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机动战士WS >

第142章

机动战士WS-第142章

小说: 机动战士WS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主战的一线舰队,太空军第8舰队本身实力已经非常强劲,拥有两位王牌机师坐镇,技术流和意思流各一位。但同样的,作为他们的老对手,UAC那边的新亚洲星系方面军第5舰队也不缺王牌。两支舰队的王牌机师不止一次地在正面战场上上演捉对厮杀的戏码,一直难分轩轾。

  但是这一回不同了,太空军第8舰队这边多了一个风宇,而他们的对手第5舰队却茫然不知。一旦摧毁对方的基地,UAC的第5舰队便失去了在这片星域的落脚点,如果运作得好的话,完全有机会一举攻下AU05。

  不过太空军第8舰队主动进攻AU05也是要担风险的。UAC虽然不像新亚洲那样在每个星域都设有地方守备舰队,但驻扎在前线的舰队同样不少。AU05虽然只有第5舰队常驻,但周边还有几支机动作战的舰队随时可以过来支援。

  作为长期战火纷飞的前线,新亚洲和UAC双方都有大量的高速侦察船在对方的星域活动,随时探查敌方动向。只要对方的舰队有所行动,基本上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其动向,并做出应有反应。

  此时太空军第8舰队进攻AU05星域,UAC第5舰队只要坚持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会有援军赶到。

  风宇出发的时间已经比太空军第8舰队晚了两天,就算仗着“热带高压号”的高速,最终也会比友军晚到大半天。

  时间有点紧迫。

  (来和经也不能连起来,纵横的脑子进了大姨妈了是吧。)


第三十八章 限时作战


  “热带高压号”抵达AU05之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太空军第8舰队,并因此得到了一条反馈——UAC将会有一支舰队在20分钟后抵达AU05,为了避免被两支舰队夹击,第8舰队将会在20分钟后主动撤离。

  如此一来,留给风宇的时间也就是20分钟出头,若是他无法在该时限内摧毁UAC第5舰队的基地并脱离战场,一旦被两支舰队上百艘战舰包围,即便他是超级王牌,也是插翅难飞。这无关于他的个人战力,而是“热带高压号”不可能经得起这种规模的集火攻击。更不用说这两支UAC舰队加一起至少拥有3…4名王牌机师。

  这种情况下,风宇其实是有权力选择放弃的,但他依然选择了接受这个挑战,下令“热带高压号”直奔距离双方战场150个天文单位的UAC第5舰队基地。

  这座即将成为风宇第三个斩城目标的基地依然是一座半要塞。事实上UAC绝大部分的舰队基地都是半要塞,这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太空军事设施。鼓形的民用太空城基础结构使其更加便于建设,成本也更为低廉,唯一的缺点就是安装的电磁轨道炮有射击死角,无法实现全方位火力覆盖。不像球形太空要塞,尽管无火力死角,但是建设周期长,造价也高昂。

  半要塞太空城电磁轨道炮的射击死角就在鼓形两端的空港位置,但这里通常驻扎着舰队,平常状态下并不存在防御上的漏洞。只是驻扎的舰队一旦出击,就会导致空港的防御漏洞被暴露出来,成为敌方偷袭的突破口。这也是为什么各国宁愿多花点钱,也要在一些重要的战略位置建设标准版的太空要塞。

  此时此刻,UAC第5舰队半要塞正处于这种空港防御力不足的状态。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防卫力量,就像当初在GS5基地那样,这里还留有一艘驱逐舰作为空港的守备力量。而且这艘驱逐舰并未停泊在空港里头,而是兢兢业业地在太空中巡弋。

  对于风宇来说,这种状态下的战舰自然不如停泊在空港中的好欺负,但也不会强多少。

  有了洛云曦的觉醒能力“侦察”,“热带高压号”即便在光学隐形状态下也能掌握外部的动态,于是在风宇的要求下,这艘高速舰果断地贴上了敌舰。风宇的机动战士WS被投放到太空时,彼此之间的距离仅有1000公里不到。

  这意味着全速飞行的机动战士WS只要4秒钟时间便能突入对方R粒子护罩,对方甚至连放出机动战士进行拦截的时间都不够。而且风宇也非常干脆地掏出了斩舰刀,没有一丝犹豫地一刀斩向敌舰动力部。

  4秒钟的战斗,又是一个斩舰记录!

