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 >

第3章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第3章

小说: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荔枝被视为一种贡品。据说天宝年间每年要为唐朝杨贵妃、玄宗 

皇帝选择佳品飞马传送。荔枝不仅可以吃,还可做药,其果肉含有丰富的蔗 

糖、葡萄糖、蛋白、脂肪、维生素C、柠檬酸和磷、铁等。为老幼补品。 


… Page 23…

                                龙眼的由来 



     据说,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 

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 

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桂圆。他看到恶龙兴风作浪,决心为 

民除害,与恶龙搏斗一番。 

     到了八月,大潮来了,他就准备好酒、猪羊肉,把它们合在一起。恶龙 

上岸以后,一看到猪羊肉馋得口水直往下淌,几口就把猪羊肉吃光了。因为 

猪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过的,所以没等恶龙走多远,就躺在地上不动了。这 

时桂圆举起钢刀,朝龙的左眼刺去,龙眼被刺了出来,恶龙痛得来回翻滚, 

正要逃跑时,桂圆揪住龙角,骑在龙身上,当恶龙极力想摆脱桂圆时,桂圆 

用钢刀刺向恶龙的右眼,恶龙的双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经过一阵搏斗, 

恶龙流血过多死去。桂圆由于在搏斗中负伤过重,也死了。 

     于是,在这个地方长出了一种果品,人们称之为“龙眼”,也叫“桂圆”。 


… Page 24…

                                蜜枣的由来 



     相传,蜜枣是浙江兰溪的特产和首创,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来, 

明代世宗嘉靖年间,兰溪县有一位文人叫章懋。他知道自己家乡的枣又甜又 

脆,清香爽口,每到大枣成熟季节就选上一批送到京城,献给世宗皇帝,世 

宗皇帝非常喜爱吃。后来,章懋发现枣虽好但不好保存,于是,就到处求枣 

农献计献策。还是本地一位名叫王来的人想出了个好办法。他先把枣身用刀 

子拉上几刀,再与枣花蜜滚到一起,一同入锅煮,晾干后就成了蜜枣。章懋 

又把它献给了世宗皇帝。从此,蜜枣誉满京城,慢慢传到各地。 


… Page 25…

                                石榴的由来 



     据说,很早以前,在临潼的山 上住着父子俩。儿子年近 30,还没娶 

上媳妇,对年近80的老父亲非常孝敬。儿子每天上山砍柴维持生活。 

     有一天,他进山砍柴。忽然看到一只小白鹿,这鹿光秃秃的,身上没有 

一根毛。这位青年很奇怪,打了十几年柴,还从没见过这样的鹿,就走过去 

看。小白鹿见青年来了,转身就走,青年走它也走,青年停下它也停下。青 

年说,今天我倒要看看它往哪儿走。一会,小白鹿走到一个小山洞前,小白 

鹿先点了点头,就进去了。随后,这位青年也跟了进去。刚走不远,前面有 

道金光,他借着光往前走。走了不一会,青年看到前面又有山又有水,还有 

树有花,加上金光的点缀,真如仙境一般。 

     青年走到一棵树下,一位鹤发老人走过来,说:“我早听说你的为人, 

你的孝心被人传诵。今天你来了,就别走了,替我看管果树。”老人说完, 

青年心里有点害怕,忙说:“我有老父在家,须我照管,多谢老人的好意。” 

老人见这位青年心地好,有孝心,就说:“知道你的孝心真诚,那我就不留 

你了,你不愿留下,就把这棵石榴树送你。”青年手捧石榴树,辞别鹤发老 

人,就回家了。他把这棵石榴树种在自己的院子里,很快结出了又大又红的 

石榴。乡亲们知道后,纷纷前来观看。青年把石榴分给乡亲们尝,并把种子 

散播到各家各户。从此,石榴就遍布全临潼。 

     陕西人对石榴有特殊感情,他们把石榴看作是人的心,如火一样红。每 

逢青年男女订婚,男方表示对女方的爱慕之心,或是遇到亲戚朋友结婚,都 

要送上以石榴为标志的枕头。 


… Page 26…

                               番石榴的由来 



     番石榴又名黄肚子、鸡矢果,广东潮州、汕头及台湾的土名叫拔子。 

     番石榴原产美洲热带地区,16至17世纪时,自墨西哥至秘鲁传至热带 

和亚热带。据 《台湾府志》记载,番石榴传入我国迄今将近300年。但在广 

西南部亦发现过野生番石榴。 

     番石榴表皮很薄,质地娇嫩,稍一碰,便受伤变色。果农有一日变色、 

二日变味、三日变烂的说法。 

     目前,番石榴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等省区均有栽培。广东 

过去以罗浮山附近各县较多,现广州市郊的瑞宝、大塘等地较有名;福建多 

产于福州、龙溪地区;广西南部的宁明、凭祥等地还有野生种。 


… Page 27…

                                马蹄的由来 



     荸荠是一种草本植物,果实长在地下。商店里听装的荸荠却以“马蹄” 

称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马蹄”是广州方言中对荸荠的俗称。而这一称呼又是古代闽、 

粤方言的“遗传”。在闽、粤方言中,果子一类东西被统称为“马”(音); 

