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 作者:杨继绳 >

第67章

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 作者:杨继绳-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放军报》一位记者采访肖克,肖克说:“中国不能出现流血事件,如果出现流血事件,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耻辱。倒退五十年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上街的。”当然,这样的话是不能登出来的,但在新闻界同行中口头传出来了。
  5月22日星期一听说六里桥发生了冲突,上午我骑自行车去六里桥。站在还未竣工的立交桥上向南望去,只见数十辆军车被黑压压的人海所淹没。第一辆军车前面,有一辆横过来的公共汽车阻挡了道路。几辆356路汽车轮胎放了气,横在路口。
  在车号为P71-1834的军车上,战士都背着枪,车上装有不少箱子,像是弹药箱。数十名群众围着车做说服工作。在另一辆车上,学生们为战士放录音(记录的是天安门广场的绝食情况)。群众为战士送来了馒头,战士坐在车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看来他们很饿了。站在车旁的一个人和战士谈话。这人说:“你们千万不能镇压学生。”战士反问:“你看我们会开枪吗?”“我相信你们不会开枪。如果上级命令开枪呢?”“向天上开。”战士用手向天上指了指。
  城里传说军车进六里桥时和群众发生了冲突。一位老人向大家介绍两天前军车开过来的情况。他说,并没有群众躺地路上挡车的事。只有一个太太跪在地上哭求战士不要去镇压学生。在六里桥没有发生冲突。这位老人说,在丰台群众和武警发生过冲突。武警试图驱散围军车的群众。双方都有动手。一个农民开拖拉机拉砖经过这里,拖拉机停了下来,为群众提供“武器”,群众拿起砖头,把武警赶走了。
  下午去广场。在天安门金水桥南挂上了“首都工人自治会”的横标。一位30多岁穿白色衣服的工人站在那里,对过往行人说:“工人自治会已经组织起来了。”一会儿,过来一位40多岁的人说:“请派两名纠察队员跟我去。”穿白衣服的手边没有人,他对站在旁边围观的一位青年说:“你可以去吗?”这位青年同意了。自治会就发给他一个红布条,说:“你就算自治会员了。”一会儿,走过来一位中年妇女说:“天安门下的门洞需要人堵。”(故宫和中山公园近来不开放,据说其中驻有军队)正在这时,从东边过来一支市民游行队伍。自治会的人就动员这批人到天安门下去堵门洞。这支队伍果然留下了几百人听从安排。
  今天新华社院里贴出了通知,今晚8点,新华社职工游行。下午5点半,穆青、郭超人就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要求大家制止。说,新华社昨晚游行已经很突出了,今晚再去就更突出了。我们得保住这支队伍。你们过去的行动责任我们承担,我们会保护你们。现在外面传说穆青下台了(我们可没有听到这种传说),你们再去游行,可能真要下台。这个班子下了台,谁保护你们?我快70岁了,不怕丢乌纱帽。前几天游行好说,戒严后游行是明目张胆地反政府,将来要追究的。由于穆青的苦劝,预定今晚的游行取消了。
  晚饭后去301医院(即解放军总医院)。路经公主坟,这里的军车都退到301医院和一所中学里去了。在301医院门口有学生站岗。里面有60多辆车,车号是“V04”打头,分别停放在东西两边。战士有的坐在地上打扑克,有的聊天。我问一名上尉:“为什么不进城执行戒严任务?”“等上级命令。”“大概什么时候进城?”“不知道。你不如找学生打听,他们比我们知道得多。那一位是学生头儿。”他指不远处一位穿粉红色上衣的女学生。那位女学生说,看来这几天部队不会进城。她说38军军长就住在医院里。(其实,徐勤先此时已经失去了自由,被关在北京某地方。――2006年注)
  回来时经过军事博物馆。在地铁口的铁栅门里,一名地铁职工在里面搬自行车,他和站在外面的群众聊天。他说地铁里面没有一兵一卒。地铁里生活用电没有停,运行用电停了。说是上面让停的。
  “为什么地铁停运?”“这是上面定的,你问李鹏去!”“既然是上面让停的,为什么要说学生扰乱了交通?”“你问李鹏去!”参加招待戒严任务的上校团政委杨清福事后回忆了当时六里桥被困的情景:“1989年5月21日。广安门外六里桥往南150米处。被困了20多个小时。清晨两点,还围了好几万人。部队啃了一天干粮,喝的水不够一泡尿多。昨天就有6名战士晕倒。电线杆子上学生的喇叭说4点钟解放军要打进天安门广场。顿时,喊叫声、骂声此起彼伏,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向我们的车队旁。几层――十几层――几十层,人墙把我们围得水泄不通。几十辆汽车的轮胎被放了气。我们部队是5月19日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的。5月20日早晨在六里桥受阻,围困时间长达三天三夜。5月23日凌晨4点20分,我们乘学生和群众极度疲劳之机,经过周密组织布置,仅用十三分钟就撤出了包围,部队安全无损地到达了休整地点。”(上校团政委杨清福:《艰苦忍耐的三天三夜》载《戒严一日》解放军文艺出版2005年版,第14-17页)
  六里桥被困三天三夜的这支部队不得不向两公里以外的总后直属仓库转移。直到6月3日傍晚,才向天安门广场进军。
  (上尉指导员李义:《伤》,同上书,第326页)
