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迷失男女 >

第5章

迷失男女-第5章

小说: 迷失男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配的手臂看起来竟然很洒脱。蒂姆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也几乎是在后退的同时,他又着急地凑近窗户,因为他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景。高个男孩显然非常英俊,眉清目秀,甚至可以说是美貌。仅仅迟疑了一秒,蒂姆的头脑仿佛启动了“识别系统”,并且只能屈从于系统得出的结论——他正在观察的男孩正是亲侄子,马克。鉴于生物遗传的神奇效果,马克简直就是母亲的翻版,南希的美一点儿不走样地给了他。但是,很有可能,马克对于自己的迷人之处一无所知。



/* 10 */
  死去的母亲2(4)     

  蒂姆头脑中出现的下一条信息便是,马克很可能正在和红发朋友谈论自己。菲利普可能说起过,自己将回镇上参加葬礼,按照菲利普的脾气,很可能还冷嘲热讽地提到普福尔茨海姆酒店。马克也许和朋友谈论自己,这条推论意味着蒂姆在两人的争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蒂姆思忖着,自己会是个什么“角色”呢?是一个建议?一个方向?还是一个决定?

  无论结论是什么,马克决定偃旗息鼓,将军火留给下一战。现在蒂姆能够肯定,这张脸就是马克。从他懒洋洋的放松步态、撇着的嘴角等等细节中也能肯定,马克并没有妥协,只是休战。红发男孩还跟他说了什么,可马克只是耸了耸肩膀,满不在乎。

  马克长成这样一个酷似母亲的美男子——这几乎让人心疼——整个世界仿佛已经开始预谋策划将同样的命运安置于他的身上。你只需要看看他,就在下面人行道上。他正在努力掩饰,似乎向世界证明:母亲的死亡还不至于打垮他。

  这时,两个男孩停下脚步,看到穿着泡泡纱套装的老人走下会所的红砖石台阶,再次倒在地上,草帽又一次飞到半空中。当你旁观一个演员正在投入地演出,其中总有一丝恐怖的寓意,因为你会在突然之间明白,他不过是在演戏。

  摘自蒂莫西?安德西的日记,2003年6月20日

  上一次写日记是八天前了。我必须再次回到米尔港。菲利普告诉我,马克失踪好几天了。他只给我打了电话,竟然因为他以为我必定把他儿子藏在我的工作室公寓中。他当真暴跳如雷,无法忍受自己的这个结论。虽然我痛恨他的此番表现,但说实话,考虑到这些日子他的所思所想,我无法真的责怪他、也不可能对他发火。

  从菲利普语无伦次的咆哮中,我得知马克应该是在十八日夜里失踪的。菲利普等他回家,一直等到夜里两点,实在支持不住了才劝慰自己说,过不了多久马克就会回到自己床上去睡觉。可早上起来,马克的床铺还是空荡荡的。菲利普报了警,警方却告诉他:最近小镇的这个区域里已经失踪了两个男孩,其实这些情况菲利普早就知道了,警察最后追上一句警告: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自作主张。警察还说,青春期的孩子离家出走通常会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就回家,所以建议菲利普耐心等待。菲利普也就只好听从建议,“稍安毋躁”,但不幸地发现自己的耐心储备实在太少。所以没过多久他又给警察局打电话,对方给的回答和上次一模一样。菲利普当然再也坐不住了,去找马克最铁的哥们金波?蒙纳汉,可金波对马克的消失同样一无所知,要么就是他装作如此。菲利普认定已经嗅出了同谋者的味道,便指责这个男孩说谎。金波的母亲玛戈便命令菲利普立即离开她们家——事实上便是把他赶了出来。随后的几个小时,菲利普开着车在米尔港兜来兜去,凡是他认为儿子可能去的地方、以及曾经听马克提起过的场所都一一找遍了。他明白这会是徒劳的,但也不能克制自己,甚至在马克十多年都不曾光临的儿童乐园旁游荡了一阵,还盯着快餐店的窗户,再一圈一圈围着谢尔曼公园转悠。他越来越绝望,终于一个人哭起来。在短短十天之内,他失去了妻子,又失去了儿子。

  菲利普难以遏制自己在两种同等极端可怕的想象中艰难地回转:第一种可能性是马克被“谢尔曼公园杀手”诱拐,据说这个家伙该为两个男孩的消失负责;另一种可能性便是马克自杀了,很可能模仿了母亲的做法,甚至更可能因为他不得不目睹、见证这一切恐怖和绝望,终于引爆了他的过激行为。警察、作为办案的警察,尚且集中注意力在第一种可能性上,他们走遍了公园,搜查了米尔港所有的树丛地带,可还是找不到一具尸首。他们检查了机场的出入记录,火车站和长途客运站也没有漏掉,甚至于警察们也同样盘问了金波?蒙纳汉、还有他的父母、以及所有马克认识的孩子们、所有孩子的父母。没有一个被盘问的人可以提供有用的线索,马克在哪里仍然是个谜,警方便发布了马克的个人资料,要求城里居民对这个失踪男孩加以注意。他们还把马克前阵子拍的一张照片传给了联邦调查局和国内大大小小的警察局。就此,出于各方面的实际状况,事情被悬置起来。

  当然除了菲利普没有中止调查,仿佛一台早期的十进制电脑,无法处理儿子的失踪所引发的所有可能性:要么是精神病人绑架了他、还可能已经杀死了他;要么是他在什么地方自杀了,却始终找不到这个地方;要么就是他一声不吭地走了,远走高飞。当菲利普发现这些所谓的可能性他一个都不能接受,便出现了新的想法,给身在纽约的、经济过于优渥、但却不能完全信赖的兄弟打了电话。

  他说:“好吧,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了。我绝对想不到你会对亲兄弟做这样的事情,但我确信你有你的理由。他一定跟你说了一箩筐的故事。”

  “菲利普,你最好从头慢慢说。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什么了?你想不到我对你做什么事情?”

