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楚汉之一统天下 >

第5章

楚汉之一统天下-第5章

小说: 楚汉之一统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召平倒没什么,反正他不过是想在乱世中谋求一场富贵而已,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倒是萧晖心里有些不甘,不过技不如人,他也无话可说。

    周伯露出感激之色,道:“多谢大人栽培,卑职一定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报将军之恩。”

    葛婴欣慰的笑道:“好好好!我得周伯,实乃我大楚之福,望你多加努力,练好本领,才是正途。”

    “诺,卑职遵命!”周伯身体打得笔直,恭敬的回答道。

    葛婴道:“来人,赏周大人战甲兵器和战马。”

    有了良好的装备,有了千人的队伍,周伯便有了保命的东西,更有了征战沙场的资本。

    此时台下,一道道目光落在周伯身上,有羡慕,有嫉妒,有悔恨……各种眼神皆而有之,不过更多的是对周伯的服气。

    周伯连全军第一的萧晖都打败了,没有人能生出任何的不满,不仅不能不满,现在的周伯已然是全军三大千夫长之一了,地位仅仅在葛婴之下,还需得多加讨好才是。

    何况,按照葛婴说法,周伯还有一身的学识。像这种能文能武的人才,自然是人人追随的对象。

    葛婴任命完周伯,发布命令道:“全军听令,大军起拔,全速开往铚县。今天吃两顿,一顿干食!”

    众将士无不欢呼,能吃上一顿干食,正是他们加入起义军的目的。

    葛婴继续说道:“我听说铚县粮草充足,待打下铚县,犒赏三军!”

    “将军万岁,万岁。”

    众将士这是真的欢呼不已了。

    大军开拔前,由葛婴亲自主持了祭祀天地祖先的仪式,祈求一路平安,马到成功。

    周伯的亲兵将战马牵过来,周伯一跃上马。他在军队里虽习过骑术,始终不及葛婴、萧晖这等长期在马背上征战的将领。

    见周伯的骑术不精,葛婴笑着骑马和他并头而起,时不时点拨他一番。骑行了一段,周伯也能应付自如了。

    一路上,周伯虚心请教,学会了不少控马技术和持矛攻敌的实用战术。虽然现在周伯还非常不熟练,不过只要练习几天,周伯就能应付自如了。

    希望打铚县没有恶战吧,否则周伯这样的情况,定然是战场中敌人攻击的第一目标。

    

 第八章 不堪一击的秦军

    陈胜起义军兵分四路,另外三路由陈胜、吴广、武臣带兵分别攻向苦县、柘县、谯县,只要打下了这四个县城,在战略上则能形成一个广大的势力,在中原大地形成无人能小瞧的规模,一举成为流民大军引领风骚的势力。

    更重要的是,打下这几个小县城,可以稍微缓解大军粮草不足的劣势,有了扩张全国的实力。

    除了陈胜吴广起义军外,各地造反运动已经形成燎原之势,各县城中人纷纷斩杀秦县令,或自立门户,或加入别的势力。

    不得不说,秦国的县令是一个无比悲催的职业。由于秦朝的制度的限制,秦国的县令是一群法家的饱学之士,他们尽忠履职,因为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因此他们往往扮演了欺压百姓的角色。而造反运动的第一枪往往就是打在他们的身上。

    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萧何数度拒绝高升县令的职务,因为智慧如他,早已看透秦国断不能久。

    在这个时间段,比较有名的造反运动则是会稽吴中的项梁起义,郯县的秦嘉起义,冬阳县的少年起义,强立陈婴为首领,能和项羽比武力的英布起义,郦商起义等等,当然还有规模较小的刘邦起义,以及刘邦追随的大哥王陵在南阳起义。

    这些流民大军推翻了秦的官场体制后,带领几百到几万人不等各自为政。这些流民大军群龙无首,为了粮食、地盘、装备除了攻击秦军之外,相互之间也会攻伐,一时间已天下打乱。

    此刻天下的起义军正需要一个领袖人物,而很快陈胜将会成为这个人物。

    若是是秦始皇嬴政复生,看到这样的情景,也必然会吐血再死一次。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基业,他以为能万世永存的基业,不过短短十几年,便又回到了解放前。

    秦国的地方将领在这个时候,也进行过激烈的抵抗,妄图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如过眼云烟的荣华富贵。

    胡亥二年,八月,葛婴大军开拔,马不停蹄的赶路,直奔铚县。

    然而,还未达到铚县的时候,被四处抓捕流民的秦军碰了拦截。带军的将领正是小有名气的秦国裨将范由。

    空旷的平原上,两军列阵,这次的不期而遇,使得两军已避无可避,只得开战。

    秦军的正前方,一杆黑色的大旗随风飘荡,猎猎作响。

    墨黑色的大旗之上,绣刻着一个斗大的秦字,大旗旁边,一名身穿锁子甲,头戴金盔,身后披着大红披风的中年将领神色肃然,骑马站在军阵前方。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秦朝裨将范由。

    范由骑在战马上,威风赫赫。

    而与之对立的,则是由葛婴率领的起义大军,骑着战马,在阵前的,正是葛婴和召平、周伯和萧晖三个千夫长。

    和整军肃容的秦军的相比,起义军则显得十分寒碜。

    秦军胜在装备,而起义军胜在人数。

    起义大军都是一些流民组成的,一半多的人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在军威仪整的秦军面前,不少人都吓得瑟瑟发抖,双脚打颤,若布是主将葛婴表现平静,各百夫长来回巡视的话,很有可能这支大军会一哄而散。

    范由手握马鞭,遥指着对面的葛婴,冷漠的面庞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大声喝道:“大胆逆贼,竟敢拥兵造反,待本将将你们击溃,全部斩杀。”

    周伯暗骂他是个傻瓜,他说白了要斩杀全部人,只能逼得起义军上下一心,顽抗到底。

    话音刚刚落下,不待葛婴下令,就听见旁边的萧晖大喝道:“狗官,找死!”

