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360章

风花醉-第360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对兄妹,又像是父女,萧芷蕴扶着萧岿站起来,看着远处那些打马奔来的骑士。她心中一阵自豪,她回来了,真正的回来了,也只有在这些儿郎面前,她萧芷蕴才能找回遥辇公主的感觉,这一次,她要领一支乙室雄兵回归关中,那时,她要让所有人知道遥辇公主的威风。
    “兄长,我回来了,你可愿跟随小妹,为我遥辇子弟打下一片天地?”天空有白云飘过,一只雄鹰展翅翱翔,在这片广袤的天地间,萧芷蕴显得那么渺小。可没人敢小瞧这个女子,她说能为遥辇子弟打下一片天地,那就一定能,因为她是萧燕燕的后人,她是百年来独一无二的遥辇公主。
    松开手,萧岿退后一步,再次匍匐在地,右手握拳,抵住心口,他大声喝道,“属下愿做千里良驹,随公主驰骋天下!”
    那些乙室骑兵,那些拔里氏儿郎,他们立在马上,看着这个让他们心生自豪的女子,良久后,他们拔出弯刀,直指太阳,“公主公主公主”
    大辽公主几十人,从皇族到部落,从上京到西京,在这片绵延千里的国土上,能让人心潮澎湃,甘愿跟随的唯有那个遥辇公主,她不仅仅是契丹明珠,更是遥辇儿郎心中的英雄。因为她,乙室军不在屈居皮室军之下,因为她,乙室军为各部畏惧,因为她,哪怕当朝陛下也要对遥辇拔里氏退让三分。
    她是女子,却比男儿刚强,她身不愧魁梧,却胸怀广阔。契丹儿郎,只慕英雄,遥辇子弟,只认自己的女王。
    听那一声声呐喊,萧芷蕴久久回味,好长时间没有这种感觉了,她很喜欢这种感觉。当初为了报答姑母恩情,她选择了离开这些儿郎,远赴西夏。她做到了自己该做的,只是耶律洪基并未将她安全送达西夏,从今往后,她不在耶律洪基什么,天地如此广阔,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无人能阻挡。
    “萧岿听令,即刻拔营,随本公主入丰州,从今日起,本公主要让乙室军的威名重新响彻整个草原!”短短的时间里,她又变成了那个指挥若定,傲立于世的遥辇公主。
    耶律南仙?不,她已经死了,活着的只是遥辇公主,一生,只为药捻子孙而战。萧岿起身弯腰,手一挥,亲兵就吆喝着散去,未过多久,平静的东胜州变得震动起来,一支一万两千多人的乙室大军途径准格尔草原,一路南下,而他们真正的目的地,则是关中大地。
    七月初八。在京玉关停留几日后,赵有恭和两个女人再次踏上了征程,出京玉关往西就是湟州。湟州。此处九曲黄河,百里高原,唯有乐都山,有道是南山射箭,北山跑马,这里民风彪悍,即使后世依旧不能淹没。湟州北部古骨龙城。又称震武城,三角城。古骨龙城始建于汉魏时期,起初是羌人、吐蕃、党项等少数部落征伐之地,因地处要害,所以每一代人都会古骨龙城大加休整。古骨龙城是一种典型的三角风格。这与其他城池的四面建筑风格大为迥异,这也是三角城的由来,除此之外,城墙采用了一种梯形模式,下宽四丈,上宽一丈,这大大的加强了土墙的坚固程度。
    古骨龙城是一种典型的军事要塞,途经此地的大都在二十里外的浩门镇休息,因为城内条件艰苦的很。除了供士兵吃喝的酒馆外,其他全无,至于客栈。几间土房子算是好的了。在浩门镇休息一日,又买了几匹骆驼,如此才过古骨龙城进入西夏境内。出古骨龙城向北便是西凉府辖地,西凉府也就是唐时的凉州,这片地方四周多是荒漠戈壁,要是没有骆驼。保准累死你。
