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219章

血沃轩辕-第219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叛徒全部杀死!”
  但这时人心已经散了,就连他的死硬分子们,也开始畏惧退缩。疯子,这是一个疯子,他要把自己和全城的人一起毁灭在这!
  城门终于被打开了,城内的军民疯狂地涌出城外,几十万军民的争先恐后,顿时又引起了一场大的混乱,不知有多少无辜者,没有死在大火中,却在凄惨的叫声中,被活活地践踏而死……
  “将军,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就在孙可望还在那跳着叫着的时候,白文选和马维兴两名部下冲了上来,不容分说一把拉起孙可望就冲下了城楼……
  “救火!救火!救火!”
  看着广元在大火中燃烧,朱斌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什么。胜败没有关系,但为什么贼人会用出这样的办法?此时此刻的他,已经只能从嘴里蹦出了这两个字。
  广元的这场大火,烧了足足两天两夜。江南军的将士们,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状况,又如何能够扑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广元毁在了这场人为的灾祸之中。
  这一场大火使得广元这一座名城,就因为一个疯子而毁坏。城外,到处都是劫后余生的士兵,还有那些普通的百姓。失去了家园的他们,有的在那痛哭离开的亲人;有人双目迷茫地看着远处几乎成为灰烬的家,他们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不知道他们的路到底在哪里……
  “抓到孙可望没有!”
  当朱斌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部下从来就没有见过武英王会有如此怕人的眼睛。他的双眼红得骇人,他在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抓住铁血宝刀的手,甚至在那微微颤抖……
  “王爷,我们将来可该怎么办啊!”
  看到武英王出现在了面前,大批的百姓涌了上来,他们团团围住朱斌,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紧紧抓住了朱斌,痛不欲生地哭道:
  “我家老大死在了战乱中,老二又被天杀的大火烧死了,媳妇也不见了,现在就剩下我和孙子两个了啊,可这家都没了,让我们怎么活下去啊!”
  “命令驻守京师之黎风、驻守江南之陶海,二十天内迅速各调运一百万白银、两万担军粮到达,不得延误一天,违令者,斩”朱斌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传令江南军各部官兵,但见孙可望者,不许降,杀无赦!”
  他发现自己很久没有那么暴怒过了,也从来没有如此悲哀过,甚至从来没有如此急切地想杀死一个人!
  他转向面前的百姓,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道:
  “不怕,家毁了,还有我朱由斌在!从现在开始,我会帮你们重建广元,一年,一年之内我还你们一个更好,更大的广元。我朱由斌说到做到,我要集大明全国之力帮你们重建广元!要钱、要物、要粮食,只要你们要什么我就给你们什么!”
  稍稍安抚住了百姓,又让江南军士兵帮着投降的大西军士兵和百姓收拾残局,安葬尸体,却见郑天瑞匆匆来道:“这倒奇了,刚才我入广元,却看到一座寺庙分毫未损。”
  朱斌心中大异,跟着郑天瑞来到广元西郊,却见一座宏伟的古寺依山而建。看到一个和尚经过,叫住了他问起,原来这座寺庙本叫川主庙,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后因唐代的武则天生于广元,后又当了皇帝,川主庙被改名为皇泽寺。
  随着和尚进入寺内,却让人大开眼界,原来这里保存着从北魏时期至明代的丰富石刻造像,这些珍贵的造像大多保存分布在寺中的“则天殿石龛”、“迎辉楼石龛”、“大佛楼石窟”、“中心柱石窟”、“五佛亭石龛”之内。
  “王爷以为这些东西如何?”
  正当朱斌和部下看得入神的时候,身后忽然响起一声声音,回头一看,却是一个须发皆白,不知有多少岁的老和尚,自我介绍下才知道他便是皇泽寺的住持秩明和尚。
  “好东西,好东西啊。”朱斌连声叹息:“广元屡遭战火,又被贼子孙可望在城内放了把大火,却被大师如此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大师功在国家,皇泽寺功在朝廷啊。”
  “不想终于有人重视这些了。”秩明的眼睛里流露出了欣慰的神色:“自唐后,此处历任官家便再无人关心,那贼军进入广元后,见这里没甚油水,也便不再来了。大火起的时候,皇泽寺紧邻大江,平日里我又早有准备,这才避过了一场大劫。”
  “大师,这些都是国家的宝贝,不可有失。我先给你留下一百士兵协助看护,待平贼结束后便会专门调拨银子维护。”朱斌明白这些东西的重要性,说道。
  秩明欣喜异常,将朱斌和手下请了进去,为他们送上香茶后说道:“贼人丧心病狂,我见王爷眉宇间似有自责之色,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此时正是王爷收拾川人之心,孤立贼子张献忠,以克成大事之时。”
  见他话里带着玄机,朱斌心中大是蹊跷,耐着性子听他说了下去:
  “王爷,其实这对江南军来说也是一个有利的时机。王爷可放出风声,只说要救治广元百姓,一边在此驻兵不前。那张献忠听了,必然不生疑心。而后可引一军,沿小路轻车疾进,直取成都,如此,张献忠贼军可以破矣……”
  朱斌注视着他,问道:“有何小路可走?”
  秩明微微一笑,回到禅房取出一个盒子,举起递到朱斌面前说道:“今特献蜀中地形图于此,王爷凭借此图,早晚必克定蜀地,以成不世之功,解救蜀地百姓于水火之中!”


  第289章 救命粮
  小心地打开那盒子,里面放着一张丝绢绘成的地图,蜀中地形图,那上面详细地标明的四川的一切道路山川河流,甚至详细到每一条小路也画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张地图对于目前的朱斌来说,简直就是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瑰宝!
