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193章

血沃轩辕-第193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这才发现自己失口,急忙闭嘴不再言语。
  李自成勉强笑了笑,说道:“李兄弟这是直言啊,但说无妨,咱们过去就是不肯听这些话,这才有了今日只败,李兄弟,继续说。”
  不顾边上宋献策向自己连连使颜色,李岩的书生脾气又在这个时候发作了:
  “我们进了北京之后,如何使北京城内和北京周围的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没有多想。明朝降顺的官员,如何使他们真正归心,拥戴大顺,我们也没有多想;反而一下子抓了很多人,拷掠追赃,向他们要钱……”
  看了眼李自成,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李岩又继续说道:“北京的商人士民,也被强迫拿钱。另外,我们本来应该赈济饥民,整顿军纪,使百姓感到大顺确实与明朝不同,从而衷心地拥戴新朝,可惜我们一件都没有这么做!”
  “难道那些当官的没有罪吗?”李自成平静地问道。
  李岩定了定神:“这些人当然有罪,但是得天下需要用这些人,只能既往不咎,以后再犯,一定严惩这样才能笼络人心。”
  李自成点点头,说道:“这一步棋我们考虑不周。”
  这个时候的李岩已经完全放开了:“因为我们的信义还没有建立起来,恩泽还不为官绅百姓们所知道,所以在他们眼中,我们不是一个得天下的气候。这样,原来不反对我们的百姓也乘机反对我们,也会同我们作对。今天我们大顺朝的危险不仅仅在山海关兵败,而是在于失去了人心。”说到这里,他停下来,偷眼看李自成的神色。
  痛快地将心里话说出之后,李岩心中忽然感到害怕和后悔。他明白,像这样的话,宋献策不肯说,其他人更不肯说,现在他说出来了,闯王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怪罪他呢?
  可是他又想到,既然为大顺之臣,处此危急之时,就应该对闯王说出真心实话。倘若大顺朝一旦亡了,大家同归于尽,到那时想再对闯王说实话,就来不及了。忠臣事君,即是以身许国不管吉凶祸福,但求有利于国,而无愧于心的……
  “我说李岩,你尽说这些没用的做什么,闯王是问你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听着刘宗敏的大声问话,李岩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指着后面说道:“向那个方向撤退!”
  几个人朝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都差点跳了起来,刘宗敏大怒道:“李岩,你这是什么意思,那里是朱由斌的进军路线,难道,你要让我们去送死吗?”
  “听李公子把话说下去。”李自成显得很有耐心地制止了刘宗敏。
  李岩呼出了一口气,说道:“朱由斌和吴三桂是结拜兄弟,但是在这次山海关大战中,他却以诈死来蒙骗天下人。我猜,朱由斌之所以这样做,为的就是让我们大顺军和吴三桂、北虏一起最大限度地消耗实力,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
  见几人听得出神,李岩侃侃而谈道:“我军和敌人血战了那么多天,大家都已经到了精疲力竭的时候,这是朱由斌一直在等待的机会。我军若从朱由斌处撤退,大顺军尚有七千余众,若是强行阻拦,我等奋死抵抗,江南军反而得不偿失,在朱由斌看来,我们已成残部,歼灭只是早晚的事,他真正的敌人已经变成了北虏和吴三桂,而不是我们大顺军!”
  几人默默地听着,李自成频频点头,宋献策站起身说道:
  “主上,我以为李岩此计可行!”
  “对,反正是个死,就干脆冒险博一下!”李自成大声说道:“若是死在朱由斌手里,也好过死在吴三桂手里,命令各军,明日上午突围!”
  “主上,李岩这人虽然有才华,可实在太可恶了。”等李岩和宋献策走后,刘宗敏愤愤不平地对李自成说道:“他简直没有那闯王看在眼里……”
  “这些个书生嘛,总有些怪脾气的。”李自成冷笑着说道:“现在咱们新败,正是用人的时候,我警告你刘宗敏,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给我惹出点什么事情出来!”


  第262章 血色大旗
  东方的曙光照耀到了这片血腥的战场,刺鼻的血水、尸体发出的异味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吴三桂摸了摸曾经受过伤的鼻子,不由皱紧了眉头,不是因为这些难闻的气味,而是因为他发现李自成的大营已经人去楼空!
  胜了吗?看来是胜利了。李自成的全部力量在昨天被彻底击溃了,纵然自己和清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这一切却是值得的。
  很快就要进入中原了,再也不用守在这冷冰冰的,毫无生气的山海关了……
  将来的史书上会怎么评价自己?汉奸?还是帮着大清鼎定的天下的功臣?这些对于吴三桂来说已经并不重要了,自己选择的道路,自己就绝对不会后悔!
  朱斌,朱斌,我的兄弟!
  可惜,你再也看不到这一天了。当年在边关秉烛而谈,当年在敌营中面对千军万马笑看生死,当年书信来往意气风发,这一切已经永远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等夺了天下后,我一定要奏请皇上,为了修一座最豪华的墓,让所有的人都来看看,这就是我吴三桂的兄弟,这就是那个百胜名将!
  关宁军和满清的联军迅速集结起来,前锋吴三桂,左边英王阿济格,右边豫王多铎,后面压制的,是摄政王多尔衮,雄壮的八万多大军,即将像潮水一样淹没一切……
  忽然,前面出现了一片白色,一片巨大的白色海洋!
  那是什么?
  吴三桂的前锋部队停了下来,多尔衮也上来了,他们向那片白色海洋看去,终于看清楚了,那是一队队的士兵,穿戴着白色的孝服,哪里来的队伍,又是谁的队伍?
  白色的海洋波浪一样地翻开,一员大将紧紧握着一面大旗闪出,那大旗上几个金色的大字在蒙蒙的细雨中显得如此扎眼:
  “明蓟辽督师朱”!
