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永乐大典 3 >

第77章

永乐大典 3-第77章

小说: 永乐大典 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湖续集】
  《陈允平贺伯父大资休致》:不恋清时白玉,便将身世寄沧浪。三朝元老黄枢阁,四海闲人绿野堂。楚楚菁兰秋带雨,萧萧寒菊晚宜霜。拟成东角耆英社,胜乐壶天日月长。
  【吕净德先生集】
  《和陈长茜休致二首》:惜君有高才,舒卷莫非道。趋时忽倦游,谢事不待老。私谋惟恐晚,公论叹其早。平生真所得,尤恨未当抱。白日由此闲,红尘洒然少。鼓棹勿迟迟,湘川秋色好。进取虽系时,退藏亦在道。倘与志不会,须惜流年老。不知笑君拙,知者羡君早。知与不知间,要在惬予抱。得无钧石重,失乃锱铢少。明镜洗无心,向谁论丑好。
  【刘后村集】
  《和诚齐休致韵》:念奴娇此翁双手,顿闲处,且把香篝笼袖。西掖北门,辞不要,肯要南柯太守。小小亭台,些些竹木,何必灵和柳。地行仙里今推农做班首。取次著绝交书,续归田录,谁掣先生肘。莫遣朝衣,梅酉卖了,留祝南山之寿。苍妓上厅,老僧封院,得似樗庵叟。虚名身后,生前且一杯酒。梦中忘却,已闲退,谏草犹藏怀袖。文不会铺张粉饰,武又安能战守。秃似葫芦,辣于姜桂,衰飒于蒲柳。没安顿处,不如归老丘首。岁晚筋力都北任,丘花眩眼,枯杨生肘容举前修,三数个。待与刘君为寿。或号憨郎杨朴,或称钝汉玉川,或自呼聱叟。次山一篇,齐物读时咽以卮酒。戏衫抛了,下棚去谁笑郭郎长袖。小小草庵无宝贝,何必神诃鬼守。黄称篝灯,青奴拂榻,莫要他桃柳。退之二妾。客来问字,此翁高卧摇首。仿佛曾子当年,商歌满屋,衣不完肘。时曾子捉衿而肘见。混沌若教休凿窃,巧历安知其寿。文叔故人,仲华几个,输与羊裘叟。浮生如寄,切身之物惟酒。
  【杨诚齐集】
  《上章乞休致戏作念奴娇词以自贺》: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街清澈骨,别有监临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载花柳。登山临水,作章佐诗二首两首。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且说庐陵新盛事,三个闲人眉寿。拣罢官员,归农押录,致政诚齐叟。只悉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详仕。
  帝王高致
  【朱文公封事】
  首下明诏以求直言,此尤足以见帝王之高致,知为治之先务也。
  龟蒙高致
  【辛文房唐才予传】
  陆龟蒙,幼而聪悟,有高致。家藏书万卷,无声色之娱。举进士不中,从张抟游湖苏,又至饶州,三日无所诣。刺史率官属就见,龟蒙不乐,指衣去。居松江甫里,多所撰论。
  张乔高致
  【辛文房唐才子傅】
  张乔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辶向少其伦,当时南东才子。如许棠等,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
  雅人深致
  【晋书】
  《烈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当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霏霏。”公曰:“讠于谟定命,远猷辰吉。”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山林清致
