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永乐大典 3 >

第47章

永乐大典 3-第47章

小说: 永乐大典 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菽豆也。虚中,则种粟麦。北方玄武之宿也,八月建酉中于南方也。又曰:古者民茹草饮水食树木之实,赢蚌之肉,多疹毒伤之患,患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五谷,相土地原隰燥湿肥境高下百草之滋味,水朱甘苦,令民知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七十毒。
  又曰:文公种米。
  【王充论衡】
  后稷为儿,种艺为戏。
  【汜胜之书】
  曰:稗水旱无不熟之时,又特滋盛易得,芜秽良田亩得二三十斛宜种之,以备凶年。又稗中有米,熟时亦可捣取炊之,不减粢米,又可酿作酒。武帝时,令典农种之,一顷收二千斛,斛得米三升,大歉可磨食之。
  又曰:三月榆英雨时,高地强土可种禾,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杂禾种之,则禾不虫。
  又曰:种伤湿热则生虫,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疆者,秆束顿场之高燥处,无令有白鱼。取干艾杂藏之,欲知岁所宜,以布囊盛粟诸物种平量,埋阴垣之下,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取多者岁所宜。
  又曰:凡田种麦为首,伤于大稠者,锄而稀之。秋以锄用棘柴曳之,以垄麦根,故曰:子将欲富,黄金覆土,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绝其干叶,到榆荚雨时,候土白复锄,如此收必倍。冬雨雪止掩,勿令从风飞去,雪复如此,麦能旱多实。春冻斛耕和土种游麦,麦生成茂大锄如宿麦也。
  又曰:黍者暑也,尤忌天雨灌其心,必伤无实。初种时天雾,令两人对持长索戛去其露,日出乃止。种黍覆出锄治如禾法,欲稀于禾。
  又曰: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备凶年也。大豆生戴甲,而出种土不可厚,厚则折项不能上达,屈于土中则死。
  又曰:种稻春冻解,地气和时耕,冬至后百三十日种大稻时也。
  又曰:种麻预软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其秕少。
  又曰:种春冻解,耕治其土,春草生布粪田,复耕平摩之。
  又曰:种小豆忌卯,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麻忌辰,秫忌未寅,小麦忌戍,大麦忌子,大豆忌甲,凡九谷忌日不种之,避其不可败伤诸事,忌禁日此非空言也。其道自然,若烧黍穰,则害瓠也。
  【瓮牖闲评】
  字说于种字韵中入种字,云:物生必蒙。故从童草木亦或种之,然必种而生之者禾也。故从禾,是王介甫亦以种为种字焉。艺苑雌黄云:种植种其字从童之用切种之种,其字从重,直容切,盖与此意同矣。
  播种
  【书】
  稷降播种,农殖嘉谷。注曰:稷降播种以厚民生。人云:稷降播种养之也。
  【帝王世纪】
  炎帝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之宜,耕种五谷而食,故黄帝述播种之利也。
  【罗泌路史】
  炎帝神农氏,神农灼其可以养民也。于是因天之时,分地之利伐土田差秽烧木麝净野,以教天下播种。注曰:神农氏因宜启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
  【史记】
  曰: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麻菽。
  【吕氏春秋】
  后稷作稼,注云烈山氏子曰:柱能植百谷蔬菜,梁《陶洪序》。《本草序》曰:昔神农氏之王天下,造耕种以省谷也。
  【温革琐碎录】
  后稷癸巳日死,不宜播种必有损。
  【汉书】
