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永乐大典 3 >

第8章

永乐大典 3-第8章

小说: 永乐大典 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潜深处。何当为我扌卷此泉,大作霖雨旱田。秋桂:海霞堆里一蓬莱,满院桃花间绿苔。泉水还从天外落,石门高立日边开。一声犬吠白云起,几处龙吟山雨来。料得游人归去后,空山月落老猿哀。鲜于枢:方外还知圣道尊,洞天福地许平分。瀑泉自作泮池水,石壁天开阙里门。弦诵行看移旧俗,污山真解助斯文。高情谁似刘夫子,不把赢金累子孙。任极:一氵瓜源泉来混混,直从绝顶彻清溪。平分翠山献悬珠箔,倒泻银河立玉梯。长似雷声撼风雨,忽随日影见虹霓,天然万态难描写,多少诗人费品题。陈新之:竭来访鹤行青田,石门崔嵬古洞天。中有百尺之飞泉,抛珠喷玉舞蛟涎。晦明风雨千万态,分合变化如云烟。威凤回车虎鼓瑟,此地分合巢神仙。客来神仙恶涕唾,唯许猿犭穴相攀缘。驷虬乘鹭采三秀,牵车挂旗来翻翻。山灵驰烟谢逋客,绿罗花落回风颠。人间清福有如是,拟跨白鹿青崖里。业缘未断仙所鄙,诮我如何住城市。杜世学:山名行东南,以兹岩下瀑。虚空落千丈,一日建万斛。连虫儿倒悬,夭矫龙下浴。暑林雪飞分雨,晴谷雨脉雨霖。或流若贯珠,或碎若屑玉。或揭若大箔,或曳若轻。固知造物巧,无乃鬼神督。比夕大风雨,响欲折地轴。晓观势鸿洞,股掉舌本缩。顷刻或异态,朝昏有翻覆。我从尘中来,每愧颜貌俗。饮酌清溪泉,坐卧紫石屋。解衿息岩阴,散发濯潭绿。摩挲苔藓间,手泽恒可读。澹然世虑散,已觉看赏续。鼎鼎征途中,谁甘共幽独。高田井:扁舟泛喧,潦壮波流急。故人有幽期,赴彼暮春集。朝发清溪濑,夕傍芝田隰。轰霆倏已敛,山光净堪挹。石帆导之前,石门邀我入。双扉贮空谷空,叠山献互岌岌。雷推断苍壁,天汉泻琼计。白霓弄光怪,一吐不可吸。冰雹大夏寒,东南半天湿。凭观惜俄顷,变态分百十。摩挲吊幽题,溟氵蒙藓花湿。自落谢李手,空山鬼犹泣。长宿飞观顶,声飒冷相袭。形随氵顷洞开,梦蹴蜿蜒蛰。平明起下视,棱层构云级。隙地陟奇胜,孔老遂角立。刘君好事者,圣窟劳剪葺。颇间经游众,酬接不暇给。我兹胡为来,坐豢册水习。感慨念诗豪,人代不相及。持杯爱飞玉,快此千丈汲。玄鹤如可招,临风请三揖。梁载:石门洞门何崔嵬,谁从浑沌凿出来。天丁巧匠霹雳雷,嘘云为闭风为开。舟人系棹引客入,松风交迎如拱揖。谢公必屐印犹湿,尚想当年虎为惊。避鬼为清青牛,道士身入云留得。顶上霞冠遣,山君,山君怒挟白龙跨。万怪千奇生变化,如云如烟如雪下。呼吸虹光相照射,倏然玉悄间珠颗。磊磊落落光无价,天上银河无昼夜。人世不知有炎夏,刘郎去后二百年。耳孙犹爱此林泉,平分羽衣独子座。耸出章甫龙象筵,人言洞府访神仙。我来洞府参圣贤,高吟坐冲问《白鹿赋》。惊起山中玄鹤眠,鹤不眠,我自眠。梦见孔老相对双华巅,征余为赋《招隐篇》。呼取携砚分瀑悬,崖边再拜二师不敢前。难为水,难为言。
  【宋徐恢月台玉雪集】
  《游处州石门洞赋长句二十韵》:我闻石洞今几年,一朝来系秋风船。大船月逢肛小船远,渔舟替步幽涧泉。拖舟上上抵沙砾,更与略彳勺相黉缘。黄冠道士衣翩翩,殷勤为我临涧边。相逢一笑挽登岸,忽见珍馆罗修椽。谢公旧隐无处问,洗眼蛤看山中篇。隹哉南国典刑在,大美遣味朱丝弦。当时发兴岂神助,两峰对面挽青天。主人掉头谓不尔,尚能飞瀑千仞悬。杖节西下取微径,其境过清神凛然。初疑穷冬蕴积雪,惊飚拥下阴崖巅。又疑冰绡挂林杪,薄暮缥缈摇轻烟。蔽空乍觉微雨集,随地复作跳珠圆。谢公得尔句偏好,我今其忍相叶捐。山奇水怪世莫测,神龙定自藏九渊。龙号汝能水下土,胡为懒惰贪昼眠。自淮以北皆壤,大羊烂漫疆域。挽河莫假壮士力,夺雷走电一洗湔。我诗虽乏漫郎语,强颜犹可供磨镌。为君他日落此笔,千秋万岁令人传。