  那个秩明和尚也不待朱斌问话,便详细在地图上指明了哪里能最快到达成都,哪里道路险峻,飞鸟也难以通过,哪里瘴气横虐,沼泽遍布,需要注意。种种小节都说得分明,只听朱斌和麾下众将士心中狂喜不已。
  等他仔细地说完了这些,江南军众将领脸上都露出狂喜。有了这份地图,取四川易如反掌,只在早晚之间。朱斌却忽然问道:
  “请问大师究竟是谁?”
  秩明和尚微微一笑:“老衲只是个皇泽寺的老僧而已。”
  朱斌让郑天瑞收好地图先行和众将退下,却对着秩明说道:“大师,你手绘蜀中地形图,分明是早有准备,大师必非凡人,还请赐教,也好容朱斌平贼后报答。”
  “我又哪里是为的报答。”秩明和尚请朱斌坐了下来:“昔日老衲还是一个行脚僧人的时候,游历蜀地,见蜀地地形险峻,想到三国时张松献图的故事,心里有所触动,便有由此手绘一图,不想今日终为武英王派上用处。武英王若非要追根究底,老衲只依稀记得,俗家姓名好像也是姓朱……”
  朱斌心中忽有所动,就听秩明和尚开口吟道:
  “曾忆当年山河碎,变起幽州鼙鼓急。燕王铁骑尽南征,金陵城破何堪惜……”
  朱斌面色大变,愣愣地看着这个老僧,过了很久很久,才慢慢地说道:“我知道你是谁了,你才是惠皇帝的后人……”
  “惠皇帝是谁?难道王爷说的是建文帝吗?”秩明微笑着说道:“王爷错了,秩明只是秩明,是这皇泽寺中修行的一个和尚,王爷才是建文皇上的后人……”
  见朱斌要说话,秩明向他招招手,引他到了外面,指着寺外说道:
  “王爷,你来看,你的大军正在收复大明的江山,你的将士,正在为大明浴血苦战,难道这一切还不够吗?谁真谁假并不重要,甚至连谁当这个皇帝也并不重要,姓朱也好,姓王也罢。当年我朝太祖皇上赶走了鞑子,可也没有把江山还给赵氏……这皇上只要一心想着百姓,一心想着我汉人的江山,那便是个英明之帝……
  王爷,我时常在想着,建文皇上是个好皇帝,但却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与燕王相比,欠缺武勇胆略,做事稍嫌优柔寡断,那句‘我要活着的叔叔’害苦了他的一生。王爷,老僧有一句大逆不道的话相赠,当今天子可立则立,若稍有成为昏君庸主的苗头,王爷可自取之。这不关乎于王爷的清誉,而是关乎我大汉的江山!”
  “朱斌懂了。”朱斌微微叹息一声:“多谢大师指点,朱斌这就下山去了,等我平定蜀地回来,再来向大师请教。”
  ……
  朱斌下得山来,却见部下前来禀报。原来广元的那场大火,把个好好城池烧得干干净净。那些个投降的士兵和百姓,居无所,食无粮。可物资从各地调运过来,没有二十天时间断难到达,这数十万军民的吃饭成了头等的难题!
  朱斌微一沉吟,说道:“先命陕西巡抚立即运粮过来,派人告诉他,三日之内若不能到达,他这巡抚也不用做了。至于眼前,命令我军将士只带本日口粮,其余的,全部留给广元难民……”
  那部下大急:“督帅,若是这样,三日后我们吃什么?总不成,总不成叫兄弟们饿着肚子打仗?”
  “饿着肚子也得打!”朱斌斩钉截铁地说道:“你告诉兄弟们,咱们再难,也难不过这些遭受大难的百姓。你让兄弟们去看看,这些人大多数的家人遇难,难道再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咱们就算吃树皮草根,粮食也得先尽着这些百姓!”
  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是考虑广元才遭大难,难民之心需要尽快抚平。二来这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正可借此而收川人之心。
  贼军烧城,官兵救民,这事传来开去,蜀地之民哪里还有不归心于朝廷的?
  果然,江南军将自己军粮留下救济难民,甚至救济那些投降过来的,当初敌人的举动被广元军民知道后,整个城外跪者如云,哭声一片。虽然每个人分不到多少军粮,但武英王高义之名已经传开。
  那朱斌却对降兵说道:“我当初应允过,只要你们反正,便不为难你们。你们现在可各自归乡,到当地官府领土养家银子和田地,若是哪个当官的不给,可直接来我这告状,我当着你们的面罢了他的官!”
  忽然有一降兵叫道:“武英王,你是个好王爷,江南军是仁义之师。可那张献忠和孙可望实在不是东西,拿我们当猪狗一般。王爷,我们也是当兵的,您要不嫌弃的话,我们都跟着你打张献忠去!”
  “王爷,收下我们吧,打张献忠去!”
  他这话一出顿时应者如云,十数万降兵全都站了起来,大叫大嚷着道。
  朱斌让他们安静下来,说道:“张献忠一定要打,可我不怕告诉你们,现在我江南军中已只得一日军粮,你们那么多人,我实在是养不活。你们还是在这等援救的粮食到达之后,回到各自的家乡去吧……”
  又是那最先说话的降兵说道:“王爷,江南军的兄弟吃什么,咱们就吃什么。我们没别的,就想着报仇。饿坏饿死了,咱们不怨王爷!”
  “对,饿死也要报仇!”
  正在降兵叫嚷着的时候,忽然看到那失去了两个儿子的白发老人,拉着孙女巍颤颤的走来过来,把才分发到的军粮划拉出一大半,放到了武英王的面前:
  “王爷,您是个大好人,可兄弟们不能因为我这半拉子入土的人饿着肚子。我给自己的孙子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