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301章

血沃轩辕-第301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和笑着摇了摇头:“我看事情倒未必便有那么严重。武英王从来待人宽仁,想必不会因为这事而怪罪我。我猜,王爷或许过不了几天,便会派人来找我……”
  听了他的话有些人嗤嗤笑出声来。这个杨和想来读书读傻了,武英王不降罪他就算不错的了,又岂会派人来找他?难不成,还会给他个官做做?便是做白日梦,也没有这么做的。
  但谁也想不到的是,还没有过上一天,杨和的话便得到了应验。
  “你这个读书人啊,怎么可以如此诽谤孔圣人,如此不把孔圣人之道看在眼里?自古以来,孔孟之说乃是正道,多为历代君王多倍加推崇。本王今日叫你前来,便是要好好地教导你番,让你从此后不再如此狂妄!”
  在武英王府中,面对武英王爷的质问,杨和没有丝毫的紧张:
  “王爷这话只怕未必便是心中想说的了。王爷真的要训斥我,只需让学官前来便可,又何必专门将我召到王府?学生心里猜测,想来王爷还是赞成我的看法多些。”
  他那有些惫懒,甚至有些赖皮的样子,倒让朱斌笑了出来:
  “油腔滑调的哪里有半分读书人的样子,也罢,你倒给本王说说,假设朝廷真的要动孔家,我说的是假设,应该是采取些什么手段啊?”
  笑容浮现到了杨和的脸上,他居然不得允许便自行坐了下来,大大咧咧地道:
  “其实真想动那也简单。本朝太祖初立之时,亦曾严厉斥责过当时的衍圣公,并数次将当时的衍圣公,不顾其年老体弱召到南京,而天下的士子也不见得就有什么异动了,由此可见衍圣公也不是不可以动的。
  不过当时的情况和现在有些不同,当初元蒙统治中原,太祖皇帝驱逐鞑子,声望天下无双,是为我汉人之大英雄,也正是靠着这份声望才震住了读书人。而武英王虽然声望丝毫不比太祖皇帝差了,但现在天下太平,贸然动了孔家,只怕会引起震动。
  学生以为要想真正削弱孔家的影响,不动比动更好。也不给他升王,也不给他赏赐,祭拜孔圣人之时朝廷也不派员参加,就这么把孔家给晾在一旁,相信随着时日的推移,孔家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影响便会越来越小……”
  这杨和侃侃而谈。他从如何削弱孔家的地位,到如何运用好现在在京师中的这批读书人,说得非常详细细致。有许多朱斌并没有想好的事情,也都在这个青年的嘴中得到了完善。
  “我看,你就不要参加这次的科考了。”朱斌心中欢喜不已,嘴里却淡淡地说道:“本王身边正好缺个官员,你就暂时顶了这个缺吧。”
  这等于已经直接让杨和跳过科举考试,而将他提拔成了朝廷的正式官员,这本是无数读书人梦想而不可得的美食。本以为杨和会欢欣雀跃,感谢大恩,不想杨和却认真地道:
  “学生还是以为不可。这么一来,只会让别人妒嫉学生,诽谤王爷用人之道。学生认为凭借自己的才华,这科考试必然能够通过。到时,再让学生为王爷和朝廷效力!”


  第373章 学子
  大明改制后的第一次科考,就在稍显得有些忙乱的气氛中开始了。这一次的科考,参加者总计三千六百零九人。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在一次全新的,陌生的气氛中开始了他们生平第一次奇特的考试!
  天文、数学、地理……这些他们过去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在经过了短短几个月的学习之后,已经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他们面前的试卷上。当然,对于那些依旧痴心于正统学问的读书人来说,朝廷也并没有难为他们。
  这些人面前放的试卷上的题目只有两个字“治明”。考官们对他们说的非常明确,不用讲究什么排列对仗,只要把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即可。治明?治理大明的江山。这本应是朝廷应该考虑的事情,现在放到了这些白身读书人的身上……
  这次科考很快在时间上就有了重大的区别。那些参加新式学问考试的,动作快的往往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完成了考试。而参加“治明”问题考试的,从造成到晚上,有的还只写可个开头。也不知规定的两天时间内,他们能不能答完这个问题。
  科考结束后的第六天,结果便被公布了出来。三千六百零九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被朝廷录用的总计九百一十九人。这一比例应该来说是比较大的了。而这,也让这次落榜的那些读书人看到了希望。
  归庄、吴炎等人名字赫然在列。而那位杨和则排名全部录取考生的第一位,这也在考生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参加“治明”考试的,则只有被录用十一人。这十一个人,都对如何治理大明提出了自己很好的建议和看法。
  有些想法看起来虽然颇有些荒诞不经,异想天开,但独特的构思,却让亲自参与批卷的武英王朱斌大为欣赏。比如,一位考生在文章里这么写道:
  治明先要治官,官清则明清。他建议在官员升迁的时候,要有当地百姓来考核他的政绩。只有通过了百姓的考核,才能在官途上更上一层楼。又谈到了目前朝廷有很多官员,年纪已经很大,但却依然把持着高官的位置。这种情况应该予以废除……
  批阅考卷的史可法认识这样的看法实在荒诞。那些老官员的经验、阅历,对于朝廷来说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对于这样的老官员,必须要重用,岂能因为他们上了年纪而罢官不用?这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他们的才能,又伤了老官员们的心?