  这是风宇的第7个斩舰数,距离“斩舰名人堂”又近了一点。此刻他已经回到了新亚洲主战场,今后有着数不清的战斗在等着他,而看重其战场统治力的军部也不会吝啬于斩舰刀的供应,只要他能够交出让人满意的成绩,斩舰刀几乎可以无限供应。反正战争打的就是消耗,只要风宇使用的每一把斩舰刀能够消耗掉UAC更多的资源,那就是划算的。

  就比如当下,虽说一把斩舰刀的造价要略高于刚刚被击沉那艘UAC彗星级驱逐舰,但是风宇使用斩舰刀目的并不在于这艘对他够不成威胁的战舰,而是为了节约时间去对付UAC第5舰队基地半要塞。一座基地的造价可不是几把甚至几十把斩舰刀能比的,更不用说战略上的意义。

  正因为非常明白这一点,风宇才会毫不吝惜地直接拔刀斩舰。

  时间决定结局!

  这是一场限时作战。

  一刀斩出之后,风宇也没兴趣这艘驱逐舰将为自己绽放出一朵什么样的烟花,径直转身飞向UAC第5舰队基地。此时这座半要塞已经近乎于不设防状态,基地留守人员惊恐地看着那艘护卫空港的彗星级驱逐舰在一眨眼间被击沉,而他们甚至没看见来袭的敌舰,只见到一架水蓝色新亚洲机动战士正飞快地向空港飞来。

  UAC半要塞的空港通常都会安装一门粒子束主炮,但是用这大家伙打一架机动战士显然不靠谱。尽管如此,半要塞留守人员还是死马当活马医,在风宇飞向空港的短暂时间里,一发接一发地向他开炮。

  当然,这些主炮攻击不出意外地全部落空了,想用主炮击坠王牌机师,可能比打一只蚊子还有困难。

  半分钟之后,机动战士WS顺利地突入了半要塞空港,此时UAC的防卫力量仅剩下50架铁球,手忙脚乱地向风宇开火。

  时间有限,风宇自然不愿意和这些没有威胁的铁棺材纠缠,高速地在空中做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动,一眨眼工夫便穿过了铁球的防御阵地,径自向中轴区动力部飞去。

  要塞指挥官下令铁球追击,紧跟着风宇来到了动力部。

  到了这个时候,第三次斩城记录已经稳稳的握在手中,风宇唯一需要顾虑的是脱离战场的时间。

  UAC铁球不懈的追击对于风宇而言并非是个麻烦,反而可以算得上是助力。铁球没有配备任何近战武器,只能依靠头顶架设的粒子束步枪进行远程射击。而在动力部里,如果这些远程射击无法命中机动战士WS,反过来就等于是在风宇搞破坏,大大加快了半要塞的灭亡进度。随着机动战士WS一次次灵活的闪避,动力部里的能量转换器一座座地被铁球的攻击误伤,效率比风宇自己用120mm高斯炮来攻击更高。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要塞指挥官只能绝望地下令铁球部队停火,而他自己也赶紧离开岗位直奔空港,准备搭乘运输舰逃离。这位UAC指挥官甚至没有组织人员疏散,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职,即便逃得性命,等待他的也会是军事法庭的审判。

  十分钟之后,UAC第5舰队基地动力部突破可控核聚变临界值,进入不可逆状态,风宇的任务宣告完成。


第三十九章 四处出击


  (这两天我们这里热得狗带了,赶紧处理空调的事,折腾得电脑都没开,还中暑了。今早终于好了,上来一看,多了十几张月票,真是汗颜。感谢各位的支持,没啥说的,继续更新。)

