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13_南史 >

第118章

13_南史-第118章

小说: 13_南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明五年,爲大司马,加征虏将军、济阳太守。武帝数讲武,尝令盘龙领马军,校骑骋矟。后以疾,爲光禄大夫。

  寻出爲兖州刺史,进爵爲侯。角城戍将张蒲与魏潜通,因大雾乘船入清中采樵,载魏人直向城东门,坐爲有司所奏,诏白衣领职。八坐寻奏重定,加领东平太守。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

  还爲散骑常侍、光禄大夫。武帝戏之曰:「卿着貂蝉,何如兜鍪?」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生耳。」寻病卒,年七十九。

  子奉叔,勇力绝人,少随盘龙征讨,所在暴掠。爲东宫直合将军。郁林在西州,奉叔密得自进,及即位,与直合将军曹道刚爲心膂。奉叔善骑马,帝从其学骑,尤见亲宠,得入内,无所忌惮。陵轹朝士,就司空王敬则换米二百斛,敬则以百斛与之,不受。敬则大惧,乃更饷二百斛并金铪等物。敬则有一内妓,帝令奉叔求。奉叔不通径前,从者执单刀皆半拔,敬则跣走入内。既而自计不免,乃出,遥呼奉叔曰:「弟那忽能顾?」奉叔宣旨求妓意,乃得释。与綦母珍、曹道刚、朱隆之共相唇齿,煽弄威权。奉叔常翼单刀二十口,出入禁闱,既无别诏,门卫莫敢诃。每语人云:「周郎刀不识君。」求武帝御角及舆,并求御仗以给左右。事无不从。又求黄门郎,明帝作辅,固执不能得,乃令萧谌、萧坦之说帝出奉叔爲外镇,树腹心。又说奉叔以方伯之重,奉叔纳其言。隆昌元年,出爲青、冀二州刺史。奉叔就帝求千户侯,帝许之。明帝以爲不可。忽谓萧谌曰:「若不能见与千户侯,不复应减五百户;不尔,周郎当就刀头取办耳。」既而封曲江县男,奉叔大怒,于兄腥恋叮髂壳谐荨C鞯鬯第湍耸堋<敖颍鞯勐瞧洳豢筛粗疲蚱湓缛耄筇茫此屯⑽揪≈

  王广之字士林,一字林之,沛郡相人也。少好弓马,便捷有勇力。初爲马队主,随刘勉征殷琰。兵既盛而合肥戍又阻兵爲寇。勉宣令军中求征合肥者,以大郡赏之。广之曰:「若得将军所乘马,判能制之。」勉幢主皇甫肃谓勉曰:「广之敢夺节下马,可斩。」勉曰:「观其意必能立功。」即推鞍下马与之。及行,合肥果拔,勉大赏之,即擢爲军主。广之于勉前谓肃曰:「节下若从卿言,非唯斩壮士,亦自无以平贼。卿不赏才乃至此邪!」广之由此知名。初封蒲圻子。肃有学术,善举止,广之亦雅相推慕。勉亡后,肃更依广之,广之盛相赏接,啓武帝以爲东海太守,不念旧恶如此。

  广之后以征伐功,位给事中、冠军将军,改封宁都县子。齐高帝废苍梧,出广之爲徐州刺史、锺离太守。沈攸之事起,广之留都下,豫平石头,仍从高帝顿新亭。高帝诛黄回,回弟驷及从弟马、兄子奴亡逸。高帝与广之书曰:「黄回虽有微勋,而罪过转不可容。近遂啓请御大小二舆爲刺史服饰,吾乃不惜爲其啓闻,政恐得舆复求画轮车。此外罪不可胜数,弟自悉之。今啓依法。」令广之于江西搜捕驷等。

  建元元年,进爵爲侯。武帝即位,累迁右卫将军,散骑常侍,前军将军。延兴元年,爲豫州刺史,豫废郁林。后拜镇南将军、江州刺史,进应城县公。建武中,位侍中、镇军将军,给扶。后卒,赠车骑将军,諡壮公。

  子珍国字德重,仕齐爲南谯太守,有能名。时郡境苦饥,乃发米散财以振穷乏。高帝手敕云:「卿爱人活国,甚副吾意。」

  永明初,迁桂阳内史,讨捕贼盗,境内肃清。罢任还都,路经江州,刺史柳世隆临渚饯别,见珍国还装轻素,叹曰:「此真良二千石也,」还爲大司马中兵参军。武帝雅相知赏,谓其父广之曰:「珍国应堪大用,卿可谓老蚌也。」广之曰:「臣不敢辞。」帝大笑。帝每叹曰:「晚代将家子弟如珍国者少矣。」累迁游击将军,父忧去职。

