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295章

血沃轩辕-第295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站着说话能显示做臣子的本分,其实臣倒认为,对皇上,对朝廷的尊敬是放在心里的,而和站着或者坐着,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朱斌执政以来,只怕是这一条建议最得大臣们的心了。其实有些对朱斌不太满意的大臣现在仔细想一想,这位武英王也未必便那么讨厌了。他先是奏请皇上允许内急的大臣去解手,接着又提出了这一条建议,也算是处处为着臣工着想了……
  “对皇上,对朝廷的尊敬是放在心里的……”景平帝默默念了一遍,点了点头:“准,从现在开始就按武英王的意见办。从即日起,大臣上朝,皆按官阶品级自行入座。来也,给众位大人看座。不过,这茶水点心朝廷可就不管了啊……”
  稚嫩的声音说出的话,让朝堂里响起了一片笑声。明军中有许多将领都是第一次见到皇帝,现在都觉得武英王保的这位皇帝总算没有保错。起码,他不像自己的父亲崇祯那般,忽冷忽热难以琢磨。
  景平帝清了清嗓子说道:“自我大明国难以来,幸赖文武大臣齐心,一心奋发,这才重整了我大明的江山,朕在这里要谢谢你们了,没有你们这些守节的大臣,没有你们这些不具生死的将军们,便不会有朕今天坐在这个位置上,朕给你们鞠躬了!”
  说着这位小皇帝竟真的站了起来,做了一个千古以来帝皇从来不会做的动作:他给所有的大臣们深深鞠了一躬!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誓死卫护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些大臣们做梦也想不到皇帝竟然这样,全都站了起来齐声应道。
  “好了,都坐下吧。”景平帝自己先坐了下来,说道:“其实,有一些事咱们也无须隐瞒,雪耻国难的将军们,都是武英王的麾下,咱们明军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以前江南军为主。这些将士们对国家社稷的贡献,朕想也不必再多说了。
  前些日子朕听到这些将军们回来,心里高兴得很,就把叔父叫到了宫中,商议着要怎么再好好地嘉奖一次这些有功劳将士,有人说已经给他们升过官了,可是朕以为这还不够。可是这次朝廷一不赏官,二不赏钱,武英王给朕出了个非常好的主意……”
  大臣们的心里有些纳闷,不赏钱不赏官,那还能赏什么?
  景平帝对朱斌说道:“武英王,开始吧。”
  朱斌点了点头,站起来大声道:“郑天瑞,黄飙,钟建,李天齐,郭飞,刘风,龙默寒,魏重义,龙淄阁,李德,徐军,何凯,出列!”
  “末将在!”
  随着朱斌的点名,这几员明军大将全部站了起来。
  “尔等尽忠报国,浴血疆场,内定流寇,外逐金虏,百战余生,有大功于朝廷。今特授大明一级铁血勋章,以为世代嘉奖!”
  这些将领们怔在了那里,不知所措。等到太监们将盘子托着的铁血勋章拿了上来,朱斌一一亲手为他们佩带在胸口,他们这才看清楚,这是纯金制成,外面镶以宝石,样子像一只腾云欲飞的巨龙的勋章。
  在勋章正反面,各刻着四个字:
  正面是“铁血报国”,反面是“百战百胜”!
  这并不是金钱,也不是官爵,但在这些将领们的眼中,这却比任何东西都要珍贵,这是对他们功勋的嘉奖,这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这,将是万代传颂的故事。而他们这一些人,也将是大明帝国第一批接受这份荣誉的将军!
  “臣等誓死捍卫大明,铁血报国,百战百胜!”
  “陶海,黄溪,出列!”
  陶海和黄溪这两个人,却没有想到授勋里居然也有他们的事情,一时有些茫然失措,等朱斌再次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这两人才站了起来,应道:
  “属下在!”
  “陶海,黄溪,虽不曾临前线亲自杀敌,然陶海供应大军物资,调度有方,黄溪搜集情报,屡定叛乱,功同战功,特授予大明一级精英勋章!”


  第367章 老兵们的资历
  随着朱斌的大声宣布,一级精英勋章也被佩带到了他们的胸口上。同样是由黄金制成,外面镶以宝石,但外形却是一只展翅欲飞的苍鹰,那即将张开的翅膀,还有锐利的爪牙,岂不正象征是即将腾飞,却傲然面对世界的大明帝国?
  陶海和黄溪咬了咬嘴唇,是的,对于那些征战于疆场的将军们,他们似乎显得不那么起眼,但,武英王却依然没有忘记了他们所做出的卓越功勋。知足了,能被朝廷记得,他们什么都知足了。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本人最大的赞扬!
