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285章

血沃轩辕-第285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一席酒摆明了就是朝鲜人的内部斗争,而且最为滑稽的是,是朝鲜国王和自己亲生儿子,为了权利的争斗,朝鲜党争发展到这步,对大明而言无疑是最为有利的。
  李宗把话题逐渐地引到朝鲜人最为关心的,在权利斗争中明朝是否会插手的问题,他问道:“功西派现在虽然被击溃了,但其余党仍在。我决议彻底肃清功西派的势力,忠心使朝鲜归顺于明朝。到时,还要请将军帮忙啊……”
  他这是在用非常隐晦的话,试探着明朝的态度。李建标微微笑了一下:
  “来的时候武英王已经再三交代过我,我们来到朝鲜,只为为了帮助朝鲜赶跑女真人,至于朝鲜的党派之争,我大明朝廷的态度,是绝不插手其中。所以,虽然我很想帮助国王,但朝廷之令我却不得不能遵守!”
  李宗闻言大喜,明朝将领的话是在清楚地告诉自己,朝鲜自己的问题自己处理。只要不触犯到大明的利益,无论朝鲜斗到如何天翻地覆,八百明军都绝对不会参与其中。
  有了这样的承诺就足够了。李滞长久地羁押在盛京,在汉阳毫无势力可言,他又凭什么来和自己争夺王位?光凭着自己的王宫卫队,他就可以完全地控制住汉阳的局势。
  汉人有一句话,叫“虎毒不食子”,自己也并不想真的就要了儿子的命,只不过想把他关押起,好好地教训上几年,等到自己死了后,这个王位还不依然是他的?
  但是,李滞的面色却忽然一下变了。他最大的依靠,和父亲争夺王位的全部本钱,那就是大明的朝廷。但现在李建标的话,却一下让自己的希望,彻底花成了水中月!
  他才正想说话,却见一边清西派的领袖宋时烈以目视之,李滞便把话又重新咽了回去。
  酒席才一结束,李滞借故出了庆云宫,在外等了一会,见宋时烈从里面走了出来,急忙一把拉住了他的衣袖,低声哀求着道:“我王即将对我对手,还请先生救我。”
  宋时烈叹了口气:“我料王只会囚禁于你,必然不会伤害你,世子请千万不要惊慌。等过了三五年后,王自然会还你自由,这国王的位置却依然还是你的……”
  “若被囚禁,与死何异?”李滞哭泣着道:“况且纵然王不想伤我,但他手下的那批奸臣,岂有不挑拨的道理?又凤林大君和麟坪大君皆在,无不对王位虎视眈眈。如此李滞之命休也!”
  宋时烈对他颇是同情,这位世子李滞在盛京一被羁押就是十几年,好容易逃了出来却又面临着如此险恶的局势。何况,自己的心中还别有一番想法。功西派虽然被除了,但自己所领导的清西派却依然得不到国王李宗的信任。
  李宗真正相信的,就只有以金光柄为首的这些人。其实所谓的清西派和功西派之间的斗争,是李宗最乐意看到的。因为无论哪一派想要取得大权,都必须得到这位国王在暗中的支持。而任何一派独大的局面,却是李宗最不想的。
  但李滞就不同了。这位世子毕竟在盛京当了十几年人质,对朝廷中的险峻并不清楚,所唯一依仗的无非就是明朝的帮忙而已。一旦他当上了国王,朝政很快就可把持在自己手里。对明朝的态度宋时烈太了解了,只要是亲明派掌权,无论是谁他们都是能够容忍的。
  宋时烈这时面上露出了胸有成竹的微笑:“世子不必惊慌,若要保全性命,扭转当前被动局势,我以为,唯一之道,便是去求得明军的支持,尤其是李建标将军的支持!”