  景帝三年春正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黄金白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弊用不识其经始,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夫发民若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贼为盗二千石听者,与同罪。
  【东汉书】
  王莽篡位二年。兴神仙事,以方土苏乐言,起八月台于宫中。台成万金作乐其上,顺风作液汤。如淳言《艺文志》有《液汤经》,其义未闻。又种五梁禾于殿中,或曰:五色禾也。先鬻鹤髓,鬻音煮也。玳瑁玉二十余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以乐为黄门郎令主之。
  【东观汉记】
  范充为桂阳太守,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头着衣。民惰窳少粗履,盛冬皆以火燎,充令属县教民益种桑柘养蚕桑织履。复令种麻数年之间,人刺其利,衣履温暖。
  【续后汉书】
  苏则为金城太守,时丧乱之后吏民流散,户口损耗,则抚循之外,招怀芜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亲教民耕种,其岁大获,由是归附者日多。
  【马明叟实宾录】
  汉张堪为渔阳太守,开稻田教民耕种,渔阳百姓以至丰富焉。
  【新唐书】
  《波斯传》:波斯气常热地,夷漫知耕种。
  【续蒙求】
  张希希崇幽州人,契丹攻陷平州,得希崇,居岁余,率其麾下南归。明宗嘉之拜汝州防御使,迁灵武节度使。灵州地接戎狄,戍兵饷道常苦抄掠,希崇乃开屯田教士耕种,军以足食,而省转馈。明宗下诏褒美之。
  【元史】
  武宗二年九月乙已,以盗多,徙都中都大都旧监于达达亦刺思等地耕种。
  【吴会分地纪】
  曰:卡山者,勾践于此山铸铜,铜不铄,埋之生马。棰勾践遣使者,取徒于南社种之,饰治之为马棰,献于吴。
  【淮南子】
  《耕种总说》:耕之为事也,劳织之为事也。扰劳之事而民不舍者,知其可以衣食也。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缝裳,无是理也。深耕勤种犹有天灾,惰农自安何以为生?古语云:力能胜贫谨祸。盖勤可以不贫,谨身可以避祸。春以力耕,夏以强耘。又云:秋耕欲深,春夏欲浅,正月二月耕地,一工当五工。又云:初耕欲深,转地欲浅,地高处宜粟,平地宜粳米,最下者宜糯。《阴阳书》云:亥为天仓,耕之始。种植上时种谷。二月上旬为上时,三月上旬为中时,一亩用子一斗。四月上旬为下时,每亩用子一斗二升。农人以寻水浸谷种之收倍,仍不生虫,山居备用。
  【王祯农桑通诀】
  《播种篇》:《书》称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诗》言降之种植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盖言天相后稷之功也。后之农家者流,皆祖述之,以至于今其法悉备。《周礼》: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辩其种之种,周知其名,与其所宜地以为法,而县于邑闾。按《农书》九谷之种黍稷秫,稻麻大麦,小麦大豆小豆,凡种郁,则不生,生亦寻死。种杂者,禾生早晚不均,春复减而难熟。特宜存意拣选,常岁别收好穗纯色者,劁,音谯刈悬之,又有粒,而或箪,或窖者,将种前二十许日,取出晒之,令燥种之,汜胜之日,牵马令就谷堆,食数口,以马践过为种,无虫于虫方等虫也。种或伤湿郁,则生虫也。或取马骨锉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蚕矢羊矢各等分觉令洞,洞如稠粥。先种二十日,以溲种如麦饭状,当天旱燥时溲之立干,薄布数搅令干。明日复溲,阴雨则勿溲,六七溲而暴干,谨藏勿令复湿。至可种时,以余汁溲而种之,则禾稼不生虫也。无马骨亦可用雪汁,雪汁者五谷之精,使稼又耐旱也。多种宜与锉碎苍耳。或艾暑日暴干,热收藏以瓦器,顺时种之,无不生茂。凡欲知岁所宜谷,以布囊盛粟等诸物种平量之,以冬至日埋于阴地,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也。
