题与解析:
[例19]目前,全世界死亡的青年和儿童中,半数以上罹患(1)诸如艾滋病,肺结核、麻疹、腹泄(2)和肺炎等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正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沿(3)截止(4)2000年底,全世界有2200多万人死于该病。
上面文中(1)(2)(3)(4)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个词?
A、罹患 B、腹泄 C、蔓沿 D、截止
答案A。
5、词语表达的解题方法:除了主要靠平时词语的知识积累外,下列方法可供参考。
(1)找到语感。应试者在考场上,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整个句子试图表达的意思,这就要求应试者有较好的语感。在平时;语感主要靠诵读而获得,在考场上就不能朗读了,主要是靠默读而找到。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可将每个词都放到空格里去尝试一下,默念一遍,看哪个词更通顺、更自然;就选择该词。如果一个词放到空格里后,读着绕口、生硬,便不能选择该词。
(2)把握词义。应试者在考场上,需在平时把握词义训练的基础上,准确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含义,即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的含义,如教室与课堂就是一对同义词,尊敬与尊重就是一对近义词。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面的意思比较接近,另外一个词义比较突出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当只需一个选项时,那就要选突出的这一项了。当然,当四个选项有各自的含义时,那该题的难度就较大了。但在掌握每个词的词义之后,找出正确答案也是不难做到的。比如,做词语替换时,替换之后的句意与原句意要一致,同时,替换的词在整个句子中要协调,要符合原句的语意。
(3)平时应加强词语知识的修养。如对错别字与不当用词的辨别等。
(三)语句表达的例题与解析和解题方法。
语句表达主要有下列几种内容:病句判断、歧义辨析、长句判断、选句填空、词语判断及选项后面没有文字之题等
病句判断
即要求应试者从给出的四句话中找出有语病的一句来,或者要求从四句话中找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来。有语病的一句,有的是用词错误,有的是语法错误,有的是修辞错误,有的是逻辑错误等。
(1)病句判断的例题与解析
'例20'从下面四句话中找出有语病的一句。
A.市场经济的发轫解放了人们曾经备受压抑的自然本性
B.物质产品生产领域或精神产品生产领域的“打假”活动声势正旺
C.人们只看目的和结果,而不在乎原因和手段
D.至于他的金钱来历如何,一概无需过问
答案B。
(2)病句判断的解题方法
在判断某句话是不是病句时,可使用的方法主要有:
一是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从感性上检查该句是否有毛病。
二是紧缩审读法。先将该句子的主干部分抽出来看是否有问题,如无问题,再看附加成分(定、状、补语等)是否有问题。
三是熟句类比法。将记熟的典型的有或没有语病的句子与需判断的句子做比较,以判断是否病句。
四是逻辑次序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是否恰当、语句的前后顺序是否合适等方面去判断是否是病句。
此外,还可使用排除法,在四个选项中,如果要求应试者选出没语病的一句,则可先将有明显语病的一两句排除,这样先易后难,逐步达到选出正确的一项之目的。
2、歧义辨析
由于指代不明确等原因使句子产生了歧义;即一句话既可这样理解;又可那样理解。
(1)歧义辨析的例题与解析
'例21'从下列四句话中选出有歧义的一句:
A、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人才 B、小M是今年考上公务员的
C、我看见你时正在跳绳 D、张三和李四今年都是50岁
答案C。
(2)歧义辨析的解题方法
回答歧义辨析这类题目,应在平时自我测验的锻炼中摸索并试用一些方法,以备在考场上运用自如。
一是分清错误类别。即找出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句子错在何处,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二是上下文联系法。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分析句子,就易分清该句是否有歧义。
三是词语替换法。不妨用适当的词来替换句中的词,看是否通顺。如不顺,即有歧义。
四是语序安排法。可将原句的语序重新安排,以检查是否有歧义。如重新安排后,句子表达清楚了,即原句有歧义。
五是句式变换法。可通过变换句式的方法来确定句子是否有歧义,如变换后句子很通顺,那么原句就有歧义。
六是加置标点法。有些句子有歧义,可能与句子的标点符号不正确有关,只要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就可避免歧义。
3、长句判断
长句判断。即先给出一个难度较大的长句(有的有标点,有的没标点),然后针对句子提出问题,要求应试者对四个选项进行选择,以便正确回答所提的问题。
(1)长句判断的例题与解析
'例22'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已经得到很大发展的基础上,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反对这种认为不应该不克服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不公平、不平衡的观点。
我们是否反对克服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不公平、不平衡?
