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生的定义 作者:大江健三郎 >

第24章

生的定义 作者:大江健三郎-第24章

小说: 生的定义 作者:大江健三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新疆往回返的路程中,经西安、北京然后在上海稍事逗留,我们一同旅行的伙伴得以
拜访了当今亚洲最大的作家之一的巴金。我在今年于东京举行的国际笔会上听到巴金的讲
演,那是最使我感动的讲演。那一天迎来了他的80岁生日,这位大作家对我的旅行伙伴竹
西宽子说,他也去过广岛,他一直祝愿被炸的人们幸福地生活着,《仪式》一书的作者竹西
也以谦和但也如实而有充分信心的独特语言作了简短的应对。当时那番光景是令人难忘的。
    我对于作家们的谈论,以为他们或者她们是把自己的话写成文章的人,所以我的习惯是
从不引我耳朵听到的他们说的话。在上海,时序已是初冬,下榻之处有广阔的前庭,树上仍
有尚未辞枝的红叶,我在房间里引用兼有宽松与紧张气氛的两位文学家的文章。
    先从《仪式》开始。“那夏天的晚霞之美,并不仅仅是夕阳的缘故。苍茫之色首先从东
方消失,渐渐地溶进灰黑色,天空虽然增加了暗度,但是晚霞始终未敛。不仅这样,随着相
反一方的天空转暗,这一方的红光却亮了起来并且越来越扩大。阿纪蹲在不知是谁家的旱田
的那块洼地里,一动不动,呆呆地仰头望着傍晚的天空。/早晨、闪光、爆炸声、喷烟、疾
风、火……到此为止还记得清楚。其后,我就不知道怎么样了。这就是阿纪的记忆中填补不
上的空白部分。/阿纪苏醒过来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被不认识的人搂着向大海跑去。他眼
前看到的是扯开口子的衬衫,烧焦了的裤子,渗着血的短衫,少一只袖子的单长衫,灼伤的
皮肤,坐在地上哀哀无告地看着眼前过往行人的老人,两臂搂着孩子的年轻女人,光着一双
脚的大学生……‘着火啦!’有人这么喊了一声。回头望去,只见市街被黑烟包围,阿纪一
点也估计不出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想一想都觉得可怕。/阿纪提着一个空铁皮水桶来到那块
洼地蹲下。‘为什么拿一个桶来呢?’往这聚集的人以奇异的目光看着他,尖声地说。人们
的嘈杂声突然停下来的时候,听到低沉的海啸。快到傍晚时刻,洼地上奇形怪状的人越聚越
多。/已经不是夕阳残照的时刻了,地上的余烬烤着天空,一直烤了一个通霄,过不多久天
亮了,同时再也看不见余烬的光彩。天亮之前,令人恐怖的声音像雪崩一般三番五次地摇撼
着这块洼地。风送来烤肉的香味。也时时传来蛙声。
    巴金在国际笔会东京大会上的讲演中有下面一段话:
    亲爱的朋友们!讨论核状况之下的文学时,我们不能忘记当前紧迫的国际形势。外国军
队依旧侵犯别国的领土,杀戮别国的人民大众,破坏别国的文化。两个核大国之间的核裁军
谈判毫无进展,核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世界各国人民头上正在吊着达摩克里斯的剑。说不定
有朝一日核弹头就落下来,那时候蒙灾受难的就决不是广岛那么大的范围,整个文明世界统
统遭受巨大灾难。但是,核状况下的文学也决不是悲观主义文学。不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
能把人民大众的力量估计过低。因为人民大众永远是我们作品中无可取代的主人翁。发达的
科学技术应该给人类带来幸福,原子能应该贡献于人类的进步。和平建设才有助于促进人类
的繁荣昌盛,对于作家来说,拥护和平是无可回避的责任。/核状况下的文学,本来应该是
建设和平的文学。文学是应该表现人类如何以其才智建设美好生活和灿烂文明的。作家的笔
