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机动战士WS >

第532章

机动战士WS-第532章

小说: 机动战士WS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地京的秘密”里飞出的这支机动部队一共有26架机动战士,领头的是一架黑色的超级机型,手持一把巨大的死神镰刀,毫无疑问这就是UAC技术流超级王牌“死神”的座驾。

  尽管是时隔两年再见,风宇还是第一眼就认出这架超级机型与当初那架有所不同。倒也不是他有过目不忘的记性,而是在前来地京的路上,他每天都会在模拟器上拿“死神”作为假想敌来进行对抗训练。而“暴风号”模拟器上的“死神”相关数据,完全就是取自于两年前的太亚WH战役。所以风宇一眼就能看出对手新座驾的变化。

  新的“死神”体型似乎变得更加高大了,但是因为距离的原因,而且这位超级王牌并没有和其他机动战士一同行动,因此理性人格无法判断其准确的身高,只是从感觉上判断这架超级机型变高了。但是从目前“死神”每秒400公里的飞行速度来看,机动性能上似乎没有多大变化。

  除了疑似变大的体型,这架新一代“死神”其他方面倒也没有什么变化。毕竟“死神”作为技术流超级王牌,其格斗及驾驶技术已经彻底定型,不太可能做出什么大改变。他的武器死神镰刀需要双手操作,根本腾不出手来增加其他武器,只能在肩部武器上面做点小文章。

  说到肩部武器,“死神”应该是没有多少远程天分,所以肩部只挂载了两具近战用的远程武器,分别是一具可以发射电浆弹和震荡弹这些特殊炸弹的掷弹器,以及一具近战辅助用的四联装火箭弹。

  四联装火箭弹目前已经属于一种被淘汰的远程武器,其慢悠悠的飞行速度别说是超级机型了,就连四代量产型MS都追不上。可是这架“死神”却一反常态地装上了这种武器,肯定不会是为了帮军火商当代言人推销武器,而是说明这款武器使用了什么能够提升其战力的新技术。

  在还没有亲眼见识这具四联装火箭弹的威力之前,风宇暂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只是默默地将其记住,以便在随后的交手过程中给以足够的重视。

  尽管“死神”是所有敌人当中分量最重的一个,但是风宇也不会忽视其他UAC机动战士,毕竟这将关系到手下机师们的战斗。

  从理性人格上帝视角看到的UAC机动战士一共26架,这个数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非常的微妙。如果UAC人打算以量取胜的话,出动的机动战士数量应该更多一点才对。

  但是考虑到戈林上将对于“暴风号”的了解,肯定不能干这种傻事。对付风宇这样的对手,以量取胜是行不通的。

  太空固然浩瀚无垠,但是机动战士之间的战斗也存在一个有效空间的问题,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能够投入到近身格斗的机体数量是有限的。经过长期的实战摸索,近身格斗最佳的兵力对比是四比一,超过四架机动战士围攻一个目标,就会存在施展不开的问题。

  “暴风号”这边出动的机动战士数量一共是6架,对方的最佳配比是24架,还多了两架的冗余保护,26架的总数应该算是比较合理的。

  而在有意控制人数比例的情况下,要想提高胜率,就只能通过提高质量来实现。通过理性人格的观察发现,除了“死神”是超级机型之外,剩下的25架机动战士分别是5架专属定制机型和20架MS原型机。

  换句话说,UAC人出动了一位超级王牌和五位王牌机师,其他的炮灰角色也都是准王牌打底,阵容堪称超豪华,比之前在太美WH与“海洋”的“水蓝色之争”还要壮观一些。

  而且千万不要小看这些量产型MS,这可不是四代MS的量产型。四代MS风宇非常了解,即MS…102,他早在SC0103年就已经接触到那款机型。

  四代MS是当今最主流的机体,同时也为各种专属定制机型及超级机型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很多设计思路,算是一款经典机型。

  但是风宇此刻看到的是最新一代的五代MS,代号MS…107。按照UAC人的编号习惯,意味着这款机型是SC0107年投入研发的,并且在去年正式定型,目前刚刚从新美洲星系本土开始进行小批量的换装。

  如果是早几年,Awaker和NO一定会想方设法弄到这款机型的样机。可惜这两年恰好是两个组织的多事之秋,大战连连,根本抽不出时间和人手来进行此事。

  同时恰逢Awaker将作战的重心转到了GMP项目上面,整个新美洲区情报部都忙于此事,随后又因为的颁布实施,导致摩根船长的手下被连根拔起,关于MS…107的情报对于Awaker来说近乎于一片空白。

  所以风宇对于MS…107也只是略有耳闻,却不知道其具体数据。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安排MS…107是五代机,在技术上碾压了四代机MS…102,可是比起王牌机师的专属定制机型肯定还是有差距的。否则UAC的王牌们哪里还会继续使用过时的座驾,不如换成五代MS原型机好了。

  只要明确这一点,风宇就不是很担心这20架五代MS原型机的威胁,其性能不可能比哈格的“狂战士”或者GMP少年的超级MG强。

  只要己方还占有机体性能优势这一关键性因素,而个人能力以及临场发挥又没有太大问题,即便对方人数多,也未必能够占到上风。

  不过理性人格通过上帝视角的无死角细致观察,很快又发现了戈林上将安排的出击队伍另有玄机。倒也不是说对方做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手脚,而是这支队伍的机师流派构成很有讲究。

