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181章

血沃轩辕-第181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吴三桂缓缓地摇了摇头,使者叹了口气,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李自成率贼军一进北京,就采取一项重大行动,即对京中各级官吏实行追赃派饷,予以无情地打击。从三月二十日开始,至二十五、二十六日,农民军遍街提士大夫。
  又以大册登记姓名,每一百人为一组,由八名骑兵武装押送到各营拘禁,从早到晚,“冤号之声不绝于耳”。追赃助饷,是从翰林官开始的。当三月二十三日,李自成发现一翰林家藏巨金时,便下了一道命令:无论新旧翰林官,每人派饷银万两以上。其后,明朝几乎所有的官吏被刑拷,追赃银,以向贼军助饷。
  吴襄自为御营提督,自然不能幸免。李自成为了要挟吴三桂就范,是把吴襄一家作为人质关押。他们被拘禁于刘宗敏寓所,也同样受刑追赃。
  吴襄被定下应该交纳的银子为二十万,但他只凑到了五千,结果以刘宗敏残暴的个性,吴襄所受到的苦头也自不必说了。
  使者的说话让吴三桂将信将疑,正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响起哭声,吴三桂正待发怒,忽见跌跌撞撞冲进一个人,一进门便放声大哭:
  “公子,快去救救老爷啊!”
  吴三桂仔细看时,却是父亲手下的旗鼓官傅海山,只听那傅海山哭诉道:
  “公子,自闯贼进京师之后,老爷一家人即被关押,每日都受到贼人拷打,几次都差点被活活地打死啊,老爷命我偷偷潜出京师,向公子告急。公子,再晚去一步,只怕老爷一家人的性命都不得保全了啊……”
  吴三桂哦身子晃了一晃:“那封书信可是我父所写?”
  “公子是说的那封劝降信吗?”傅海山恨恨地说道:“那哪里是老爷写的,分明是贼人牛金星事先写好,再命老爷抄写一遍的,尔后才派人送来的!”
  “李自成!”吴三桂忽然指着京师的方向大骂道:“李自成,你使我主蒙难,山河破碎,又辱我之家人,欺骗于我,国恨家仇,吴三桂和你誓不两立!”
  就在这一瞬间,吴三桂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大顺军在北京所作所为,还停留在打家劫舍的低水平的斗争上。李自成等不像是一个创业之君,他只是一个只图痛快一时,而无远谋的草莽。
  李自成、刘宗敏盲目蛮干,连吴三桂的家也给抄了,父母亲属都被拘禁,何等愚蠢的行为!稍有点头脑的人绝不会干出这种事情来。大顺军严重伤害了吴三桂一家的切身利益,他当然不能置若罔闻。
  吴三桂本来就是出身行伍,是在同满清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员骁将,他年岁正轻,血气刚烈,在君死、亲人蒙难、的情况下,他怎能忍辱再投向李自成投降?
  此刻父母遭难,顿时把他的勉强投降的信念击得粉碎,想到国仇家恨,怒火中烧,他再也按捺不住对农民军的极端仇恨,对部下说:“我不忠不孝,尚何颜面立于天地间!”他拔刀欲自刎。部将们急制止,说道:
  “将军何至此?我等誓死随将军死战!”
  “公子,可是老爷该怎么办啊!”傅海山心急如焚地提醒。
  “国家蒙难,主上遭殃,身为大明的臣子,本该以死效忠,何能投效仇敌,虽是被逼无奈,亦是我吴家只羞,拿笔来!”吴三桂冷冷地说道。
  吴三桂一挥而就,写道:
  “不肖男三桂泣血百拜,上父亲大人膝下:儿以父荫,熟闻义训,得待罪戎行,日夜励志,冀得一当以酬圣眷。属边警方急,宁远巨镇为国门户,沦陷几尽。儿方力图恢复,以为李贼猖獗,不久便当扑灭,恐往复道路,两失事机,故暂羁时日。不意我国无人,望风而靡。吾父督理御营,势非小弱,巍巍百雉,何致一、二日内便已失坠?使儿卷甲赴关,事己后期,实属可悲可恨……
  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之旁以诱三桂不顾也。男三桂再百拜!”