    说实话,这三人可都是第一次走戈壁滩。面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顿生几分恐惧。至于龙门沙漠,根本无法与眼前的戈壁相比,龙门沙漠,你只要瞅准一个方向走,保准能走出去,可凉州附近的大荒漠,你想用这种方法,对不起,除非撞大运,保准让你死在里边。好在来的时候带着指南针,只需要一路向北,到达西凉府就可以了。
    辰时出发,待到日上正头,走得累了,靠在骆驼旁边喝口水吃点饼,木女侠用黑纱裹着头,倒不是她习惯了蒙面,实在是风沙有点大,木女侠又有点洁癖,只好裹着脸了。看她黑纱黑丝巾的,倒像是后世的阿拉伯女郎。
    “真见鬼了,走了这么长时间还没走出去,你那个什么指南针是不是失效了?”木女侠的话也正是阿朱想问的,赵有恭脸色有点黑,这可是他赵某人跨时代的发明,能失效?简直是瞧不起人嘛。把巴掌大小的指南针逃出来,来回转了转,赵小郡王立马露出一副苦瓜脸。
    只见自己往哪转,那指南针就往哪指,这不对啊,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往哪转,指针都向南北才对啊,这他娘的是怎么回事?翻来覆去的检查下,没有问题,难道附近有磁场?见鬼了,怎么可能,还从没听说过西凉府附近有磁石啥玩意的。赵小郡王脸色不对,阿朱和木女侠立马看出不对劲儿了,爬过来拽着赵有恭的袖子急声问道,“怎么了,你这玩意真不管用了?”
    赵有恭吞吞口水,很认真的回道,“好像,是那么回事!”
    “你你”木女侠气坏了,攥起小拳头就擂了下去,“早跟你说找个向导了,你偏不听,非说这玩意管用,现在怎么办?你这可恶的恶贼!”
    赵小郡王腆着脸嘿嘿直笑,都是恶贼了,能不可恶么,木女侠也是废话连篇,不过她这个毛病好像已经存在好多年了,改都改不了。捏着破指南针使劲磕一磕,还是没效果,只好闷闷不乐的收回怀中,老成持重道,“二位娘子莫怕,待官人我掐指算上一算啧啧信么,不出两个时辰,必有神人救我等出苦海!”
    “呸,信你有鬼了”阿朱和木女侠却是不信的,赵小郡王觉得很冤枉,说真话也不信,这可如何是好?其实,对碰上过路人,赵有恭还是很有自信的,他们走的可是去西凉府的商道,这一片地方市场有骆驼队经过,就算瞎猫碰上死耗子,也能碰上几个过路的吧?再说了,吃喝待了许多,坚持个十天半月没问题,这么长时间,又有骆驼助阵,还走不出小小的西凉府大荒漠?
    只是,希望生死符别发作的太频繁,这个地方可没有郎中,连个止痛药都没得买。
    等待了半个时辰,也不知道是不是赵小郡王真的话掐指神算,果然看到一队人缓缓走来,阿朱高兴坏了,捏着手里的红绸就喊了起来,“过路的,带着我们!”
    阿朱眼尖,最先叫喊起来,赵有恭还以为阿朱小娘子又开玩笑逗弄人呢,眯着眼往远处看了看,顿时来了精神,只是高兴没一会儿,眉头又蹙了起来。不对劲儿,这伙子人怎么连匹骆驼都没有?沙漠行走,没有骆驼,那不是自找死路么?
    “哦勒哦哦勒哦”随着那群人走近,可听到绵绵不断的声音,像是梵音,又是不像,总之像是经文。
    偶有清脆的响音传来,可看到头前两人手拿嘛呢轮,不断摇晃着。赵有恭还留意到,嘛呢轮摇动方式很特别,平常佛教之人嘛呢轮都是由内向外,而这人手中嘛呢轮是由外向内。
    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怎么如此怪异?