  要想看出这一点并不难,当然前提是风宇可以通过精神力从上帝视角在这种近乎无光的视觉条件下看清对方机型及武器配备。

  如果换做是正常人,恐怕会在这方面吃大亏,在微光环境下,正常人只能看见对方机体背后微弱的粒子流,却无从判断对方机型,一旦被打个措手不及结局可想而知。

  根据理性人格的观察发现,在5架专属定制机型当中,有3架是F系的高机动近身格斗型机体,此外还有T系重装型和S系远程型各一架,几乎就是一支标准机动小队的配备,可以应对绝大部分的作战需求。

  而在那20架五代MS当中,也是同样的搭配比例,分别组成四支货真价实的准王牌小队。并且都是采用重装型突前,远程型拖后的标准小队战术阵型。

  只有“死神”是独自一人,因为他实在是找不到够资格、够水准和他组队进行配合的队友。

  在以往的二十多个年头当中,以王牌机师为代表的高位阶机师通常都是独自作战、独当一面,很少形成眼前这种小队配合。这绝不是因为王牌机师们已经强大到了不需要和队友配合的程度,而是因为条件所限。

  如果不是这几年放宽了王牌机师的达成门槛,各一线舰队能拥有两名王牌已经是极限,还谈什么小队配合。就算是条件放宽的现在,各一线舰队的王牌机师也才堪堪提升到三人,依然不够组成小队进行协同作战。

  也只有地京这个UAC新亚洲星系方面军的战略核心及第一重镇,才会常驻多名直属于方面军司令部的王牌机师。因此为了对付风宇,戈林上将对麾下各一线舰队的王牌机师做了一番调整,选出五名最适合组成王牌小队的王牌机师归司令部直辖,就是为了今天这一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谋远虑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戈林上将无愧于当今世界公认的人类第一名将。作为掌握着UAO组织双重秘密的方面军总司令,他非常清楚最有可能威胁到UAC联邦霸业的对手非“风暴”莫属。

  因此从两年前“新亚洲号”被击沉那一刻起,他就开始为今天的决战做准备。链式防御只是整个作战计划的第一步,而此刻正在实施的是第二步——魅影出击!

  顾名思义,魅影出击就是利用地京的阴影来掩盖方面军司令部的一切调度,让“风暴”也品尝一下“隐形战术”的苦酒。只是戈林上将终究还是低估了风宇和洛云曦的觉醒能力,魅影出击的偷袭从一开始就被两人完全看透。

  虽然被废掉了一张至关重要的底牌,但是不代表UAC人就会任由风宇和他的伙伴们在这片空域里肆虐,因为戈林上将的手中此时又多了一张王牌——GMP!

  即便没有GMP之父阿什利。李的介入,戈林上将也准备好了在地京与风宇进行最后的决战。而阿什利。李的到来,无疑是给他的作战计划增添了几分胜算,让他更有把握在此地终结“风暴”的机师神话。

第一百五十五章 复眼系统

  

  探明对手的兵力配置之后,理性人格立刻重新接入“风暴”3号机。此时敌机已经逼近到五千公里以内,大战一触即发,再让这架机体处于自动驾驶状态形同自杀。

  UAC人显然非常清楚“暴风号”一方机动战士的实时位置,毕竟这里是他们的主场,戈林上将在这片空域里布下了大量的微型侦查卫星,通过网络化的监视,为UAC机师们提供实时的战场情报。

  这些监控卫星直径不足一米,绕“地京的秘密”旋转,因为L2拉格朗日点的引力平衡,并不会被地阳和地京干扰其运行。在待机状态下,每一颗微型卫星都可以在各自的轨道上维持几年的绕行。

  这种微型卫星的个头和太空机雷差不多大,又称为机雷卫星,与太空机雷的区别就在于内部装的不是炸药而是光学监控和通讯系统,低廉的造价使其可以像布雷一样大量散布在某一片空域。

  机雷卫星是UAC人的一种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新产品,主要还是针对目前机动作战中的通讯不畅而研发的。在R粒子干扰了电磁通讯的这个时代,点对点光通讯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

  但是机动战士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需要需要精确定位的点对点光通讯来说难度越来越大。于是有人想到了网点化的通讯基站模式,利用大量的微型卫星来提高光通讯网点密度,总有一颗能够捕捉到处于高速移动状态下的机动战士,适时地传递资讯。

  同时这些机雷卫星采用的是网络化的光学通讯,在所有卫星之间实施数据共享。而飞行在这片空域中的UAC机动战士或者战舰只要能够接上任何一颗卫星发出的通讯光束,就能获得整片空域的全部情报,以及来自“地京的秘密”内部方面军司令部的最新指令。

  在这些机雷卫星刚刚完成网络布设的时候,UAC人就进行了一番多机体实测,结果还比较的不错。虽然无法实现完全无缝的实时通讯,但是平均每一秒钟就能接通一次点对点光通讯,基本上已经满足了实战需要。

  UAC人虽然没办法像觉醒者那样通过精神力进行实时通讯,但总算是找到了这种可行的替代模式。

  并且机雷卫星从多角度对这片空域进行监控,能够准确地捕捉到每一架机动战士机体上矢量喷口的粒子流微光,可靠性和准确性远远强于人类的视觉,等于是在地京的阴影里为UAC的机师们安上了昆虫的复眼。

  戈林上将称之为“复眼系统”,是他用来对付风宇的另一张底牌。

  相比于在微光条件下人眼识别的种种不足,“复眼系统”堪称完美,能够精准地判断距离,能够通过多角度的视野交叉实现精准定位。

  而此刻“风暴”5号机和3号机在明知敌机就在前方的情况下,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