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242章

血沃轩辕-第242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月底,唐虎三自称为“猛虎大将军”,并号召全巴达维亚,起来反抗郑芝龙暴政,在他极富感染力的鼓动下,越来越多在火阿努脱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中国人加入到了其中,在至景平元年八月,起义队伍已扩大到了两万多人!
  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两万多人里根本就没有当地原住民,而就算把整个巴达维亚,甚至附近全部的中国人加在一起,也没有两万人,唐虎三哪里得到的那么多军队,只有天知道了。
  正当郑芝龙如临大敌,准备再次征剿的时候,唐虎三却带着他的部队忽然消失了……
  景平元年九月二十日,郑芝龙拥戴朱聿键称帝。同一天,几乎和郑军对台湾发起攻击的同时,“猛虎大将军”唐虎三,带着两万人向巴达维亚城汹涌而来,展开了最为猛力的攻击!
  起初巴达维亚郑部守将,并没有把这些“流寇”看在眼里,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不对。起义士兵作战思路清晰,战法明确。这些倒也算了,最为可怕的,是郑军的将领,在那些攻城的部队中尽然看到了:
  ——火炮!
  他们没有看错,真真切切的火炮!而且,从这些火炮的射程、威力来看,居然远远超过了郑军使用的火炮!
  郑军将领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急忙派人向远在福建的郑芝龙求援。但在郑芝龙的援军到来之前,他们却必须要忍受敌人可怕的炮火,忍受敌人一次次的攻击,忍受着被他们眼中的“流寇”狂攻,自己却像个缩头乌龟般躲在这里……
  “黄总镇,不瞒你说,咱可从来没有像今日那么痛快过。”看着几十门火炮不断吞吐着火焰,看着巴达维亚城里的郑军士兵狼狈躲避的样子,唐虎三大笑着说道。
  那黄总镇却笑道:“这次武英王派我来协助于你,本来我还想着困难重重,谁想到前几日一来,却发现你手下的士兵,无论装备还是士兵素质上,都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
  “这哪里是我的士兵。”唐虎三连连摆手:“这都是武英王秘密分批派来的部下。当日起事失败,早有武英王的人和我取得了联系,我那时才知道武英王早有安排。黄总镇,现在咱们可以把大旗打起来了,我这‘猛虎大将军’的名号也可以废去了……”
  “大明,黄得功!”
  那面大旗竖立了起来,城中的郑军官兵没有看错,这位黄总镇,正是平了高杰、刘良佐之乱的靖南侯、明军大将黄得功!
  “朱由斌,是朱由斌的人!”在城中的巴达维亚守将马景隆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们全中了朱由斌的计,什么狗屁的猛虎大将军,全是他妈的朱由斌弄出来的!”
  “将军,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啊?才被郑总兵调走了一万多人,现在,城里只剩下了两千多人了,反贼十倍于我啊!”
  “怎么办?”马景隆却是郑芝龙的心腹,他暴怒地叫道:“守住!都给我守在这里,哪怕全死了,也得死在城墙上!”
  炮火的攻击一日猛似一日,第三日,从海战中脱身的龙淄阁部水师,及时为黄得功和唐虎三运送来了一千多士兵,和大批的物资,再次增强了明军的实力。
  黄得功开始集中炮火,猛烈轰击巴达维亚正面。仅第一轮的轰击后,便造成了马景隆几十人的伤亡数字。已近乎陷入疯狂的马景隆,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完全不管不顾,命令士兵们强行驱逐巴达维亚的军民,修补城墙,充当士兵守卫。
  他自己则亲自拿着宝剑,四处巡视,但稍有畏惧之色者,当即斩杀,短短两个时辰,倒在他剑下的士兵、平民已有十几人之多。
  虽然马景隆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正面却还是被轰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而趁胜轰击的大明炮手,却在不断的往这个缺口继续增加炮弹,继续撕扯着这个缺口……
  马景隆就快要疯了,他喷射出四溅的唾沫,在半空中不断挥动着宝剑,嘴里近似丧失理智地狂吼大叫:“杀,杀!给我杀光朱由斌的人,不许后退,不许后退,退者死!”