  【桂林志】
  会昌刺史号风流,今古虽辽迹可求。君揖众山趋洞口,我分危径下岳幽。贤侯已去题名在。假守重来废馆修。况是桂林多胜赏,更教添得石门游。《刘牧次韵经略吴及石门洞》:谏纸空箱后,高牙拂断霓。还符翠洲梦,君在谏署,赏梦得郡有翠洲之名,暇日登郡楼,望訾家洲见林壑,胜秀一符梦中来。见石门题会昌刺史元公晦之诗刻在焉。架竹生新迳,诛茅得旧蹊。阴崖走别洞,阳岭带回溪。吟桂人非隐,逢花客自迷。虚中存纳受,绝壁阻攀跻。地远饶征戍,君来鼓鼙。吏闲眼麂鹿,民乐戏凫鸟医殳。胜事时相遇,芳樽手屡携。清风与诗句,留与昔贤齐。《杜于能次韵》:桂风泛泛桂江流,南师旌牙喜访求。诗刻苍崖留篆在,云生织径称栏幽。而令入幕宾僚盛,又况褰帷政事修。更对酒樽堪醉傲,几多泉石助吟游。
  【楼攻愧先生集】
  《石门洞》:扁舟百里莲城回,青山中断立两崖。清都虎豹隐不见,但见阊阖排云开。峰回失喜大飞瀑,声震壑惊春雷。掀髯目极九霄外,玉虹千丈飞空来。一冬青女靳天雪,不知聚此山之隈。传闻神龙卧其上,宝藏系碎真琼瑰。胸中先自无尘埃,到此更觉心崔嵬。天风为我空翠,春水泻入骚人怀。谪仙鲁来写胜句,刘郎又为开天台。我惭笔无挽牛力,醉墨满壁谁为裁,或言龙湫更奇绝,鹰山高上深云埋。我方携节往寻访,未知比此何如哉。
  【李洪芸庵类藁】
  《游石门洞》:溪壑萦纡碍去舟,石门雄峭未曾游。云深飞瀑自成雨,洞辟双扉最上头。紫府丹疑有路,碧岩红树饱经秋。追怀颜谢当年兴,坐听猿吟和四愁。
  【王十朋梅溪集】
  《游石门洞》:雁山饱见两龙湫,洗眼新观石洞流。欲向故乡寻白鹿,先来仙隐访青牛。青牛道士隐于石门。破荒喜诵刘郎句,跻险思从谢客游。天下林泉看未足,分将身世早休休。《重游石门洞》:石洞几时辟,石门长不启。贪看一派水,三载两回经。谁把银河水,直从天半倾。好流人世去,一洗四维清。
  【徐玑灵渊集】
  《题石门洞》:瀑水东西冠,庐山未足论。飞不长似雨,流处不知渊。洞里龙为宅,溪边石作门。修行谢康乐,庵有故基存。
  【赵君鼎诗】
  《游石门洞》:不见青牛道士,空馀石洞飞泉。灵源更在直上,甘泽能旱年。
  【石抹良辅世美集】
  《石门洞天》:石门倚云开,白虬挂苍壁。到此欲忘言,双启玄天默。
  【元郭昂野斋集】
  《进石门洞》:乱石梯天彷佛平,悬麻急雨势如倾。人翻熬饼黄泥滑,马转云衢岭横。万死未尤多险且,一时终要看澄清。此回若到中原说,九坂羊肠不足评。
  【刘仁本亦玄集】
  《舟泊石门洞》:孤舟一夜雨,溪流涨三尺。起来推短蓬,洒然好山色。旭日弄晴晖,微云敛残迹。修眉澹欲舒,娇鬟净如拭。岩华亚高低,幽禽互喧寂。仙人石门洞,扪萝可缘陟。苍松杂疏篁,清泉漱白石。野鹤从何来,长鸣韵嘹呖,是时秋气中,天宇湛虚碧。吾徒诗眼明,从者行亦适。凉月忽在林,客衣风露袭。篙人苦相催,前滩起鸿束力鸟。
  三门洞
  【赣州府志】
  三门洞,在赣州府会昌县北五里有基磐石,旧传道姑于此趺化。今涧水淙,夹道桃李茂密,识赏者即焉。
  龙门洞
  【保宁志】
  龙门洞,在四川保宁府绵谷县北,有三洞。自朝天程入谷十五里,有石洞及第二第三洞,有水自第三洞发源,贯通二洞,流水出下,合嘉陵江。
