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648章

风花醉-第648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往山下搭绳索,与此同时,派人守住西部山巅南部入口,掩护着萧岿的兵马上山。
    对赵有恭来说,得知杨再兴等人还活着,他高兴得忘乎所以。只要杨再兴出现在纳木错,那么这唐古拉山口也该拿下来了。
    唐古拉山口一下,安多城就在眼前,难道宗赞小王子真的要站上高位了么?不得不说,有时候真的是傻人有傻福,逻些城,定国军来了!
    守在玉树城这么多天,赵有恭一直耐着性子,可一旦机会来临,他就不会有半点犹豫,一声令下,拱卫在玉树附近的三万大军全部扑向了纳木错山谷。而此时黑夜下的纳木错山谷,正在经受着一场地狱般的火焰洗礼。冬天里,树木干燥,杨再兴放了一把火,这把火将守卫西边山巅的吐蕃人烧的哇哇大叫,如今隆冬,正吹北风,火借风威,朝着山下烧去。纳言阿策本来在西边山下安排了重兵布防,可是这道看似坚固的防线被大火搞得土崩瓦解,杨再兴和萧岿也领着人直接突破了吐蕃人的防御。在杨再兴看来,突破第一道防线,接下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论正面交锋,定国军惧过谁?
    沿着狂风卷过的烈火之路,定国军席卷而下,两侧山巅的出路就位于纳木错关隘之内,所以只要下山,连攻打关隘城墙都省了,直接跟吐蕃人正面硬憾就够了,谁更为英勇,谁就是这纳木错关隘的新主人。看着火光四起得纳木错军营,耳中是无数吐蕃人的喝骂声,此时此刻,杨再兴等人心中是无比激动的,能不能拿下纳木错,关系到接下来能不能向南进入吐蕃高原腹地,所以此战只许赢不许败。将银枪杵在地上,佩剑别在腰间,杨再兴抬手摘去了头盔,随后挺着银枪,怒目而视,“兄弟们,前些日子我定国军多少弟兄死在这纳木错,今日就是报仇的时候,杨某人告诉你们,此战只能向前,不许后退,占领纳木错。我等赢,打不下来,只有死。因为我们没有退路!”
    杨再兴的声音回荡在众人耳畔,哪怕萧岿。也被杨再兴这股勇悍感染了,怪不得殿下如此栽培杨再兴,这杨某人果真是一代奇人,天生良将,他的身上闪烁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可以轻而易举的感染所有人。渐渐地,那些定国军士兵一个个双目赤红,举着佩刀。高声呐喊,士气也达到了顶峰。杨再兴右手持枪,左手持剑,双目看着旁边的萧岿,“大将军,借你部兵马一用!”
    杨再兴的话有些嚣张,也有些出格,因为按照规矩,纳木错一战应该移交给萧岿才对,论军职杨再兴终究是比不上萧岿的。不过萧岿不以为意。点点头,嚷声道,“杨将军尽管下令。今日我等兄弟们全部听杨将军调遣!”
    萧岿之言,无异于树立了杨再兴的地位,杨再兴也不客气,左手腕一翻,拔出佩剑,朝着山下一指,“郑彪听令,将所有能用的木牌、木板集中起来顶在前边,另外砍一些树木居于后。杨某人给你一刻钟时间,务必给本将击垮西边的吐蕃蛮子。为大军深入纳木错关隘腹地创造条件。”
    “喏!”