  吴三桂的这封信,明里是针对父亲,实则也是针对李自成、牛金星等贼军领袖而写。他直斥父亲隐忍偷生投降,对他训以非义,断然表示拒绝,并宣布自写信之日即与父亲断绝关系,即使李自成将父亲置于油锅或菜板之上,他也毫不动心,义无反顾。
  这封信不仅与父诀别,而且也是同农民军的彻底决裂。吴三桂是在感情激动的情况下倾注了他的全部心声,悲壮慷慨,气冲霄汉,读来有撼人心肺的气势。
  此时吴三桂已把山海关交给了李自成的使者唐通,自己率部驻扎在山海关外十余里出,准备进北京投降李自成。
  满腔愤怒的吴三桂,于四月四日突然返至山海关,向唐通部发动袭击。唐通根本没料到吴三桂会中途变卦,毫无防备,仓促迎战,被关宁军杀得人马几尽,仅剩八骑逃还北京。山海关重新被吴军占领。吴三桂率部返回关上,人们对这一事变都感到突然,不免惊惶不止。
  吴三桂返回关城后,决心征讨李自成。他陈兵演武场,举行阅兵誓师,激励将士的战斗意志。他的兵力,在这个时候已达五万人,号十五万人。
  在他累累军功积累起来的声望,和独特魅力的激励下,这支数目可观的战斗部队,已显示出一股敢战勇斗的气势。同时这一举动,博得了当地士绅的欢心,他们以美酒肥牛慰劳吴军。
  当地甚至有人专门为吴三桂的这一举动写了一首诗赞美:
  “一朝忽下令,南郊大阅兵。飞骑唤吾侪,偕来予参评。壮士贯甲胄,健儿拥旆旌。将军据高座,貔貅列环营。相见申大义,誓与仇雠争!”
  当时吴三桂的军营里还关押着了李自成派来的两名使臣,一个叫李甲,巡抚;一个叫陈乙,兵备道。吴三桂问乡绅们:
  “可杀李贼否?”
  众乡绅以李、陈在此,生怕日后遭到报复而不敢答,他出其不意下达命令,立斩李甲,割下首级祭旗;接着割下陈乙两耳,放他回京,让他传话说:
  “令李贼自送头来!”
  这等冲天干云的豪气,顿时让关宁军所有将士都跪了下来,大声道:
  “吾帅忠孝人也!”
  吴三桂以他超凡的勇气,无与伦比的魄力,赢得了当时所有军民之心,但在其后的选择,却又让这位大明杰出的将领,走上了一条他自己本不想走的道路!


  第250章 借兵
  在吴三桂与李自成决裂后,四月六日,李自成得到他的使臣被吴三桂处死的消息,十分震惊,转而大怒,余怒未息,九日又得三桂绝父的信,当即徘惶失据!
  他感到事态严重,便责备刘宗敏不该拷掠吴襄,为了补救失误,悄悄地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还宴请他,厚加抚慰,以示笼络。但为时已晚,连回旋的余地也没有了。这时,不断传来吴三桂募兵备战讨贼的消息。李自成别无选择,招降不成,只有兴兵致讨。
  而这时候的吴三桂,自斩杀李自成使臣,与父诀别之后,从而彻底断绝了同贼军的讨价还价,公开以钦差镇守辽东等处地方总兵官平西伯的身份,宣布“讨贼”,向各处散发告示。
  但是,吴三桂的这一做法,却使自己陷于了孤立,腹背受敌。西有李自成的大顺军威胁,关外之东有清军压境。虽说吴三桂及其所部辽兵善战,毕竟力量不足,无法抗拒来于自两个方面的攻击。
  虽然多尔衮答应不向其部发起攻击,但对于长期为敌的清军,吴三桂却有着一种本能的不信任……
  此时,他又一次面临着十分困难的选择,既然投向李自成这条路已堵死,剩下的选择是否投向清朝。他在同李自成彻底决裂时,尚未想到投清,而是自任讨贼之责,以报君父之仇。他在山海关传檄远近,号召和动员人们同他一起对抗大顺军。他召集溃散的士兵及唐通的部分降兵,大约在二万人左右。
  可是,显而易见,只凭这些兵力,仍然无法同久经战阵的大顺军相抵抗。吴三桂充分地估计到李自成不会放过他,迟早会来攻关的,他很忧虑双方力量悬殊,几经与诸将官讨论对策,当时就有部下向其提出约武英王朱由斌一共讨贼!
