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克格勃全史 >

第87章

克格勃全史-第87章

小说: 克格勃全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侦察机构负责人波列·格罗林将军制定的。萨哈罗夫斯基还定期收到该机构这一报
告的副本。戈利岑也提供了一些有利于1963年逮捕审叛乔治·帕克的材料,这使他
的证词听起来更加可信。他还透露,克格勃已经知道对外情报和侦察机构准备成立
一个在美国收集科学情报的分部的计划。该部于1962年开始行动。但是戈利岑只有
一些关于克格勃在法国行动的断断续续的消息,大部分情报都不涉及具体问题。即
使是那些促成逮捕帕克的消息, 实际上也只是将最初怀疑的圈子缩小到7人而已,
后来也是在对这7人进行监视之后才查出了帕克。 戈利岑的坦诚在对外情报和侦察
机构广为人知,因此不可能像对帕克那样对他进行长期的秘密监视。戈利岑作了上
述声明之后,一种阴谋理论得到传播,使调查进一步受阻。在美国类似的理论使得
詹姆斯·恩格尔顿开始怀疑中央情报局“社会主义国家”部的领导人大卫·梅尔弗。
在英国则导致彼得·怀特等人对军情五处处长罗杰·霍利斯爵士的怀疑。同英美相
仿,法国的“阴谋”理论发明者在许多情况下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对外情报和侦察
机构的文献表明,尽管“蓝宝石”小组最后被查出,但“大鱼还是溜走了”,所以
法庭并没有就此作进一步的调查。
    冷战期间法国没有公开揭露一个苏联间谍,但这并不说明苏联间谍在法国的活
动不积极,恰恰说明了法国反间谍机构的软弱无力。反间谍毫无结果的原因,部分
在于法国没有破译出标志着“五杰”和原子间谍时代结束的“维诺纳”密码。帕克
案件之后,60年代中期,美英两国重新分析了“维诺纳”联络中出现过的全部有一
一关法国的材料,分析的结果转交给法国国土安全局(法国反间谍机构)。
    这些材料表明,战前法国航空部中活动着一个苏联间谍小组,其成员都是30年
代招募的。在法国沦陷前的几年中,他们在情报总局的间谍亨利·鲁宾逊控制下工
作。作为组员之一的学者安德烈·拉巴特(代号为热罗)于1938年离开航空部,开
始主持几个国家级研究实验室的工作。 他是首批加入戴高乐将军1940年6月在伦敦
领导成立的“自由法国”协会的成员之一。有几个月他出任戴高乐将军武器储备部
门的负责人,但因为同戴高乐的近臣们不和后来退出了“自由法国”协会,在伦敦
创办了《自由法国》月刊。后来他还负责BBC 对法广播的工作。他在伦敦曾给一个
化名叫阿尔贝特的苏联人发送过政治军事情报。1943年拉巴特出任设在阿尔及尔的
“自由法国”临时政府的新闻部部长,乔治·帕克当时领导“自由法国”电台的政
治新闻工作。战后巴特主要靠从事新闻工作谋生。
    皮埃尔·科是战前在航空部工作的最大的苏联间谍,后来由于“维诺纳”被破
译而败露。他曾两度在短命的第三共和国政府中出任贸易部部长。30年代此人政治
观点激进,也许是非共产党人中法苏军事联盟的最积极的支持者。西班牙内战时报
界曾指责他给苏联人提供法国空军系统和武器装备的情报。1937年叛逃到西方的克
里维茨基曾说过,科是苏联间谍。但当时他的告密并未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包括
美国在内。同其他很多法国左派人士一样,科对1939年8 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的签定感到震惊。 但在指责该和约的同时, 他继续坚持法国和苏联联合的政策。
1940年法国陷落后,科被戴高乐解职,之后他在美国呆了几年,带着宣传联盟思想
的意图参与了一些科研工作。1942年,他曾再次被驻华盛顿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国
