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烟花未冷 >

第40章

烟花未冷-第40章

小说: 烟花未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面座位里的人早已离开。两个小时,留在原位的易漱瑜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勉强抑住双手的颤抖,打开手提电脑,将录音笔里的音频文件存入硬盘,备份,发出,又将草稿箱里的邮件打开,确认,保存,发送,关机。
  之后,她才拿起手机,装好电池开机,众多提示中最显眼的便是这条短信。
  大势已去。
  她漠然删去贺冰绡的短信。关了手机后,她默默收拾物品,下楼结账。
  
  温馨和煦的灯光,空气中隐隐的草木芳香,洁净雅致的餐具餐布,桌上色味俱全的四菜一汤……点点滴滴,无一不在构筑着理想中的温暖家园。
  易漱瑜在餐桌旁坐下,下意识咬着手指的骨节,看着做完的一桌子菜,一动未动。
  或许他并未去四分,或许他还没来得及看到她的信,又或许真如她设想的那般,他永远不会再出现在自己眼前……
  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却未料想来得如此之快。
  走出茶室的那一刻,原以为一颗心早已出离愤怒,沉然入定,但不知心头何时被栓上一根无形的线,正被流逝的时间轻轻扯起,一分一秒一寸一厘毫无章法地漂浮游移,最终晃晃悠悠悬在喉咙口,只等最后一刻的宣判……
  不知不觉夜幕低垂,两个小时就这般悄无声息地从眼前流走。
  门锁孔里轻微的摩擦声犹如利刃,瞬间割断细线,那颗心砰然坠地的同时,她从椅子上惊跳而起,下一秒钟整个人已被那样无可抗拒的气息裹进怀里。
  照旧潇洒地抛了车钥匙,照旧利落地伸腿踢上门,照旧把她吻得透不过气。在她尚未聚起抵抗的意念之前,他好像已全然料到,打定了主意要瓦解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一切,却不容她有一个字的反对。
  绵绵不绝的吻时而轻柔温存,时而汹涌如潮,在她的唇齿间无穷无尽地轻啄慢捻,激荡回旋。她犹如一个初涉情爱的孩子,被那样炽热无声的攻势逼得不知所措,溃不成军,一阵又一阵的酸麻滚过心头,几乎让她连站都站不稳,却始终没能作出任何抗拒,揪住他衣襟的双手反而不受控制地圈上他的脖颈……
  同样沉沦中的耿清泽身形一僵,只短短一瞬便又恢复了常态。他慢慢拉开她的手臂,垂眸若无其事地道:“饿了。”随后便脱下外套,解开袖扣,褪了腕表,一边挽着衬衣袖子一边去厨房洗手。每一个动作都像是被设定好的程序,同无数个过往毫无二致,不曾有过一分一厘的偏差。
  唯一不同的是,他阻止她将饭菜重新加热。许是真饿得厉害了,他不如平时那样挑剔讲究,拿过筷子便吃了起来。