  但稍稍有正常思维的人,已经看出巴达维亚是不可能守住的,士兵们都露出了畏惧的神色,甚至,包括部分将领在内,眼神也开始变得闪烁不定。
  就在马景隆又杀死一名部下的时候,一个游击忽然大叫了起来:
  “他们的,总是一个死,反了!”
  “反了!”
  “反了!”
  一人出声,顿时应者如云。
  “谁敢反,谁敢反我杀了谁!”马景隆嘶声叫道。
  “我先杀了你!”
  那游击大吼一声,宝剑快捷无比的刺入了马景隆的后心。
  马景隆踉跄了一下,他想回头看清是谁,但他只看到了周围将士们愤怒的眼睛,看到了一口口雪亮的钢刀举起,然后,向着自己的身体落下……
  巴达维亚的城楼忽然亮起了白旗。黄得功看了唐虎三一眼,笑了,这是早就在预料中的事,在如此优势的兵力,和如此强大炮火的打击之下,守军的心理防线迟早都会被打破!
  大明景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巴达维亚郑部受奖马景隆死于兵变,守军开城投降。在被郑芝龙盘踞了三年之后,大明军队再次开进了巴达维亚。
  “向武英王报捷!”黄得功深深吸了口巴达维亚的空气,空气中硝烟和血腥味有些刺鼻:“景平元年九月二十三日,靖南侯、巴达维亚总兵黄得功,成功夺取巴达维亚,并将按照事先约定,增援台湾,向郑芝龙发起反击!”
  随后,他向唐虎三道:“虎三老弟,我要急速开台湾开拔,我给你留下一万士兵和全部的火炮,巴达维亚,就拜托老弟你了。”
  唐虎三领了命令,却看到一队士兵押来了几十个红夷。追问下,却原来是当初留在巴达维亚的西班牙人。自郑芝龙掌握巴达维亚后,他们向郑芝龙贿赂了一大笔钱,这才得以没有受到郑军士兵的伤害。得以继续留在巴达维亚经商。
  黄得功接到的命令,是将巴达维亚的一切红夷全部赶走。他正想下达命令,却见到红夷中有一女人不过十七、八岁,长相甚是美貌。他却留上了心,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通译把话翻译了,那女子回答道:“我叫琳达·罗德里格斯·席尔瓦。将军阁下,我们都是普通的生意人,请不要伤害我们的性命。我们可以缴纳一大笔赎金。”
  “不伤害,不伤害!我断然不会伤害于你的……”
  黄得功笑了起来,叫来一名士兵吩咐道:“你派几个人把这什么什么达的,小心护送去京师,亲自交给王爷,嘿嘿,王爷现在还一个人在京师,弄个红夷的婆娘给他倒也有趣!”


  第313章 倭岛
  “王爷,郑森指挥的军队,对台湾和澳门等地发起了无数次攻击,但都被钟建击退,而黄得功指挥的大明军队,已经顺利夺回巴达维亚。我大明平叛军队,预计在十日后对福建郑芝龙发起最后总攻击!”
  “知道了,我大军在福建一带筹谋三年,郑芝龙早晚必败。”面对黎风的报告,朱斌似乎显得并不如何热心:“黎风啊,你过来看看,这是哪里?”
  黎风近前,朱斌面前放着一张地图,上前一瞄,便毫无犹疑地说道:“回王爷,此地必是倭岛!”
  “对,对,就是倭岛。”朱斌居然显得有些兴奋,搓着双手说道:“你看,这里是美作,这里是南海道……不想地图却标得如此仔细”
  这张倭岛地图,详细地注明了大明、朝鲜、倭岛的各个方位。在朝鲜那并仔细写着,“朝鲜乃箕子封国,汉唐皆属中国……”关于倭岛更是绘制得详详细细。
  黎风眉毛跳动了下:“莫非王爷想对倭岛动手了?”