  建武末,魏军围司州,明帝使徐州刺史裴叔业攻拔涡阳,以爲声援,起珍国爲辅国将军助焉。魏将杨大眼大醒僦粒逡稻澹摺U涔势湫殿,故不至大败。及会稽太守王敬则反,珍国又率芯苤S涝校瑺懕毙熘荽淌罚绻省A何淦鸨枵僬涔孕还都,使出屯朱雀门,爲王茂所败。乃入城,密遣郗纂奉明镜献诚于梁武帝,帝断金以报之。时侍中、卫尉张稷都督芯涔苯狃⒏剐恼牌胍ⅲ⑿碇J卤涔⒂谖牢靖毡胱栽屏牛倍栌谀诘睿腽⒒嵘惺槠蜕渫趿恋扔谖黠裣拢构硬┦糠对频确疃枋坠榱何洹

  后因侍宴,帝曰:「卿明镜尚存,昔金何在?」珍国曰:「黄金谨在臣肘,不敢失坠。」历位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封滠阳侯。迁都官尚书。初,珍国自以废杀东昏,意望台鼎。先是出爲梁、秦二州刺史,心常郁怏,酒后于坐啓云:「臣近入梁山便哭。」帝大惊曰:「卿若哭东昏则已晚,若哭我,我复未死。」珍国起拜谢,竟不答,坐即散,因此疏退,久方有此进。天监五年,魏任城王澄攻锺离,帝遣珍国爲援,因问讨贼方略。对曰:「臣常患魏猩伲豢嗥涠唷!刮涞圩称溲裕思俳谟胄军同赴。魏军退,班师。又出爲南秦、梁二州刺史,会梁州长史夏侯道迁以州降魏,珍国步道出魏兴,将袭之,不果,遂留镇焉。改封宜阳县侯,累迁丹阳尹。卒,赠车骑将军,諡曰威。子僧度嗣。

  张齐字子向,冯翊郡人。少有胆气。初事荆州司马垣历生,历生酗酒,遇下严酷,不礼之。及吴郡张稷爲荆府司马,齐复从之,甚见重,以爲腹心。齐尽心事稷,稷爲南兖州,擢爲府中兵参军。

  梁武帝起兵,东昏征稷归,都督宫城诸军事。齐夜引珍国就稷,齐手自执烛定谋。明旦与稷、珍国即东昏于殿内,齐手杀焉。武帝受禅,封齐安昌侯,位历阳太守。齐手不知书,目不识字,在郡清整,吏事甚修。

  天监四年,魏将王足攻蜀,围巴西,帝以齐爲辅国将军救蜀,未至,足退。齐进戍南安,迁巴西太守。

  初,南郑没于魏,乃于益州西置南梁州。州镇草创,皆仰益州取足。齐上夷獠义租,得米二十万斛。

  十一年,进假节,督益州外水诸军。齐在益部累年,讨击蛮獠,身无宁岁。其居军中,能身亲劳辱,与士卒同勤苦,自顿舍城垒皆委曲得其便。调给衣粮资用,人无困乏。既爲物情所归,蛮獠亦不敢犯,是以威名行于庸蜀。

  巴西郡居益州之半,又当东道冲要,刺史经过,军府远涉多穷匮。齐缘路聚粮食,种蔬菜,行者皆取给焉。历南梁州刺史。迁信武将军、征西鄱阳王司马、新兴永甯二郡太守,未发卒,諡曰壮。

  论曰:宋氏将季,乱离日兆,家怀逐鹿,人有异图。高帝观衅深视,将符兴运。李安人、戴僧静、桓康、焦度、曹武、吕安国、周山图、周盘龙、王广之等,或早见诚款,或备尽心力,或受委方面,或功成麾下,其所以自致荣宠,夫岂徒然,盖亦验人心之有归,乐推之非妄也。语云:「勇而无礼则乱。」观夫奉叔取进之道,不亦几于乱乎。其致屠戮,亦其宜矣。珍国明镜虽在,而断金莫验,报骂之义,理则宜然,台辅之冀,其何爽也。张齐人位本下,志望易充,绩宣所莅,其殆优也。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荀伯玉崔祖思苏侃虞悰胡谐之虞玩之刘休江祏