    郑彪领着人匆匆而去,接下来就轮到了木阿里。木阿里的任务并不轻松,他要率兵攻打纳木错关隘城门,迎接外边的大军进来。一条条命令下达后,杨再兴和萧岿也领着人扑向了东面的山巅,杨再兴身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一马当先杀在最前头,那吐蕃士卒竟无一合之将,一番厮杀下来,杨再兴早已经是个血人了,直如一个杀神。许多吐蕃人已经生出了恐惧之心,他们再也不想跟这个汉人打了,这个人就是个恶魔。
    就在纳木错军营内,纳言阿策踌躇不安的走来走去的,哪怕他做出了最快速的应对,可各个地方还是频频告急,尤其是西边大营,那郑彪领着人冲击西大营防线,这些汉人就像吃了什么药一般,一个个龙精虎猛,西大营防线被破只是时间问题。西大营不保,接下来汉人一定会合兵攻打关隘城墙。呼,当真是兵到用时方恨少啊,如果之前逻些城能派些援兵来该多好,只要兵马足够,扼守住城墙,这城墙内的汉人也是败亡的命运,可现在呢,城墙倒是没丢,问题是拱卫大营的吐蕃勇士们已经顶不住汉人的攻击了,正面交锋都打不过,还谈何剿灭。不行,西大营可以丢,但是城墙一定不能丢,如果集中兵力,趁着西大营没有完全陷落的时候跟汉人决战一番,也许还能赢呢。这也是纳言阿策能想到的唯一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眉头一皱,冲着外边大喊道,“传令下去,驻守东部山巅的兵马全部收回,赶往西大营,给我把西大营的汉人吞了。”
    纳言阿策的命令是好的,但有点晚了,此时的东部山巅早已是血流成河,火光冲天,杨再兴和萧岿一路杀过去,只把吐蕃士兵杀的丢盔卸甲,到命令抵达,吐蕃大军已是伤亡过半。吐蕃人退回后,全部扑向了西大营,纳言阿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趁着东部山巅的汉人没赶到之前,一口吞掉郑彪的人马,这样不仅仅能杀伤汉人,也能拖住大部分汉人,只要城墙不丢,一切还有希望。短短时间内,纳言阿策集中了一万兵马对郑彪的两千兵马进行了重重围困,渐渐地,郑彪也倍感压力,“娘的,吐蕃人是疯了,专门盯上老子了。”
    郑彪为人粗犷,可心思却油滑得很,他这也是和牛皋学的,牛大将军打仗出了名的鬼点子多,整日里跟着牛大将军,多少学到点皮毛的。吐口唾沫,郑彪冲着周围几个将校喊道,“分散开,别跟蛮子纠缠,给老子放火烧营帐,烧完就往西边山上跑,能跑多快就多块,等上了山,你们自己看着办。”
    “嗯?郑将军,这样好么?杨将军的命令可是让咱们打穿西大营,往城墙靠拢,咱们就这么撤退了?”几个将校全都疑惑了,郑将军的命令,明显跟杨将军的命令相悖嘛,其中一人更是苦笑道,“郑将军,咱们再撑一会儿吧,估计过不了多久,萧将军和杨将军就会率兵驰援咱们的。”
    听完这些话,郑彪双目一瞪。骂骂咧咧道,“驰援个屁,突然冒出这么多吐蕃人来。很明显是那吐蕃蛮子把东边的兵马也调过来了,杨某人要是聪明。就该趁着这个机会朝城墙靠拢,配合木阿里把城墙拿下来,也好为接下来攻打城门做准备。他要是领兵来驰援咱们,那才是真的上吐蕃人的当呢。”
    郑彪这次真的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没有死脑筋的钉在西大营,因为这个时候杨再兴可是一点前来拯救郑将军的心思都没有。在杨再兴想来,哪怕西大营的人都死了,只要他们能拖住大量吐蕃兵。为其他人攻打城墙,占据城池做出贡献就够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下城门,否则光靠城中的人,就算能打下纳木错关隘,最后也定然是伤亡惨重。所以杨再兴不会干那种蠢事的,有了杨再兴的加入,木阿里这边压力顿时降低了许多。驻守关隘城墙的,乃是纳言阿策手底下最为信任的副将巴克。纳木错关隘城墙不比其他雄关,一应建造保持着吐蕃建筑的独有风格,那就是城墙很矮。不过城墙过道很宽阔,这就给了吐蕃人施展开来的机会。