A、反对 B、不反对 C、无所谓 D、不知道
答案B。
(2)长句判断的解题方法。关于长句判断的解题方法,主要应掌握两点。
一是用语句紧缩法。即先找出原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这样,就抓住了长句子的关键词,句子意思也就明确了。
二是应试者不要被“双重否定”搞乱了,应熟悉“否否得肯”的道理。
选句填空
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题目;在一段短文的某个部位留出一个空档(用一条横线表示);让应试者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合适的一句填到横线上;使短文的内容表达的非常清楚。
(1)选句填空的例题与解析
[例23]如果我们只把以前的学习文件照抄一遍,_________,更谈不到用其正确地解决问题,那样,即使我们口头上大讲拥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际上也只能是南辕北辙而已。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A.那就是连一般问题也解决不了了 B.那就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C.那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D.那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答案B。
(2)选句填空的解题方法。
对于这种新题型的解题方法,尚不能完备总结,但可提示给应试者的有如下几点:
一是理清复句的逻辑层次关系。在复句补充类的题型中,要把句中关联词语摘出来,注意“假设”与“递进”的关系。
二是重视逻辑的连贯性。应试者在做选句填空时,需具有篇章格局的基本知识,准确把握整段短文的主要内容,注意逻辑上的连贯性。如果一段话属于总一分一总的格局,给出了前面的总与分,需选择的是后一个总。那么应试者就应将适合作结束语的那一句作为正确选项选出来,填到空格处,从而使整段短文既有总(提出论点),又有分(展开解题),最后又是总(即结束语)。
三是注重对其他类型选句填空题的练习。如确定因果关系的选句填空题,确定主题的选句填空题,确定主要内容的选句填空题。要求应试者在读完给出的有关资料后,迅速确定该从四个选项中选哪一句。
词语判断
这也是近几年出现的新考题。要求应试者判断短文中某个词语的涵义或特定内容。
(1)词语判断的例题与解析
'例24'中国老百姓无论怎样穷、怎样苦,也往往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上学念书。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才可能拥有未来。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毫无疑问,教育只应该是公益事业,是烧钱的事业。
这句话中“烧钱的事业”可以理解为:
A.教育事业是一项非常费钱的事业 B.对教育应该投资而不应该从中谋利
C.对教育的投资可能无法收回成本 D.国家应该增加教育投资力度
答案B。
(2)词语判断的解题方法。
首先;要弄通短文的主要意思及该词语在短文中的作用。
其次;靠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对做这类题型方法的积累。
选项后面没有文字的题
在语句表达题目中,往往有一个或者是几个选项后面没有文字,要求应试者到短文的相关部分(一般是字下面带黑线或黑点等标记)去寻找。因此,要求应试者悉心熟悉这种新题型。
(1)选项后面看没有文字的题的例题与解析
根据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2000年6月22日,一个偶然的机会,谢某抓到了一只重8公斤、约有1300年的稀世旱龟。(C)这只旱龟,不仅长寿,或者还通人性。据说,野生乌龟生长十分缓慢,一只重5公斤的野生乌龟,其寿龄就不低于1000年。
'例25'从下面四句话中,挑出有语病的一句
A.小王和小李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 B.如果小马来,那么小黄就必须走
C. D.言语表达是由思想到说话或写作的过程
答案C。
(2)选项后面没有文字之题的解题方法
其一;弄懂短文的文意,这是答对“选项后面没有文字”之题的前提。
其二;见到此种题后,要迅速到有关文字中去寻找选项后面所缺少的这句话的文字(一般都是这些文字下面划有一条黑线)。找到之后,再仔细分析,然后再按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接着将答题卡上的相关选项涂黑。这个过程,最好在35秒内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