  在这一点上,吴三桂还是很有把握的,以他和朱由斌的交情,加上双方共同的敌人,他坚信朱由斌一定会出兵的,到时只要江南军能够牵制住北京,自己就有喘息的时机,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朱由斌的健康状况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就在他久思不决的时候,林庆宗却为他带来了一条噩耗:
  大明忠勇武英王,江南总督,骁骑大将军朱由斌去世!
  这消息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砸在了吴三桂的头上,几乎让他站立不住,吴三桂几乎是颤抖着抓住了林庆宗,用同样颤抖的声音问道:“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帅爷,这都是真的啊!”林庆宗哭泣着道:“江南军全军孝上加孝,祭奠忠勇武英王,从山东传来的确凿消息,江南军军营里哭声一片,大将郑天瑞等十九名将士自杀殉主,北京城里张灯结彩以示庆祝,李自成亲口说,义军屠夫一死,高闯王之仇今日终报!”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吴三桂一迭声地说了几遍,颓然坐到帅椅上,边上众将看去,竟有两行清泪从这铁打的主帅眼中流出,吴三桂喃喃地说道:
  “兄弟,兄弟,当日你我驰骋疆场,浴血杀敌,二十一骑冲敌营,五十骑大破金虏两千骑,犹自历历在目……今国家蒙难,朝廷蒙羞,正待于你约共讨贼,你,你怎么就这么去了……从此后天地茫茫,你让我再到哪去找你这样的兄弟……”
  “帅爷啊。”林庆宗擦了擦眼泪说道:“现在危急的不是这个,而是江南军自己内部已经乱了。忠勇武英王一去,郑天瑞等忠勇之士兵殉主,但剩下的将领却分成了几派,都想要接管江南军,甚至彼此间已经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而当突在最前面,位于山东河北交界处的刘风部,已经后撤三十里……”
  吴三桂任凭泪水流下,他痛苦地摇了摇头,他和朱斌都是一样的人,部下多能征惯战,足智多谋的将士,但这些人,全是凭借着自己和朱斌的超凡魅力约束着他们,一旦他们两人去了,那些桀骜不驯的将领谁都不会服谁,只怕当时就会乱起来……
  这时,又有部下飞奔进来,一见吴三桂便道:
  “帅爷,江南军之伐罪军总帅钟建,在台湾传书,言武英王既然已去,江南军不可无主,自己久在武英王麾下,劳军远征,是为江南军第一功。现武英王不在,自当由他统帅江南全军,若是有人不从,他当领大军挥兵杀到,以定江南军民之心!”
  “山东方面的态度呢?”吴三桂擦干了眼泪,重新恢复了冷静。
  “山东方面大将黄飙愤怒,传已发文训斥,文中说我以断臂之功,尚不如你一后进小子?他招李天齐、郭飞两部,只言若钟建敢来,他便去其拼个死活。刘风、何凯、徐军等却又结盟,听说……听说正在商议着投降李自成……”
  “好啊,好啊,我那兄弟一去,这些人就一个个跳出来了。”吴三桂冷笑不止:“若真的有人要接管江南军,我是武英王的兄长,除了我,还有谁人敢当此任!”
  他那些将领互相看了看,心里一片雪亮,帅爷也对掌控江南军产生了兴趣。
  “帅爷,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