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楚汉之一统天下 >

第26章

楚汉之一统天下-第26章

小说: 楚汉之一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伯拉住一个士兵问道:“胡将军带兵匆匆出城而去,所谓何事?”

    那士兵正是陈胜的亲兵,看到是周伯,恭敬的答道:“回周将军,有一位反贼,竟然携裹士兵逃出了陈城,胡将军接陈将军军令,要求追击反叛将士,诛杀他们!”

    周伯呆了一呆,看到到处盲目游荡的士兵,心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许多将士听到陈胜不是扶苏公子之后,大失所望,再看到陈胜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更加的绝望,许多士兵已偷偷逃出了城。

    陈胜今天终于有所察觉,便派胡武追击他们。

    到了下午,周伯收到消息,叛军已经全部诛杀殆尽。

    听到这个消息,全军哗然,更多的士兵选择迅速逃跑。

    在这个陈城,吃不饱,喝不足,更不论功行赏,很多有点见识的人都选择了出逃。

    但与之相对的是,全国各地的诸侯和流民源源不断的来投奔陈胜。

    陈胜完全没有看到潜伏在黑暗里的威胁所在。

    作为忠于陈胜的将领,葛婴第一个带领两万大军,正式开拔,再次开启了他为陈胜攻坚拔寨的旅程。

    宋留带领一万大军,向魏地挺进。

    紧接着,吴广也带领二十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开拔大军。

    四路大军将对秦形成一个犄角之势,能够相互援助守望。

    一股股黑色的洪流开始出城而去。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大动作,让三军重新对陈胜燃起了希望。

    留下来,自己立下来的军功终能兑现,现在陈胜佣兵将近百万,大秦已奄奄一息,谁也不愿意放弃到手的荣华富贵。

    在这一刻,大部分人还是相信陈胜能够成功的。

    武臣派了亲兵询问周伯:“周大人,我们何日启程呢?”

    周伯笑道:“再等几天,我还要拜访一位老人。”

    是的,那个周伯要拜访的老人,便是范增。

    作为天下闻名的谋士,周伯怎么样也要努力争取过来。

    这一等,周伯等了十几天,好在陈胜的关注点根本就不在他的身上,而是在绞尽脑汁如何称王。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消息悄悄的传到了他的耳朵。

    葛婴遵照军令往南兵发九江,攻克了新阳,新阳是一座大城,秦名将王翦很多旧部都住在此地,为怕生变,葛婴留下部下驻守新阳。

    葛婴安排妥当之后,又一路引军东行。

    一路溯江而下,进兵甚为顺利。大江两岸,本属故楚之地,民心向楚,闻陈王兴楚伐暴,皆争而应之。

    不日兵至东城,与楚王后裔襄强相遇。

    葛婴和襄强是故交,再次见到,心中大喜,道:“大将军陈涉兴楚伐秦,早欲寻楚王之嗣以立,今若得以见君,其心必喜也。”

    于是不听裨将召平的劝告,立了他为楚王,同时将这个消息传了回来。

    周伯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就在这段时间里,一串串名震天下的名单传到了陈胜的面前。

    一个个起义军都表示了对陈胜的归伏,无数诸侯的士兵正在前往投奔陈胜的路上。

    这串长长的名单上面,自然包括了吴中城的项梁,和沛县的刘邦。

    在这个时候,他们并不起眼。

    因此,接到他们归伏的消息后,陈胜只是淡淡的道:“我知道了。”

    说完,也没有答复他们。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奔,和表示归伏,让陈胜账面上的军队超过了百万,其中不乏一些诸国的名将,这数量已经堪比当年的大秦帝国了。

    陈城的三老再次带领百姓请命,要拥立陈胜为张楚之王。

    这次陈胜再也忍耐不住了,正式称王,同时,他给假象的将来能够和他争天下的竞争对手吴广,给与了一个滑稽带着侮辱性的称谓。

    假王!

    我陈胜有功必赏,作为和自己能够平起平坐的吴广,我可是待他不薄,也让他称王了。

    不过,却是一个假王。

    称王之后,自然需要宫殿,才能撑起他王的尊严和威仪。

    所以,陈胜不顾实际,悍然征用劳力,开始正式修建他豪华的宫殿。

    PS:兄弟们,小刀有一个大胆的请求,能不能,用您手中的推荐票,让小刀冲到一千名以前,拜谢了!

    

 第四十四章 章邯

    陈胜称王以后,对生活的要求越发的高了。

    用餐已经不满足于过去能吃饱便是幸福了,而是开始以一个王的标准来要求,同时还要有宫女和太监陪伴。穿衣开始追求王的华美衣服,睡觉必须有美女侍寝。

    陈胜不仅生活更加会享受了,而且脾气开始变的狂暴了起来。

    一天,一个宫女不小心碰番了桌子上的茶杯,茶水洒在了他华美的衣服上,陈胜当场雷霆大怒。

    杖毙了那个宫女。

    对于自己王宫的建设进展,陈胜很是不满意,他直接杀了几个监工不力的官员。

    除此以外,陈胜的疑心病越来越重。

    由于之前葛婴等人公开站出来反对过他称王,因此他一天之内总是会神经质一般的询问这几个外出的将军的动态,尤其是假王吴广的消息,每三天就必须听到吴广最近的动态。

    吴广手握二十万大军,让陈胜寝食难安。

    吴广一路向西进军,开始几天总是捷报频传,但打到荥阳的时候,却迟迟打不下来,这让陈胜一度很是焦虑,他害怕吴广这是借机拥兵自重。

    陈胜不断派出斥候督战,但吴广这边却一直在荥阳郊外僵持着。

    种种的原因夹杂在一起,让陈胜日益焦虑,在简陋的郡守府内来回踱步,夜不能寐。

    就这个时候,一个让他无比害怕的消息传了过来。

    葛婴拥立楚王血脉襄强为王,并报陈胜处,请陈胜予以承认。

    陈胜大怒,连摔了几个杯子。

    “葛婴,他反了,他反了。”

    “擅自立王,将孤置于何等位置?”