在具体称呼某一种果子时,则习惯于将“马”置于果名之前。像桃子发音为 

 “马桃”,意为桃树的果子。“马蹄”中的“蹄”(音)意指地下。按照闽、 

粤方言中修饰限制成分常后置的特点,“马蹄”的意思是“地下的果子”。 

这同有的地方将荸荠叫作地栗颇相似。它道出了荸荠的生长特点。 


… Page 28…

                               猕猴桃的由来 



     猕猴桃,别名阳桃、藤梨、羊桃等,是世界上的一种新兴水果,原产我 

国。早在古书《诗经》和《尔雅》里就有关于它的记载。其名字和引种栽培, 

始见于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李时珍在《本 

草纲目》中也曾有“其形像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其名”的说法。 

猕猴桃的名称盖由此而来。 

     猕猴桃果肉绿色或黄色,中间有放射状的小黑籽;食时具有甜瓜、草莓、 

桔子香味,口味独特,甜酸适口,色、香、味俱佳。公元739年的《本草拾 

遗》及其后的 《开宝本草》、《本草纲目》等著作,均介绍了猕猴桃的形态 

生长、食用和药用情况,可惜长期以来,未被重视。 

     20世纪初,英、美、法和新西兰等国先后从我国引种猕猴桃树,开始作 

为一种庭园观赏植物;后来,发现猕猴桃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还 

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而引起重视,纷纷竞相培育。其中以新西兰发展最 

早、最快,在40年代开始商品生产,现在已行销世界,基本上垄断了国际市 

场。我国是中华猕猴桃的故乡,资源丰富,分布很广。近年来,猕猴桃受到 

各方重视。全国大部分省、区开展了资源调查,选出了一些优良单株培育改 

良品种,并在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广西、贵州等省、区建立了 

猕猴桃果园,从事商品生产。 


… Page 29…

                                佛手的由来 



     佛手原产我国。又名五指柑、佛手柑、佛手香橼。它的外形特殊,果顶 

开裂,酷似佛像之手,故有其名。 

     佛手果实千姿百态,色彩黄亮,清香扑鼻,惹人喜爱。 

     我国佛手种植面积不大,产量也不高。产于浙江金华、广东四会、德庆、 

福建福州、厦门、四川江津、内江、陕西汉中等地。广西、云南、安徽等省 

也有生产。 

     佛手因果实先端开展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拳佛手和开佛手等品种。 


… Page 30…

                                百合的由来 



     百合是多年生草本鳞茎植物,多产于北半球温带,有少数产于南半球的 

寒带及热带,我国各地多有分布。 

     百合的花期在六月至八月,花朵侧生在花梗的顶端,形状像喇叭。百合 

的地下茎呈鳞状,层层鳞片互相叠合,所以人们称为百合。 

     百合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后梁宣帝萧詧曾为百合题诗,说 

明我国至少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栽培百合了。 

     现在欧洲栽培的百合,有些还是从我国移植过去的。比如,英国人称为 

的“布隆氏百合花”,就是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英国商人布隆,在100多年 

前将我国的百花百合带回去栽培而发展起来的。著名的王百合,是本世纪初, 

英国人威尔逊从我国四川采种,在美国波士顿栽培成功,以后又引进日本, 

现在已成为驰名世界的优良种类。 


… Page 31…

                               玉兰片的由来 



     玉兰片是楠竹的鲜笋加工制成,因片似玉兰花瓣而得名。关于玉兰片的 

得名,在湖南湘西南一带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明末清初,这里有一郭姓人 

氏在京为官。其妻玉兰将竹笋蒸熟焙干后送京。郭姓官人将其最佳者呈献给 

皇帝。皇帝尝后大悦,问道:“郭卿,此山珍何名?系何人所做?”郭答: 

 “此山珍无名,乃竹笋制成,为臣妻玉兰所作。”帝大喜,说:“既是卿妻 

玉兰所作,就封为玉兰片吧!”从此,玉兰片的大名就流传开了。 


… Page 32…

                                洋葱的由来 



     在我国,洋葱又叫葱头、玉葱、球葱、红葱,元朝时叫回回葱,明朝时 

叫胡葱。洋葱、胡葱、回回葱均指种由国外和当时胡地传入内地。其余葱名 

出自象形和颜色。 

     在我国古代,葱的名称很多。有的称葱为芤,因为 《本草纲目》上讲, 

葱是草本植物,草中有孔,故字从芤。还有人把葱叫“和事草”。为什么取 

这样一个名字呢?据《清异录》解释:“葱和羹众,味若药剂必用甘草也, 

所以文言曰和事草。”此外,还有菜伯、鹿胎等名称。 

     洋葱,原产于亚洲西部,早在3000多年前已为人们所发现。它比起番茄、 

甘蓝等来,可堪称蔬菜类中的“元老”。它何时传入我国,至今众说纷纭。 

有说是唐朝时传入的,有说是元朝成吉思汗的铁骑远征时引种向东,还有的 

说是本世纪才从国外传入。以上说法都有道理,因为指的是各种不同品种的 

洋葱。目前我国栽培的洋葱确有一部分是本世纪初才传入的品种。 


… Page 33…

                                茄子的由来 



     茄子原产印度和泰国,它何时传入我国尚无法确考。 

     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茄子的是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到北 

魏贾思勰写 《齐民要术》时,就更多地提到它了。茄子的皮通常呈紫色。宋 

朝诗人郑安晓写有一首《咏茄子》诗:“青紫皮肤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