  李滞缓缓摇了摇头:“可是,刚才李将军的话已经非常明确了,明军只是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他们并不想介入我们的斗争,要想取得他们的支持,我看这实在是太困难了。”
  “不然,世子错了,王也错了。明朝并不是不想介入,而是不愿意太明显地介入,以免引起我朝鲜人不必要的反感。”宋时烈笑容不减,说道:
  “世子可以想一想,如果明朝真的不愿管,为什么会派军队送你回来?如果真的不想管,为什么没有提到撤兵的日期?我看,明朝的李将军,此刻正在军营等待着世子的到来!”


  第357章 内乱汉阳城(一)
  正如宋时烈所判断的那样,这么晚了,李建标的大帐里却依然灯火通明。见到朝鲜世子李滞的突然出现,李建标似乎早有准备,一见李滞之面便笑道:“世子深夜而来,想来必有大事相教于我!”
  “请将军救我性命!”谁想到,那李滞却一下跪倒在地,哭诉着道:“国王欲要加害于我,李滞朝不保夕。思来想去,唯今之计,只要仰赖将军。我李滞一命事小,可国王却听信奸臣谗言,欲要降清。此天朝与我李滞之大恨也!”
  李建标面上露出惊疑之色,将李滞搀扶起来:“世子何出此言?想绫阳君乃是世子之父,天下岂有父亲谋害儿子的道理?想来世子身边必有小人挑唆,致使世子如此惶恐,千万不可当真。我这就送世子回去,以辨明是非道理……”
  李滞大惊失色,连连摇手说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眼下李滞性命尚无大碍,可一旦回得庆云宫,只要国王知道了此事,也许将军明日便见不得我了。”
  李建标心中叹息,朝鲜的一切都在按照武英王设想中的进行。武英王曾有言,朝鲜君王其心最是刻毒,为了权利,兄弟相残,父子相残,兄杀弟,父杀子的事情比比皆是。一个国王若是失去了势力,便连一只狗都不如。
  他这带着八百明军来到朝鲜,一是将满清的势力从这里驱逐出去,第二个,也是最关键的任务,便是利用朝鲜国内的矛盾,将朝鲜的政局纳入大明需要看到的轨道。原想这事会有些波折,却不想李宗和李滞的矛盾,这么快便浮上了水面。
  武英王的意思非常明确,控制住李滞比控制住李宗对大明而言更为有利。一来李滞深受满清之害,对满清之恨彻骨铭心,上台后必然会成为坚定的亲明派。二来李滞曾亲眼见过明朝的强盛,明军的威严,在短期内不会生出二心。
  其实,在李建标的心里,更愿意的是去前线打仗,而不是介入到朝鲜的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但武人的责任,无非服从二字。而在临行前朱斌对他说的话,更是清晰地印在脑海:
  “控制住朝鲜对我大明意义重大,其一是可以对满清形成包围之势,使其在做出国策时不得不对身边的敌人有所顾忌。其二是朝鲜有着大量的物资,以及人力可以供大明使用。我大明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做那种没有任何实质利益而言的宗主国,而是要利用身边的一切国家,来为大明服务。而朝鲜和暹罗,就是第一步。李建标,你这次的责任重大,不但要扶持李滞顺利登基,更为主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不让朝鲜人产生反感。我知道对于军人来说这任务有些困难,在但再困难你也必须给我完成……”
  李建标呼出了一口气,说道:“世子,既然你说的形势如此严重,身上肩负着稳定朝鲜的重任,到了必要的时刻,不得不出手助你,你且把朝鲜目前的状况,一一说给我听。”
  见明将语气有所松动,李滞大喜过望。便把朝鲜国内的党争对李建标诉说了一遍。
  在朝鲜的仁宗、明宗时期,朝鲜的实权被文定王后把持。崇佛排儒并好于内斗的文定王后,根本无心关心北方边境之事,这样给了女真族人可趁之机。到了第十四代国王宣祖初期,朝鲜北方的大片国土又沦落到了女真部落的手中。
  宣祖国王派出了李舜臣、元均等名将北伐征讨。但就在这个时候,朝鲜内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朝鲜内部的朋党纷争日趋成熟,终于诞生了东人党和西人党这样的成熟政党,开始了长达两百年的朋党政治。
  其后的光海君是依靠朝廷里大北派的势力登上王位的,而大北派的政敌西人党一直处心积虑要除掉光海君。这样,明朝就大力支持西人党,推翻了光海君,拥立了他的侄子绫阳君为新的朝鲜国王。
  绫阳君和西人党上台后,改变了对后金的怀柔政策,接受明朝的诏令,积极备战讨伐女真。后金与朝鲜的关系,一下子就恶化了起来。这在后来也衍生出了女真人两次入侵朝鲜的战争,终于使朝鲜沦为了满清的附属国,脱离了大明地统治。
  满清军队的两次入侵,也促使朝鲜的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帮助绫阳君李宗登上了王位的西人党,也因着李适之乱分裂为亲清的功西派和反清的清西派。由于功西派在绫阳君李宗反正和平定内乱的过程上立的功劳超过了清西派,因此功西派的势力压倒了清西派!