  “他、到底、对你说了什么了?究竟说了什么该死的坏话?难道我每天晚上都乱发脾气揍他吗?难道我是所谓的心理学上的虐待狂?”

  “你是在说马克吗?”

  “天啊,你以为我在说谁?我倒想知道,我为什么要问你关于马克的事情?要是我儿子刚好和你在一起,蒂姆,我让你现在就让我和他说话。不,我不是命令你,我是在请求你。”



/* 11 */
  死去的母亲2(5)     

  “我的上帝啊,菲利普,马克离家出走了吗?发生了什么事儿?”

  “发生了什么事儿?我儿子离开了已经有整整三天了,就是这个事儿!所以他要是和你、还有你那些该死的马戏团演员待在格兰德大街,该死的,我现在就给你下跪。让他接电话。你该做什么就赶紧做,好不好?”

  虽然花费了不少口舌,但我终于让他相信了马克并没有藏在我的工作室里,并且,我和失踪事件毫无瓜葛。于是,我感到我们平静了,惊呆了,也为难了。

  “为什么你之前不给我打电话?”

  “因为我没有想过他可能会跑去纽约找你,直到一个钟头前这个想法才冒出来。”

  从某种角度看,我和菲利普就这样变得孤零零地在这个世上。我们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没有表兄姐妹,也没有堂兄姐妹,没有祖父母,没有叔伯姨姑,也没有在世的父母。

  我问他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到他。

  “你是不是有一个好朋友叫做汤姆?帕斯莫?我想让你和他谈谈——让他帮帮我。”

  汤姆?帕斯莫,我敢以祖孙后代的幸福发誓,他是我在米尔港的老朋友之一,解决罪犯行为,以此谋生,倒不是说他特别缺钱,他就好像夏洛克?福尔摩斯或是尼禄?伍尔富,是个私家侦探,只不过他是现实中的人物,不活在小说里。他的生父也从事这种职业。他破获了一个又一个城市里的大案,主要通过查阅所有能找到的资料和文件,找寻每一个人和其他人之间的线索细节,而这恰是别人所忽视的,有些人物关联只能被天才发现。汤姆继承了父亲的天赋、办案技巧、乃至行头。据我所知,汤姆?帕斯莫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私人侦探,但他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案件。在一九九四年,他曾帮我解开一个可怕的难题,后来我和合作伙伴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部小说。

  我告诉菲利普我会以一切办法尽快赶回米尔港,也告知他,我会尽我所能说服汤姆考虑接下这个案子,查清孩子失踪的真相。

  “考虑?仅仅是让他考虑一下?”

  “多数情况下,汤姆只可能这样做。考虑事情。”

  “好吧,就算为了我,把事情告诉这家伙,行吗?”

  “我当然会。”我答道。我不想对菲利普解释汤姆?帕斯莫办事的方式,菲利普生活得像一个老派学者,对每一个早上七点不起床、半夜还不睡觉的人都起疑心。汤姆通常是在凌晨四点关掉阅读灯,一般来说都在下午两点之后起床。汤姆喜欢纯麦芽威士忌,这也是绝对不能告诉菲利普的,他曾严格控制老爸的酒量,不惜变成一个心胸狭窄、卫道士一般的禁酒主义者。

  我订好票之后,又等了一个小时,才给汤姆打电话。他从答录机里听到是我的声音,便一把抓起了电话。我描述了所发生的事情,汤姆问我是不是希望他去查一下,看看资料,也许他会有所发现。“看看资料”是他最常用的办法,因为他基本上足不出户,只是从报纸、公共网络咨询、以及一切能看到的数据中演绎推理奇迹。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变成一个危险份子,一个专家,可以通过电脑网络进入限制普通公民进入的网站。

  汤姆说过,你不会知道开始工作后的几个小时内会找到什么,但是如果一、两天之内马克还没有出现,他和我应该可以合力完成一些搜索。同时,他也会“四处侦察”一下。不过,他希望我知道——尽管他很不想说——考虑到每一种可能性,也许我侄子的确落入了恶魔杀人狂之手,那家伙已经诱拐并杀死了两个男孩,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小镇。

  “我无法去想这件事情,我弟弟也做不到。”我这样说。(可我不久就会知道,关于后半句话,我错了。)

  四十五分钟后,汤姆给我来了电话,告知我一个骇人听闻的新闻。我怎能想到,我那刚刚死去的弟妹竟然和米尔港第一个连环杀人狂有关联?

  “是谁?”我问。

  “这个小可爱叫约瑟夫?卡林德。”

  这个名字似乎很耳熟,但我想不起来在哪里听到过。

  “卡林德在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零年成为了公共资讯的一部分,那时候你正在撒马尔罕①、或是别的什么地方干着坏事。”

  其实他完全清楚我在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零年在哪里。“是曼谷。到了一九八零年我几乎就不再干什么坏事了。卡林德究竟干了什么?”

  约瑟夫?卡林德,一个出色的木匠,一开始是闯入女人们的房间,强暴她们。在三起强暴事件之后,他开始让十四岁的儿子跟着他。没过多久,他认为在他和儿子强暴了女人之后应该谨慎小心地杀人灭口。又过了几个月,他变得更疯魔了。在他倒数第三次作案中,听从了神旨的说服,他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砍掉他的头,并把无头尸体四肢摊开,放在他们共同奸杀的女尸旁边。上帝对他的忠实臣服很满意,作为感谢,神的声音更雄壮响起,宣布从此之后,卑贱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