  【太平广记】
  兵部员外郎李约,氵开公之子也。以近属宰相子,而雅度玄机,萧萧冲远。德行既优,又有山林之致。琴道、酒德、诗调,皆高绝一时。一生不近女色,性喜接引人物,而不好俗谈。晨起草裹头对客,蹙融过一日。多蓄古器。在润州,尝得古钱一片,击之清越。又养一猿,名生公,尝以之随逐,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倾壶达夕,不俟外宾,醉而后已。约曾佐李庶人钅奇浙西幕,约初至金陵,于府主庶人钅奇坐,屡赞招隐寺标致。一日庶人宴于寺中,明日谓约曰:“十郎常夸招隐寺,昨游宴细看,何殊州中?”李笑曰:“某所赏者疏野耳。若远山将翠幕遮,古松用采物裹,腥膻音乐,乱山鸟声,此则实不如在叔父大厅也。”一庶人性又嗜茶,能自煎,谓人曰:“茶须缓火方得。”
  颇有野致
  【北史】
  《茹皓传》:皓性微工巧,多所兴立,为山于天泉池西,采掘北芒及南山佳石,徙竹汝颖,罗莳共间。经构楼观,列于上下,树草栽木,颇有野致。
  令问标致
  【续澄怀录】
  天国山人张令问,幼有巢许之节。放意林泉,长于诗。行与杜光庭诗云:试问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声白昼眠。其标致如此。
  夷险一致
  【群书足用】
  卿辅相宪祖,逮于朕躬,履历四朝,夷险一致。出唐刘禹锡,裴相公让官第一表。忠孝两全,夷险一致,纪网列郡,节制戎师,动杨休声,静著茂实。出白居易文,除陈执恭仆。念昔帝师,为国死义,亚传承之,夷险一致。出宋朱文公祭刘枢密文,中外存更,夷险一致。西掖丝纶,妙皇猷之润色。东储羽翼,惟正道之清明。宋玉与钧文,贺池州邹给事。
  事理一致
  【百川学海】
  至显者莫如事,至微者莫如礼。而事理一致,微显一源,古之君子所得善学者,以其能通于此而已。
  兵农一致
  【袁起岩东塘集】
  《贺施元枢启》:窃以制盛于周,合兵农而一致。世接于汉,判文武为二途。
  终始一致
  【袁齐集】
  《丰楼记》:忠臣事君。终始一致。无日不以国家为念,无日不以丰登为期。
  德无二致
  【华镇云溪居士集】
  《上淮南运使书》:故古之人德无二致,而行无一途。或过门而不入,或簟瓢以自虞。
  风骚极致
  【师友法言】
  李太白远别离,蜀道难,杜子美寓居同谷,七歌之类,风骚之极致,不在屈原之下。
  功名立致
  【张南轩集】
  《答竹通判启》:义形辞色,识辩安危。惟阻险之备尝,宜功名之立致。详见启。
  太平可致
  【辽史】
  《太宗纪》:大同元年夏四月,皇太弟遣使问军前事,上报曰:“初以兵二十万降杜仲威张彦泽下镇州,及入汴,视其官属具员者省之。当其才者任之,司属虽存,官吏废堕,犹雏飞之后,徒有空巢。久经离乱,一至于此,所在盗贼屯结,土功不息饣鬼饷非时,民不堪命。河东尚未归命,西路酋帅亦相党附,夙夜以思制之之术,惟推心庶僚,和协军情,抚绥百姓,三者而已。今所归顺户七十六处,得户一百九万百一十八,非汴州炎热,水土难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且改镇州为中京,以备巡幸,欲伐河东,姑俟别图,其概如此。”
  恩由上致
  【韩昌黎集】
  《谢许受韩弘物状》:恩由上致,利则臣归。
  迫迮捆致
  【经子法语】
  《毛诗》:集子苞栩,注:苞,稹也,稹者,根相迫迮。捆,致也,正义云:物丛生曰苞,齐人名曰积,根相迫迮捆致,亦谓丛生。
  忄音忄音雅致
  【颜氏家训】
  琴瑟雅致,有风味哉。
  陶甄妙致
  【欧阳詹集】
  《春盘赋》:多事佳人,假盘盂而作地。疏绮绣以为春。丛林具秀,百卉争新,一本一根,叶陶甄之妙致,片花片叶,得造化之穷神。
  觉皇宗致
