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统江山 >

第179章

医统江山-第179章

小说: 医统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儿子已经落在了李天衡的手里,胡李两家虽然有婚约在先,可是现在自己似乎已经失去了价值,新君不会重用自己,说不定还会对自己痛下杀手。胡不为悲哀地想到,如果儿子已经被李天衡控制,那么他未来的命运,和自己在未来朝中的地位有着莫大的关系,假如自己就此失势,儿子在李天衡的眼中就会失去了最后的价值,假如自己仍然能够坐稳户部尚书的位置,那么李天衡就会利用儿子作为人质来要挟自己为他做事。
  胡不为对形势看得很清楚,后者没有任何的可能。他只希望儿子能够在李天衡出手之前逃离青云,天涯海角,无论他去哪里都好,就是不要回到京城。其实找个普通人家的闺女,平平安安地过上一辈子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人不是到了这样的逆境,又怎会有这样的感悟?
  想起儿子没心没肺的样子,胡不为的唇角不由得浮现出一丝苦笑,胡氏若是蒙难,这小子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门外响起梁大壮惊慌失措的呼喊声:“老爷……老爷……大……大事不好了……”
  胡不为皱了皱眉头,拉开房门走了出去,看到梁大壮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过来,气喘吁吁道:“老爷外……外面来了好多士兵,将尚书府前前后后给围……围了起来……”
  胡不为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依然古井不波,其实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的到来,平静道:“打开大门,迎接他们到来,传我的命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任何人不得抵抗。”
  “老爷……”
  “快去!”胡不为怒喝道。
  梁大壮这才慌慌张张去了。
  胡夫人徐凤仪此时也闻讯赶到,惊声道:“老爷,发生了什么事情?”
  胡不为抬头看了看天空,艳阳高照,天高云阔,今天的天气前所未有得好,他抚须微笑道:“该来的始终都会来!”
  徐凤仪挽住他的手臂道:“老爷,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都会和你共同进退。”
  胡不为抿了抿嘴唇,缓缓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夫人的手背,此时门外传来一声尖细的呼喝:“圣旨到!”
  身穿紫色宫服的内官监都督姬飞花在数十名御林军的陪同下鱼贯进入尚书府内。
  胡不为率领夫人和一帮胡府家人全都跪了下去。
  姬飞花徐徐展开圣旨,尖声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户部尚书胡不为身为户部官员,执掌朝廷财政,本应标榜士子,表率群臣,以身作则,垂范后世。孰料其利用职务之便,贪赃枉法,欺上瞒下,勾结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天衡,谣惑众听,密谋造反,颠覆大康,即刻革职拿交刑部,其子胡小天加入叛军,反叛朝廷,一并予以革职,待到缉拿归案,押解来京治罪,所有本籍及任所财物,并做查处,收缴国库。钦此!”
  胡不为跪在地上,内心已经沉到了谷底,圣旨上的这几条罪状,无论哪一条都足够诛他九族,今次是万难幸免了。
  徐凤仪含泪道:“冤枉,我们胡家几代忠良,为国操劳,鞠躬尽瘁,何尝有过造反的心事,还请公公明鉴……”
  姬飞花阴测测笑道:“有什么话你们大可去刑部去说,杂家只是过来传旨,来人!将胡不为夫妇给我锁了押往刑部!”
  徐凤仪大声道:“且慢,我们胡家有先皇所赐的丹书铁券,你们谁敢动我家老爷!”
  胡不为连连向妻子使眼色,此事万万不可说出来,说出来也只能是罪加一等,丹书铁券根本就不在尚书府内。其实他心中明白,如果新君铁了心要惩治自己,即便是拿出丹书铁券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姬飞花道:“丹书铁券,的确有这回事儿,可是我却听说,你们胡家的丹书铁券早已在大火中遗失了,胡不为,你若拿得出丹书铁券或许还可以免除一死,若是拿不出,嘿嘿……那可是罪加一等啊!”
  胡不为叹了口气道:“姬公公,您说的不错,胡家的丹书铁券早已被人盗走了。”
  “老爷!”徐凤仪热泪盈眶。
  胡不为缓缓站起身道:“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相信陛下会给胡某一个清白。”
  胡不为夫妇被押上囚车,送往刑部,囚车驶出尚书府大门之时,胡不为回头望去,双目也不禁变得湿润起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上任,果然先将屠刀对准了他们这帮人,他并不怪罪新君心狠手辣,为官多年,他对政治的血腥残忍早就心知肚明,倘若此次顺利登上皇位的是太子龙烨庆,那么现在的大康又将是另外一番景象。怪只怪自己当初错判形势,没想到大皇子龙烨霖居然能够东山再起,成功夺得皇位。
  胡不为知道此次必死无疑,胡氏满门只怕无一幸免,他心中暗暗道:“小天,走吧,走得越远越好,永远也不要回来。”
  围观胡氏被抓的人群之中,一双眼睛已经发红,正是易容之后的胡小天,他历尽千辛万苦赶回康都,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眼睁睁看着父母被囚车押走,胡小天几次都想冲出去,可是理智却告诉他,此时冲出去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和父母一样落入官府的控制之中。
  高远跟在胡小天身边,从胡小天发红的眼圈,握紧的双拳隐约猜测到胡小天和这被抓的胡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孩子非常机灵,胡小天不说的事情,他从不主动去问。一旁只使用手牵了牵胡小天的手臂,小声道:“公子,咱们走吧!”
  胡小天点了点头,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情绪过于激动,关心则乱,如果被有心人看到自己刚才的样子,十有八九会产生疑心,于是悄悄和高远一起退出了人群,来到附近的茶摊坐下,叫了两份大碗茶,一边默默喝茶一边想着对策。从刚才听到的消息可以知道,父母双亲已经被押往刑部待审,倘若定下沟通叛贼,意图谋反的罪名,胡家肯定是要诛九族的,他手中虽然有丹书铁券,但是如果就这样冒失地找到刑部,很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必须要有一个拥有相当份量的人物站出来为父亲说话,这样才能发挥出丹书铁券的真正效力。
  可另一个难题摆在胡小天的面前,父亲在京城虽然有几个盟友,可是这帮拥护前太子的人现在几乎全都到了清算之期。现在这帮人的处境全都不妙,即便是目前尚未波及者,也是一个个唯恐避之不及,又怎肯为胡家出头?世态炎凉,在官场之上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再者说胡小天对老爹的交往圈子并不熟悉,能够想起来的只有一个户部侍郎徐正英,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被父亲的事情连累到。