  齐高帝镇淮阴,伯玉爲高帝冠军刑狱参军。高帝爲宋明帝所疑,被征爲黄门郎,深怀忧虑,见平泽有群鹤,仍命笔咏之曰:「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爲君苑中禽。」以示伯玉深指,伯玉劝高帝遣数十骑入魏界,安置标榜。魏果遣游骑数百履行界上,高帝以闻。犹惧不得留,令伯玉占。伯玉言不成行,而帝卒复本任。由是见亲待。高帝有故吏东莞竺景秀尝以过系作部,高帝谓伯玉:「卿比看景秀不?」答曰:「数往候之,备加责诮,云'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帝善其答,即释之,卒爲忠信士。

  后随高帝还都,除奉朝请。高帝使主家事。武帝罢广兴还,立别宅,遣人于大宅掘树数株,伯玉不与,驰以闻。高帝善之。高帝爲南兖州,伯玉从转镇军中兵参军,带广陵令。初,高帝在淮阴,伯玉假还广陵,梦上广陵城南楼,上有二青衣小儿语伯玉云:「草中肃,九五相追逐。」伯玉视城下人头皆有草。泰始七年,又梦高帝乘船在广陵北渚,两腋下有翅不舒。伯玉问何当舒,帝曰:「却后三年。」伯玉梦中自谓是咒师,凡六唾咒之,有六龙出,两腋下翅皆舒,还复敛。元徽二年,而高帝破桂阳,威名大震,五年而废苍梧,谓伯玉曰:「卿梦今且效矣。」

  升明初,仍爲高帝骠骑中兵参军,带济阳太守。霸业既建,伯玉忠勤尽心,常卫左右,加前将军,大见委信。齐建元元年,封南丰县子,爲豫章王司空谘议,太守如故。

  时武帝在东宫,自以年长,与高帝同创大业,朝事大小悉皆专断,多违制度。左右张景真偏见任遇,又多僭侈。武帝拜陵还,景真白服乘画舴艋,坐胡床。观者咸疑是太子,内外祗畏,莫敢有言者。骁骑将军陈胤叔先已陈景真及太子前后得失,伯玉因武帝拜陵之后,密啓之,上大怒。豫章王嶷素有宠,政以武帝长嫡,又南郡王兄弟并列,故武帝爲太子,至是有改易之意。武帝东还,遣文惠太子、闻喜公子良宣敕诘责,并示以景真罪状,使以太子令收景真杀之。胤叔因白武帝,皆言伯玉以闻。武帝忧惧,称疾月馀日。上怒不解,昼卧太阳殿,王敬则直入叩头,啓请往东宫以慰太子。高帝无言,敬则因大声宣旨往东宫,命装束。又敕太官设馔,密遣人报武帝,令奉迎。因呼左右索舆,高帝了无动意。敬则索衣以衣高帝,仍牵上舆。遂幸东宫,召诸王宴饮,因游玄圃园。长沙王晃捉华盖,临川王映执雉尾扇,闻喜公子良持酒枪,南郡王行酒,武帝与豫章王嶷及敬则自捧肴馔。高帝大饮,赐武帝以下酒,并大醉尽欢,日暮乃去。是日微敬则,则东宫殆废。

  高帝重伯玉尽心,愈见信任,使掌军国密事,权动朝右。每暂休外,轩盖填门。尝遭母忧,成服日,左率萧景先、侍中王晏共载吊之。五更便巾车,未到伯玉宅二里许,王侯朝士已盈巷,至下鼓尚未得前,司徒褚彦回、卫军王俭俱进继后方得前,又倚听事久之。中诏遣中书舍人徐希秀断哭止客,久方得吊。比出,二人饥乏,气息惙然,切齿形于声貌。明日入宫,言便云:「臣等所见二宫门及斋合方荀伯玉宅,政可设雀罗。」续复言:「外论云,千敕万令,不如荀公一命。」

  武帝深怨伯玉,高帝临崩,指伯玉以属武帝。武帝即位,伯玉忧惧。上闻之,以其与垣崇祖善,崇祖田业在江西,虑相扇爲乱,加意抚之,伯玉乃安。永明元年,与崇祖并见诬伏诛,而胤叔爲太子左率。吕文显叹曰:「伯玉能谋太祖而不能自谋,岂非天哉。」

  初,伯玉微时,有善相墓者谓其父曰:「君墓当出暴贵者,但不得久耳;又出失行女子。」伯玉闻之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顷之,伯玉姊当嫁,明日应行,今夕逃随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