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机动战士WS >

第435章

机动战士WS-第435章

小说: 机动战士WS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莱昂纳多商业情报网提供的情报显示,基美克基因制药在最近的半年之中进行过一次太空城基建材料的大宗采购,负责承运这批物质的是一家具有军方背景的公司。这家公司经常性地从事一些保密程度较高的运输业务,由此可见这批基建材料是运来L4基地的。

  也就是说,在4月份“暴风号”袭击了位于L5基美克培育基地的GMP项目实验室之后,L4基地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工作。看这架势,UAC联邦是打算把GMP项目的科研和军事合二为一,不再分居不同的太空城,便于统一保护。

  这种安排从安全性的角度上来看并没有错,但却给了风宇一次将对方一锅端的机会。当然,UAC联邦也知道不能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必然在其他地方还有GMP项目的备份,哪怕M320第一行星L4基地被人一锅端了,还是可以在其他地方重启这个项目,只不过又要多花十几年的时间。

  根据Awa…ker商业情报网掌握的基美克采购清单,可以判断这座半要塞太空城正在逐渐向真正的军事要塞转变当中。只不过要将半要塞改造成真正的要塞肯定不是半年时间就能完成的,至少需要两到三年之久。

  不过根据各国历史上修建或者改建军事要塞的经验,这种工程是可以分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是太空城的框架改造。正常民用型太空城或者半要塞太空城都是鼓形的,而军事要塞却是球形的,需要改造整体框架。

  第二阶段则是要塞的内部布局建设,重新建立各种军事和非军事的功能区。如果是改建的,通常会保留原有的非军事功能区,而在新扩展出来的空间里构建军事功能区。

  第三阶段,也就是最后的阶段,就是繁琐的内部装修工作。这个阶段耗时最长,而且对要塞的功能并未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仅仅是为了美观和方便而已。

  真正关键的还是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以这个时代的基础建设能力,完成头两阶段只需要一年时间。而框架改造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通常用不了三个月时间,主要就是把鼓形太空城扩展成体积更大的球形结构。

  而且在第一阶段完成之后,尽管一座军事要塞还未完全成型,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因为作为军事要塞的大杀器——无死角电磁轨道炮的轨道搭建就是在第一阶段进行的,一旦完成轨道搭建,然后将电磁轨道炮的炮体安装完成,要塞就已经拥有了强大的攻击力。

  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是当前最强大的动能武器,可以一炮击沉任何型号的战舰,而且R粒子护罩还无法防护,可谓战舰克星。

  莱昂纳多的商业情报网无法渗透到M320星域的第一行星轨道,所以也不知道L4基地改建为军事要塞的进度已经到了哪一步。但是根据当初基美克采购物资运抵M320的时间来看,L4改建工作的第一阶段应该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也就是说,“暴风号”此刻将要面对的,也许是一座还没有安装球形外壳的外部装甲板的要塞,但却一定已经拥有了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

  对于这种阶段的要塞,军事教科书上有一个诙谐的称呼,叫做“裸奔的要塞”。“裸奔的要塞”有很强的攻击力,却不具备相应的防御能力,遇到舰队袭击,很容易就会被主炮集火伤及要塞内部结构。

  问题是“暴风号”孤家寡人,舰首主炮发射口又暂时被封堵无法使用,对于L4基地是没有任何威胁的,反而有被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击沉的危险。

  面对这一战,“暴风号”势必要在安全距离上待着,并且进入光学隐形模式,以免遭到基美克护卫队的战舰围攻。而攻击并击沉这座“裸奔的要塞”的胆子就落在了机动战士们的身上。

  这将是风宇人生第一次对要塞进行作战,也非常有可能成为他军旅生涯中击沉的第一座军事要塞。

  但是比起荣誉,风宇宁愿这个任务轻松简单一些,最好是L4基地还未完成第一阶段改造,轨道还未架设完成。

  然而这事终究没能让他如愿,当“暴风号”在距离L4基地10万公里的距离上退出曲率飞行,通过光学传感器呈现在舰桥中央三维投影上的是一座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改造的“裸奔的要塞”。

  在原本的鼓形太空城结构外面,新的框架已经完工,构筑起一个直径10公里的镂空的巨大球体。在球体框架的最外层,三条相互垂直的环状轨道线就像一座用于训练机师空间感的三维太空环一样。

  这三条环状轨道线可以在三个相互垂直的轴心上自由旋转,将经过轨道电磁加速后的2000mm电磁炮弹从任何一个角度的圆周切向发射出去。

  这就是2000mm电磁轨道炮的真面目,不像其他小型粒子炮或者高斯炮那样具有炮管这种东西。


第十一章 电磁轨道炮

  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的威力究竟有多强?

  用一组数字可以非常直观地说明这个问题。

  在炮弹未装填火药的情况下,经过大气摩擦的消耗,旧时代155mm榴弹炮的末端动能约15兆焦,直接命中坦克的话,可以秒杀任何型号。

  1兆焦就相当于一部一吨重的小轿车以每小时160公里飙车时的动能,而一吨T…N…T爆炸当量为4190兆焦。

  “风暴”4号机手持的210mm高斯加农炮发射出的金属高爆弹动能为0。15太焦,相当于旧时代155mm榴弹炮的一万倍,也可以说是36吨T…N…T爆炸当量,可以直接摧毁战舰的舰首主炮口或者舰尾引擎喷口。

  而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的动能则达到了30太焦,即7200吨T…N…T爆炸当量。这个威力差不多是当年广岛原…子弹“小男孩”的一半,足以抹平一座城市。别说是战舰了,哪怕用来攻击太空城,也是一炮击沉。

