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水天一色-杜公子系列 >

第3章

水天一色-杜公子系列-第3章

小说: 水天一色-杜公子系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从沙发里站起来,我坐着只能仰视他,心里不可抑制地出现了“侦探”两个字。
  他走到吊兰旁边,那里有一部电话。他拨号时回头问我:
  “你被绑架的具体日子是哪天?”
  “6月12号。”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可能是我和小琳都直直地看着他的动作,他挑挑眉毛,把话筒放下,换成免提的方式。我对他好感顿生:他没有书里的侦探那种让人郁闷到最后一页的神秘感。
  电话接通。
  “市局吗?我是X。”
  一个兴奋的声音响起,说话速度快如连珠炮。
  “X君?!上次的杀人狂事件是怎么回事?电视里说的稀里糊涂,我们都不明白呢。石局长已经答应我们等你有空来给我们讲讲。”
  “好,一定。”他俯身对着电话微笑,好像他能看见话筒那边的人似的。
  “你找局长是吗?马上接!”
  一阵杂音。
  “石叔吗?”
  “落寒呀,什么事?”
  “来和您讨论一桩奇怪的案子。”
  “我这里的怪案子可不少呀。”
  “我敢保证我说的是最奇怪的那一件,就是6月12日下午的命案。”
  “有人告诉你了?”
  “没有,我猜的。”
  “哦?”带笑的声音,“还猜到什么了?”
  “我猜死者是一个女子,报案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她哥哥,右手小指有畸形。另一个是她哥哥的朋友,姓郎的男人。死者死于下午4点左右,两个报案人有板上钉钉的不在场证明,而且作证明的还是警界的同行。他们大概还出示了一张罚单,让证明更完美。而这两个人现在已经失踪了。”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失踪的?”
  “在火车站?”
  “混在人群里就不见了,还留下张纸条说怕人找到灭口,要躲一阵子。现在不相信我们的人太多了。”
  “因为他们肯定不是凶手所以没有去找?”
  “当然,警力不足呀。我已经让人去仓库的附近调查那里的犯罪组织了,还没什么结果。啊……等等,我明白了,你在和我开玩笑吧?怎么我们知道的,你都知道了?是不是我手下哪个小子跟你说什么了?”
  “那您想听不知道的吗?”
  “说来听听。”
  “凶案的现场是死者的家,对吗?家里有电话吧?”
  “没错。”
  “查一下案发前些天往外打的电话,应该有一个号码是每天必打的,也许是隔几个小时就要打一次。顺着这个号码查,能抓到一个货真价实的犯罪团伙。”
  “还有,在火车站的停车场大概能找到一辆一个月没开走的样子像敞篷车的汽车,可以作为证物。能找到6月12日他们失踪的那个时候发出的所有火车的乘客名单吗?确定了那两个失踪者身份就可以通缉了。如果他们落网的话,不但凶案解决了,连轰动一时的珠宝抢案也没问题了。”
  “这是怎么回事?我……不是很……”
  “过一会儿我带个证人去您那儿,再详细说吧。”
  他挂了电话,看着我。
  我不得不承认刚刚听了一段天书。一切都似曾相识,但没一件事我真正明白。
  “这到底是……”
  “先从你的经历说起吧,这整个是一个骗局,一场戏而已。”
  “想想你在短短一下午遇到了多少犯罪组织的人吧?两个绑架者,派出所里的内线,把你们追得跳河的人,他们其实都不存在。从头到尾只有‘狼’一个人。当他出现在门口时,隔壁的人还在说话,你就没有怀疑他。隔壁没有人,只有录音机在转。里面的声音是‘狼’和另一个人的。你想说声音不一样?经过录音再隔一扇门放出来一定不会太一样。”
  “你不觉得你被绑架后,隔壁说的那些话有矛盾吗?‘为什么把他绑来?’‘他在家怎么动他妹妹?’在这里,把你绑走都很容易了,在许琳放学的路上埋伏的话,又有何难?所以,这不过是在为绑架你找借口,一开始的目标就是你。”
  “可是你为什么会成为目标呢?想想那辆奇怪的车,敞篷并不是关键,而是敞篷车只有车门没有车窗玻璃。前面的挡风玻璃也没有,好像你一直没福气照到镜子。你的衣服裤子没了,随便穿了一套;就算你的脸在被化装后觉得难受,也会归因于刚从昏迷中醒来。为了不让你怀疑那时的你究竟是谁,我猜他们会把后视镜也拆了,果然!警察后来不认识你,是因为他那时看见的不是你;化装后总要卸装洗脸的,你的结局果然是掉到水里。要是只是洗脸换衣服实在太怪异了,全身都湿反而没什么了。”
  “所以他们是要利用你模仿另一个人,而‘狼’不让你打电话而要亲自去报警,我就知道你是要代替一个人出现在某个地方。而需要不在场证明的大多是犯罪事件。他又要你不说在附近而说具体地点,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这里被绑架,但凶案要发生其他地方,不是这里的‘附近’。”
  “你的外观上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右手小指,所以我猜你模仿的人有相同的特征,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选中你担任这个角色。因为事情太不可思议,又有诸多顾虑,你去报案一定不被相信,当你发脾气了,‘狼’就可以进去替你求情,比如说‘你看他的手指,自从他的手弄成这样就一直容易冲动,您就原谅他一下吧。’那个警察伸着脖子是看你的手,然后就‘算了’。”