应该产生大量打动人心的作品,用人民大众在生活中创造的奇迹丰富我们的作品,反过来再
用我们的作品鼓舞读者。在东京大会的会上,用兴高采烈的语言,推心置腹地畅谈我们美好
的未来——这完全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我们却做不到。因为我们的头上笼罩着乌云,我们耳
朵依然听到战争的呼喊。我们不能忘记广岛的悲剧。/……我们反对战争,尤其反对核战
争。我们坚持和平,尤其希望长期的和平。对于我们自己的力量不能估计过低。我们手里的
笔能够产生力量。以文学具有的无言的感化力培育人们的灵魂。
    竹西宽子仿佛以其明朗平静而且始终强韧有力的声音谈她的回忆。巴金那和霭可亲的面
孔蕴藏的是强烈而毫不动摇的祈念。我们可以分出能理解这些话的人和不能理解这些话的
人,前者之中也可以分出从中立刻看出战斗的人道主义的人和对此视而不见的人,最终的结
局难道不是这样分的么?我们如果仔细看看自己周围,或者如有扩而大之能观察海外的眼
力,那么,就会在许许多多的地方,许许多多的情况之下,战斗的人道主义,证明自己确实
是威风凛凛的人道主义,确信自己的自由与宽容、自由讨论的原则,决不可能被它的仇敌们
寡廉鲜耻的狂信主义眼看着就给吞食下去的人道主义,直到现在仍被优秀的人们坚持不懈。
对于主要靠写出来的语言表达观察的情况和人这种类型的我自己来说,这也就是最上限了,
我自己是这么看待自己的。
    同时对中野重治所说的喜欢玩弄战争的最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们,也不能不看到他们是执
同时代的牛耳的人。而且,一旦战争开始,那就是把世界推向灭亡边缘的核战争。我们的确
是被这最肤浅的乐观主义者们多方面多水平地包围着,饱尝着陷于深刻恐怖的苦味。
    例如,《世界》杂志469号译载的MIT《科学技术舞台》杂志刊登的乔纳桑·B·达
卡的论文中,似乎信手拈来一样就能举出形容这种最肤浅的乐观主义者实态的多种例子展示
给读者。原来这些乐观主义者们全是玩弄战争的人,他们打着大义名分的招牌,声称免于敌
国的侵略而保卫自己的国家,为这种荒诞不经的所谓大事而奔走呼号的消息灵通人士。
    关于开发以BMD也就是宇宙空间站为主,靠激光制导的弹道导弹防卫系统的问题,达卡
的论文结尾部分表明了冷静的专家们带有批判性的推测。激光BMD系统最坏的情况——指苏
联以全面的核战争向美国挑战时,按战略家们的构想,除了情况特别明显之外未必会发生—
—出现时,必须应付苏联发射的两千个大陆之间弹道导弹和潜水舰发射的导弹,短时间之内
进行的如此高密度的防御能作到么?宇宙空间站如果建成,那么,苏联也可能按照俗话所说
“笨枪手多开枪,反正总有打中的”道理,制造更多的、成本比较便宜的核弹头。况且苏联
已经开始生产巡航导弹,它和美国的托马霍克一样,能在宇宙激光射程之外的低高度飞行。
还有军事卫星的突然故障,不是照样能导致核战争的么?
    既然批判的条件如此明确,宇宙空间站的开发不就应取消了吗?然而并非如此。里根总
统把此项研究开发计划说得很好,用词很美,说它是“把希望给与未来的绝妙之物。”综合
参谋本部花大力气建成综合宇宙司令部,总统本人和安全保障会议决定对该计划给与巨额资
金。随后是众多的科学家和技术家开始工作,那规模巨大的活动带来的喧嚣,甚至从达卡的
论文上也能感觉到。如果中野重治健在,我以为一定称他们为当今的最肤浅的乐观主义者,
苦涩与愤怒之色形之于外,厉声谴责,然后号召大家:正因为这样,我们悲观主义者必须坚
决前进。
    新疆之行回到北京之后,我们一行人加上外交官们举行午餐会,我在这个会上发表了一
通议论,因为虽然交往时间很短,但是具有自由与宽容、自由讨论精神,人格高尚、经验丰
富的实业家首先提出问题:特别重视核武器而扩充军备的西方既把苏联请到裁军会议的圆桌
上来,应该是为了实现和平的,那么,过去的扩充军备难道不是有积极意义的么?
