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期刊杂志电子书 > 博览群书2005年第08期 >

第22章

博览群书2005年第08期-第22章

小说: 博览群书2005年第08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午战争中的日本与朝鲜,其史料多存于官方交涉史料和外交文书中,以往的论者也间有提及,但未独立成书,王如绘先生全面研究了甲午战争期间中、日、朝的战争与外交,全景式勾勒出申午战争与朝鲜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堪称中国学者撰写的日本灭亡朝鲜的原创第一书。
  甲午战争史著林林总总,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同一个历史人物,常有不同立场、不同见解、不同风格的史作问世。王家俭先生著《洋员与北洋海防建设》以点带面地列举出与北洋海防有关系的重要洋员,如赫德、琅威理、马格里、金达、金登斡、葛雷森、马根济、戴乐尔、善威、德威尼、汉纳根、巴兰德、德璀琳、李劢协、瑞乃尔、黎熙德、式百龄、哈卜们、阿璧成、薛斐尔、马吉芬等在北洋海防建设和北洋舰队中的风风雨雨。王著叙事风格细腻,持论谨慎中肯,在罗列了众洋员对北洋海防建设的贡献后,得出结论说:“笔者认为李鸿章之聘用大批洋员从事国防与军事的近代化,基本上可谓渊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学教育之士大夫所具有的‘通权达变’、‘借法自强’的一种理念。而‘借法自强’的实践方式,即是‘国际的科技转移’(Intemational Technology Transbr),实际上也是一种国际间的合作与互利。”应该指出,从“国际科技转移”论的层面上界定洋员对中国海防近代化的作用,较少情绪化,富有历史感,无疑是对一概否认洋员作用甚至对洋员“妖魔化”的历史观的反拨。但当年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控制下,这些洋员的行为基本上是服从本国利益的,对帝国主义肯定是有利的,对中国的有利则是有限的。例如,赫德建立了高效率有别于封建“常关”的近代化洋关,他收的关税首先是满足帝国主义的需要,在建关的前五年里,海关为清政府偿还了《北京条约》规定的1600万两英法赔款,帮助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再看被称为“颇能尽忠职守”的马格里,他主持的号称“中国第一座兵工厂”金陵机器局,造出的炮弹不是射向敌人,而是在清军炮膛里开花,炸死炸伤的是中国官兵。这样的“互利”是很难被中国人认同的。


推荐林崇德教授的
  《教育与发展》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实验研究成果,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写成的一部独特、新颖且有价值的专著,为今后的教育发展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在国际上引起了反响,为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走向国际化做出了贡献。
  
  几项重大研究
  
  1、教师素质与学生发展的研究:作者将教师的职业理想、知识、教育观念、自我监控能力、教学行为等五项内容,概括为教师的师德、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师德包括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通过改善学校的客观状况、提高老师的教育效能感和对教育工作的成功期待等三个方面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素质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这也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教师知识的认知结构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第,是具有一定层次的心理结构。教师的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随教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监控能力,其核心是自我监控能力,包括四个因素:课前的计划性,课堂中的反馈性、调节性和课后的反省性。它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教龄是影响监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学监控能力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教学监控能力与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策略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它们作为教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间必然存在某种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
  教师的绩效包含六个维度,即职业道德、职务奉献、助人合作、教学效能、师生互动和教学价值。作者以学生、领导评价结果为基础,以职称、教龄、年龄、性别等教师人口特征为分组变量,探讨了不同组别的教师在教师绩效六个维度上的个别差异情况,研究中发现,认知因素主要影响任务绩效,人格因素主要影响关系绩效,情感因素对关系绩效与任务绩效均有明显的影响。
  2、教育与学生智能发展的研究:作者揭示了智力结构与多元智力的关系,一方面肯定了“智力层面”取向的出现是对智力实质及其结构研究的新进展,同时也大胆地对国际上流行的有关智力观点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由于智力结构涉及到智力的先天与后天、认知与社会认知、内容与形式、表层与深层等关系的错综复杂性,因而智力是一个较难穷尽组合的多元结构,作者在长期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智力模式。
  作者改变了传统论述思路,更多地阐述了智力地目的、进程、材料、品质、监控能力等因素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智力过程的发展或完善的指标,书中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功地进行信息加工,且逐步完善;二是逐步掌握分析—综合的能力,且能引申出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智力材料(内容)的发展变化或完善的指标是;感性认知材料的全面性和选择性;理性认知材料的深刻性和概括性;感性材料向理性材料转化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智力监控的变化或完善的指标表现在计划、检验、调节、管理、评价五个方面。
  智力品质的变化或完善的指标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五个方面。智力作为个性心理特征是有层次的,它要集中地体现出个体差异来,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上。
  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变化或完善的指标,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结构的完整化和对智力活动的作用两个方面。应该探索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发展变化或完善中的具体作用。
  作者还深入研究了智力的脑机制问题,探讨了中小学生脑电波的特点。中小学生脑波超慢功率涨落分布及发展特点研究发现,脑波平均功率的空间分布表现出额低枕高的前后梯度,年龄越小,脑波平均功率逆转越多,随年龄的增长,逆转现象逐渐减少,大脑的有序程度逐渐增强。
  作者把智力的差异视为培养的出发点,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培养:一是从思维品质人手,二是从非智力因素人手。在具体做法上主要抓住三个可操作点:其一,在教学中抓概括能力的训练;应看作是思维训绦的基础。其二,从思维的层次来说,培养思维品质或智力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口。其三,从思维的发展来说,始终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书中还讲到,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乃至整个智力活动及其发展中起着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
  3、教育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关系研究:书中探讨了创造性学习的特点,并对创造性人才提出了独特见解,提出创造性的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方品质。作者强调,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培训,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不能简单地将创造性视为天赋,要看作后矢培养的结果;创造性的教育是整个教育,即德、智、体、美、劳、群诸育的整体任务。创造型学习是创造型教育的一种形式,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创造性学习倡导的是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追求的是创造性学习目标,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
  4、德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书中探讨了品德与社会性的关系,社会性发展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品德的发展是社会性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条件。小学儿童品德的基本特点就是协调性和过渡性。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是以自律为形式、遵守道德准则并运用信念来调节行为的道德品质,处于动荡性向成熟型过渡的阶段。随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变化呈波浪式的发展趋势,青少年社会化主要表现在追求独立自主、形成自我意识、适应性成熟、认同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成熟、定型性格的形成。作者认为,学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学生群体的共同心理和行为特征,其核心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学校精神是学生德性发展的基础,通过感染、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使学校的全体成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达到个人心理风格与群体心理定势的融洽。
  作者提出心理健康是德性的一种重要因素。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体现为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要求,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积极地沟通,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关于正确地评价自我,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制力。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要尊重与理解学生,要考虑年龄特征,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提倡学校与家庭、社会“三教一体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教育目标,书中着重论述了教育目的,探讨了融东西方教育模式,培养“T”型人才,作为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一个倡导。“横”代表西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竖”代表东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为了世界公民的素质,培养“T”型人才,东西方教育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实行各自的教育改革。
  
  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研究方法突出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色,把被试心理的研究跟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的过程结合起来,在教育与发展具体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行动研究和教育实践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