  但朱斌却大加赞赏,这和自己目前正在准备实施的退休制度不谋而合。的确,老官员们的经验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但一旦超过了特定的岁数,其思维判断能力将急速下降,很多轮到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地步……
  他专门注意了下这位考生的名字,却是江南省来的,姓冯,名成,表字龙影。他专门调来了这人的资料,发现这位冯成在当地素以奇怪的言论而著称。当地的学官给他的评价是“狂放不羁,多与同伴不和,不可用。”
  但就是这样一位“不可用”的读书人,那张试卷却被朱斌评为了甲等二级。
  随后,被录取的考生前二十名,得到了皇帝召见这一特殊的荣誉。本来他们还以为皇帝要亲自对他们进行殿试,但前来传话的官员明确地告诉他们,就仅仅是皇帝召见而已,没有其它别的意思,希望他们不必为此而专门准备什么。
  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入神圣的朝廷殿堂,他们惊讶地发现,文武官员们全部坐在那里上朝。虽然之前他们也曾经听过,大明朝廷好像有这么一出,但却没有想到这竟然是真的。在这些读书人的印象之中,官员们可该是肃立在两旁,神情始终紧张严肃才对的啊……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二十名读书人的呼声,就在他们正准备跪下的时候,却听上面的皇帝说道:
  “不用跪,大明朝廷已经取消了跪拜的这一礼节。很快你们也会站在这朝堂之上,天天跪这跪那,你们未必情愿,朕现在看着可也觉得别扭得很。”
  二十个人都面面相觑,这朝廷改制得也太彻底了,彻底的都让他们有些无法适应。坐着议事,不用跪拜,还有多少事是他们闻所未闻的?看来,要想完全适应朝廷的规矩,一时半会的自己还真无法做到!
  “谁是杨和啊?”景平帝看着下面的读书人问道。
  “回陛下,草民杨和参加陛下!”
  景平帝打量了他会,说道:“听说你是这次考试的第一名,好得很。朕还听说你这次考的是地理之学,朕好奇得很,有机会的话,朕还得好好向你请教请教。”
  “陛下,这地理之学博大精深,也使得草民大开眼界。”杨和在皇帝面前倒也并不如何害怕:“草民从西洋老师那得知,除了咱们大明之外,还有很多的国家。比如在西面,就有法国、英国这些国家。还有东西半球等等之类……”
  景平帝听得有趣:“武英王,这人对地理之学如此热衷,应该把他安排在哪比较合适?”
  朱斌笑道:“臣以为把他放在礼部比较好。臣准备在开春之后,与各西洋国家商议,互相派驻使节常驻对方京师。我看,咱大明的使节中还非得有这杨和不可。他既然喜欢地理之学,那就让他好好地到外面去看一看。”
  接着朱斌又叫上了冯成,问道:“冯成,你这次的治明之论中,说了‘治明先要治官’,我以为这话很对。可是,你随后又说,要让老官员们让位。现在,你看看周围,上了年纪的官员可有不少啊,不怕得罪他们的话,就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吧。”
  那冯成却是不卑不亢:“学生不怕得罪谁,学生为的只是大明朝廷好。很多官员往往在一个职位上一坐就是几十年,做事只会搬循旧法,一成不变,却不给后进者以机会,那么他们还要继续坐在这张位置上做什么……”
  他一口气说了有小半个时辰,非常胆大的评击了大明的官员制度。这人说起话来也是毫不留情,把那些个老官员说得七窍生烟。要不是武英王和陛下正在那看着,只怕他们当时就会呼唤宫廷卫士把这狂妄之徒给轰了出去。
  朱斌听了却频频点头,在开春即将实行的官员退休制度中,冯成很快就能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不过面临巨大的压力时,这位才登上政治舞台的年轻人,能不能顶住却成了很大的问题。而自己要做的,则是在背后给予他全力地支持……
  对那二十名考生一一问了话,朱斌道:“明日起,所有入榜的学子,都会有专门的官员安排好你们的工作。当然,不是说你们进了朝廷,就正式成为了朝廷的官员。咱们朝廷里现在有一个试用制,为期一年。在这一年之中,试用合格的,留下来,继续为朝廷效力。而那些明显不能适应的,只能很遗憾地离开这里。你们不用说朝廷心狠,就如同刚才冯成所说的那样,能者上,不能者下。能力强的,用不了几年就能成了一品、二品大员;没有能力的,朝廷绝对不会养活这样的人。”
  学子们这才知道,原来通过了科举考试,还不意味着就一定在朝廷里站稳了脚跟。天知道在一年的时间之后,九百多入榜者,会有多少人能留下来。
  不过朱斌也告诉他们,他们不会像过去那样,录取后还必须在朝廷里等待着有官员空缺,而后自己才能补上,从明日开始,他们便会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过去的朝廷,要论资历,论人脉,论辈分,一个新进朝廷官员,没有强大的靠山,想要一步步升迁上去,不知得熬多少年才能轮到自己。
  此后,朱斌代景平帝,请这二十名学子在宫中用了饭。吃饭的时候朱斌告诉他们,大明各藩属国的国王将于新年过后在京师参拜皇上,他们这些新晋升的官员都可以随朝,学习一下在处理朝廷政务上的经验。
  等忙完了这一切,天色已黑,回到家中的朱斌只觉得腰酸背疼,可不想,前脚才进家门,后脚黄溪已经跟了进来。
  朱斌一脸的苦色,苦笑道:“临江啊临江,你就不能让我好好歇歇?我就想不通了,你的精力怎的如此旺盛?说吧,又有什么事了?”
  黄溪正色说道:“从盛京方面传来的消息,近日里女真人内部即将产生内斗。以多尔衮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