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花醉 >

第72章

风花醉-第72章

小说: 风花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的比武,一直闹到了午时,当人群散去,得胜的杨再兴也来到台下见到了赵有恭。
    “小人杨再兴,参加殿下!”
    “嗯,你不错,本王就请你做这贴身护卫了!还有事么,若无事,现在就随本王去府上把契书签了!”
    赵小郡王心急人才,反而杨再兴却露出了一丝难色,犹豫了一下,他拱着手有些羞愧的说道,“殿下,契书自是要签的,只是小人有急事需要钱,所以所以殿下可否先许给小人一笔钱。”
    犹豫了一下,杨再兴又补充道,“殿下放心,小人绝非那种说谎之徒,这些钱,就当是小人提前支取的月俸”
    虽话语动情,杨再兴也晓得自己这个要求有多过分,可他真的有急事,否则凭他的性子,也不会豁出脸来这高台比武的。
    赵有恭紧皱着眉头,他倒不是舍不得钱,而是在思考杨再兴为什么会如此。
    久未回话,杨再兴已经以为赵有恭不愿给钱了,他脸色焦急,当即伸出双手,递上了那把银光灿灿的长枪,“殿下若信不过,小人可将这家传宝枪,交予殿下!”
    赵有恭笑眯眯的,并未去接那把枪,他看了看杨再兴的脸,竟发现这小子居然脸红了。
    “得,说说,你要多少钱?”
    “这一千贯”
    饶是赵有恭花钱如流水,也不禁被这个数字震到了,一千贯可相当于后世三十万人民币了,如此一笔费用,哪怕是赵有恭也得思考一下的。
    想了想,又在怀里掏出了几张交子,点了点一共十张,直接塞进到了杨再兴手中。
    “拿着钱去做事吧,不过记住了,明日酉时之前来王府做事,误了时辰,莫怪本王无情,那时开封府发下海捕公文,定让你无处可逃!”
    赵有恭领着阿九扬长而去,手中还拿着一个大苹果。
    杨再兴愣愣的站在原地,看着那个饱受汴梁百姓诟骂的身影,他的心思复杂无比。
    

