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664章

正德五十年-第664章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番事态极为严重,绝非前次可比!天下哗然,万岁震怒!已然差锦衣卫前往兀也兀大城,责问奴儿干总督,并捉拿分守松花江将军回京查办!”

    “皇上、朝廷,必要给天下军臣士民一个交代。国朝养精蓄锐数十载,兵精粮足,户部银两积蓄如山,一有一动干戈之力,几次廷议,已然决定,抽调京军及各地强军若干,会同奴儿干总督边军,回攻三姓女真。”

    “此次用兵,声势极大,我军以绝对之优势攻伐,定然一战可下,风险绝小,功劳绝大,若有此功,后事可期,是故速速回转,老夫当为尔殿前进言,将武毅军调拨其中!”

    “另,孙某人之党羽,时常进言,不利于尔,故此次一千首级定要带回!”

    不过就是这么区区几句话,却是将一个大时代的轮廓勾勒出来。

    之前大明朝养精蓄锐,也是军队战斗力却是不咋地,所以才会对北边儿那些恶邻的欺负多有忍让,显得软弱一些。但是此时,大明朝经过军事改革,户口的重新统计,在册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九千多万,比之三十年前增长了五成!一年税白银千余万两,米粮六千多万石,中央积蓄无数,已经足够支撑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役!而且军队的战斗力,比之前些年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次的女真入寇,和往常大不一样,以往女真每每侵犯大明,也就是偷袭一两个村落,掠夺一些百姓为奴,杀几个人,放把火,抢点儿东西罢了,虽然让人很恶心,也很憋屈,但是破坏性却还是有限。更何况,大明朝的军队也时常越过松花江去偷袭女真人的部落村庄,奶大腿长,性格泼辣的女真娘儿们在顺天府的高档青楼里面可也不是没见过!

    但是这一次,性质极为的恶劣,损失极为的惨重,若是说以前那些可以归为边境纠纷的范畴的话,这一次就已经是挑起战争了。

    国人向来最看重的便是土地,土地被侵占,人民被杀,若是朝廷不给出一个交代的话,天下臣民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他们给淹喽!

    更何况,大明朝的皇帝,还从来没有一个软蛋的。

    在连子宁的那个时空,直到最后,大厦倾覆,天崩地裂,大顺军兵临城下,三十万京营不战而逃,那个末世皇帝,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南逃,宁可吊死煤山!

    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六年,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血债,唯有用鲜血来偿还!

    如此一来,对女真用兵已经是迫在眉睫,大政策已经定下,就看什么时候具体执行了。

    就双方的整体国力来说,大明可以说是女真的数十倍也不为过,只不过是因为疆域太大,边境太长,周围的恶邻太多,所以无法全力对付其中的某一个而已。不过如果大明真的要铁了心哪怕是付出一些代价也要向女真血债血偿的话,那女真还真不好办!大明朝随随便便就可以派出一支数十万级别的大军,而整个三姓女真,加起来也不过是百多万人而已,罄尽全国之力,能凑出三十万人就是极限!

    所以大明朝有资格知道这个消息的人,都是相当的乐观,包括素来小心谨慎的戴章浦,以及现在的连子宁。

    在连子宁看来,这就像是后世的美国打伊拉克一样,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太大了,大到了只要是这边的统帅不犯什么错误,就自然而然可以取胜的程度。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镀金的好机会——只要是跟着大军行走,危险自然很小,而有了功劳,那就是大家分摊。之前三姓女真割据松花江以北,从大明奴儿干都司独立出去,就已经是让皇上很是不悦,后来为了防范三姓女真,不得不设置奴儿干总督,并且从关内大量移民出去开垦田地,就地供应军粮,劳心劳力,再加上这一次的时间,皇上必然是对女真恨之入骨。只要是立下功劳,在皇上心里的分量自然是不一样,那么升官儿发财,自是不在话下。

    戴章浦眼光何其毒辣?自然不会让连子宁错过这个机会。

    ——————分割线——————

    !@#

    <;!~……内容结束~……>;

    网

 三一二 归国

    网三一二归国

    (嗯,回来了。)

    第三天傍晚,连子宁带着一千颗人头回到了肥前港。

    他们脚程相当快,而且说实话,扶桑也就是这么大点儿地界儿,说是隔着四五个国家,其实也就是的二三百来里地,快马加鞭一日可至。

    因着去了一趟立花山城,被那几十辆装乘着硝制好的大车给拖累,所以才会现在刚刚赶到。

    这几日间,连子宁和肥前港之间快马不断联系,已经是被一条条的命令有条不紊的传了过去。

    当连子宁到达的时候,从五岛氏这里查抄出来的所有的金银珠宝都是已经装船,那些五岛氏的余孽也被押解上去,而先期一步到达武毅军也是已经登船,准备起航。海上航行需要的粮食肉类淡水等东西也是已经补充完毕

    总之,一切人员物资都已经准备妥当,只等连子宁等人上船了。

    肥前港繁华依旧。

    码头上,人群熙熙攘攘,无数的船只停靠在此,无数的船只同一时间离去,成千上万穿着汗衫的小工扛着包袱上上下下,汗如雨下,商人们带着侍卫,趾高气扬的走来走去,大声吆喝着指挥那些小工。无数的人身边放着一口口箱子,敞开了口子,里面银光闪烁,就等着船只靠岸然后立刻收购。

    自从当日连子宁在港口刻下石碑告诉所有人自己的决心之后,肥前港又是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商人们安心经商做生意。

