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国哲学名著蚜 >

第128章

中国哲学名著蚜-第128章

小说: 中国哲学名著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 以 苟 一 时 之 效 者 也 。 “ 专 求 本 心 , 遂 遗 物 理 ” , 此 盖   
失 其 本 心 者 也 。 夫 物 理 不 外 于 吾 心 , 外 吾 心 而 求 物         
理 , 无 物 理 矣 ; 遗 物 理 而 求 吾 心 , 吾 心 又 何 物 邪 ? 心      
之 体 , 性 也 ; 性 即 理 也 。 故 有 孝 亲 之 心 , 即 有 孝 之 理 ,   
无 孝 亲 之 心 , 即 无 孝 之 理 矣 。 有 忠 君 之 心 , 即 有 忠 之      
理 , 无 忠 君 之 心 , 即 无 忠 之 理 矣 。 理 岂 外 于 吾 心 邪 ?      
          ③                                                              
晦 庵 谓    “ 人 之 所 以 为 学 者 , 心 与 理 而 已 。 心 虽 主 乎      
一 身 , 而 实 管 乎 天 下 之 理 ; 理 虽 散 在 万 事 , 而 实 不 外      
乎 一 人 之 心 ” 。 是 其 一 分 一 合 之 间 , 而 未 免 已 启 学 者      
心 理 为 二 之 弊 。 此 后 世 所 以 有 专 求 本 心 , 遂 遗 物 理 之      
患 , 正 由 不 知 心 即 理 耳 。 夫 外 心 以 求 物 理 , 是 以 有 暗      
                                                    ④                    
而 不 达 之 处 ; 此 告 子 “ 义 外 ” 之 说          , 孟 子 所 以 谓 之 
                                                                       ⑤ 
不 知 义 也 。 心 一 而 已 。 以 其 全 体 恻 怛 而 言 谓 之 仁           , 以 
其 得 宜 而 言 谓 之 义 , 以 其 条 理 而 言 谓 之 理 ; 不 可 外 心      
以 求 仁 , 不 可 外 心 以 求 义 , 独 可 外 心 以 求 理 乎 ? 外 心      
以 求 理 , 此 知 行 之 所 以 二 也 。 求 理 于 吾 心 , 此 圣 门 知      
行 合 一 之 教 , 吾 子 又 何 疑 乎 ?                                    



… 482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4 7 3 
                                                       ( 《 传 习 录 中 》 ) 
A 注 释 B                                                                
     ① 笃 : 敦 实 笃 厚 之 意 。 真 切 笃 实 : 是 指 “ 身 心 上 体 履 ” , 包 括 身 体 
        力 行 。 明 觉 精 察 : 就 是 “ 辨 析 精 确 ” , 指 对 义 理 的 分 析 了 解 。 
     ② 抑 扬 : 褒 贬 。                                                
     ③ 晦 庵 : 朱 熹 别 号 。 引 语 见 《 大 学 或 问 》 。            
     ④ 外 : 指 心 外 。 义 外 : 指 义 在 心 外 。 语 本 《 孟 子 · 告 子 上 》 : “ 告 
        子 曰 : ‘ 食 色 , 性 也 。 仁 , 内 也 , 非 外 也 。 义 , 外 也 , 非 内 也 。 ’ ” 
        孟 子 反 对 告 子 “ 义 , 外 也 ” 的 说 法 , 认 为 仁 义 都 是 人 心 原 有 的 。 
     ⑤ 恻 怛 ( d á 达 ) : 怜 悯 。                                 
A 原 文 B                                                                
       问 “ 知 行 合 一 ” 。 先 生 曰 : “ 此 须 识 我 立 言 宗 旨 。 
今 人 学 问 , 只 因 知 行 分 作 两 件 , 故 有 一 念 发 动 , 虽 是     
不 善 , 然 却 未 曾 行 , 便 不 去 禁 止 。 我 今 说 个 知 行 合 一 ,  
正 要 人 晓 得 一 念 发 动 处 , 便 即 是 行 了 。 发 动 处 有 不        
善 , 就 将 这 不 善 的 念 克 倒 了 。 须 要 彻 根 彻 底 , 不 使 那     
一 念 不 善 潜 伏 在 胸 中 , 此 是 我 立 言 宗 旨 。 ”                 
                                                       ( 《 传 习 录 下 》 ) 
A 简 析 B                                                                
      这 里 选 了 王 守 仁 论 述 “ 知 行 合 一 ” 的 几 段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话 。 他 的 知 行 合 一 说 , 是 针 对 程 颐 、 朱 熹 的 知 先 行 后 说 而 提 
出 来 的 。 在 他 看 来 , 虽 然 也 可 以 说 是 一 种 “ 补 偏 救 弊 ” 的 言 