  《戒严一日》这本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征文办公室编、2005年8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总政文化部在北京风波后就向戒严部队亲者发起“戒严一日”征文,征文经过“严格把关”。全书没有军人向群众开枪的记载,却有大量群众如何阻挡军队进城的情况。后者有一定的真实性。
  到北京执行戒严任务的部队在北京四面八方都被群众堵截。《戒严一日》中从军方角度记录了被围堵的情况:“5月20日上午10时,秦涛师长命令我团迅速进驻人民日报社等重要警卫目标。刚出营房大门,就遭群众围攻。
  我旋及闯过,紧接着又连闯两道学生设立的封锁线。眼看已进入城区,不料,在朝阳区大北窑,被潮水般涌来的上万名市民和学生团团围住,动弹不得。后来,我们发现了一条远离工厂、学院、居民稠密区的线路,即通过292医院。同时命令部队化装成老百姓,调团办化工厂的五辆大轿车到司令部门前待命。20点30分,八里庄桥上聚集了2000多名群众,看趋势,夜间人会更多。23点,邓副参谋长报告,新路线全线被堵,不要说进北京,就是出通县也很困难。经过讨论,我宣布,改走顺义李桥乡,再插入官庄大道,进而向‘前进基地’――292医院开进。穿着花衬衣、牛仔裤、新潮服的217名官兵携带武器、弹药、电台等物资鱼贯登车。我们的几台大车跟在一辆运菜的卡车后面上了北关桥。算是闯过了第一关。但此时北京城内形势严峻,各个交通路口都设有路障,并有上千人把守盘查,开进困难。我们从地图上找到了一条路线,离开了马路开向农田区。在洞黑的田野里、村庄中迂回前进。最终到达了292医院。”(中校团长李旦生:《向首都重要警卫目标前进》同上书,第1页)
  “5月20日上午7时50分,臧军长、曹政委奉命率部向天安门广场前进。9点10分,钢铁洪流从西山驶出。9点30分,进入八角街附近路段。车队受到数万人围攻。开始,部队让部分人下车,将躺在军车前面的人抬走,将横在军车前面的汽车开走。我们的部队继续向前开进。学生和群众又截住了3台10吨大卡车和6台公共汽车,并把车胎气放掉,把车钥匙拔走,组成三道屏障,横在路中央。在车队不能前进的情况下,臧军长、曹政委经过简短协商,决定留下看护武器和车辆人员外,其余下车步行,向前突进。他们两人带头下车步行前进。每前进一步都要受到来自前后的推搡,12点差1分,两公里走了两个多小时。下午5点40分臧军长、曹政委在古城被围。”(干事秦生祥:《将军被围记》,同上书,第17-21页)
  受阻部队被迫暂时驻扎在北京四周,如沙河机场,南苑机场,三河县,通县,以及四周的仓库、学校。但部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时刻等待向城内进军的命令。北京市民对四周的部队也保持高度警惕。为了防止车辆开动,汽车轮胎被放气。有的地方,群众用电焊机把装甲车和坦克的履带焊死了。
  5月23日星期二戒严令已发布72小时,还无法执行。政府已威信扫地。
  昨天辽宁分社刘欣欣给本报一编辑打电话说:“北京市民真伟大,我以沈阳市民的身分向北京市民致敬!”赤手空拳的北京市民阻挡了几十万大军进城,这是世界奇迹,也是历史奇迹。当然,这也说明政府不敢真正动武。真正动起武来,群众是阻挡不住的。但是,能真正把枪口对准数以百万计的群众吗?
  八角村听说解放军来了,农民从四面八方迅速奔向公路,阻挡了军车前进。星期天,从外地调来一列车全副武装的战士,刚进北京站,火车司机鸣笛半小时。群众纷纷围向车站,逼着列车退到了丰台。
  这几天由于公交停运。马路上自行车很拥挤。互相之间磕碰一下的情况经常发生。要是过去,势必要发生纠纷。现在,相互一笑就过去了。一位女同志被碰倒了。几位青年将她扶起来,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请相互谅解。”她起来后,拍了拍衣服就走了。
  北京市政府宣传学潮影响交通。实际上地铁是政府让停运的。这些天,学生和市民一起维持交通秩序。晚上设路障阻止军车进城,天一亮就把路障清除,保持交通畅通。
  北京市政府断了天安门广场的水以后,马上就出现了“学生没有水”的白旗。居民纷纷送水。各种可口可乐瓶、汽水瓶都装满了水,从四面八方送到广场。不少家庭的瓶子全收光了。北京市政府看到断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当天就恢复了供水。但市民送水还持续了三四天。给在广场上的外地学生送食品、送稀饭的人更多。一位西安来的学生对我说:“我们不愁吃,不愁喝,全是北京市民送的。”昨天,24名军人化装成老百姓,穿上便衣进驻了新华社,就住在大礼堂的舞台上。
  礼堂大门紧闭。今天上午,不少人从礼堂侧门拥进去,向他们提问题。一位团长回答了三个问题:一、为什么来这里?为了执行戒严令。
  二、为什么穿便衣?被迫的。我们本可以穿上军装,戴上军徽。但进不来。20日我们来过一次,路过复兴门桥时被学生检查。
  三、来干什么?协助武警维持秩序。保卫新华社。新华社是重要机关。
  大家对他的回答很不满意,齐声呼喊“反对军管”的口号。
  今天下午,百万人上街游行。在西单附近的长安街上,三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并行(过去游行的队伍是一支,两边是旁观者,今天满街都是游行队伍)。靠北边的一支是汽车队伍今天游行的标语口号是:反对军管戒严军管,动乱之源撤消戒严令,恢复首都正常生话李鹏下台,以平民愤李鹏丧钟已经敲响罢免李鹏打倒李鹏,全国安宁;公审李鹏,人民必胜石油工人一声吼流氓李鹏抖三抖--石油勘察院李鹏是动乱之源拥护赵紫阳等等游行队伍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