    宽阔的城墙上,吐蕃人分散开来。所有的弓矢倾泻而下,木阿里所领兵马并不是太多,仅仅攻打了两次,就被吐蕃人压制住了。就在木阿里一筹莫展的时候,杨再兴领着大部人马及时赶到,这下可算是救了木阿里一命,否则一旦往后退却,吐蕃人非得跟疯狗一样扑上来不可。木阿里心里清楚得很,真的让吐蕃人扑过来。自己这一千多人是绝对扛不住的。杨再兴赶到纳木错关隘城墙下,看看城头的情况。不禁是大皱眉头,这城墙虽然不算高。可眼下没有什么攻城器械啊,杨再兴可不想再硬攻城墙了,刚刚在东边山巅上损失就不小,再硬攻,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琢磨了一会儿,还真让杨再兴想到了一个主意。
    纳木错城墙建造风格非常特殊,按照正常情况,城墙不应该只有左右两个阶梯过道的,只有多留几个阶梯过道才能有利于兵力流动,可纳木错不一样,就只有左右两个过道。杨再兴想的主意很简单,他就是要堵死这两个过道,那些吐蕃人不是守着城墙不下来么?哼哼,那就堵死下来的路,让他们想下来都下不来,一声令下,定国军士兵转头朝东部山巅跑去,定国军这一跑,可把守在城头的吐蕃人搞蒙了,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没见过像定国军这样玩的,一帮子吐蕃士兵吆喝着,说着一些听不懂的藏语,木阿里可是听得懂的,原来这帮子吐蕃人正在挑衅呢。
    这帮子汉人,有本事来攻城啊,还没打呢,就被吐蕃勇士吓得掉头就跑。反正吐蕃人喊的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木阿里差点没笑喷了,这群吐蕃蛮子就嚣张吧,等一会儿非得好好教训他们不可。大约一刻钟时间,几千大军又回到了城墙下,不过这次很多人手里扛着石块,有的人手里抱着干燥的木柴,这下子吐蕃人更是迷糊了,汉人到底要干嘛?
    答案很快就有了,只见定国军士兵在杨再兴的指挥下将那些石块丢在两侧过道里,眨眼的工夫,随着轰隆隆声响,整个城墙两侧的过道就被石块填满了。这下子吐蕃人就是再傻也明白定国军的意思了,定国军这是要把吐蕃勇士们困死在城头呢。杨再兴既然这么做了,就不可能只有这点把戏,如今隆冬,天气干燥,更重要的是城墙上吐蕃人还备了火油,滚木,这些可都是易燃之物,接下来定国军毫不客气的把搬来的木头树枝子往上边丢,虽然吐蕃百夫长们命令士兵弓矢阻敌,可弓矢挡得住人,却挡不住那些木头之物。木头呼啦啦往上飞,咋的吐蕃士兵哇哇乱叫,至于后边的事情就简单了,杨再兴直接让人放火箭将整个城墙引燃了。一开始吐蕃人倒不是太慌,可渐渐地他们就有点乱了,因为火势一起,竟然扑不灭了,许多吐蕃士兵丢了长弓,将那些燃烧之物丢下城去,他们这么做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还有不少人因为主动凑上去,直接被引燃了,好在大冬天穿的后,一时间烧不到肉,可即使这样也够人难受的了。
    “阴险狡诈的汉人,可恶可恶”百夫长约克玛跳脚大骂,不过没骂两声,一枝羽箭毫不客气的收走了他的性命。
    吐蕃人急的跳脚大骂,他们以为汉人会趁机攻城墙的。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让他们有点不知所措了,只见那汉人突然兵分两路,一小部分人留下和吐蕃勇士们对峙,大部分兵马直接反向向南。按说定国军如此,城墙上的吐蕃士兵应该松口气才对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吐蕃人不仅没有松口气,反而紧张了起来,尤其是千夫长祖若,祖若现在是又气又恨,他为了守卫城墙做了许多安排,可那些汉人倒好,蒸腾一下就闪人,说不打了。定国军向南,除了要打纳言阿策的中军还有什么其他可能?现在祖若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定国军唯有如此蹊跷的安排了,他们这是要用少量的兵马拖住城墙上的吐蕃勇士,而余下大军可以南下攻打阿策大人的中军。吐蕃人从上到下都知道纳言阿策的重要性,如果纳言阿策和他的中军完蛋的话,那城墙也铁定守不住的。于是乎,祖若下达了一条让他后悔终生的命令,“各部听令,一半兵马留下驻守城墙,其余人随本将下城,剿灭汉人。”
    如果祖若有时间仔细考虑一下的话,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