家安全人民委员部)间谍头目瓦西里·祖别林(他就是扎鲁宾)收买。在后来的两
年中科同祖别林及其他一些苏联上司保持联系。  1943年底科来到阿尔及尔加人了
“自由法国”的顾问委员会。年3 月,受临时政府委派率领该团在苏联呆了3 个月。
他回国时兴高采烈,因为斯大林对人类个性价值的思想推崇倍至。按科的话说,这
比红军的枪炮更有威力,它帮助苏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他的出访报告以这样一句
话作为结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无可挽回地要丧失殆尽,而在社会主义制度
中它则必然蓬勃发展起来。”战后由于在保护苏联间谍组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科
赢得了国民议会最出色的演说家和苏联“在欧洲最赋天才的同路人”的美誉,并于
1953年获得斯大林奖金。
    “维诺纳”资料中关于拉巴特、科等人的情报以及在后来的研究中所发现的线
索都已为时过晚,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在法国国上安全局受审时拉巴特承认了一切。
鉴于公开科的案件会引起并不希望看到的政治后果,也考虑到他年纪老迈,科未被
判处极刑。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它1949年建国伊始,就是西欧各国对付苏联集团间谍活动
最薄弱的一环。这种间谍活动引起的一次重大事件时至今日仍不断引起纷争。1954
年7 月,联邦护法部门(西德安全机构)的负责人奥托·尤恩在西柏林失踪,但几
天以后却在东柏林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出现,  还发言指责西德纳粹主义正在复苏。
1955年12月他又在西德露面并声明,为克格勃工作的医生沃尔夫加恩·沃尔格穆给
他打了一针,他正处于毒品麻醉之下。西德最高法院对此声明抱怀疑态度。根据其
他资料表明尤恩嗜酒如命,沃尔格穆给他灌了大量威士忌,然后利用他对纳粹主义
复活的恐惧劝他出逃。1956年12且他被判处4年监禁。
    在西德情报机构中活动的克格勃间谍中,最有成效的是汉茨·费尔费。1958年,
他在西德联邦情报局反间谍部主持工作,专门对付苏联。借助一个总部在莫斯科伪
组织的假间谍网以及克格勃的支持,费尔费为自己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联邦情报
局的头头骄傲地带领贵宾参观费尔费的办公室,那里挂着巨大的彩色卡尔斯霍斯特
地图,上面非常详尽地标注着克格勃总部,甚至能看清各类轿车的停放位置及男女
盟洗室的区分标志。在卡尔斯霍斯特(电码代号为“图表”)行动中,共编缉了厚
厚的5 卷材料,其中包括各办公室的计划、个人鉴定和内部电话号码本。联邦情报
局的总部设在离慕尼黑不远的普拉赫,那里不断收到索要有关卡尔斯霍斯特及其他
情报机关材料的请求。后来费尔费自吹说,对此类情报的需求表明了中央情报局驻
欧洲间谍机构的具体利益所在、由此使总部有可能对他们的行动有所了解。费尔费
成功地使联邦情报局及其朋友对卡尔斯霍斯特有了一个错误的概念。指导费尔费写
回忆录的第一总局A 处在其中加了整段表现第一总局自吹自擂的引文。其中有一处
这样写道:“没过多久就显示出,克格勃作战计划多么富有远见。”同时,费尔费
为卡尔斯霍斯特提供了几乎所有经过联邦情报局的重要文件复本。紧急情报通过无
线电传给卡尔斯霍斯特,其余的则装人带夹层的箱子,拍在胶片上装入儿童食品罐
内,通过秘密邮政信箱或联邦情报局的邮差埃文·季别尔(此人也在为克格勃效力)