第90章 一口棺材
    回到开封府,赵有恭就差点骂出声,因为后衙大院里竟放着一口棺材。
    “谢大胡子,给本王滚出来!”
    一声喝骂,谢大胡子不知从哪钻了出来,他指指那口棺材,苦着脸回道,“殿下,你别冲小的发火啊,是朱公子让弄回来的!”
    “嘶你们还真把赵家的坟给扒了?”
    “可不,殿下你瞧,这就是那死鬼赵老员外的棺材!”
    “”赵有恭围着棺材转了一圈,也没看出啥门道,“朱公子呢?”
    “里边吃饭呢!”
    赵有恭眉头一挑,脸上一副佩服之色,朱琏当真是位奇女子啊,刚挖了坟,弄了口棺材,还能心安理得的吃饭,她就不怕晚上做噩梦么?
    进了后衙,就瞅见朱琏正神态安然的吃着饭,赵有恭也不客气,手拍桌面,虎着脸怒道,“娘子,你也太乱来了,这衙门里放口棺材,算什么事?”
    “听说殿下刚收了位护卫,还许了千贯钱,你就不怕他拿了钱跑了?”
    朱娘子手拿汤勺,头也未抬,不知道是不是粥太香了,那精致的瑶鼻吸呀吸的,看得赵小郡王一阵心痒。
    “你扯什么呢,刚跟你提棺材,你怎么扯到本王头上了?”
    抬起头,朱琏放下汤勺,咯咯笑道,“那是奴家愿说,殿下难道真不想知道那杨再兴拿着钱做什么去了?”
    “你知道?那还不快说?”
    翻着白眼,赵小郡王坐在旁边,想要亲近一番,奈何朱娘子早有防备,小屁股挪了挪,便躲了过去。敢躲?伸手,美人干脆站了起来。
    “奴家打听过了,那杨再兴有一相好之人,奈何那小娘子家道中落,欠债良多,若是再无钱还债可就要沦为烟花女子了!”
    “原来如此,看来本王很聪明吗,就知道这杨再兴不是那种扯谎之人!”
    “嗯,这次殿下眼力不错!”
    朱琏掩嘴轻笑,赵有恭眼珠一转悠,怎么觉得这话有点不对味儿呢?这次眼力不错,那就是说以前眼力差劲儿得很了?
    “得,也别跟本王兜圈子,那口棺材怎么回事,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本王可不留着这晦气之物!”
    “殿下,可随奴家来!”
    “急什么,先让本王吃点东西成不成?”好几个时辰,就啃了几个苹果,赵有恭可是饿得很。拿碗盛了米饭,便胡吃起来。
    朱琏脸色微红,似要说些什么,却没说出口,这殿下也太不识礼数了,那碗可是她刚刚用过的呢。
    赵有恭当然知道这碗是朱琏用过的,要不是如此,还不用呢,与美人间接接吻,岂不妙哉?阿九依旧干巴巴的站在旁边,赵有恭拿起两张肉饼递给了她。
    “吃吧!”
    阿九显然也是饿坏了,点点头,抱着饼吃着。
    饭后,赵有恭随着朱琏来到了院中,只见朱琏轻挪莲步,来到棺材头部,手按了某个地方,就看到棺材底部弹出一部分,原来这棺材竟还有一处暗格。瞧暗格三尺有余,足够塞下一个人了。
    看到这里,赵有恭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八成薛庆勋的尸体就藏在这里的。可惜,本来可以轻松破案的,却因为所谓的闹鬼事件,不仅没保住尸体,还放跑了装神弄鬼的元凶。
    “殿下可看看这口棺材,四壁很厚,做工精细,显然是出自大家之手,若能找到做棺材之人,定能找到线索的!”
    “想找做棺材的人,直接去找赵家人啊!”
    “刚问过了,赵家大公子说棺材是在城南老槐树棺材铺定做的!”
    “那不简单了,把老槐树棺材店的掌柜抓人审问一番不就成了?”
    赵小郡王自觉地这事没什么难度,搓搓手就打算回屋里喝茶水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老槐树棺材店的徐掌柜已经来过了,据他所说,这棺材并非他们做的!”
    这下赵有恭可就纳闷了,听说过各种各样的掉包,还没听说过掉包棺材的,“这可邪门了,那现在怎么办?”
    “殿下放心,奴家自有妙法!”
    朱琏神秘一笑,狭长的秀眉弯成了一对月牙。还会卖关子了,赵有恭不置可否的耸了耸肩,转身朝屋里走去,“你们随便折腾,以后可别拿这些破事来烦人”
    “”朱琏甚是无语,这小郡王当惯了甩手掌柜,倒是当上瘾来了。
    皇宫御书房内,杨戬恭恭敬敬的侯在一旁。
    “今日永宁郡王去了趟南市,还招了个护卫!”
    “哦!”赵佶倒是不感意外,他早就想到这一点了,若是那侄子经历了紫竹胡同之事后,还不加强下防备,那倒是惹人生疑了。
    翻着书,赵佶的心思却飞到了别处,“那护卫是什么人?”
    “姓杨,来自麟州,自称杨家后人!”
    “杨家后人?”赵佶放下说,皱了下眉头,随后又轻轻的笑了笑。若是放在几十年前,这杨家还可能有点影响力,但到了现在,杨家子弟与普通人家又有何异?
    “莫管这个杨再兴了,倒是那位朱家娘子是怎么回事?”
    听赵佶如此问,杨戬反倒有些为难了,他研着墨,低头想了想,才小声回道,“这小的倒不是太清楚,只知这朱家娘子文采斐然,爱好古籍。小郡王可是有心娶这位朱家娘子,至于朱家娘子如何想的,就不甚清楚了!”
    “朱伯材呢?”
    “小人不知,不过看朱家娘子时常出入开封府,朱指挥又不加以阻拦,想来他心中是看好这门亲事的!”
    听闻此言,赵佶可就有些高兴不起来了,符祥朱家那可是江北一带的豪族,也许族中为官者不多,但财力却是颇为雄厚。不管那侄子如何,至少楚王府和朱家联姻,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朱伯材可是心思不少啊!”朱桂纳打着什么主意,赵佶也能猜出一二。起身在案前走了走,身子便不似之前那般疲惫了,“着人好生看着这位朱伯材,倘若真做了蠢事,也好帮帮他。那朱家娘子文采斐然,人长得如何?”
    “这小人倒是见过朱家娘子一面,长相自是一流的!”
    “那便好,到时也别吓着朱伯材,太子和郓王也是至今未婚,朕倒有心成全了这位朱伯材!”
    赵佶此话那是再明显不过的,总之是不能让朱琏嫁到楚王府的,为了这,许给朱伯材许多好处也是在所不惜的。
    楚王府,虽是深秋,赵有恭依旧搬出躺椅,翘着二郎腿坐在院中。暮春在一旁煮着茶,暮雪蹲在身边替他揉着腿。
    “殿下,你就这么有把握那杨再兴会来,他要是跑了怎么办?”
    听暮雪此话,赵有恭眉头皱起,伸手弹了下她的肩头,“怎么说话呢,本王好不容易看准一个人,莫要说那晦气话!”
    见赵有恭生气,暮雪也不敢多言了,上次扣下念奴儿书信的事情,小郡王便已经让她见识了一下什么叫做翻脸无情。为了那点事,她可是被严惩了一番,跪在厅中,一天不准吃饭。
    眼瞅着天就擦黑了,依旧没看到杨再兴的身影,这下赵有恭也不由得心中打起了鼓。
    喝着茶,却是不知滋味,毛文宇兴冲冲的走了进来,脸上满是喜色,“郡王,那杨再兴来了!”
    “来了?”
    总算松了口气,不管是用了什么手段,杨再兴可是第一个愿意为他效命之人。
    杨再兴站在院中,他手拿银枪,腰间一把长剑,后背上还挂着一个包袱。
    见他这副打扮,赵有恭也不禁点了点头,果真是个可信之人。
    赵有恭得了杨再兴,心中自然高兴,而朱琏也递过来话,说案子有了新进展。
    