  【雪窦祖英集】
  三宝赞序云:不沽不待,但遐仰觉皇宗致。
  盛名不可力致
  【类说】
  陈度两策科名,皆非正榜。尝曰:“吾必使子孙居之。”其子九思举进士,亦以老榜。君子曰:“大器不可以力发,盛名不可以力致。”
  像以诚致
  【梁高僧传】
  晋慧远传云:陶侃镇广南,海中得阿育王所铸佛像,送寒溪寺,侃移浔阳,以像有灵,遣使迎接。及上船,般遂覆没,荆楚间谣曰:“陶惟剑雄,像以神标,可以诚致,难以力招。”慧远寺成,祈心奉请,像乃飘然自至。
  万果不同致
  【欧阳詹集】
  《吊汉武帝文》:夫一物各异道,万果不同致。帝王之与神仙,林泉之与朝市。
  六骥不致
  【荀子】
  《修身篇》: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注:言不齐,故不能致道路也。
  饥鹰可以鼠兔致
  【尚意譬喻论策】
  贪则害身章,饥鹰可以鼠兔致。
  诗 文
  【敬齐古今黄主】
  《论致字义》:米元章治第润州,有小轩面西山,用王徽之朝来致有爽气语,名“致爽”。石林先生以为世以致字为学,以致其道之致非也,魏,晋以来,多以致为语佐,似是训甚。李子曰:“以致爽之致为致,其道之致固谬。”又云:“似是训甚,则其言义含糊摸棱手耳,致自为甚,致爽自得以名轩,此亦何必深论?若以致为语助,则大乘剌矣。”
  【玉堂记事】
  《致字说》:先儒解致字,往往不尽,如致中和,天地位焉。郑康成云:致,行之至也。致乐以治心。云:致,深审也。周易略例,主心致一也。孔颖达云:致犹归也。礼器礼也者,物之致也。郑云:致之言至也,极也。其他诸经,往往指为极尽之意,如丧致乎哀而止,见危致命,君子以致命遂志,与病则致其忧之类是也。此皆意有未尽,盖致尽之意。有取与纳之意,如丧致乎哀而止,见危致命,谓之极尽可也。如致中和,致知之类,则又有取之意焉。吾闻致师者,亦有之意也,用致夫人,凡春秋以某事致,七十而致事,致为臣而归,则又有纳之意与尽之意。凡此,皆难以一字通解也。今人谓招致者,亦有取意也。檀亏齐谷王姬之丧,当为告,古毒反,声之误也。告,下告上之辞,故误为谷。父母之丧哭无时,使必知其反也。知当为如字之误也。言父母之丧,号哭思慕,如欲父母复反。
  【陈旅安雅堂集】
  《致亭记》:鲁郡王致道先生,因其字,而名曰亭曰“致亭。”盖取鲁论所述子夏之言也,致道使余记之,屡辞弗获。乃言曰:儒者之任甚重也,道甚远也,而吾欲以眇然之身,任其所甚重,而必至其所甚远者焉?亦难矣。是故,君子之教人也,必考前言以审其所响,求往行以迪其轨辙,身,吾车也。载之不可不弘,气,吾马也,策之不可以不力,志,吾御也,持之不可以不敬。夫如是,则庶乎重与远者之可至也。易之文言传曰:知至至之,知终终之,以刚健而致力于学,亦奚重与远之有哉!致道早岁屏弃俗事,聚书峄山之幽,昼诵而夜思,盖欲约群籍之浩然者而会通之,亦良勤矣。学成宾兴,遂擢进士第。学者私相最曰:“先生为学,犹农夫之治穑事也,今其获矣。吾不可不致力于学乎?”致道闻之曰:“吾之为学,非欲致进士而止也。周子不云乎?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吾虽不敢妄意古人所造之地,俯然日有孳孳,不敢半途而自画也。”是故致道所以名亭之意,余又闻致道囊居峄山,汉韦贤读书之所也。因为诵韦氏之诗曰:谁为华高,企其齐而,谁谓德难,历其庶而。请书此以为记。致道名思诚,学行纯正,士林之望也,累官翰苑,其文又益著云。
  【江湖后集】
  《宋谦父四时佳致》:面势东湖胜,悠然宅一区。静惟仁者乐,善乃舜之徒,秋劲删诗笔,春融点易朱,小葱梅竹瘦,不识世荣枯。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