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623章

风花醉-第623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颜宗翰如此反常的行为。直接让耶律淳想要依靠石河子街阻挡女真人的想法化为泡影,如今女真人士气旺盛,又有齐特善带领,双方一交锋,辽兵就被打得步步后退。半个时辰,耶律淳已经是损伤过半,形势危急之下,还挺对面女真人高声喊道,“活捉耶律淳,活捉耶律淳”
    石河子街被占据,耶律淳不敢回将军府,面对如此困局他几乎是咬着牙下令道,“从北门撤离,快”
    随着耶律淳的命令,大批辽军步步后撤,从北门离开,完颜宗翰派出骑兵从后追赶,将耶律淳赶得都快喘不上气来了。第一次,被人追的如丧家之犬一般,可耶律淳一点脾气都没有,原本的傲气,早已被磨没了。大约辰时初,韩旁骛终于赶回,半路上碰上了耶律淳以及仅剩的百余名残兵,女真骑兵还在追赶,韩旁骛一点好办法都没有,易州城没了,再想夺回来,几乎没有可能,如今摆在眼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趁着房山还在,迅速撤离易州,向南进入保州地界。可是保州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大宋的地盘,跑到那里打打草谷还行,但是要在那种地方建立老巢,太难了。不过,耶律淳和韩旁骛没有选择,一边让人下令房山驻军向南撤到保州,一边拼命甩开女真追兵。
    五月十四,逃出易州的耶律淳大军悍然对保州北部的满城发起猛攻,由于事出突然,满城守兵根本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攻破城门,五月十四日申时末,满城失陷,知县黄希被杀。消息传出去之后,大宋朝廷当即就怒了,以前你耶律淳仗着南京城拿你没办法,现在跑到满城了,还不能整治你?宣和七年五月十八,赵佶少有的硬挺了一次,严令河北各部配合析津府兵马剿灭耶律淳残余势力,不给其喘息之机。
    以前耶律淳真不怕大宋兵马当回事,可现在不一样了,势力受损,又没有坚城防护,如何是好?几日之内,河北各路兵马汇聚保州外围,耶律淳可是一点交锋的心思都没有,只能放弃满城往西去,耶律淳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打下真定,真定府出于大宋北边,为了抵御大辽,城池修的非常坚固,只要能拿下真定府,也能暂时有个安息之所了。可惜耶律淳满怀希望的赶来,却在真定府城下被砸的头昏脑胀。
    其实早在完颜宗翰拿下易州城的时候,赵有恭就已经来到了真定府,他要亲自会一会这耶律淳。宣和七年五月二十一,耶律淳率领着残兵赶到真定府,可是还未站稳脚跟,就看到一支银甲骑兵从西方赶来。奔波逃命好些天,耶律淳早已是狼狈不堪,胡子拉碴,浑像个老头子,再看赵有恭,红光满面,喜气洋洋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耶律淳就是一条落水的狗,可赵有恭恰恰是那种痛打落水狗的人,双方摆开阵型,赵有恭打马上前,不无讥讽的喊话道,“哦,不知耶律淳殿下去哪了,可否请耶律淳殿下出来一会?”
    不得不说赵殿下太过凶狠了,什么叫耶律淳殿下在哪呢,不就在眼前么?赵有恭一席话,敌我双方全都是倒抽冷气,听说过目中无人的,可那是小瞧人而已,咱们这位赵殿下真干脆,直接就是眼里没你这个人了,把目中无人四个字演绎的淋漓尽致。
    耶律淳恨得牙根直痒痒,他什么时候受过这么大的侮辱?怒目而视,两道眼光似要刺破赵有恭的身子,突然间,瞳孔一缩,脸上浮现出一丝复杂之色,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女人,那个曾经朝思暮想的女人,几乎本能的,仰起头便大声喊道,“耶律南仙,你也是我契丹女儿,为何要帮着汉人残害契丹勇士,瞧瞧本王手下这些兄弟,其中不乏遥辇子弟,你如此对待他们,于心何忍?”