    周伯其实也算冲锋陷阵,奈何骑术不精,持矛进攻技巧太差,只能眼巴巴看着萧晖冲锋。

    范由闻言,定睛望去,只见一名肌肉横大,手中提着一柄战刀的萧晖,纵马朝他冲来。

    范由朗声大笑,讥讽道:“无名小卒也敢大放厥词,不知天高地厚。让本将会会你,让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说完,范由一拍马背,朝青年冲去。

    “杀!”

    范由大喝一声,右手高举战刀,左手拉着马缰,冲向萧晖。奔跑中,他身体微微后仰,然后腰间猛地发力,手中战刀猛然劈下,战刀破空发出尖锐的刺耳声劈向了萧晖。一刀劈下,刀势霸道凛冽,如银河倾泻,气势雄浑。

    萧晖和周伯比试,输的一塌糊涂,此刻他一肚子的气,正好撒在范由身上,萧晖见范由攻来,毫不畏惧,战刀挥出,和范由硬拼硬。

    “嚓!”

    范由是秦人,没有多少战功,其实武力也是平平,对付流民大军他往往是靠威仪恐吓对方,不战而胜,但这次却没有想到碰到了一个不要命的。

    交手之下,范由只觉得传来一股巨大的力量,他手中的战刀握不住,“哐当”一声掉落地下,萧晖得理不饶人,一刀又再次攻来,让范由亡魂大冒。

    眼见不敌萧晖,范由想也不想,拍马便撤。

    范由撤退,士兵也跟着撤退。

    葛婴骑马站在大军前方,见范由撤退,立刻大吼道:“杀!”

    见萧晖勇猛,随着葛婴一声大喝,他身后的士兵如狼似虎手持木棍、锄头、铁剑等冲了出去。

    范由撤退,秦军立刻失去了主心骨,兵败如山到,刚才仪表堂堂的秦军,竟然没有人愿意挺身抵挡。

    范由在逃跑过程中,被萧晖一刀拍下马下。范由立刻跪倒在地,大喊道:“我投降,将军饶命。”

    萧晖舔了舔嘴唇,露出嗜血的表情,一刀挥下,范由人头落地。

    周伯趁机大喊道:“尔等主将已死,降者不杀。”

    起义大军也跟着喊了起来:“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秦军士兵大多数都是楚人,纷纷扔掉兵器,抱头蹲在地上。

    这场战斗竟然虎头蛇尾,秦军如此不堪一击。

    葛婴哈哈大笑道:“看来秦军不过一群软柿子,根本不堪一击嘛。”

    周伯看到意气风发的葛婴,不由得暗暗摇了摇头。

    历史上,认为秦军不堪一击的人,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当年秦始皇嬴政统帅秦军,横扫了六国,其军力是何其的强横,只是后来赵高把持朝政,胡亥乱杀有功的将领,特别是代表人物蒙恬,导致军队四分五裂,最强横的秦军根本不愿意回援,这才导致了陈胜、吴广等起义军有隙可乘,如果,上位的人不是胡亥,而是智勇双全的扶苏,历史绝对会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正是因为一路上战斗太过于简单,陈胜攻下陈城之后,才急不可耐的称王,引来了章邯疯狂反扑,导致失败身亡。同样的,作为继陈胜之后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项梁,在拥有了谋臣范增的帮助之后,也是因为认为秦军全一群土鸡瓦狗,轻易分军给项羽和刘邦,为了私会定陶的情人,被章邯将他击败杀死。

    如果项梁不死,也就没有刘邦项羽什么事了。

    现在的葛婴也同样有了这样的想法。

    

 第九章 阴谋

    周伯忍不住提醒道:“葛大人,这支部队不过是秦军的地方军,战斗力不强也是应有之事。”

    听到周伯如此说,葛婴显得很是高兴道:“是啊。要是秦的中央军来了,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周伯有种杞人忧天的感觉,葛婴作为楚汉时期的名将,自然没那么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葛婴继续道:“周老弟,昨日我一直在回味你说的那些话,越是琢磨越是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等我们安营扎寨之后,不如你来我帐中,我们再好好谈谈?”

    这种事情周伯自然不能拒绝,在马上躬身道:“谨遵大人吩咐。”

    秦军等于是一支送上来的肥羊,击败这只秦军之后,除了刀剑弓箭等装备之外,还有不少粮草,难怪葛婴兴致如此之高。

    抓了其中一人一问,才知道和起义军一样,这支可怜的秦军也是一只四处打秋风的军队。

    两人正说话间,萧晖策马而来,兴致勃勃的向葛婴道:“葛大人,末将幸不辱命。”

    这场战斗赢的过于简单了,因此葛婴只是略微夸赞了一番,并没有过多的表示。

    萧晖道:“葛大人,这些投降的秦军,如何处置?”

    葛婴皱眉道:“你有何意见?”

    萧晖道:“这些都是秦军,始终是个麻烦,不如全部杀了吧。”

    在战国时期,杀降兵是一贯的做法。这么做是大有道理的,因为在战国时期,人们的国家意识很强,你若是俘虏一大批降兵,即使你释放了他们,也很难保证他们会不会调转头杀回来。

    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经验教训。而杀降兵最著名的事件便是秦国名将白起长安之战中,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兵。

    在一旁的周伯接口道:“葛大人,末将以为不妥。”

    葛婴显然更加愿意倾听周伯的看法,将目光投向他,道:“哦?那是为何?”

    周伯道:“秦军的地方军和中央军不同,地方军大多是征集本地青壮年,多是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