  哪一个蓟辽督师?又是哪个朱家皇室的人?
  多尔衮向吴三桂看了一眼,却发现这员前大明的猛将也摇了摇头……
  又是一面大旗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大明忠勇武英王”!
  忠勇武英王!
  吴三桂的一颗心忽然剧烈到跳动了起来,武英王?武英王!
  那匹白色的战马从队伍中缓缓出现,马上的那个人也被白色笼罩,唯一不同的是,右手握着的那把天下闻名的战刀却让所有的人都认出了他:
  朱斌!
  大明忠勇武英王,蓟辽督师,江南总督朱斌!
  吴三桂向多尔衮摆了摆手,他慢慢催动战马迎了上去,不要任何人的陪同。他看到自己的兄弟,朱斌和他心意相通一般,也正在策马向自己走来……
  “兄弟,你没有死?”
  “我没有死,大明的仇没有报之前,我是不会死的!”
  “大明的仇人就在你的身后,就被你刚刚放过走!”吴三桂指着朱斌的身后说道。
  朱斌淡淡笑了一下:“他们走不远的,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一定会拿着李自成的人头去祭奠先帝!”
  “那么你来这里做什么?”吴三桂注视着他:“来帮我还是与我为敌?”
  “我并不想与你为敌。”朱斌平静地说道:“我只是来阻挡住你身后的那群人!”
  吴三桂知道他说的是谁:“清兵是我借来我先帝报仇的,是我兄弟的让条路给我!”
  “借兵?报仇?”朱斌的脸上写满了讥讽:“你摸摸你的脑后,你看看关宁军的脑后!那是什么,辫子吗?咱大明有扎这样辫子的吗?还是剃头盟誓?”
  朱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记得我们以前说过,生是大明臣,死是大明鬼,现在我做到了,可是你呢,兄长,你做到了没有!”
  “我没有做到,但我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再也不会回头。”吴三桂缓缓摇了摇头:“兄弟,十多年的兄弟情谊,难道真的非逼得我们要在战场上刀枪相见吗?”
  “十多年的兄弟情谊,十多年的兄弟情谊……”朱斌喃喃地说道:“当年没有你吴家,我也不会是现在的忠勇武英王;当年没有你吴三桂,也许我早就死在了乱军之中;当年没有你们的一力保荐,我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圣上,兄长,我朱斌欠你的……”
  正当吴三桂眼中渐渐有了光彩的时候,忽然看到朱斌抽出宝刀,猛然割下一片衣角,然后掷到了地上,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就这么默默地注视着吴三桂。
  割袍断义!
  吴三桂苦涩地笑了下,拨转马头慢慢向自己的阵中走去……
  “朱斌骗了你,也骗了天下所有的人。”看到吴三桂回来,多尔衮安慰着地说道:“不用怕,我八旗铁骑为你报仇。我看江南军只有四五万众,我军两倍于他,这次正好将其一举歼灭,以为平西王出口恶气!”
  吴三桂冷冷地看着战场,突然举起手中的大刀,大声道:
  “关宁铁骑,天下无敌!”
  “关宁铁骑,天下无敌!”
  听着关宁军如雷地呼声,左翼的英王阿济格冷笑了声,说道:“我就不明白摄政王和先帝如何那么看重吴三桂,难道靠着咱们八旗军,就打不下中原了吗?孩子们,把咱们大清铁骑的威风拿出来!”
  “大清铁骑,天下无敌!”
  “大清铁骑,天下无敌!”
  雨渐渐下得大了起来,吴三桂猛然疯狂地对着江南军的方向大叫:“朱由斌,我知你善用火器,可是现在连天也帮我,看看这天,看着这雨,你奈我何!”
  风雨中,一声声豪迈的声音,从江南军那清晰地传到了众人的耳中:
  “江南铁军,百战百胜!”
  “江南铁军,百战百胜!”
  大明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决定大明、吴三桂和满清生死存亡的一场大决战,就在永平这块地方爆发!
  时江南军投入到战场的为六万五千人,清军合关宁军全部为八万九千人,十几万人的呐喊甚至能把高山震跨。
  而这一场大战,两个不同阵营最优秀的将领,在这场血战中先后全部参战。
  江南军方面为朱斌、黄飙、郑天瑞、李天齐、郭飞、刘风、龙默寒、黎风……
  在清军方面则集中了满清的多尔衮、阿济格、多铎、螯拜、阿巴泰、苏克萨哈……明朝的降将也几乎一起投入战场:
  平西王吴三桂、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续顺公沈志祥、洪承畴、祖大寿……
  吴三桂知朱由斌拥兵十余万,一线战场只放了不到一半多的兵力,心中疑心有诈,力劝多尔衮不可在战场投入全部主力。
  多尔衮心中也是如此想法,便命中路吴三桂,左路阿济格各引一万人出战。
  朱斌以李天齐与刘风部首战,一万五千名江南军精锐投放战场。虽然在人数上略处劣势,但这一批江南军士兵已是百战之师,迅速与清兵杀得难解难分。
  素以江南军第一猛将著称的李天齐,率先在阿济格处取得突破。贝勒沙格泰不经命令,贸然出击,被李天齐斩于马下,顿时引起了清军不小的惊恐。
  李天齐趁机一鼓作气,连续冲突敌阵,连杀清军将领七人,毙敌三百余人,后面朱斌见壮,当机立断命郭飞部引两千众支援李天齐!
  就在李天齐部接连推进的时候,阿济格及时调整兵力,亲率主力增援,稳定住了战局。
  时雨越下越大,但双方谁都没有退兵的意思。多尔衮命孔有德领一万人投入战场,这员叛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