    听着耶律淳的咆哮,萧芷蕴秀眉紧蹙,目光森冷如冰,马儿缓缓走出,她抬起手,遥遥指了指,“现在,但凡遥辇子弟,愿跟随本公主者,将既往不咎,此外,你们听清楚了,本公主叫萧芷蕴,不是耶律南仙听明白了吗?”
    最后几个字,萧芷蕴拉得很长,她要所有人都听清楚,她讨厌当耶律南仙。随着这一声怒喝,耶律淳身后的大军躁动了,正如耶律淳所说,残兵之中有着不少遥辇子弟,平时,他们还会听耶律淳的,可现在穷途末路,能有个更好的选择,谁愿意陪着耶律淳一起去死?
    一分一秒一刻钟,渐渐地,有人离开了,他们跑到阵前跪了下来,将头重重的杵在地上。耶律淳变得脸色铁青,一眼扫过去,竟有两千多人,呵呵,当真是英雄迟暮了嘛,他耶律淳还活着呢,就有两千多人阵前倒戈,这场仗还怎么打?
    萧芷蕴笑了,不知为何,心中有一种报复的快感,耶律淳,你也有今天?打个眼色,萧岿便喝道,“你们这些人,速速退到一旁!”
    这些选择投降的遥辇子弟自然不敢反对,起了身慌慌张张的去了大军侧翼,而赵有恭呢?他很满意萧芷蕴的做法,既然要打击耶律淳,就要将他打击到体无完肤,彻底失去争雄天下的野心,一个志在天下的男人,永远不会选择投降当个富家翁,所以,萧芷蕴越是凶狠,越是有利。
    春天的狂风席卷整个真定府,傍晚的夕阳并不红火,可人心比火还炙热,杨再兴一马当先,长枪像一条毒龙,韩旁骛将耶律淳护在了阵中,亲自领兵冲锋,这一战,拿不下真定府,未来也是前途渺茫,所以,不胜就死,韩旁骛不想眼睁睁的看着秦晋王变成一介懦夫,所以要夺真定府,死也要拿下来。
    牛角声隆隆,骑兵冲锋,纵横南京十几年的飞云骑曾经无往而不利,可今天他们碰上同样凶猛的古镇骑兵。
    

第680章 汴梁春秋
    五月二十九,童贯的军报抵达汴梁城,只是看了两眼,赵佶就高兴地眉开眼笑起来,多少年了,赵佶都没这么办高兴过了,他咧着嘴不断抖着那份军报,就像个孩子。
    宣和七年六月初四,整个汴梁城再次沸腾了,因为一个消息引爆了这座繁华的城市,当天开封府行文各地,大宋兵马经过几日鏖战,终于将现任大辽皇帝耶律淳困于唐县,并逼迫耶律淳投降。此外,将于六月二十日,在汴梁南郊举行盛大的招降仪式。
    大辽皇帝投降了,这是何等振奋人心的消息,和赵佶一样,汴梁百姓疯狂了,他们庆祝着,家家燃起竹炮,宛如过大年一般。
    汴梁太子宫里,风景秀美,虽然东宫不比艮岳园,但也是极尽奢华。听说当初改建东宫,时任端王的赵佶也是参与设计过的,赵佶做皇帝不怎么样,但绝对是个出色的艺术家。凉亭小湖,成片的花圃,清风吹拂,花红柳绿,丫鬟青黛左手持着一把团扇,轻轻扇着凉风。柴可言躺在软椅之上,看那样子,已是大腹便便,她眯着眼,右手抚摸着小腹,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还有两个多月就该生产了,如果此生还有什么寄托,那就是这个孩子了吧。
    半年多来,柴可言一直生活在汴梁城里,再也没像之前那样奔走各方,因为她现在最紧要的是保住这个孩子,而且,如今想要她性命的人可不少呢。当然,留在汴梁城里,她也从未闲着,在别人看来。她这位太子妃温尔文雅,可是对赵桓来说,柴可言无异于洪水猛兽。柴可言做事有自己的手段。经过半年时间,早已不知不觉中将赵桓暗中控制。虽然赵桓算不上言听计从,可万事总会跟她商量一下。青黛打着团扇,眼睛一转,似乎想起了什么,“郡主,六月二十受降仪式,咱们去不去呢?”