    

第426章 荒漠茫茫天祝山
    为什么说怪异呢?不仅仅是嘛呢轮怪,其他的更怪。如今可是七月天,又是西凉府戈壁滩,天上有一轮烈日高照,温度能达到三十多度。虽然有风,可那风夹杂着狂沙,燥热不堪,根本带不来半点清凉。就在这种天气里,那个手持嘛呢轮的男子却穿着一件红色兽袍,类似于西域喇嘛穿的外套,右肩裸露,腰间系着一条黑色丝带,上边挂着一圈小铃铛,走起路来咣咣作响。那男子皮肤黝黑,留着一头短发,眉毛很浓,看上去不像汉人,也不像党项人。在他身后,还跟着十几个男子,都是清一色的红色裸肩兽袍,就像一群朝圣的喇嘛。
    大夏天的在沙漠里穿这么厚的衣服,看他们面色庄重,就差在头顶写五个大字“我是神经病”了。阿朱也有些愣神,这会儿连她也看出有点不对劲儿了,一群身着厚衣服的喇嘛,还抬着一口长长地木箱子,若是在别处不会奇怪,可这里是沙漠。不知怎地,竟有种恍如梦中的感觉,这些番僧是地狱里钻出来的么?
    木女侠到底是心直口快,嘟着嘴小声嘀咕道,“这群人有毛病吗?大热天的穿成这个样,吐蕃番僧也不似他们这般傻的吧?”
    “嘘。小点声”赵有恭示意木婉清不要再说了,因为他发现这些人很特别,行走在烈日之下。身着厚厚的兽袍,却额头不见汗水。在那口长箱子上还插着一面旗子,上边画着一个“卍”形符号。如果来与后世,当非常熟悉这个符号的,后世希特勒的纳粹党人的符号不就是卍吗?都晓得这个符号出自纳粹,其实卍标志真正起源地乃是古时候的华夏。记得,卍符号乃是西域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标记图案。名字为“雍仲”。雍仲图案,预示着“吉祥海云相”。在古象雄国,雍仲为永恒的太阳。而后世纳粹党人以卍为标记,也是取太阳永生不灭之意。
    几百年前,随着印度佛教传入西藏。西域番教活跃起来,藏传佛教为赢的藏民拥戴,也延续了苯教的教义,就连藏地佛教标志也延续下来。不过标记又有很大的不同,藏传佛教乃是,而苯教为卍。这其中的差距可就很大了,苯教寓意逆,而藏地佛教寓意顺,逆。就代表着抗争,代表着死亡,这又与藏地佛教所阐述的与世无争有着非常大的冲突。所以随着时间推移,苯教被挤压的越来越厉害,时至宋时,已经很少听到苯教的事情了。在中原一带活跃的,也是藏地佛教番僧,而僧袍所绣符号也是。符号相差不多,但很少有人留意符号方向不同。而恰恰赵有恭留意到了这一点。他能知道这些,也源自于后世对纳粹党义做过了解,否则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认出眼前这些人就是苯教教徒的。
    那些身着红色兽袍的教徒们脸色虔诚,领头之人也只是用余光扫视了赵有恭一眼,而后慢慢从身前走过。那些苯教教徒渐行渐远,赵有恭却没有跟上去,也许跟着这些苯教教徒可以很快走出荒漠,可谁知道后边会遇到什么事情呢?赵有恭看不透这些人,所以最保险的还是不惹事。
    苯教,做为藏地原始宗教,时至大宋,已经变得神秘无比,苯教有一圣物,名为雍仲禅杖。这把禅杖乃是苯教祖先顿巴辛饶所持,因禅杖周身刻满雍仲符号,所以才被称之为雍仲禅杖,又名天火神杖。传说中,谁能得到这把雍仲禅杖,谁就能得到无穷的力量,可以颠覆天下,相传这把雍仲禅杖就藏于苯教圣地。一直以来,关于苯教圣地就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圣地就是九级雍中山,而九级雍中山就是吐蕃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中的一座山峰。第二种说法认为苯教圣地是雍仲沙地,存于西北某一片荒漠之中。
    关于苯教的事情许多只存于传说中,哪怕藏地居民想要了解苯教也是多从一些典籍中了解,不过由于藏地佛教盛行,典籍中所记载的东西也已经面目全非,而真正存活于藏地的苯教也已经被阉割。即使如此,几百年来,找寻苯教圣地的人就没有断绝过,哪怕到后世,希特勒统领纳粹党时,依旧派人来藏地寻找苯教圣地。之所以人们对苯教圣地那么向往,全源自于那件苯教生物,但凡野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