  味同嚼蜡的一餐饭,除了碗碟间或的碰撞,再没有其他声响。
  易漱瑜草草吃完,透过模糊不清的视线,只看得到耿清泽在对面埋着头,慢条斯理地一箸接着一箸,极有耐心地将一桌凉透的菜肴吃得精光。
  放下筷子,他把偌大的汤碗端到面前,拿起汤匙,开始对付那碗冰凉的鱼羹,仿佛是品着玉液琼浆,一匙接着一匙……
  每一匙汤汁就像是一块坚冰滚过她的喉间,冷得她身心战栗,又像是穿肠毒药落入她的腹中,折磨得她生不如死,疼得她撕心裂肺。她无法忍受也再看不下去,松开掐出红印的手一把按住他的手,“够了——”
  耿清泽看着黑如点漆的双眸直射的乌沉目光,只觉胸腔里“轰”一声巨响,所有不切实际的指望在刹那间灰飞烟灭。
  刚才吃下去的东西犹如一大把蒺藜塞在胃里,锥扎似的疼。他已无力收拾残局,只放下匙子,微微一笑,声音轻淡得不可思议:“有话跟我说?”
  易漱瑜侧过头,避开他深不可测的眼光,收了手下意识攥紧手指。
  “五个钟头了,”他的目光从搁在一旁的手表上收回,似笑非笑,直直地望着她,“想好怎么说了么?”
  离开茶室之前,她发出了包括辞职信在内的所有邮件,前因后果,她要他知道的全都写在里面。难道……
  她蓦然抬头,“为什么不看我的邮件?”
  他敛去笑容,坐直身体,看着她,一字一句道:“我要你说,我要听你亲口说。”
  她垂了垂眸,再度抬眼时已是一脸慑人的冰冷,“我是关长暮的女儿——被你父亲和薛建国害死的关长暮。”
  他冷冷一嗤,“这就是你偏听一面之词得出的结论?”
  他的不屑冷嗤犹如在她心上抽了重重一鞭,却无法让疼到麻木的心起死回生,甚至没有激起一丝回光返照的迹象。
  他表现得毫不意外,显然早已经知道了,在收到那些邮件之前就知道了,自联络不上她的那一刻起就知道了。他就是有那样手眼通天的本事,这一点,她也不意外。只不过她没有想到,他会做一场戏给自己看,从进门开始,用尽了真真假假的试探,等着她自乱阵脚,等着她沉不住气……
  身心疲惫已到了极点,她叹了口气,撑住桌沿站起身,“耿清泽,回去看邮件吧。”
  “我自然会看。”他冷声道,“不过有一件事,恐怕你不会写在邮件里。”
  “想问就问吧。”她满心厌倦,无意恋战只想逐客。
  “易漱瑜,”他缓缓起身,推开椅子走到她跟前,面如九丈玄冰,俯首后几乎贴到她眼前,“我只想知道,用唯一的名节换一个真相,费尽心机才智只为曲意逢迎自己恨之入骨的人,这笔交易在清高自爱的漱瑜小姐看来,可还公道?”
  苟延残喘的心终于堕入冰窖,堕入无底黑暗。是她自己活该,把最最珍视的东西送到他面前,任他带着刻骨的悲愤毫不吝惜地蹂躏践踏,怨不了天尤不了人。
  紧咬的嘴唇渗出隐隐血痕,他视若未见,黑眸犹如两口深井,平静地等着她的答案。
  “耿总谬赞,愧不敢当。”她松开齿尖,淡然一笑,连含怨而视的力气都不再有,只看着他,轻声反问,“不过,这跟你又有什么关系?”
  