    “嗯?自然要去的,耶律淳。也算是一方豪强呢,他降我大宋,如何能不去瞧瞧呢?再者,咱们那位秦王殿下也该回来了吧,咯咯,不知他会是什么反应!”柴可言掩嘴轻笑,只是眸子里满是清冷之色,一想到赵有恭知道自己又多了个孩子的样子,她就有种报复的快感。
    最近荆湖路的刘彻也被官家调到了苏州府一带任职,一切看上去都非常不错。有时候也真要谢谢听雨阁,要不是听雨阁使出诸多手段,四姐儿赵福金还一心向着赵有恭呢。这说服四姐儿,让她全力支持赵桓的事也没什么希望了。
    六月二十,说远也远,说近也近,赵有恭停在真定府几日,回了趟关中,再返回汴梁城,已经是六月中旬了。今年不知怎么回事,虽然才六月中旬。可天气已经非常炎热,领着阿九行走在汴河街上。风景依旧,却是物是人非。半年的时间。可以发生许多事情了,柴可言怀孕了,还是她和赵桓的孩子,有时候赵有恭有点看不懂柴可言,这个女人真的接受命运的安排了?还有一件最让赵有恭伤心的事情,那就是赵福金变了许多,如今她已经是汴梁城第一名媛了,出入各种场合,几乎整个汴梁城的男人都想一亲芳泽,甚至抱得美人归。赵有恭不信佛,可这一天他过了汴梁河,径直来到了大相国寺。
    相国寺的钟楼重新翻修过了,不过那口大钟并没有什么变化,来到三楼,看着硕大的铜钟,赵有恭眉目之中满是回忆。当年钟楼之上,对朱娘子说出娶你二字,如今已经成为现实,甚至想要的也都得到了,可为什么高兴不起来呢?也许恩师说得对,人生太过执着,伤人伤己,可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就像今日的自己,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做,哪怕会伤心内疚一辈子,也要去做。钟楼很高,宣和五年翻修之后,相国寺钟楼就成了汴梁城最高建筑,三楼之上,十丈距离,站于此处,可以俯瞰大半个汴梁城,从北向南可看到优美的汴梁河缓缓流淌,蔡河岸边太学府邸傲立不倒。这里的一切都很美好,可是当金人铁蹄南下,这些又能保住多少。
    这个只知南国风月的汴梁,值得用生命去守护么?几年过去,阿九长得亭亭玉立,也是一个美丽的大姑娘了,可她依旧带着一丝未泯的童心,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根木棒,揪着赵有恭的袖子笑道,“公子,给,快敲啊,这钟声可响了!”
    赵有恭不觉莞尔,结果木棒,左手抚摸着冰凉粗糙的铜钟,随后双目一瞪,举起手,狠狠地敲了下去。
    “嗡嗡嗡嗡”钟鸣响起,那巨大的响声震耳欲聋,好多香客们呆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大相国寺的铜钟不是随便敲的,只有每日早晨和晚间才会敲响,其他就是重大节日或者发生了重大事情才会敲,可眼下午时刚到,和尚们干嘛要敲钟?
    钟声是一种警告,警告这些生活在汴梁城的人们灾难将要降临,可惜没人理解这钟声的寒意。当和尚们跑到钟楼里,赵有恭早已经拉着阿九跑出老远了,某个地方,岳老三和唐淼全都抹着鼻子,心里一阵腹诽,秦王殿下高高在上,却还保留着如此谐趣的一面。
    又是一年一度的止水诗会,在翰园湖中,飘着一艘高大的画舫,画舫内聚集了汴梁贵族子弟,其中一名女子坐在主座之上,她浓妆淡抹,脸若桃花,白色纱衫点缀着几点粉色花瓣,看上去雍容大体,高贵典雅。她很美,就像湖中走出来的古典女子,那一笑妖艳,那容颜又是纯洁,她就是大宋朝最美丽的皇室牡丹赵福金。赵福金享受着众人的吹捧,只是心中多少有点烦的,说到底她并不是真的喜欢这种场合,因为每个人都是那么的虚伪。
    找了个理由出去透透气,手抚栏杆若无其事的看着岸边风景,突然间美目一缩。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这不是凌哥儿么,他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