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730章

正德五十年-第730章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支队伍在距离五十步的时候各自停下。

    连子宁轻轻摆手,众人都停下,他独自一人策马而出,对面的那中年人也是一般动作,两人相距两步停下。

    连子宁拱拱手,笑道:“哈不出大汗?”

    哈不出怪笑一声:“你怎的知道我就是哈不出?”

    连子宁淡淡一笑:“若是我手下有这样的一个将领,有这般的英雄霸气,我肯定时刻担心他篡夺了我的位置,又怎么会容得下他?”

    话中暗意,自然就是说哈不出气度俨然就是一方霸主了,小小的把他捧了一下。

    哈不出一愣,然后便是哈哈大笑:“你们汉人啊,说话就是好听!”

    “大汗过奖了!”连子宁微微笑道:“这一次还要多谢大汗前来驰援,本官不胜感激。”

    “行了,别整这些没用的。”哈不出的性格一如草原汉子一般直爽暴躁,至少表面上看来是如此,但是连子宁相信,能做到福余卫的大汗,统领数万大军,在这关外诸多豪强的裂缝中求生存,并且把福余卫带的越来越壮大,这位哈不出大汗一定不会这么简单。

    哈不出摆摆手:“咱们都清楚,这一次我为什么带着儿郎来到这里,连大人,之前说好的那些好处,可是绝对不能少一分一毫。”

    连子宁侧头叫道:“杨沪生()!出列!”

    杨沪生策马而出,听了连子宁的意思,低声道:“回大人的话,是下等价码!”

    连子宁给了杨沪生上中下三等这三个可以伸缩的价码,却不知道杨沪生究竟给出的是哪个。

    下等价码,便是五千两白银,一千口铁锅,一万斤盐巴,十车药材,一万斤茶砖,一千匹丝绸,三千匹土布。

    连子宁点点头,心里一笑,心道杨沪生办事还算妥帖,这些代价,完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这些关外的游牧民族不事生产,以放牧为生,虽然有奶喝,有肉吃,说起来食物并不怎么短缺,但是其实日子过得也是相当的悲催。他们吃的油腻太多,必须要多喝茶才能化解油腻,要不然不但难受,而且很容易得病。但是他们偏偏不产茶叶,所以只能从关内进口,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但凡是打着拉拢关外游牧民族的主意,又有些眼光的统治者,都是会开放茶马互市,用茶叶来换战马。

    其实草原上何止不产茶叶?盐铁这两样儿东西都是不产,没有铁就没有铁锅,就没办法生火做饭,没有盐,人就很容易生病。

    这些东西,都是草原民族非常稀缺的东西,在大草原上,一口铁锅能换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奴。

    这些东西只能依靠关内进口,但是问题是,自从数十年前朵颜三卫叛变之后,大明朝恼羞成怒之下,把几个关外的茶马互市的隘口都给关了。之后就只能依靠一些走私贩子的运输,不但价格奇贵,而且量也太小了。

    所以当哈不出听到杨沪生手下开出来的下等价码的时候,甚至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这些物资折合成银两也不超过五万两,对连子宁来说,实在不算什么,能够挽救这场天塌地陷一般的危局,便是十倍以上的代价,连子宁也舍得付出()。而这些对这些游牧民族来说,那就是救命的。

    连子宁道:“这些物资,现在我手上也没有,不过本官承诺,这些东西,最迟两个月,定然着人运送到大汗的汗帐所在。”

    现在连氏财阀下属的大车店的生意最远已经到达了奴儿干总督区了,现在消息传回去,在关内采购,两个月之内是定然可以送到这里的。

    哈不出想来是之前就从杨沪生那里得到了这些物资无法立刻支付的消息,因此立刻就是答应了。

    “本官还有一事不明,倒是要向大汗请教。”连子宁微微一笑,指着那些正在收拾战场,从战死的女真人身上扒下衣甲,收集武器的蒙古骑兵道:“此次大战,固然是贵部出力最多,但是我大明也并非没有杀伤,这些东西里面,总该有我们的一份儿吧!”

    哈不出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抹戾气,盯着连子宁道:“你要什么?”

    就像是没看到哈不出已经不悦,连子宁脸色丝毫不变,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样子:“那些战死的女真拐子马的马铠和战甲,我要一半儿!”

    这一次女真拐子马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伤亡在三百左右,连子宁早就想要组建一支重装骑兵,毕竟这个年代的重装骑兵就像是后世的坦克一般,在战场上威力无穷,不可替代。他刚才在城墙上就看着这些拐子马眼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哈不出冷笑一声:“连大人,有点儿狮子大开口吧!”

    连子宁道:“本官自然不会白要这些东西,一半儿的马铠和战甲,换一千斤盐巴,一千斤茶砖。另外,”

    他压低了声音:“在下私人馈赠大汗十匹上好的蜀锦。何如?”

    哈不出眼珠子转了转,咧嘴一笑:“成交()!”

    连子宁笑道:“大汗爽快!”

    他又道:“其实这一次,顺便还可以和大汗做个生意。”

    “做生意,什么生意?”哈不出诧异道。

    连子宁轻轻吐出了四个字:“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哈不出悚然一惊,他自然明白茶马互市的意义,他死死的盯着连子宁,沉声问道:“你不是开玩笑?”

    “自然不是。”

    “你们明国皇帝可是下了圣旨,明令禁止与我们兀良哈三位茶马互市的。”哈不出接着问道。

    连子宁撇撇嘴,云淡风轻道:“边地苦寒,士卒军饷微薄,无以为生,只得弄些铁锅茶砖之类的东西赚点儿小钱。便是圣上知道了,也定然不会怪罪的。”

    哈不出听的目瞪口呆,指着连子宁说不出话来。

    他纵然已经算是蒙古人中比较奸猾的了,又怎么赶得上玩儿了五千年心眼儿的汉人?