  【元一统志】
  龙门洞在福建延平府尤溪县东九十里,其源莫测,洞中有石龙、石床、石棋局、石窦、滴水如雨,亦号滴水洞。
  【常德府志】
  龙门洞在湖广常德府武陵县西七十里,其中深遂,下有龙潭。
  【夷陵志】
  皇甫中《龙门洞记》:长阳县龙门洞,距县治隔江少西,登县楼望之郁苍,出没云烟,心往神游,而迹未始接也。淳熙庚子秋月,火老候浊泛舟之篙,植杖百步,幽花小草鼻,殆非人间世也。业篁偃松,蔽日交荫,扪石穿嵌空攀越空牝。如是者又数百步,乃瞻飞泉百尺作建瓴之势。氵敕石而下,溅雹鸣玉声乳人语。予偕宋宗圣宣卿屐,苏班藉草茵跌足立于泉中,相顾谓曰:壮哉!雄观清哉!胜游酌泉赋诗,纪岁月名氏,髦毛森树,肺肝冷然,不知时之在庚伏也。予尝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非此也。然山形中断,若铲若凿,破崖出泉,殆若禹之遣迹。昔炀帝初营洛阳,登印山南望曰:此岂非龙门耶。然则耳目所及,世已三龙门矣。举天下之号,皆龙门者,不知者几也。先是旬日,虹霓亘天而下,饮蹊而上,则龙门之名,信不虚矣。予皆宣卿,烂游无点额之纤,其兆亦佳。惜令尹宋公宗尧,唐卿,以职事不车取出,不得与俱,兀庵老人皇甫中子立志。
  【宋朱松韦斋集】
  求道人自尤溪来,三山出示,同徐侯游龙门洞长篇,因次其韵济之,时以檄走诸隘。阿游陆沈久,亦复太痴绝。未成安一枝,况乃办三穴。唯余爱山意,如水必东折,首鼠今几年,顾影愧琼。那知龙门客,尘底抱关门臬。虚日偃仰,苍壁对横截。拄藤危蹬响,濯足细泉洁。束薪取奇观,滴乳当嘉设。摩挲石蜿蜒,信矣嗜旧说。炎欠疑卷风雨,凛若践冰雪。还追神清游,复作武陵别。能诗有老休,联句媲前哲。相逢快吟哦,霏锯屑。三山今入手,瀛海仅可啜。崎岖走林谷,王事烦此杰。拟结汗漫期,更待挽抢减。
  【陆游渭南集】
  《龙门洞》:我下香积寺,清晨历龙门。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顷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白敫。
  【张子野诗】
  《将赴南平宿龙门洞》:此心常欲老林丘,去意徘徊夜更留。万客只贪门外过,少人知有洞中游。春来犹见龙孙出,静里微闻石乳流。涧水送花通阁底,寺钟催月落岩头。暂时清梦生危枕,明日浓尘拥撇车舟。南是符阳北长举,所嗟不属古江州。
  【冯大师集】
  《龙门洞》:古洞嵌岩活,青山气象浑,应龙常隐处,流水不知源。斗险双峰秀,凌虚古木尊。怪藤寒覆坐,修竹尽当门。混沌谁开凿,云烟自吐吞。深盘通海脉,横透露天痕。日影循崖腹,泉声辶尧后根。江前尘不到,物外景常存。避地仙踪迹,清人俗梦魂。功名归未得,回首谢岩阍。
  【张方平乐全集】
  宿龙门洞,在三泉县西,即古葭萌。路到葭萌古道边,层崖叠磴入苍烟。忽逢方丈在平地,何意中途过洞天。四面浓岚围碧嶂,半空急雨迸飞泉。一宵身世离尘境,却抚征骖懒下鞭。
  宫阙洞
  【建武志】
  《途次宫阙词,交趾酋长迎谒》:马踏寒霜下石门,海夷遥望采旗奔。报言天子绥怀意,斗解毡裘谢圣恩。
  玉室洞
  【房山县志】
  玉室洞,在北京顺天府房山县城西北三十里,石路险峻,人少有至者,故老相传昔汉张子房栖隐于此。
  玉宇洞
  【王明清挥尘杂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