  而与之相比,新美洲级母舰的2000mm粒子束主炮的能量只有5太焦,刚好可以击穿一艘主力舰的R粒子护罩顺带将其击沉。所以别看都是号称2000mm口径的巨炮,动能武器比起纯能量武器强了整整一个档次。

  在“暴风号”从曲率飞行状态退出之后,L4基地里立刻响彻一级战备的警报声。虽然M320星域这边还未得到“暴风号”再次进入新美洲星系的消息,但是地处第一行星轨道,L4所处的位置是M320的禁飞区,任何舰船不得以任何借口误入此区域。

  航空管制是这个年代最严厉的法案之一,事关一船甚至两船人的生命,是一条绝对不能踩的死线。哪怕只是误操作,舰船上的相关人员,包括舰长、导航员、驾驶员都得判刑入罪,绝没有法外容情的可能。

  这几十年来,敢于违禁航行的舰船只有那么两三种——海盗船、走私船、敌方战舰。走私船不可能来这儿,新美洲星系又没有海盗,所以面对突然出现在L4基地旁边的神秘战舰,只有可能是来犯的敌人。

  在发布一级战备的同时,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的其中一条轨道亮了起来,萦绕着蓝色的电弧光,仿佛给这座半成品要塞带上了两个间距两米的蓝色光环。

  尽管“暴风号”舰桥里的人员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但也猜得出对方准备动用电磁轨道炮了。对于正常的成品要塞,电磁轨道炮的轨道埋藏在装甲板下面,充能过程根本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只有在即将发射的时候打开对应的翻板,形成一个临时的炮弹发射口。

  正常来说,因为轨道是隐藏在装甲板下面的,所以电磁轨道炮的充能和瞄准过程外界是看不见的,也就谈不上闪避。尤其是在舰队战的时候,敌方有数十艘战舰,谁也不知道要塞电磁轨道炮的攻击是朝着谁去的,基本上都是一炮一个准。

  但是现在这片空域里只有“暴风号”这唯一的入侵者,而电磁轨道炮的充能瞄准过程又完全暴露在眼皮底下,以这艘战舰的觉醒者机组的能耐,还真是不怵。此时眼见对方开始充能瞄准,拥有“加速”能力的驾驶员们全部就位,准备进行规避机动。

  2000mm级别的电磁轨道炮充能一次需要至少一分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那个直径10公里的巨大轨道环开始旋转校准,形成与“暴风号”在同一个平面的角度。只要充能完毕,炮弹沿切向角度射出,速度将会高达3000公里/秒以上,不输粒子束武器。

  电磁轨道炮所谓的充能,其实就是在轨道上通电,然后利用电磁力为金属炮弹加速,这一点和高斯炮有些相似。虽然与高斯炮一样都是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的武器,但是两者的原理却完全不同。

  高斯炮是依靠洛伦兹力为带电金属弹丸加速,而电磁轨道炮则是直接让弹丸与两条轨道形成一个通电回路,利用电流通过弹丸产生电磁力来推动。

  两种动能武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决定高斯炮输出能量的是电场强度,也就是看通电螺线管的长度、直径、电流强度等等因素。洛伦兹力本身算是弱力,无法支撑大质量弹丸,即便将高斯炮大型化,提升的也是弹丸速度,而无法支撑大口径弹丸。

  就以“风暴”4号机手中的210mm高斯加农炮为例,其金属弹丸的直径虽然达到了200mm,但实际上却是个内部灌注电荷的空心金属球,重量非常轻,差不多只有实心铁球的千分之一。如果高斯炮的金属弹丸重量过重,最终被通电螺线管发射出去的就不是弹丸,而是弹丸上所附带的那些电荷。

  但是相比于电磁轨道炮,高斯炮的优越性就是加速快。以这个时代的科技力量,在一条长度只有几米的通电螺线管里,就能把金属弹丸提速到1500公里/秒以上。基本上就是扣动扳机的瞬间,就能发出一炮。就算210mm高斯加农炮10秒钟才能打一炮,也比电磁轨道炮快得多。

  而电磁轨道炮的提速较慢,需要让金属弹丸在轨道上不停地绕圈加速,达到同样的速度需要更多的时间。

  不过电磁力是一种强力,在四种基本里当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微观世界中原子内部的核力。所以电磁轨道炮能发射的金属弹丸口径不受限制,只是重量越大所需要的加速时间越长而已。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太空时代的动能武器按照口径不同两极分化,210mm口径以下的采用高斯炮,比如战舰侧舷炮塔就是,用来攻击机动战士和小型航空…器。而大口径的要塞炮则全部采用电磁轨道炮,才能有足够的动能一炮击沉战舰。

  此时正在充能的这条轨道很快就对准了“暴风号”所在的方向,只是充能依然没有完成。

  最初的时候,通过光学传感器的画面捕捉,舰桥里的觉醒者们还能够看到那枚2000mm金属炮弹通电之后的蓝色光点。随着炮弹速度的不断提升,光学传感器的画面帧数已经追不上对方,显示出来的就变成了第三条蓝色光带,相比于两条轨道,新出现的这条比较暗淡且位于中间,自然就是炮弹的运动轨迹。

  到了这个时候,目测L4基地也差不多要开炮了,洛云曦赶紧下令“暴风号”开始进行无规律的摇摆机动,加大对方的瞄准难度。

  而与此同时,8架机动战士也已经全部完成弹射,在远离“暴风号”的地方向L4基地飞去,避免被2000mm电磁轨道炮给一锅端。

  这种口径的金属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