  而一力主张与满清和谈的大臣金自点、崔鸣吉等功西派要员就借此掌握了朝廷的权势。
  对明朝击败清朝依然抱有强烈信心的清西派,面对了功西派更大的打压,其势力被扫除。与此同时,在功西派内部也分裂为了主张出兵援助清朝的洛党和反对出兵援助清朝的原党。洛党的金自点在获得了领议政的职位后,完全压制了原党。
  随着明朝军队山海关大捷的消息传到朝鲜,朝鲜内部又发生了变化。西人党再次分裂为亲清的汉党和反清的山党。
  而这次借助明军护送李滞归国,本来处于下风的清西派,却出人意料的铲除掉了原功西派在汉阳的势力。但这并不表明清西派就把持了朝政。因为在朝廷的背后,还有一个由国王李宗所支持的王党存在。
  听着这个派那个派,李建标的头都大了起来。朝鲜就这么个弹丸小国,居然朝政的党派之争比起大明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仅在绫阳君统治朝鲜的时候,听起来朝鲜几乎就有七、八个党派之多。
  “这样。”李建标沉吟着说道:“这些听起来世子的确有危险。我想着要先确保世子的性命不会出现任何的闪失。我给世子调拨二十名精兵,昼夜护卫安全。世子乃我大明的客人,明军自然有责任这么做。这样,第一个问题我想可以解决了。”
  李滞的眼泪都几乎要流了出来:“将军大恩,李滞何以为报?将来若有为王一天,朝鲜必然时代与大明友好。李滞对天盟誓,此生必然不违此誓言。”
  李建标心里冷笑了下。这位世子自己的性命都在岌岌可危之中,却一心想着哪天能登上王位。这样的人,就算真的当上了朝鲜国王,难道便能呆的长吗?
  “当然,朝廷的命令我是不敢违背的。”李建标接着说道:“朝廷严禁我插手朝鲜内斗,其余的事情却还需要世子自己解决。我唯一可以给世子的承诺,就是一旦汉阳发生了什么变故,明军将确保朝鲜百姓的安全。除此之外我便不能再给你什么了……”
  他这话给了李滞一个明确的信息,在权利地争夺中,李滞和李宗之间的争斗,将由他们两人自行展开,而监视着汉阳的明军,将只会倾斜于胜利者一方。
  但这对于李滞来说已经足够了。在从大明京师回来的时候,武英王朱由斌给了他大量新式武器,用这些武器足以武装起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出来。而同时,在支持自己的宋时烈那,也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武装。
  随后两人详细说了一些细节。李建标将明军布防情况,一旦发生变乱时的控制区域,详细的在地图上标明了出来。并且和李滞约定了遭遇时的暗语,以避免发生误伤的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