    朱房道:“陈王,葛婴如此大逆不道,必须赐死,以儆效尤,否则各路将军都可以擅自立王了。”

    焦躁无比的陈胜,立刻同意了这条建议,派出一路分队,目标便是取葛婴的性命。

    。。。。。。

    之前赵高一时疏忽,忘掉打破秦的朝廷建制中的一个惯例,那就是当有战事发生,当前线出现紧急情况时,使者携带前线将领所呈报的文书,必须直接策马穿过宫门,当面报告给皇帝。

    皇帝作为是全军的最高统帅,必须对紧急情况及时作出决断,决定军队是否前进,是否需要派兵增援。

    赵高忘掉废除这一惯例,是因为自始皇帝统一中国以来,内部的战事已经平息,始终处于和平状态。

    在陈胜掀起叛乱的当前,各郡县的地方官吏所要应付的,还只是当地的安全问题。

    岂料,陈胜却占领陈的都城,成为“张楚“之王,又向四面八方派出军队,与各地秦军发生战斗,事态已经超出社会安全问题,一跃而成为战争了。各地的地方官不得不请求朝廷派出军队,前线不断有快报者策马飞奔来到咸阳。

    第一个快马来报军情的军士向谒者作了报告,在谒者的陪同下又拜谒了胡亥,讲述了前线的实际情况。

    不要说前线,胡亥连发生战事都不知道,之前赵高一直告诉他,不过是一些不成器的流民之乱而已。

    “胡说!”他当即大嚷了一句。

    胡亥此时的心情,其他人很难理解。

    如果有谁能费尽心机理解了,就只能是与胡亥具有相同的成长、生活环境和思想的人,但普天之下除了胡亥自己外,再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人了。他所有的学问、知识、思想及政治取向,统统都是从赵高那里接受过来的。这位二十一岁的年轻人从没接触过未经赵高之口的知识和事实,因此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怀疑的,如果确有其事,那也是要蒙骗自己的一一这正是赵高一直教诲的。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果真会有人背叛秦帝国吗?

    胡亥根本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至于说出现战争状态,则纯属子虚乌有、荒诞不经。他心想,应该把这个人杀掉。”汝要欺瞒朕吗?”

    胡亥大声斥道,然后又叫来赵高。赵高惊慌失措地飞跑过来,将那名传令军士照皇帝的旨意关进牢房。

    于是,赵高立刻进行了行政改革。

    首先要让自己的心腹心领神会,以“不得烦扰皇帝陛下的宸襟“为借口,命令下边凡有从战场送来的报告,一律让传令军士说:“流寇正在被镇压平定之中。”

    以后又从战场来过多名使者,但一进宫门,却全都变成了打胜仗或已经平定的捷报。

    秦都,咸阳宫。

    胡亥慵懒的抱着两个穿着暴露的宫女,懒洋洋的问道:“爱卿,朕怎么听说发生了战争?”

    赵高笑盈盈道:“皇上,那不过是一些不成气候的流民而已,我大秦的雄狮正在全力围剿。”

    胡亥放下心来,打了一个呵欠,由于纵欲过度,声音有些发冷道:“这些流民太过于烦人了,想苍蝇一般,怎么都杀不完。”

    从幼年开始,胡亥就一直接受赵高的教诲,便养成了一种惯性,凡是从赵高口里带着唾沬吐出来的每一句话,都认为是先哲或先帝字字珠玑的珍贵思想或经验教训。

    更重要的是,胡亥还欠着赵高一大笔债,因为他是靠赵高的计谋才当上皇帝的。既然有了这层,可以说赵高就比师父的身份还要高。只要按赵高所说的去办,一切都不会出错,既然有了如此可靠的保障,干脆将皇帝要作的裁决全部委托给赵高好了。对胡亥来讲,这反倒成了极其自然的事…情。

    胡亥当皇帝的工作,就是终日沉溺在后宫女色之中。赵高一直传授给胡亥的帝王学就是这路货色,并教他照这个样子去做,甚至可说是强迫他去做,说这才是做皇帝的最佳选择。赵高说,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之中,不受秦法拘束的只有皇帝一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皇帝尽情纵欲,乃是得到上苍许可的。据说,如果不这样做,皇帝反而会失去普天之下的尊敬,乃至于引发叛乱。而眼下的这位胡亥,其旺盛的**已全部用到了女人身上。赵高对胡亥说,身为皇帝必先安社稷,安社稷之道乃在于繁殖皇帝的后代,也就是说,临幸妇人才是顺应天命的第一要务。

    所以,对于胡亥来说,赵高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

    但赵高听到胡亥声音发冷,身体不由自主的一身颤抖。为了防止胡亥知道真正的战况,赵高已经将消息全面封锁了,并且完成了行政改革,简而言之,所有的奏折战报,都要先经过他的过滤,到胡亥耳朵里的只能是捷报。

    赵高已经知道,在函谷关的不远处,陈胜已经拥兵百万了。

    拥兵百万,这是概念?这得有多少人?

    赵高和李斯帮助胡亥夺得帝王后,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想要高枕无忧的享用这荣华富贵,那胡亥必须要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要让他远离那群整日要胡亥当一个好皇帝的贤臣。

    同时,不能出现威望过高之辈。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赵高一定要处死蒙恬等一大批功勋卓著的大秦功臣。

    因为,一旦出现一个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