  这次授勋总计分成九级十八种。以郑天瑞、黄飙、陶海等人为首的为一级勋章;以李定国、黄得功等将领为首的,得到了二级明锐勋章的嘉奖。而以孟志轩、李建标等青年将领为首的,则获得了三级精锐勋章的褒奖。
  张云乐、孔浙扬这些文官,朝廷也并没有忘记他们。他们因为出色的政绩,得到了一级政扬勋章的奖励。还有卢英、葛亨这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官员,也同样在胸口佩带上了银灿灿的二级服务勋章。
  当然还有一些人,他们也得到了勋章,但这份荣誉却无法当着所有人的面颁给他们,他们为大明做出的功勋,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他们得到的勋章,也只能存放在盒子中,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颁给他们。比如在满人那的何墨,在朝鲜的何田……
  这是一对亲兄弟,哥哥比弟弟大上两岁。他们的父母都死在了女真人的手里,而当他们接受下了任务的时候,也意味着他们另一段人生的开始。是的,他们从此后失踪了,他们的亲人从此后便永远失去了他们的消息。
  他们本来有妻子,有孩子,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再属于他们。因为绝对的机密,黄溪没有给他们家里任何的安家费。迫于生计,他们的妻子改嫁了,他们的孩子也跟着新的父亲有了新的姓名……
  他们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有默默地把这份屈辱忍在心头,默默地承受这一切,然后继续完成他们的工作。因为,这是他们的使命。对大明,对自己一份根本无法拒绝的使命……
  和他们一样活动在各地的情报人员,还有很多很多……
  借着这个机会,朱斌随后宣布了对军制的改革。总兵、参将、游击这些职位从即日起废除。以大元帅,大将军,督军大将军等代之。目前的最高职位为督军大将军,以郑天瑞、黄飙和钟建三人领之。而这一职位又分成内外两种。
  明军内部的督军大将军属于三级将军行列,而相对于驻扎在外藩的督军大将军,比如在朝鲜的李建标,则属于六级将军行列。将军总分六级,以左、右、前、后、中以及水军区分。比如郑天瑞即为前督军大将军,黄飙为左督军大将军,钟建为右督军大将军。
  对于各级将军所领将领,士兵,也都做了明确的说明。各级将领在面对突发状况,都能够有限度的自由调度手中的兵力,但在不得朝廷正式允许的情况下,其调度兵力总数不得超过两千,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才可以增加到六千人。
  龙淄阁和李德为水军督军左右大将军;李天齐、郭飞和刘风等人被晋为督军副将军,出任意料的是龙默寒和魏重义,也一举而成为了督军副将军。本来在众人的想法里,若单以二人的战功来说,应该在领军将军的位置上。
  但朱斌对此做出了耐心地说明,魏重义号为“炮神”,火炮部队不知倾注了其多少心血,昔日更是有一炮击毙张献忠的功劳;而龙默寒虽然为人显得狠了些,但指挥的火枪部队却锐利无敌,尤其是在创建“火突骑”上更是有功,因为可以晋为督军副将军。
  其实,在朱斌的真实相法里,只要进一步突出火器的重要性。明军将逐步完全以火器取代刀枪,从而告别冷兵器时代。对龙默寒和魏重义的提升,也正是这一思想的延续。他的计划非常之的明确,即在两年之上完成军队八成以上的转换工作!
  这次朝会并不仅仅对军队进行变革,在宣布完对军队的改制之后,新的《大明律》正式推出。这份大明新的律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宣告完成,几乎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接着,朱斌带着所有的官员,在朝堂之上宣誓此生永远忠于《大明律》,誓死捍卫《大明律》。
  《大明律》的诞生,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大明帝国将走上一条法制的道路。一切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再不以上级官员的喜好来评定某样事情,某个官员,包括民间的纠纷等等在内,皆有《大明律》来裁定。
  在《大明律》的第一条规定:“皇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的唯一君主,是一切大明军队的最高统帅。内阁是辅佐皇帝治理江山的主要帮手,内阁的最高首脑称为首相。内阁具有对国政的建议权和否决权,而皇帝拥有最后的决定权……”
  在这份《大明律》里,皇帝的地位再次得到了律法上的重申,但同时《大明律》中对内阁权利的明确规定,也开始悄悄地束缚起皇帝的某些特权来,比如内阁所具有的否决权。而这正是朱斌在竟深思熟虑之后所考虑的。
  中国是个特殊的国家,几千来以来的习惯,让中国的百姓们信任皇帝,甚至是依恋皇帝,而并不可能一下就将皇帝变成只是国家的精神领袖,太过于激进的变革,只会引起朝野内外的不满。从而引发不可预知的变乱。
  对于中国的变革来说,某些事情需要大刀阔斧,哪怕忍受着阵痛也必须进行,而对于某些特定的事物来说,则是一个循序渐进,而后水到渠成的工作。在暂时维持皇帝制度,和彻底的民主之中,朱斌明智地选择了前者……
  经济上一场重大的变革也在同时进行着。朱斌宣布从景平二年元月起,将强行推行蓄势待发已久的纸币制度。这种被其称为“大明币”的纸币,此前只在小规模的范围内流通,在这次将在全国开始正式发行。
  “大明皇家银行”将会于同时成立,在强势推行纸币的同时,金银等硬通流通货币也允许在同时存在。并且,将由大明皇家银行明确规定,纸币与金银等货币兑换的比例。任何地方不得擅自更改,否则即以破坏金融制度罪论处。
  在这一天宣布的改革共有上百条之多。比如彻底地放开海禁,大力鼓励商业,大力鼓励各地经济领域的交流,军政剥离,不再设立统领某地文武官员的职务。这次的改革,是朱斌等待已久的时刻,一个新的大明很快就将在自己的手里诞生……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这次朝议的结果满意,尤其是在军队中表现得比较突出。有些因为只获得了低级勋章,和并不符合自己心中所想的职位,而显得大为不满。在他们的想法里,自己出生入死,九死一生,获得的职位竟还不如陶海和黄溪这两个人,如何能让自己心服?
  有个叫田泠的殿军校尉,因为只被任命位殿军校尉这样一个二级校尉的官衔而大是愤怒。这位田泠是江南军的老人,参加了从当年剿除冯长兴海盗,到驱逐流寇,大战山海关在内的全部战斗,共带伤十余处,杀敌超过了一百人。
  本来在他的心中,凭借自己的战功和资历,完全应该晋升到六级征军将军的行列。但现在却仅仅是个校尉,还不是一级校尉。眼看着许多晚入军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