  “早晚的事,早晚的事。”朱斌头也未抬,只管在那专注地看着地图:“倭人可恨,倭岛可灭。黎风,嘉靖四十二年兴化的倭寇之乱你可知晓?”
  “属下当然知道。”黎风面色凝重地道:“嘉靖四十二年大年三十晚上,兴化大明子民正喜气洋洋地围炉守岁,突然数声炮响,满城杀声震天,六千手持刀枪的倭寇,从西门外翻墙入城,如同畜牲一般,见人就杀,杀了就抢,全城军民被杀近两万人,血流成河,汩汩有声。此是为我大明之耻,黎风又安敢忘记!”
  看了一眼朱斌,黎风忽然说道:“王爷,想必你知道我便是兴化人,故尔有此一问。当日倭乱后,为了表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我兴化人便在大红的春联上头覆盖一截白纸,取名叫做‘白头春联’,又因为是正月初二回家收埋亲人的尸体,后人把这一天定为‘探亡日’,最为忌讳的是在初二这天互相拜年。由于大年三十晚上围炉守岁不成,改为初四重新围炉。从此,我们便把大年三十晚上作为小年除夕,把正月初四作成定为大年除夕,俗称‘做大岁’。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在倭乱中死难的人……”
  这些朱斌倒是闻所未闻,他叹息了一声:“原来这其中还有这许多故事,我倒是不知道了。黎风啊,如果给你一个报仇的机会,你会怎么做?”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黎风想也未想便道:“若有机会登陆倭岛,黎风势必屠光全倭,为我兴化父老乡亲报仇!”
  “当初的倭寇之乱,何止你兴化一个地方遭到了倭寇的屠杀,我大明东南沿海哪处没有受过这样的惨痛记忆?甚至松江、无锡这些地方亦遭倭寇袭击……”说这话的时候朱斌的神思有一些恍然:“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好一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不错,我大明正该如此,我汉人也正该如此!”
  黎风显得有些犹豫起来:“想法当然是对的,但是,王爷,此时我大明初定,金虏尚未平定,各地势力均需翦除。若早这个时候对倭岛用兵,是不是显得太仓促了些……”
  “我也正是这么想的。”朱斌点点头道:“不过也就是在这两年的事。必须在这两年中,提前让你们这些头头脑脑们心里有个底,不要事情突然出了,一个个都措手不及!”
  黎风猛然想到了什么:“王爷,你先攻巴达维亚,后攻倭岛,难道,王爷,你想……”
  “我想让大明的战旗插到普天下的每个角落!”朱斌淡淡地笑了一下。
  黎风却微微摇了摇头:“只怕,王爷的心思没有那么简单。依属下的看法,恐怕,恐怕王爷是在预先安排着什么……”
  “黎风,太聪明了有的时候未必是好事。”朱斌微笑了下:“不过你猜得没有错,我是在安排着一些事情。陛下现在是个孩子,可他迟早会长大的啊……”
  “属下曾经说过,早晚会被王爷杀掉,因此说起话来也没有了顾忌。”黎风倒是并不在乎:“现在陛下对王爷甚是依恋,可等陛下长大之后,与王爷一起,不得不面临的最严酷的事实是,历朝历代,功高震主都是最让君王忌讳的事情!”
  朱斌淡淡地笑了,但笑容中却分明有些苦涩。
  是啊,在他的心中,景平帝便如他的儿子一般。但他毕竟是皇帝,自己终究只是个臣子。当景平帝长大后,懂事后,会怎么对待自己?难道皇帝会容许一个臣子的身份地位,比当朝的君主还要高吗?
  如果景平帝将来是一个英明的君主,自己根本就不想和他抢夺皇帝,但自己又该怎么做?继续当把持朝政的忠勇武英王,和皇帝一起争权夺利,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