第一百一十二章【人心不古】(上)
  户部侍郎徐正英这段时间一直都没有出门,对外宣称抱恙在身,实则是躲在家里静观朝堂的风云变化,新君上位,老皇帝退下去当了太上皇,在短暂的平和过后,大康内部隐藏的矛盾便不可避免地触发了出来,先是西川李天衡打着勤王的旗号割据自立,然后这位新任天子就开始在朝廷内部进行大规模的清洗。徐正英并不担心事情会波及到自己,他虽然是户部侍郎,正四品官阶,但是在户部只是第三把手,主管钱法堂和宝泉局。一直以来他都想和胡不为拉近关系,可是胡不为对他却始终抱着戒心,过去的遗憾现在看来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倘若他真得巴结上了胡不为,成为他的亲信,那么现在只怕也要被胡家的事情连累了。
  听闻胡家已经被查封,胡不为夫妇暂时羁押在刑部候审,徐正英庆幸之余也产生了些许兔死狐悲的念头,虽然目前这件事还没有牵连到自己,一旦问审流程开始,自己作为户部侍郎肯定是要前往刑部作证的,徐正英心中早已权衡利弊,墙倒众人推,胡不为这次注定难逃一死,自己就算多推他一把对事情的结果也没什么影响。
  前太子太师周睿渊如今已经被正式任命为大康左丞相,统领中书省,成为天子以下最有权势的人物。除了胡不为的案情之外,徐正英考虑最多的就是周睿渊的事情,说起来他勉强也算得上是周睿渊的门生,可现在并不是攀亲叙旧的时候。今时不同往日,周睿渊的门槛外不知排着多少人等着去争相攀附,赶着过去恐怕连队都排不上。
  徐正英虽然抱病在家,可是这两天并没有闲着,他整理了一份胡不为的罪状,这份东西不但是胡不为罪孽深重的佐证,还可以撇清自己。徐正英认为,胡不为的被抓是周睿渊的缘故,当初周睿渊为了保住大皇子龙烨霖的太子之位,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以至于触怒了皇上,倘若不是他劳苦功高,只怕当时皇上就砍了他的脑袋。胡不为、史不吹之流当初拧成一股绳对周睿渊落井下石,几乎将周睿渊害死。如今周睿渊重新得势,他不可能放过这帮昔日的政敌。
  徐正英因为自己的好运气而庆幸不已,当初他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在自己的两个女儿之间挑一个嫁给胡家的傻儿子,可胡不为瞧不上自己,始终对他冷眼以对,最终选择了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天衡家的瘫痪女儿。当时自己还好生羡慕了一番,胡李联手,一旦太子龙烨庆继承大统,他们两家将成为大康最有权势的人家。而事实证明,胡不为的运气没那么好,自己的运气也没那么坏。李天衡拥兵自立已经成为大康叛将,而胡不为因为和李天衡联姻而深受牵连。其实无论有没有联姻这件事,胡不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联姻只是又给他多了一个勾结反贼的罪名罢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官场之上千万不可以将宝全都押在一个人的身上,胡不为的事情给徐正英提了一个醒,有些时候千万不能落井下石,焉知不会十年河东转河西,焉知人家不会东山再起。当然胡不为这种例外,他这次难逃大劫,百分百是个被诛九族的下场。
  徐府官家徐福敲门进来,附在徐正英耳边低声道:“老爷,外面有一个小孩子求见,他说是您远方的亲戚。”
  徐正英皱了皱眉头,身为户部侍郎,闻名过来投奔的亲戚的确不少,他摆了摆手道:“给他二两银子打发他走。”现在这种心情下,的确不想见什么外人。
  徐福低声道:“他写了张字条让我带来,说您看了就会明白。”
  徐正英接过那张字条,却见上面写着:“上竖是狗,下垂是狼!”徐正英看到这行字不由得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人在哪里?”
  徐福道:“就在门外!”
  徐正英道:“你说小孩子?”
  徐福点了点头道:“十二三岁的小男孩,长得颇为机灵,西南口音。”
  徐正英本以为胡小天亲自登门,被吓了一跳,倘若让外人看到,还不知怎么想自己和胡家的关系,听说是个小孩子这才放下心来,沉吟片刻低声道:“徐福,你带他进来,留意一下外面,有没有人跟在他后面。”
  徐福应了一声,不多时带了一个青衣男孩走了进来,那男孩来到徐正英身边,很乖巧地给徐正英叩头道:“小的高远给徐大人请安。”
  徐正英捻着山羊须,打量着眼前的小孩子,确信自己从未见过这男孩,眯着双眼道:“你认识我吗?”
  眼前男孩正是高远,他眨了眨眼睛道:“不认识,但是我知道您是户部侍郎徐大老爷。”
  徐正英道:“你是我远房亲戚?”
  高远马上摇头道:“我哪有那个福气,是别人给我钱让我送信时候这么说的。”
  徐正英道:“什么人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