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811章

正德五十年-第811章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启程离开的时候,可木山地面三座城池的知县也都到了,他们都是在总办衙门里面历练了很长时间的中层官员——像是这个层次的官员,比之比他们地位的,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更丰富,而比他之比他们地位低的,他们的眼界又是足够的开阔,不拘泥于一隅。可以通观全局。

    所以这样的官员,才是一个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做事的,也大部分是他们。

    他们三个都不是正经路子出身,不过是粗通诗书而已,要是按照大明的标准,别说是当官儿了,连想都别想。但是他们的业绩足够优秀。分管的地区农业做的尤其好。征兵工作的配合也积极——而农业,恰恰是现在连子宁最看重的一个方面,可木山地面本是府级别的行政区,但是因着现在地盘儿比较小,连子宁直管就行。便也没必要再设一个知府了。

    连子宁的下一站,是柱邦大城。

    对于如何处置柱邦大城的问题,一直是连子宁的一块心病。

    说起来,柱邦大城是松花江将军辖地的一个府,是要听连子宁命令的。但是女真的兵锋并未祸及到柱邦大城,而连子宁的武毅军。也一直是在柱邦大城以外的地点活动,并不是以一个解放者的姿态出现的。所以柱邦大城地面总是有种游离在武毅军之外的感觉,而其人民对于武毅军的认同感,自然也是可想而知。

    而其上下官员,也都是朝廷任命的,对连子宁也不是绝对的服从,这让连子宁很不满意。自己的辖地内。却不能做到完全掌控,这是他不允许的。

    所以连子宁思虑良久之后。决定这一次亲自去柱邦大城一趟,以期解决这个问题。

    武毅伯爷,松花江将军前来视察,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柱邦大城的官场民间。

    连子宁率领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一路行去,周围百姓感于兵威,纷纷前来参拜。这倒是在连子宁的预料之外,没想到自己带着大军出来一趟,却还受到这样的效果,增加了该地人民认同感。

    想想也是,关外的百姓,比之关内,见多了战争,因此对于一支能够保护自己的强大军队的渴望和热情,也是关内人的冷漠所无法比较的。

    只有当异族的屠刀落在头上的时候,他们才能想到已经被压制鄙夷了两百多年的军人。

    六月初一,大军抵达柱邦大城,柱邦大城知府张希举率领手下大小官员数十人出城三十里跪迎。

    看着远处那遮天蔽日,像是乌云一般压过来的数万大军,这些官儿们都觉得心里一阵阵的发闷,堵得难受。

    他们不是第一次见到武毅伯了,去年大军远征的时候见了一次,之后武毅伯进京述职的时候又是见了一次,这是第三次,只不过,区区一年时间,局势却已经是地覆天翻。

    当初武毅伯刚刚上任的时候,大伙儿都猜测着,这位爷算是完了——从京城中枢地一脚给踹到这极北边疆,内有天灾**,外有女真虎视眈眈,他就算是不被那些叛军折腾的焦头烂额,也得在女真下一轮的入侵之中翻船。

    却没想到,不到一年,境内各路叛军都已经被他平定,而且几乎是白手起家,折腾起一支数万人的精锐大军!

    这可不是一般的边军,而是连女真人都能打赢、打残的军队!

    这些日子,武毅军平定乞勒尼卫、考郎兀卫、莽吉塔城,平定可木山地面,连下兀者揆野木所,扎肥河卫等十数座城池,消息一条不落的传到了柱邦大城。城中士民百姓耳中塞着的,满满的都是武毅军何等强盛,连战连捷的消息。

    无形中,这也让他们心中树立了一个念头——武毅军是战无不胜的。

    这些官儿们的隐忧也正在此,武毅伯权势本就极大,现在又有这么一支大军撑腰,行事会不会肆无忌惮?

    张希举也是脸色凝重。

    他是知府,得到就格外比别人多些,也听说了不少连子宁骄横跋扈,妄行不法的事儿,这些消息让他心惊肉跳,条条可都是杀头抄家的罪名!

    但是这些事儿,他是绝口不提,就算是和京中友人的书信往来中,也绝口不涉及。

    明哲保身才是王道,这事儿,是锦衣卫的责任,咱可别贸然插手,免得惹火烧身。

    连子宁等人到了,隔着十步远。张希举便是带着众人跪下,大声道:“下官恭迎将军!将军武运昌隆。”

    连子宁一路奔波,却是未见疲累,反而脸上的气色很好。

    他的气色不可能不好,去年从喜申卫回京述职,一路行来,自己境内这长达一千七百里的松花江河谷两岸,可以说是满目疮痍。而现在。却是人烟稠密,村庄处处,禾苗滚浪,一眼望去,好一番太平盛世的富足景象。

    行走其间。想到自己是这片丰饶大地的主人,连子宁心中自然一股满足感。

    张希举等人执礼甚恭,连子宁心中很是满意,脸上也是笑吟吟。

    既然已经有了异样的心思,他怎么能不做好防备?截杀锦衣卫不过是其中一项而已,早在军情六处初建的时候。就已经有一批精锐奉命潜入了柱邦大城,盯着这些官员们的一举一动,其中更有不少人已经混进了大明的驿路系统。大明朝人书信来往,除了极少数的达官显贵采取专人送信之外,甚至大部分的朝廷公文都是通过驿路来往的,所以这些官员们的书信,在连子宁面前都不是秘密。

    到达柱邦大城之前。负责这一块儿的军情六处第一局的千户便已经见过了连子宁,反应这些官儿们都老实的很。并无异状。

    所以连子宁很是满意。

    (章节名——机关枪,枪机相衔如牡牝)

    但是当他的眼睛在跪迎的人堆儿里扫了一圈儿,眼神便有些冷了下来。

    在张希举身后,一个穿着小杂花青袍,腰间乌角带的官员却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也不下跪,两眼圆睁盯着连子宁,一脸的愤然。

    青袍官儿,至少也是七品,这在一个府级别的行政区内已经是不小的官儿了,这人想必在柱邦大城中甚有地位。

    “怎么?”连子宁心里冷笑一声,明着要来跟我硬干?这厮倒是个有胆色的。

    张希举本来小心翼翼的跪在那儿观察着连子宁的脸色,见他瞧着自己身后,脸色有些发冷,回头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赶紧一拽那人的衣服,低声斥道:“耕烟,快跪下!”