  又师旷《占术》曰:王木者五谷之先也。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多种之,万不失一。故《杂阴阳书》曰:禾生于枣或杨,大麦生于杏,小麦生于桃,稻生于柳或杨,黍生于榆,大豆生于槐,小豆生于李,麻生于杨或荆。《农书》云:种时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何匮乏之足患?冻馁之足忧哉!正月种麻,二月种粟。脂麻有早晚二种,三月种早麻,四月种豆,五月中旬种晚麻,七夕以后种莱菔菘芥,八月社前即可种麦,经两社即倍收而坚好。如此则种之有次第,所谓顺天之时也。凡五谷上旬种者全收,中旬中收,下旬下收。又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故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薄田种晚必不成实,山田宜种强苗以避风霜,泽田种弱苗以求华实。《孝经》援神契曰:黄白土宜禾,黑坟宜麦与黍,赤土宜菽,污泉宜稻,所谓因地之宜也。南方水稻其名不一,大概为类有三,早熟而紧细者曰籼,晚熟而香润者曰粳,早晚适中米白而黏者曰糯。三者布种同时,每岁收种,取其熟好坚粟无秕,不杂谷子,晒干藏置高夹处,至清明节取出,以盆盎别贮浸之,三日漉出,纳草篱中,晴则暴暖,以水日三数,遇阴寒则以温汤,候牙白齐透,然后下种。须先择美田,耕治令熟,泥沃而水清,以既牙之谷漫撒,稀稠得所。身生既长,小满芒种之间分而莳之,旬日高下皆遍。北土高原本无陂泽,逐湾曲而田者纳种如前法,既生七八寸,拔而载之。凡下种之法,有漫种,耧种,瓠种,区种之别。漫种者,用斗盛谷种,挟左腋间,右手料取而撒之,随撒随行,约行三步许,即再料取。务要布种均匀,则苗生稀稠得所。秦晋之间皆用此法。南方惟种大麦则点种,其余粟豆麻小麦之类亦同漫种。北方多用耧种,其法甚备。《齐民要术》云:凡种欲牛迟缓行,种人令促步,以足蹑陇底,欲土实种易生也。今人制造砘车,随耧种之后循陇碾过,使根土相着,功力甚速。而当去声瓠种者,窍瓠贮种随行随种,务使均匀。犁随掩过,覆土既深,虽暴雨不至拍挞,暑夏最为耐旱且便于撮锄。今燕赵间多用之。区种之法:凡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粪种水浇,备旱灾也。又按《食货志》云: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五种,黍稷麻麦豆也。又曰: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场,则是五种之外,蔬亦不可阔者,故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物理论》云:百谷者,三谷各二十种,蔬果各二十种,共为百谷。盖疏果之实,所以助谷之不及也。是故烹葵食瓜乃击之。《幽风·农桑之诗》:畜菜取蔬互见于月令,收敛之后,然地有肥瘠,能者择焉。时有先后,勤者务焉。若夫种莳之法,姑略陈之。凡种蔬必先燥爆其子,地不厌良,薄即粪之,锄不厌频,旱即灌之,用力既多,收利必倍。大抵蔬宜畦种,宜区种,畦地长丈余广三尺,先种数日起宿土,杂以蒿草火燎之,以绝虫类。并得为粪,临种益以他粪治畦种之。区种如区田法,区深广可一尺许,监种以熟粪和土拌匀纳子粪中,候苗出料视稀稠去留之。又有芽种,凡种子先用淘净顿瓠瓢中,履以湿中,三日后芽生长可指许,然后下种。先于热畦内以水饮地,匀掺芽种,复筛细粪土覆之,以防日曝。此法菜既出,草又不生,凡菜有虫,捣苦参根并石灰水泼之即死。苟能依上法种莳,非止家可足食,余者亦可为资生之利。昔龚遂勤农口,种葱五十本,薤百本,韭一畦,渤海之民缘是致足。夫养生必以谷食,配谷必以蔬茹,此日用之常理。而贫富所不可阙者,故于谷食之后以蔬茹继之,而成其百谷之数。今历论播种之法,庶农圃者择而用之。
  瓠种
  【农书】
  瓠种窍瓠贮种量可斗许,乃穿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