第91章 坐堂
    第二日,又是朝会时间,早早的起床,杨再兴和阿九已经在门外等候。柱子旁,杨再兴站得笔直,一张脸绷得紧紧的。
    “邵烈,第一日有何感想?”
    赵有恭笑眯眯的问着,杨再兴却是不知该说些什么,憋了半天,才回了句,“这还好”
    “”见杨再兴这般拘谨,赵有恭所幸不再说了,时间长了,相信杨再兴会适应的。
    大庆殿外,赵有恭等了半天,杨老太监才姗姗来迟,果不出所料,今日早朝又取消了。
    走出宫门,杨再兴就愣了下神,不是上早朝么,怎么这么快就散了?
    跟在身后,杨再兴一直紧皱着眉头,犹豫了半天,他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不是早朝么,难道今日无事?”杨再兴显然是不解的,在他想来,早朝没有一个时辰,肯定是散不了的。
    赵有恭停住脚步,愣了下,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扭过头,指指杨再兴,他耸肩道,“邵烈,你可知这每月六次朝会,官家真正到场的有几次?”
    “这小的不知”
    “两次算多的,其他时候大都直接散了!”
    接过阿九怀中的披风,裹了裹扭身继续朝前走,而杨再兴呢,此时的他显得有些呆呆的。每月六次朝会,真正有效的最多两次,这就是当今朝廷?
    怪不得如今有志者报国无门,如此朝廷,还有指望么?
    本想感受下大宋的早朝氛围,结果却遭到了闷头一棍。
    此时天色还未完全放亮,三人也未回王府,在北街街口吃了份豆腐脑。这老豆腐香是香,不过缺少了辣椒,总是有些不对口味。对于辣椒,赵有恭也只能心中慨叹几声,大宋朝可还没有辣椒呢,他就是再有钱也买不来。
    一顿简单的吃食,阿九从腰间掏出了几十文钱放在了桌上。杨再兴脸色有些囧,因为他也想付钱,也好谢谢小郡王之前的帮扶,只是囊中羞涩,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