    却没想到,那被唤作耕烟的官员却是充耳不闻,竟然是一拔腿从人群中穿过,大步向着连子宁跑过来。

    连子宁周围侍卫立刻纷纷拔刀,雪亮的刀光在阳光下反射着骇人的光芒,更有的已经把神臂弩举起来,对准了他。

    连子宁微微一哂,摆摆手道:“莫要管他!”

    他已经看出来了,这耕烟脚步虚浮,身材瘦弱,根本就是个体质略有些虚弱的一般人,怕他作甚?

    尽管连子宁已经吩咐了,但是为了安全计,耕烟还是被拦住了,数把雪亮亮的钢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顿时便让他浑身一抖,止住了步子。

    张希举大惊失色,叫道:“大人,莫要……”

    那耕烟也是脸色一变,大声叫道:“伯爷,莫要误会,下官并无歹意。”

    连子宁冷哼一声:“那你是个什么意思?”

    这官儿退后两步,一个头叩在地上,道:“下官戴梓,字耕烟,自小便喜欢钻研火器,这些年来颇有心得,只是我国朝废止火器,是故下官一身技艺竟成了屠龙之技,不得已才科举应试,做官之后依旧对火器极为痴迷。下官听说国朝之中唯有伯爷之武毅军重视火器,且精良无比,是以早就心向往之,正好下官有一成果要献与伯爷,适才一时激动,冲撞了伯爷,还望伯爷恕罪。”

    那边厢张希举也道:“伯爷,这戴梓是个痴人,整日价只知道钻研火器,却并无什么坏心思。还望伯爷莫要见怪。”

    戴梓?

    连子宁听着这个名字,隐隐觉得有些耳熟,却又想不//书迷楼最快文字更新无弹窗无广告//起是谁来。

    他现在心中倒是起了几分兴趣,心道这戴梓还真是个呆子,也是个妙人儿,自己来大明朝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有读书人把钻研技艺看的比科举做官还重的。

    而且这人喜欢钻研的还是火器。

    他笑了笑,脸色和缓了许多,摆手道:“且都起来吧!”

    众多官儿呼啦啦的都起来,张希举道:“闻听伯爷要来,下官等皆都振奋无已,城中军营都已经打扫干净。饭食都准备妥当,伯爷大军随时可以入驻。大人的住处也都已经准备妥当,下官等已经在临江楼备下了酒席,为大人接风洗尘。”

    连子宁点点头,道:“有劳张大人费心了,走吧!”

    这些官儿们纷纷上了马车,在头前带路,连子宁向戴梓问道:“可会骑马么?”

    戴梓赶紧点头。连子宁吩咐腾出一匹马来。戴梓倒是很干脆利落的翻身上马。

    连子宁边走边道:“戴大人,你倒是个妙人儿,本官还是头一次见到爱火器胜过爱做官的人!”

    戴梓不好意思的笑道:“下官别的不喜欢,金珠财宝,醇酒美人儿都不爱。便是做官,也不过是家人的意思罢了。但是若是能研究出一种新的火器来,却是欣喜若狂。这些痴妄心思,让大人见笑了。”

    连子宁算是看出来了,这位也是和全旸一般,技术狂人一样。

    他摆摆手。饶有兴趣问道:“你说要敬献给本官的东西是什么?”

    问这一问,他心里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现在正是武毅军火器大发展的时期,冈萨雷斯的军器局正在不断的研制出新成果,但是火器研究可不是想象中那般容易,需要多次的试验,需要质量上乘的钢铁。需要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工匠。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可不是私人能玩儿得起的东西。

    戴梓的下一句话让他差点儿没蹦起来。

    “下官敬献的东西,名为连珠铳。”

    “连珠铳?”被这三个字刺激,连子宁脑海中顿时灵光一闪,立刻就想起了戴梓是谁。

    连子宁眼神热切的盯着戴梓,急急问道:“你就是戴梓?”

    “是啊?”戴梓有些摸不到头脑,讶然道:“下官就是戴梓啊!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好好!好!”连子宁脸上笑意盈然,掩都掩不住,连说了三个好字,终于是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戴梓,这可是位了不得的大神啊!

    说戴梓只怕没几个人知道,说连珠铳也没几个人知道。

    但是要说机关枪,怕是没几个人不知道。

    而整个地球位面几千万年以来最早的机关枪,便是戴梓发明的连珠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做武器的国家,也曾在火器枪械制造上领先于世界,但鸦片战争期间,中**队却在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其原因,便要归咎于这是满清将“骑射乃满洲根本”作为军队的指导思想,致使军队武器的落后。

    被某些人吹嘘的圣明英武的康小辫子,在让中国火器落后于世界方面也是颇有建树。

    其中,被他毁掉的一个最可惜的人才便是戴梓,被他打入冷宫的一个最可惜的研究成果,便是连珠铳。

    戴梓,浙江钱塘人。曾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