    经过这一役,连子宁深刻明白了骑兵的作用,女真用骑兵摧垮了大明军队,蒙古又用骑兵把女真打了个伤亡惨重,想要在关外立足,没有一支庞大的骑兵是断然不行的。

    而以他对正德了解,现在松花江南岸如此糜烂,说不定自己这一支唯一还有些战斗力的军队会被留在这里,如此一来,组建骑兵就迫在眉睫了。

    ——————分割线——————

    ……

正文 三六四 松花江南岸的剧变

    三六四松花江南岸的剧变

    (今天第二章,又是八千字,兄弟们也给力一些吧()!)

    当连子宁接到封他为松花江将军,节制松花江以南数十个卫所的圣旨的时候,已经是正德五十一年的八月二十五了。

    这些时日,很是发生了不少事情。

    当日大战完毕,女真人撤走之后,第二日,福余卫的骑兵自然也是退走。临走之前,哈不出又是亲自和连子宁谈了一番,两个人谈成了一笔大生意,连子宁这边用一千口铁锅,一千根铁针,一千匹绸缎,一千斤茶砖换取两千匹上好的蒙古马。

    交付的日期是两个月之后,和连子宁这一次从福余卫借兵的酬劳一起交付。

    对于双方来说,这是双赢的结果,对于哈不出来说,战马不值钱,值钱的是自己没有的。而两千匹蒙古马如果运到关内的话,所能购买的物资是连子宁付出的三倍以上,更何况,现在一支机动化的骑兵队伍是他所急需的。

    两方势力全都撤走,喜申卫重新恢复了安静,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整顿防务,休养生息,等待朝廷的处置意见。

    说起来,连子宁心中还是非常忐忑的,毕竟这一次,整个北征军序列大败,他也算在是北征军之列,也是不折不扣的败军之将中的一员。虽然说这喜申卫保卫战大获全胜,但是却不知道朝廷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把这件事儿定性为戴罪立功或是的一场煊赫的大胜,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他自认对正德的性格比较了解,但是在这件事儿上也不敢说自己想的就是完全正确的,毕竟简在帝心,圣上一念之间,可在云端,一念之间,又能让你如坠地狱()。

    不单单是连子宁,便是陈大康、孙绩等军官也都是心情忐忑,只能静静等待。

    战后两天,伤亡统计结果也出来了。

    这一次的损失,只能用惨重来形容。

    武毅军序列步卒九千人,骑兵八百人,军器局一千余人,其中骑兵军器局毫发无损,步卒战死两千四百六十人,重伤七百六十三人,其中伤残者三百一十人,轻伤两千三百余人。

    神武右卫序列五千六百人,战死三千七百五十人,重伤一百四十三人,余者几乎人人带伤。

    京卫更惨,本身就是伤兵居多,又是被危亡的惨烈情势逼得不得不上战场,因此损失极为惨重,两万多出头儿的队伍,现如今只剩下六千七百多人。

    各部都在休养生息,所幸喜申卫中粮草甚多,大战之前就已经够吃一年的了,而现在就更是足够这些剩下的人吃用数年的,而且喜申卫城池西北是松花江,东南是阿速江,东北就是两江汇合之后的黑龙江,鱼类资源极为丰富,周围十余里之外就是密林长草,里面野兽众多,所以根本不用怕食物短缺的问题。

    花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剩下的士卒进山砍伐大木,制作棺椁。

    八月初四,喜申卫城南,全军披麻衣,祭奠战死的袍泽。

    连子宁在喜申卫城南二十里的阿速江西岸,选了一处依山傍水的高地,所有战死的数万名士卒,每人一副棺椁,就埋葬在的松花江畔这一片青山绿水之中。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死后能有如此风光大葬,能在一个风水宝地容身,能有一副实打实的棺材,已经是极为幸福的事情了()。

    这些日子,喜申卫平静无波,而松花江南岸,面积达到了差不多有一个山东布政使司大小的松花江将军辖地却已经是一片兵荒马乱。

    上一任松花江将军现在正关在诏狱里头数蚂蚁等死,而写着现任松花江将军连子宁的名字的诏书此时还在路上,整个松花江南岸,阿速江以西,柱邦大城以东,辽北将军辖地以北这千里沃野,已经是变成一片没有统治者的真空地带。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军队驻扎。

    第一次女真大军在阿敏、济尔哈朗、额勒和泽等海西三杰的率领下南侵,猝不及防之下,松花江将军下属的边军被打的大败亏输,十余万大军伤亡过半,只剩下了不到五万人的残兵败将。而这剩下的五万人,跟随徐鹏举北征,在松花江北岸大败,这五万人也没剩下几个逃回来。

    所以说,虽然现在松花江将军麾下名义上依旧是有十几个卫,数十个所,但是实际剩下的兵丁,只有在柱邦大城的五千人。

    其它的地方,地方卫所的军营都还在,但是里面已经是没人了。

    其实,现在的松花江将军辖地并不是没有军队,实际上,此时松花江将军辖地内士兵并不少,足足有数万之数,但是他们已经不属于大明朝的军队序列,尽管他们十多天之前还是。

    八月三日,原松花江将军麾下可木卫指挥使何云雁率领残兵三千余人占据乞勒尼卫,杀尽派驻当地的大明官员,占据当地数十里,向当地百姓征收赋税,由此独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