投递给克格勃。据费尔费讲,在1961年8 月以前的两年间,柏林墙筑了起来,中央
情报局和联邦情报局正在制定破坏东德经济政治发展的计划,积极策动心理战引诱
欺骗工人力量,此时我不止一次冒险(已经记不清冒过多少次险),一次又一次地
接头,一次又一次送交情报资料——一切都只为一个目的:“使苏联能够做出有的
放矢的决定。我清楚地明白,那两年我给苏联的反间谍机构提供了他们赖以工作的
线索、我的被捕证明了这一点。”
    同帕克和黑勃尔顿一样,费尔费工作的动机与其说是思想意识,不如说是虚荣
心。他和同事们经常受到克格勃将军们的鼓励和祝贺,有一次甚至是克格勃主席本
人。50年代在德国工作的中央情报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1961年费尔费被捕后总结说:
“如果写一份联邦情报局的损失报告,那大概得写几万页。不仅间谍和接头地点都
败露了,而且这10年情报人员提供的所有材料都必须重新审核。有些是敌方伪造出
来的,有些做过一些改动,还有一些则是捕风捉影的消息。”
    在第十五总局(东德情报机构)组织的大规模渗透到西德的行动中,克格勃获
益匪浅。第十五总局成立于1952年,它归属东德国家安全部,1956年又改名为情报
总局。从它成立之初麦库斯·尤加思(米沙)·沃尔夫就是头目,而且也是他们那
一代人各种渗透计划的策划者。沃尔夫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共产党作家,希特勒上
台后被迫逃往莫斯科。1987年快退休以前,沃尔夫开始自称为苏联集团内各国情报
界最具才能的一位领导,他任职时间比所有同行都长。沃尔夫最成功的一名情报人
员是久特尔·纪尧姆。他父亲是东德一名牙医大夫,勃兰特被盖世太保追捕时他曾
将其藏匿于家中并为他治伤。1955年受情报总局指使老纪尧姆找到当时任西柏林市
市长的勃兰特,求他帮助自己在东德受排挤的儿子。一见面勃兰特就喜欢上了久特
尔,并决定给他安排个好前程。1956年,纪尧姆和他的妻子——两人都是情报总局
的间谍——获准到西德政治避难。几年后两人都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中谋到正式工作。
1969年,以社会民主党为首的多党联盟执政,勃兰特出任总理,这对纪尧姆来说是
个绝好的机会。而其他情报人员只有羡慕而已、纪尧姆成为威利·勃兰特的朋友和
亲信,并任波恩办公室私人助理。他提供给情报总局(而情报总局又将它们提供给
克格勃)的情报中,包括西德试图同东德及其他东欧国家建立最初联系时的“新东
方政策”的详细内容。1974年纪尧姆作为东德间谍被揭露后,勃兰特被迫辞职,这
已足以说明其震动之大。
    纪尧姆仅是东德庞大的间谍队伍中在西德活动的一个,尽管是最著名的东德间
谍。据1958年情报总局的叛逃者判断,西德那时至少已经活动着两三名间谍,躲在
幕后伺机而出。麦库斯·沃尔夫最成功的战术之一就是“女秘书攻势”,他善于勾
引中年单身妇女,而她们都是国家公务人员,能够接触到秘密情报。50年代中期沃
尔夫攻势的牺牲者中有一位44岁的女秘书伊姆加尔·列梅,她在波恩外交部作秘书,
负责同各国大使馆的联络工作,她把文件复本提供给了自己的“情人”、情报总局
的间谍卡尔·赫麦尔斯。1958年被捕后报界称为“红色的卡扎诺娃”。此后20年间
麦库斯·沃尔夫又派遣了不少更加成功的“红色卡扎诺娃”接替他。
    冷战以前以及冷战期间,大部分有关西方的重要情报,克里姆林宫都是从电子
侦察中得到的。1951年情报委员会第七总局(负责加密解密工作)重新并入舍韦廖
夫中将领导的国家安全部第五总局。1954年克格勃组建以后,加密、联络和解密的
工作由第八总局负责,领导人仍是舍韦廖夫。克格勃和情报总局的解密人员不像他
们的英美同行那样拥有现代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