  作为正面战场的出场秀,风宇给新亚洲各一线舰队和UAC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有些取巧的因素存在,但是一个斩舰和一个斩城仅仅在20分钟的短暂亮相中完成,这绝对是统治级的表现,足以媲美甚至超过大部分一线舰队的王牌机师。

  接下来,各一线舰队毫不客气地对他发出了召唤,准备利用王牌机师数量上的局部优势,给各自负责的战区争取最大的优势。

  一时间,“热带高压号”几乎不得停歇,往返于DT3周边的各前线星域,加入一场场战斗。

  由于在AU05吃了个大亏,UAC方面也相应调整了防御策略,严令个舰队背靠基地据守,不得轻易出击,总算没让风宇再次抓住偷袭的机会。而他也第一次以王牌机师的身份在与UAC的正面舰队战中出战,体验了一回在枪林弹雨中被重点关照的待遇。

  依托舰队和半要塞进行防守的机动部队不同于中队以下规模的小范围作战,数百架MS组成的防御阵列与战舰主炮和半要塞电磁轨道炮形成了完美的互补,使得防御阵型近乎滴水不漏。在战舰数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新亚洲这边尽管出动了三名王牌机师,多出对方一人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战斗变成了一场远程互射的消耗战和持久战。

  尽管是意识流王牌机师,面对这样的局面,风宇也是明显感觉到了有心无力,他根本找不到突入敌阵的机会,更别提和另外两位王牌机师配合围殴对方王牌机师,至于远在火线后方的战舰群以及半要塞,那更是遥不可及。

  此时他所能做的,仅仅是用肩部的120mm高斯炮轰击对方的MS阵列,并时不时地做出突进的姿态,以吸引对方的火力。这时他所能发挥出的作用,远不如友军的一名远程型王牌机师。

  那名隶属于太空军第3舰队的远程型王牌机师身上几乎没有任何近身武器,双手双持远程武器,双肩也各假设一架大口径高斯炮和一架高斯机枪,彷如一座人形炮台,以单机打出远胜于一支机动小队的火力。这位远程型王牌机师的战绩也相当抢眼,几乎每两到三轮射击都能击坠一架常规型MS,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对方远程火力重点关照的对象。

  第3舰队的这位王牌机师代号“暴雨”,是新亚洲首屈一指的远程型王牌机师,服役以来击坠数早已超过超级王牌所需的600之数,只可惜远程型专属定制机型不适合对舰和对要塞,至今没有双斩称号收获。这也是远程型王牌机师的局限性所在。

  但是瑕不掩瑜,在正面舰队战中,远程型王牌机师所能起到的作用一点都不逊于近战型,甚至在消耗对方兵力方面更为有效。正因为如此,与第3舰队对应的那支UAC舰队似乎在机师方面准备了更多的补充兵源,打了一个小时消耗战之后,MS数量并未明显减少,时不时有几支机动小队从半要塞中飞出,补充到防御阵列中去。

  而且“暴雨”一个人承担了战场上超过三成的远程火力集火,使得他无法悠闲地出手,不得不依靠队友们的掩护,才能抽空射击。第3舰队甚至为他专门安排了一支完全由MT组成的掩护机动小队,时不时用合金塔盾帮他挡掉一些难以躲避的炮火。

  为了帮他分担压力,风宇也不止一次进行突进佯攻,逼迫UAC方面分出一部分火力来牵制他。

  总体来说,这场消耗战是第3舰队方面占了些便宜,在击坠数方面遥遥领先UAC。不过他们的时间有限,对方的增援部队正在飞快地向战场驶来,留给新亚洲方面的时间并不多。

  战斗进行到一个多小时的时候,机师们都已经非常疲劳,“暴雨”也无法继续保持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