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368-存存斋医话稿 >

第11章

368-存存斋医话稿-第11章

小说: 368-存存斋医话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家。缪氏经疏。差有发明。而时失之庸。似少精义。徐氏百种录。文笔简明。阐发精当。最是上乘。惜其太少。必不 
足用。石顽逢源。大有独得之见。启迪后人不浅。皆治药物学人不可不读之书。余若叶天士张隐庵陈修园喜言气 
化。貌似高深。实则空谈。何裨实用。又若汪氏之备要。吴氏之从新。则仅于纲目中撮取一二。以为能事已足。实如 
乞儿乍入宝山。舍珠玉而拾瓦石。不值识者一笑耳。(以上节录疡科纲要)惟何廉臣之实用药物学。按西法 
分类。每品注明用量。体裁最喜。学人若照何氏分类。将本经逢源重加编辑。而以徐氏百种录附入。作为参考。则 
众美咸具。允称善本。吾子既习本草。敢以是举之成功相期也。 
〔十七〕东医东洞吉益曰。“名医别录言石膏性大寒。自后医者怖之。遂置而不用。仲景举白虎汤之证曰。无大 
热。越婢汤之症亦云。而二方主用石膏。然则仲景之用是药。不以其性寒也。不难概见。余笃信而好古。为渴家而 
无热者。投以石膏之剂。病良已。方炎暑之时。有患大渴。引饮而渴不止者。使服石膏末。烦渴顿止。石膏之治渴而 
不足怖也。可以知已。”又曰。“后世以石膏为峻药。而怖之太甚。是不学之过也。仲景氏之用石膏。其量每多于 
他药。恒半斤至一斤。盖以其气味俱薄故也。”斯与张锡纯石膏宜重用之论。若合符节。而一援本经。一征伤寒。 
汇而观之。无余义矣。东洞又曰。“用之之法。只须打碎。近世以其性寒。用火 之。臆测之见。余无取焉。大凡制药 
之法。制而倍毒则制之。去毒则不制。以毒外无能也。”观此。石膏之忌 用。东洞亦早见到。不待张锡纯之大声 
疾呼。然亦足征识者所见略同。惟欲医林佥明斯义。医报宣传。犹病不广。最好刊成小册。到处分送。俾温热重候。 
医生放胆重用。病家信服不疑。挽救民命。当必尤溥。世之慈善家。其以是言为然否。 
〔十八〕客有询余曰。世俗谓牛乳性温助火。然乎否乎。曰。牛乳味甘气微寒。功能养心肺。润大肠。解热毒。泽 
皮肤。主治消渴热哕劳损按三症皆原于火。而牛乳能治之。其性非温。灼然可见。矧陈藏器有“冷补”之明文乎。此 
物润燥生津。为病后调理高年体虚唯一之补品。贱体阴虚火亢。饮用牛乳。将及一载。只蒙其益。未见其弊。此尤 
足破俗说之谬矣。惟与酸物相反。误和食。令人腹中 结。饮牛乳者。不可不知。 
〔十九〕大枣气温味甘。滋脾土而益气强力。润肺金而生津止咳。调荣卫。治泄泻。近世医家。多用红枣。惟鞠通 
吴氏独持异议。谓“大枣色赤黑。味甘微酸。取其以补脾经血分之阴。去核使不走下焦。配以生姜。补胃中气分之 
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为中焦调和荣卫之要品。而今人多用红枣。本草纲目谓红枣理疏不入药。岂未之见耶。” 
圭按黑枣味浓。补脾专长。红枣力薄。和胃最宜。佐参 以建中州。宜投黑枣。合生姜以和荣卫。当用红枣。且久饵 
黑枣。有助湿热之弊。而红枣则否。细核二者功用。大同之中。不无小异。爰为分析如此。 
〔二十〕羚羊角与犀牛角。皆为清凉剂。但犀角兼有强心作用。羚羊兼有镇痉作用。故高热而脉搏细数或促数 
者宜犀角。高热而四肢搐搦者宜羚羊。古人认犀角为心药羚羊为肝药者以此。 
〔二十一〕愚杭人。执教鞭于鄞南惠风国小。乙丑耶诞。应友人之召。赴镇海横河。便道谒师兄王仲生。为愚述夏 
令所治湿温暑温诸症。佥以大冬瓜半枚。鲜青蒿一握为主。随证加佐使数味。浓煎一甑。一日或二日饮完。无不 
立愈。按冬瓜寒能泻热。淡以渗湿。性通利便。兼解暑邪。青蒿苦寒清湿热。芬芳不伤脾。以疗暑温及湿温之热多 
于湿者。确属针锋相对。矧鲜药味全。量重力专。迅奏肤功。可无疑义。爰为抉出。以视同道。 
〔二十二〕产妇气血亏损。生产努力太过。或产后即行劳动。辄致子宫脱垂。西医对于此症。只用子宫托及外科 
手术。爰将中医药方录左。藉供临床之借镜。 
(一)人参(一钱) 炙黄 (三钱) 当归身(三钱) 川芎(六分) 清炙甘草(四分) 升麻(三分) 五 
味子(五粒) 
(二)蜜炙黄 (二钱) 土炒白术(一钱) 归身(三钱) 人参(一钱) 蜜炙升麻(三分) 炙甘草(五分) 
陈皮(一钱) 生姜(一片) 红枣(二枚) 
以上二方。以补益升提为主。盖原因疗法也。 
〔二十三〕苏东坡诗。“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此诱导上部血液下行之法也。与元明粉(即硫酸钠) 
之治喉痛。(见十九年中西医学报)清宁丸(即一味大黄酒制为丸)之治目赤。调胃丸(即大黄芒硝甘草为末蜜丸)之治 
齿痛出血。(见玉枢微义)同一理由。 
〔二十四〕方书治吐血痰血。多用藕节。而鲜有用藕者。余初以为新鲜之藕。其疗效必胜于干燥之节。凡用藕节 
之方。允宜代以鲜藕取汁。方为合理。今乃知古人用藕节以止血。亦含有科学原理。未可一笔抹杀。遽斥其非。缘 
藕之所以能治血症者。恃其所含多量单宁酸有愈合创面血管之效耳。藕中所含固富。但其节几全为单宁而 
乏淀粉。收效自然更大也。 
〔二十五〕随息居饮食谱载。“玉灵膏。一名代参膏。自剥好龙眼肉。盛竹筒式瓷碗内。每肉一两。入白洋糖一钱。 
素体多火得。再入西洋参片如糖数。碗口幕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蒸至百次。凡衰羸老弱。别无痰火 
便滑之病者。每以开水瀹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 。产妇临盆。服之尤妙。”圭按龙眼本草着其功用为定志 
安神。养心补血。列其主治为思虑劳伤心脾。译以西说。此物实为大脑之滋养药。对于神经衰弱。少寐善忘等症。 
照上述蒸膏之法。长服无间。确有殊效。惟王氏赞为“大补气血。力胜参 。”未免言实两岐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