    对于实业家根据过去与现在情况的意见,我倒是对现在与未来的估计并重而发表了反对
意见。因为这反对意见正是我常常思考的课题。记下它的内容之前,我先把回国之后立刻读
到的新闻报道“美苏裁军的新谈判”这一消息展示在这里。我这里引用的是《朝日新闻》1
1月23日华盛顿发出的报道。
    美国白宫22日发表,同意举行美苏两国新一轮一揽子裁军谈判,作为预备谈判,美国
国务卿舒尔茨与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于来年一月七八两日在日内瓦会谈。发表此项新闻的总统
助理麦克法伦(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人)谈称,新一轮谈判包括核武器以及宇宙武器等等一
切有关裁军问题。总统助理强调,此次谈判并非只是去年年底相继中断的日内瓦美苏两个核
裁军谈判,即战略武器谈判(START)和限制中距离核力量谈判(INF)的重新开始,而是新
的谈判。此次谈判可以看作,两个谈判处理的中长距离的攻击核武器之外还加上了宇宙武器
的限制、禁止,以及禁止化学武器、禁止核试验等等,意味着包括一切裁军领域。
    去年秋季我在美国逗留期间,因日内瓦谈判中断的新闻带来的心情郁闷和动摇,在本书
开头第一章里已经有了。但是美苏之间重开裁军谈判,肯定是一种鼓舞。其次,可以明显地
看出,此次重新开始谈判的动机,是因为美苏两国对于无休止地开发宇宙武器都感恐惧之
故。总而言之,表面上有了进展,促成这次重开裁军谈判的直接原因,可以看作由于双方都
对无止境地开发宇宙武器怀有恐惧。1983年3月23日,里根总统向全国发表电视讲
话,表明保卫美国免受核攻击的长期规划,其中开发宇宙空间站系统的特大扩军计划是把苏
联引到裁军谈判的桌上来的,这种情况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前面提到的那位实业家所谈,可以说是现实的。近来综合性杂志有一股潮流,甚
至用夸张的语言说没有扩军就没有裁军谈判,用这种臭不可闻的歪理代替一般理论的论文也
出现了。但是,我对于上述现象虽有所见,然而却依旧反对扩军是实现和平的跳板这类看
法。因为就今天的核状况而论,开成一次裁军会议,和在此之前行之已久的核武器开发与生
产、储备等等可怕的效果,不论任何时候,都是以和这类会议的成果极不相称的汹涌澎湃的
规模进行的。也就是说,一次裁军谈判即使取得成果,现实的看法无非是有得有失,总归是
使世界危机前进了一步。
    根据前面列举的塔卡论文,重新观察这个问题。下面引用的部分中,虽然塔卡的论文只
谈北大西洋会议(NATO加盟国的议员团)的反应,但是,关于开发激光宇宙空间站对给与
日本周围国际政治方面的影响之程度,恰好清楚地露出了欧洲反应内在的一面,活现出一幅
足以陷我们于痛苦的示意图。
    靠战略的防卫即使能够使美国本土免遭核导弹的攻击,但是也破坏不了指向西欧或东亚
的SS-20那样的苏联中距离导弹、短距离导弹和炮弹一类的战术核武器。所以,靠保护
美国之盾把美国和其他同盟国之间的命运分离开,把对美国的“核保护伞”的信赖性搞垮,
那么,在抑制苏联对欧洲的攻击,美国就不得不依靠常规武力了(笔者注:在东亚,由于增
加了托马霍克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