  
  
  
  
  
  
  
  第47章 原来(2)
  自那一日起,贺冰绡再也没有联系上易漱瑜。
  尽管易漱瑜算不上很有人缘,却因业务精进,地位特殊,连日的缺席不免引起各方存疑。同事们在人事部这里得不到官方的说法,诸多版本的传言不胫而走,相较而言,偏重私人关系的猜测声浪更高一些。
  贺冰绡送进最后一杯黑咖啡,室内或坐或站的四个人,包括孟之遥在内,皆是心事重重的样子,谁也没有回头看她一眼。
  她退出后,替他们关上门,在隔壁易漱瑜的办公室里坐下,不再放任何人进去。
  
  “薛建国怎么讲?”耿靖泽首先说出他最想了解的问题。
  “还没有问过他。”站在房间中央的孟之遥并不看他,却看了看握笔不语的耿清泽,“清泽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不过从音频里听,是薛总本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耿靖泽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薛总说,当年的收购成功仰仗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当时的四分接不到什么有份量的项目,国家年年贴钱也不见起色,这个窟窿越来越大,最后的总债务高达两千多万,加上内部的管理有不少问题,除非有外来资金的注入,否则难逃倒闭的下场。
  “薛总是当时主管外联的副厂长,也是耿先生的老同学,是耿先生授意他去和关厂长沟通注资收购的意向。关厂长是个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只想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厂委会里也基本都是关厂长的人,薛总的话并没有太大的份量,他也曾私下接触关厂长,尝试了多次也没有什么突破。后来,薛总告诉耿先生,正规途径怕是走不通。因为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耿先生不想就这么放弃,便暗示薛总可以想想别的办法……”
  喝了口水,孟之遥继续道:“说来也巧,那时四分接了个重要的市政工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公路桥项目是关厂长动用了私人关系才拿下的。施工开始后,在薛总和工程部的建议下,关厂长在变更用料的决议上签了字。没想到,这座桥通车后不多久,就出了一次重大的交通事故,致使十七人死亡,二十五人受伤……”
  停顿片刻,他接着说:“经过层层盘查,终于发现这个标中得来路不正。也正因为如此,所有相关责任职能部门都不予承担,换句话说,除了接受调查,背上渎职的罪名,关厂长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而且这么一来,厂子倒闭就是必然了。也就是这个时候,耿先生看准时机,让GS以出资方的身份着手进行收购。之所以后来进展得相当顺利,是因为GS表示,愿意附带承担那次事故的赔偿,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了民怨,更是因为原本态度暧昧的职能部门渐渐意识到,收购或许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故而乐见其成。”
  他看了耿靖泽一眼,“当然,这只是薛总的说法。据漱瑜发来的邮件看,她并没有完全相信他的话,但她也不认为薛总会凭空捏造所有事实,毕竟耿先生的身份和地位摆在那里,薛总胆子再大,也不敢恶意诋毁他。至于是否和真实情况有出入……”
  耿靖泽戴上眼镜,轻轻“哼”了一声,“薛建国自然撇得干净。昨天我问过我父亲。据他所说,工程科在薛建国的安排下向关厂长推荐了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不仅比原先的同类用料坚固耐磨,而且节约了很大一笔成本的开销,还有国家出具的认证书。巧的是,DA正是四分这批材料的供应商。依我看,当时关厂长急功近利,只想到DA的牌子老信誉好,质量上绝不会出问题,却对变更用料后导致的其他状况考虑不周,加之听信谗言,这才铸成大错。”
  他不动声色地看着对面的耿清泽,略略缓了语气,“二叔当时对四分志在必得,这点不假。但以他的为人,怎么会去用这样卑劣的手段。他走了十多年,现在死无对证。但我父亲始终记得,关厂长出事后,二叔的情绪一落千丈,直到后来正式收购的阶段,他也没有出面,而是向TK借了分公司的名头。所以,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才知道,四分背后真正的出资方是GS。”
  他话音落地,除却孟之遥稍微张了张口,整个办公室仍旧全无动静。
  耿靖泽微微一笑,“之遥,你想说什么?”
  “我只是有些惊讶,”孟之遥坐到沙发上,“这样的事,薛总又是那样……的一个人,这么多年怎么可能瞒得滴水不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耿靖泽不由冷笑,“薛建国这样的小人,除了以利驱使,别无他法。好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算不上问题。不过我倒也奇 怪{炫;书;网},以他跟易漱瑜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凭什么对她抖露这么些陈年旧事?”
  孟之遥却了然点头,“这不奇 怪{炫;书;网},正是应了你的话。”
  “哦?”
  “那个音频里听得出,漱瑜应该是给了他不少钱。”孟之遥想了想,“不过没提具体的数额。”
  耿靖泽信手在纸上写下一个数字,指间的水笔下意识地在上头打着圈,“不会少于这个数。吴兴关家,果然……”他顿一顿,语气中似讥又似叹,“她能够说动薛建国,让他全无后顾之忧地拿下这笔钱,本事也不算小了。”
  孟之遥同耿靖泽共事近十年,深知他的脾气,虽然用的是陈述句,却明明是在问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