  “你在报案的同时,你模仿的人已经把一个女子杀掉了,而‘狼’把车子停到该停的地方,就回去和那个人会合,然后报警。他们把你说过的故事又说了一遍,只需要在后面加上‘报案不被接受,他们就赶回家里,看见人已经死了’。而调查的人们自然要确认他们的证词,就一定会打电话给那个派出所。你有一句话说得太对了:很多事在电话里是说不清的。要问一个右手小指弯曲,穿什么样的衣服,长的差不多是某个样子的人,那边一定会说见过。形容‘狼’的外型也是一样。就算他们自己说话,也没有问题,声音经过电话也是要改变的。他们还可能聪明地拿出罚单,再给那个罚款的交警打电话,这两个人的不在场证明就更加成立了。那辆车子不经意又立了大功。而且他们的故事有尸体为证,完全不会被怀疑,所有的罪名就推到了不存在的犯罪团伙身上。”
  “可是,这么一来,就有问题了。你知道,咱们国家人口太多了,不好管理,发了案子一般证件和向周围人调查来确定身份,不可能详细的把一个人的来龙去脉都摸清,所以你很难知道甲和乙倒底认不认识。他们已经有两个人了,完全可以装作陌生人,一个犯罪一个作伪证,只要小心些,就不会出什么差错。能想出如此复杂计划的人会不懂这一点?为什么要用如此繁琐的方法?把你这第三个人扯进来岂不是更危险?”
  “反复比较以后,发现在脱罪上,两种方法效果差不多。唯一的差别是用简单的方法,就要回局里例行些公事,要想走必须自己去乘火车。而现在的方法中有一句话至关重要:‘杀了她之后要去坐火车离开’。当办案人员知道了这句话,去火车站抓可能还没逃走的凶手就成了第一要务,而两个报案人或许能认出人,听出声音,想起些什么,所以在他们自己的要求下自然要带着一起去。他们就可以趁乱坐火车走,对证人的看管一向没有对犯人那么严。”
  “两种方法的区别似乎只有是不是坐警车去火车站,这很重要吗?所以我必须设想出一种使这变的很重要的情况,比较合理的一种是:如果这两个人也得罪了黑道呢?而且已经到了从家到火车站途中就可能丧命的地步。这样,他们就需要警车护送了。”
  “有黑道参与,有关人物又是二男一女,和珠宝抢案实在太像了。”
  “我想事情是这样的:”
  “你模仿的那个人想出了抢劫珠宝店的计划,在招揽人手的过程中,有某个犯罪团伙插进来要分一杯羹。由于势力上的悬殊,恐怕不能拒绝,所以那个被杀的女子就加入了。抢劫成功以后,那个人很聪明地瞒着其他人把珠宝都藏了起来,我想一直藏在车里,因为他们坐火车可以顺便拿走。他知道面临着分赃不均的问题。团伙恐怕胃口很大,想要独吞也有可能。而他们准备等过一段时间,他把珠宝取出的时候再夺过来。于是女子替团伙监视着他,再一会儿一个电话地打回去报告情况。要想脱离监视就要杀掉她,可是隔一段时间那边没接到电话,他就有生命危险。这就难办了。”
  “那个人从一开始就计划着脱身了。也许‘狼’以前就认识他,和他说过一些过去的事。你的手受伤时‘狼’还没退学,所以他应该知道这件事。根据你和许琳的关系,那个人对外与那个女子兄妹相称。女子只需要保证那个人不跑了就好,‘狼’相对自由。所以‘狼’跟踪过你,掌握了你的生活规律。然后整个剧本就写好了,让你不知不觉地出演一个角色,而他再在中途把你替换掉。”
  他一下子说了这么多,我完全沉浸其中。阳光从窗子射进来把他包裹起来,柔和却飘渺,充满了不真实感。我觉得我在做梦,在梦里,他在给我讲故事。故事里有杀人、抢劫、阴谋,但永远在故事里,不会到现实中来。
  “等等,”妹妹的话打破了幻境,“你从一开始就清楚这个局?”
  杜落寒推推眼镜,理所当然的样子。
  “那你还说你不相信?”
  “这个呀……因为当时还有一个问题呀。你说你又去了派出所,人家说不认识你。你知道,人在着急的时候手的动作总是特别多,如果他注意到你的手,怎么会不觉得事有蹊跷呢?而你发火的时候,虽然果然是喜欢挥动胳膊,但你妹妹会拉住你的手。你说的,她在你右边已经是一种习惯了,所以刚才就重现了你第二次去派出所时的情景,我就都明白了。”
  他脸上露出一种出奇单纯的笑容,让你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善良、最温柔的人。我现在知道他说“不相信”是为了激怒我,但我就是不生他的气。
  “要是当时我不在,那个警察一定就相信了,哥哥就不用……”
  “其实没人信就没人信了,也没什么的。”我真不想这么说的。
  “是啊。那种‘有内线’的说法,是为了让你不敢太靠近报案的地方。你没有证据,就没人相信这个离奇的故事。犯罪者就是对这点有信心,你现在才能幸运地活着。”
  差点死了的想法让我心惊,但很快被还活着的喜悦所取代。
  “怎么样?可以去局里作证了吗?”
  “好,马上去。我迫不及待地想再看见我的高中同学了。”
  他被我逗笑了:
  “没有这么快,这可不是侦探小说,一堆嫌疑人摆在你面前等你去抓一个。可能要拖一阵子呢。希望快一点,我也想见见你模仿的那个人呢。”
  “怎么?”
  “我一直都有一种想法:推理是根据留下的线索去反推事实的真相。那么,会不会有两个不同的案子却可以留下完全相同的线索?这样反推回去的话,结论就和事实完全是两码事了。我不断地寻找实例,都没有收获。而你这个案子正是这种想法的最好证明。”
  “所有的事在你眼中都是另一种解释。从你的角度理解似乎相当有道理,事情的前后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