… 483

   4 7 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论 , 但 其 立 言 宗 旨 主 要 是 为 了 复 明 知 行 本 体 , 因 为 他 认 为 知 
 行 本 体 原 来 是 合 一 的 。 
       这 里 所 说 的 “ 本 体 ” , 指 “ 良 知 ” , 也 指 王 守 仁 哲 学 的 最 
 高 范 畴 “ 心 ” , “ 心 ” 也 就 是 “ 理 ” 。 在 他 看 来 , “ 夫 物 理 不 外 
 于 吾 心 ” , 事 物 之 理 不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 而 是 吾 心 所 生 赋 予 外 界 
 事 物 的 。 因 此 , 他 坚 决 反 对 向 外 求 理 、 向 外 求 知 , 认 为 做 学 
 问 的 过 程 就 是 “ 求 理 于 吾 心 ” 。 程 颐 、 朱 熹 主 张 “ 格 物 致 知 ” 、 
“ 即 物 穷 理 ” , 王 守 仁 认 为 他 们 的 这 种 理 论 区 分 开 认 识 的 主 体 
 和 客 体 、 “ 人 心 ” 和 “ 物 理 ” , 虽 然 “ 心 包 万 理 ” , 但 要 启 发 心 
 中 之 理 , 还 有 一 个 “ 外 心 以 求 物 理 ” 的 过 程 。 他 认 为 这 就 是 
“ 知 行 之 所 以 二 ” 的 原 因 。 只 有 “ 求 理 于 吾 心 ” , 才 是 “ 圣 门 
 知 行 合 一 之 教 ” 。 由 此 可 见 王 守 仁 的 “ 知 行 合 一 ” 说 是 建 立 在 
“ 心 即 理 ” 的 基 础 上 的 。 这 里 的 “ 理 ” 有 其 特 定 含 意 , 它 是 指 
 封 建 道 德 规 范 。 “ 求 理 于 吾 心 ” 就 是 要 求 人 们 在 认 识 和 实 践 封 
 建 道 德 上 下 工 夫 , 摈 除 一 切 不 利 于 封 建 统 治 的 “ 人 欲 ” 和 
“ 私 心 ” 。                 
       出 于 维 护 封 建 伦 理 道 德 的 一 片 苦 心 , 王 守 仁 反 对 程 朱 的 
 知 先 行 后 说 , 他 认 为 这 种 学 说 在 理 论 上 失 却 了 “ 知 行 本 体 ” , 
 在 实 践 上 有 可 能 流 入 “ 终 身 不 行 , 亦 遂 终 身 不 知 ” 的 大 病 痛 。 
 为 了 复 那 知 行 本 体 , 克 服 “ 将 知 行 分 作 两 截 ” 的 弊 病 , 更 有 
 效 地 为 封 建 统 治 阶 级 服 务 , 他 认 为 有 必 要 对 “ 知 ” 、 “ 行 ” 范 
 畴 重 新 加 以 解 释 。       
       王 守 仁 所 说 的 “ 知 ” , 并 不 是 一 般 认 识 论 上 “ 知 ” 的 概 念 , 
 而 是 指 的 “ 良 知 ” , 即 天 赋 道 德 观 念 , 具 体 说 就 是 指 “ 孝 ” 、 
“ 弟 ” 、 “ 忠 ” 、 “ 信 ” 等 封 建 道 德 规 范 。 他 所 说 的 “ 行 ” , 也 不 