    码头一侧的旅店、酒馆生意兴隆,无数人进进出出,穿着和服,脸上涂着白粉红唇的扶桑妓女半弯着腰,脸上带着谄媚的笑,正在拉客。

    在这异国扶桑,如此胜景,也只有此地得见而已。

    扛着长枪大戟的武毅军士兵来回巡伺,看到他们过来,无论是商人还是平民都是恭敬的让开一条路,还有不少向他们点头哈腰行礼的。这些武毅军士卒,短短几日之内就赢得了整个肥前港所有人的爱戴。他们执法公正严明,绝对不因为对方的国别而有任何的区别对待,只是用一个标准——谁对谁错来衡量!前几日,有几个明国商人仗着自己是明国人强买强卖,结果被巡逻的士兵发现,先是没收了所有货物,然后扭送到管理公署,管理公署的于静官于书记也是铁面无私,当下也是依律判决,并无徇私。

    连子宁看见这一幕,心中颇为的欣慰,自己设置管理公署,留下武毅军守卫此地的本意,总算是达到了。

    他扭过头,向一边的于静官笑道:“老于,干得不错啊!”

    于静官赶紧哈哈腰,笑道:“不敢当大人夸赞,咱们只是秉承着大人说的四个字——依法办事!”

    做了官儿之后,于静官整个人精气神儿明显都是不一样了,虽然只是连子宁私自封的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儿,但是权势却是很重,管理一个城市,几日之间,脸上已经是带了几分威严气势。走路也带风,腰板儿也是笔直,整个人神采焕发。

    连子宁瞟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老于,我可是听说,你前几日刚纳了个小的?才十四?还是个黑妞儿?听说身高腿长的,可比你高一头呢!”

    于静官脸一红,干笑一声,便有些囔囔的说不出话来。

    连子宁一甩马鞭,哈哈一笑:“你也不必如此,手中有权,若是不用,那才是傻子,从佛郎机商人手里买下来的?怎么着,给钱了没?”

    于静官赶紧道:“给了给了,足足五十两纹银!”

    五十两纹银,已经很不算少了,也就是这黑珍珠身高腿长奶大,皮肤光洁如绸,那地儿却是极浅,操干起来爽利无比,很是有些人喜欢这个调调儿,而且在扶桑和大明算是个稀罕物才能卖出这等价钱来。当初连子宁买下琥珀那几个识文断字,知道冷暖的丫头的时候,一个也才不过二十两纹银而已。

    连子宁点点头:“给钱就行!老于,咱们是老相识了,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若是换做本官在你这个位置,不贪,我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这可是每天金山银海一般的银子从手里过去啊!”

    于静官心有戚戚焉,一拍大腿:“大人您说的就太对了……”

    一看连子宁神色似笑非笑的,立刻醒过神来,讪讪一笑,不敢再说话了。

    “贪污没问题,我让你贪!”连子宁神色冷了下来:“但有两条,第一,每个月送来来的税银,莫要短了;第二,莫要把肥前港给我搞坏!等下一次再来的时候,我要看到一个更加繁荣的肥前港,你能做到么?”

    于静官腰板儿一挺:“定然不负大人期望!”

    “好!”连子宁点点头:“我在这里留了五百精锐,与国内随时保持联系,若是你做的不行,换个人也就是了!”

    于静官悚然一惊,刚挺起来的腰板儿立刻塌了下去,赶紧唯唯称是。

    连子宁不再理他,侧头看去,深深的看了一边的赵玉一眼,道:“赵玉,莫要辜负了本官的期望!”

    赵玉抿着唇,面色肃然,点头道:“标下遵命!”

    连子宁知道他就是这等性子,也不多说,自己的老兄弟,还有什么信不过的?

    又叮嘱道:“过两天,选二十个军官或者是老卒给立花家送去做教官,跟他们说,别用心教,能拖就拖。”

    “标下遵命!”

    “过几日,那——带着柳生宗严过来,你给他们一批银子,派个向导,安排他们去大明见我!”

    “标下遵命!”

    连子宁不再多说,又向一边的几个连氏财阀的管事交代了几句。

    城瑜此次也要跟着他回国,连子宁自然不放心把妹子留在这里,但是在扶桑刚刚铺好的生意却不能断,于是便安排了几个稳重的管事带着百来个伙计留守此地。

    对于连着呢这个位高权重,又是一有名的大词人的大爷,这些伙计管事都是敬畏的很,自然都是唯唯诺诺的应着。

    安排完了这边的事情,连子宁又是深深的看了一眼这座繁华的港口,终于是叹口气,脸上露出一些唏嘘之色,一转身,大踏步的走上踏板,在他身后,石大柱,江梨野奈等一干侍卫也是赶紧跟了上去。

    半个时辰之后,大船起航,船队离开了扶桑!

    ——————分割线——————

    “轰!”

    浮山大舰的第一层木城上,一溜排开了数十辆小车,每辆小车的上面,都是固定了一根碗口粗细的小型佛郎机炮,通体散发着黑色的光泽,看上去就让人有一种心理的安定。

    在六百多米外的海上,漂浮着一艘小船,这船不大,只有约莫二十来米长,跟一艘渔船也似,若是放在水师里,这就属于最小型级别的船只。这艘木船上面此时空无一人,船只的四周插满了红旗。

    若是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这船只跟大船之间有几根异常粗大的铁链相连,牵引着其前进。

    五十个重达五两九钱的铅子在六百多米外的海上激起了一股股水柱,但是木船却是毫发无伤。

    看到这一幕,站在一边的连子宁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只是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