… 48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4 7 5 
 是 一 般 所 说 的 “ 行 ” 或 实 践 , 而 是 所 谓 “ 致 良 知 ” , 即 排 除 人 
 心 中 的 私 欲 间 隔 , 使 纯 乎 天 理 的 良 知 得 以 自 然 流 行 , 以 实 现 
 封 建 道 德 原 则 。 关 于 “ 知 ” 与 “ 行 ” 的 关 系 , 他 从 以 下 几 方 
 面 进 行 了 阐 述 :                                                     
       一 、 知 行 “ 两 个 字 说 一 个 工 夫 ” , 即 “ 知 ” 与 “ 行 ” 都 是 
 在 封 建 道 德 上 下 工 夫 。 既 然 是 “ 一 个 工 夫 ” , 为 什 么 自 古 以 来 
 却 始 终 使 用 知 与 行 两 个 概 念 呢 ? 他 在 解 释 这 个 问 题 时 , 指 出 
 了 在 处 理 知 行 关 系 问 题 上 有 两 种 错 误 倾 向 , 一 种 人 “ 懵 懵 懂 
 懂 的 任 意 去 做 , 全 不 解 思 维 省 察 ” ; 另 一 种 人 则 “ 茫 茫 荡 荡 悬 
 空 去 思 索 , 全 不 肯 着 实 躬 行 ” 。 前 一 种 人 行 而 不 知 , “ 只 是 个 
 冥 行 妄 作 , 所 以 必 说 个 知 , 方 才 行 得 是 ” 。 后 一 种 人 知 而 不 行 , 
 便 是 妄 想 , 而 且 这 种 倾 向 更 普 遍 , 危 害 更 大 , “ 所 以 必 说 一 个 
 行 , 方 才 知 得 真 ” 。 他 认 为 这 是 古 人 “ 不 得 已 补 偏 救 弊 的 说 
 话 ” 。 既 说 一 个 “ 知 ” , 又 说 一 个 “ 行 ” , 他 说 是 古 人 不 得 已 的 
 苦 衷 , 其 实 只 是 他 自 己 的 苦 衷 。 因 为 在 他 看 来 , 知 行 原 本 是 
 一 个 工 夫 , 只 说 一 个 “ 知 ” 就 可 以 了 。 但 有 些 人 “ 知 得 父 当 
 孝 , 兄 当 弟 , 却 不 能 孝 , 不 能 弟 ” , 针 对 这 种 “ 全 不 肯 着 实 躬 
 行 ” 的 情 况 , 所 以 他 又 不 能 不 讲 一 个 “ 行 ” 。 无 论 讲 “ 知 ” 或 
 讲 “ 行 ” , 其 目 的 都 是 为 了 维 护 封 建 制 度 。 讲 “ 知 ” , 是 为 了 
 用 “ 知 ” 来 指 导 “ 行 ” , 以 便 “ 行 得 是 ” 。 讲 “ 行 ” , 是 为 了 用 
“ 行 ” 来 实 现 “ 知 ” , 以 求 “ 知 得 真 ” 。 如 果 没 有 真 知 , 对 维 护 
 封 建 制 度 也 没 有 实 际 效 果 。                                      
       二 、 知 行 “ 合 一 并 进 ” , 即 知 行 是 一 个 过 程 的 两 个 方 面 。 
 王 守 仁 认 为 , “ 知 ” 是 “ 行 ” 的 出 发 点 , “ 行 ” 是 “ 知 ” 的 归 
 宿 。 “ 知 ” 为 “ 行 ” 出 “ 主 意 ” , “ 行 ” 为 “ 知 ” 做 “ 工 夫 ” 。 如 



… 485

   4 7 6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果 “ 知 ” 的 “ 主 意 ” 出 得 好 , 封 建 道 德 的 实 践 就 会 更 具 有 自 
 觉 性 。 如 果 “ 行 ” 的 “ 工 夫 ” 做 得 深 , 对 封 建 道 德 的 认 识 就 
 会 更 落 实 , 在 思 想 上 扎 的 根 更 深 。 “ 知 ” 和 “ 行 ” 是 从 两 个 方 
 面 在 封 建 道 德 上 下 工 夫 。 
       三 、 “ 知 行 工 夫 本 不 可 离 ” , “ 知 ” 包 含 “ 行 ” , “ 行 ” 包 含 
“ 知 ” 。 “ 知 ” 是 对 封 建 伦 理 道 德 的 “ 明 觉 精 察 ” 的 认 识 , 所 以 
“ 知 ” 有 “ 明 觉 精 察 ” 的 特 点 。 “ 行 ” 能 把 对 封 建 伦 理 道 德 的 
 认 识 化 为 “ 真 切 笃 实 ” 的 行 动 , 所 以 “ 行 ” 有 “ 真 切 笃 实 ” 的 
 特 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