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304章

血沃轩辕-第304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的眼中,现在的索尼才是坚定的主战派。济尔哈朗虽然为人随和,但终究是软弱了些。那个摄政王多尔衮,随着山海关的惨败,只怕身上的那点锐气都被消磨得差不多了。而这时候对他们来讲,只有索尼才是大清真正的希望所在!
  苏克萨哈一见到索尼,立刻好像见到了亲人一般,不禁大吐口水说道:
  “索旗主,那些南人最近的气焰可是越来越嚣张了,咱们满人到处受到他们的追杀。这不,前些日子我的几个手下出去狩猎,结果再也没有回来。我派人去寻找,结果只找到了几具被割了头的尸体。你说,咱们满人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气?”
  停了下,似乎想要发泄下心里的不满,这才继续说道:
  “我几次进言于摄政王,让我带着勇士们好好的和南人干上一场,可摄政王最近也不知怎么了,对待南人的态度的就是一味的忍,一味的退,这哪里像我们满人?太祖和先帝千辛万苦才打下的江山,眼看着就要在我们手中丢了!”
  “你一个小孩子家由哪里懂得摄政王的从政之道?”索尼板着脸训斥道,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那一份兴奋。
  这多尔衮当真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了,连他正白旗的嫡系也都开始不再信任于他。他那过分强势的作为,已经让他失去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虽然这个皇宫中杀机四伏,可正如阿克顿对自己所预言的一般,身处其中的自己反而没有什么危险……
  一众人唧唧喳喳说了会这才慢慢散去。索尼看到汉人官员洪承畴和祖大寿远远地站在一边,走上前去说道:“两位大人,宴席即将开始,如何独自站在这?”
  他心里也看不起这些汉人,但在这非常时期,任何一个微小的力量,也许便能改变大局,更何况,在这两人的身后,还站着一个拥有强大力量的吴三桂!
  洪承畴微微笑道:“不敢,我等身份特殊,不敢妄自站到前面。等到太后出来,我等给太后和皇上请了安,这便会自行离去。哎,谁让我们是汉人呢?”
  见他话里有话,索尼也不点破,只做出为他们不平的样子:“先帝在的时候,一再嘱咐要善待于各位,可……有些话,我也不太好说,只要两位大人心里有数便可以了。”
  洪承畴点了点头,说道:“多谢索大人费心,您的好意我们记得了,这盛京最近天气经常不好,索大人也要千万小心了。索大人要是缺伞,我们一定会为您送到面前的!”


  第376章 针锋相对
  当多尔衮从索尼身边走过的时候,他居然对索尼抱以了一个微笑。而同样的,索尼也给了他一个更加友好的。两人就像最团结的大臣,最亲密的好友一样。但他们心里都清楚,在这份微笑下隐藏的是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
  接受着臣子道贺的孝庄太后,虽然已经三十五岁了,但依然保养得很好。皮肤看起来吹弹得破,尤其是两只眼睛,像能看穿人隐藏得最深的心思。当她面对面注视你的时候,被她注视的人总会不禁因为他的美貌而折服。
  顺治皇帝福临今年才只有七岁,比在中原的那个小皇帝更加幼小。这两位皇帝间有着太多太多的共同之处。年纪小小的便登上了最高宝座,同样都是由自己的叔父代自己执掌朝政。唯一不同的是,两个朝廷在两个王爷的治理下,正在逐步向着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走去。
  其实朱斌和多尔衮非常想像。都是在三十岁出头的时候,把持住了各自朝廷的最高权利。两人都同样是皇帝的亲戚,但一场山海关之战,却彻底颠覆了两位王爷的命运。
  朱斌利用山海关大胜,自己的声望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举铲除了朝廷中所有反对自己的势力,将权利最大的集中到了自己手里,对大明朝廷进行了最坚定的改革,让大明正在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按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下去。
  而多尔衮却在山海关丢掉了自己的本钱,却让自己原本无人能够触犯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盛京,在满清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暗潮涌动。黑暗中,无数双眼睛正在对他屁股下坐的这张位置虎视眈眈。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将会让他身败名裂。
  从宴席开始的那一刻,所有的大臣都吃的很憋屈。谁知道严重对立的双方谁会第一个发难。不动则已,一动就必然要置对方于死地。这哪里是在为太后过圣诞,简直就是身处战场,天知道什么时候会血肉横飞。
  “陛下,太后,臣多尔衮有件小事要在这说一下!”
  随着多尔衮的声音传出,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下来。来了,该来的终于来了。就看见多尔衮上前一步,也不等孝庄太后同意,就说道:
  “本来,在这样喜庆的场面,我是不该说这样话的。但这关系到我们大清的未来,所有,我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信义辅政叔王尔济尔哈朗,身为辅政王之职,不思忠君报国,却一味只图一己私利,贪图享受,所建王府严重超标……”
  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多尔衮第一个发难的目标,竟然不是索尼,而是那个一直对他隐忍退让的济尔哈朗。说什么济尔哈朗的王府严重超标,他摄政王多尔衮自己的住处,豪华壮丽的程度比起皇宫来一点不差。
  济尔哈朗似乎并不如何惊讶,甚至还端起一杯酒送到了嘴里。就听多尔衮说道:
  “以堂堂的辅政王身份,却使自己王府超标,这是大逆不道的罪名。本来按我祖宗制度,是应该处死的,可是念在他往日多有军功,又有迎立陛下的功劳,臣建议废除其辅政王之职,以多罗郡王多铎代之……”
  洪承畴和祖大寿互相看了一眼,他们第一个明白了多尔衮的心思。多尔衮之所以这么做,一是用来试探大臣们的心思,看有没有人因此而反对自己;二来是为了让济尔哈朗给自己的弟弟多铎让路,将掌管正白旗的多铎彻底拉到自己这方,为其后的事情铺平道路。
  “摄政王,我父无罪,如何擅自罢免他的官职?”随着声音,济尔哈朗的儿子,都统辉兰站了起来怒气冲冲地说道:“我父王府何处有半点超标?大家可以去看一看,究竟是信义辅政叔王的王府超标,还是皇叔父摄政王的王府超标!”
  “朝廷大臣们的事,哪有你这孩子插嘴的份,坐下。”济尔哈朗打断了自己儿子的话,向他挥了挥手,淡淡的从嘴里说出了这么一句。
  其实,从一开始,在他脸上的那份镇静之下,无掩饰不住内心的震惊,他实在没有想到,多尔衮竟然会第一个拿自己开刀。要说在一起打理朝政的这些日子里,自己默默地做着分内的工作,却把一切出风头的机会全部让给了多尔衮,他不应该这么无情地对待自己。
  他想到了汉人官员洪承畴和祖大寿的话,的确,多尔衮已经越来越无法无天了,连自己都想着要加害,自己虽然不愿意和多尔衮发生正面冲突,但多尔衮却不肯放过,事情的急速转变,已经不容自己再能置身事外了!
  “还是你识得大体。”多尔衮阴阴地笑了一声:“这样罢,念在你过去劳苦功高,辅政王你自然不能再担任了,可是,你这亲王的位置,却依然还是保留在那吧。”
  “太后皇上都在这里,摄政王虽然有辅佐朝政之职,可却一不请示皇上太后,二不和大臣们共同商议,究竟谁是皇上?难道这大清朝廷是摄政王一人之朝廷?”
  众人见有人如此大胆直接骂起了多尔衮,纷纷向发声处看去,却原来是当初皇太极的爱臣,总理汉人军民诸政,节制汉人各官,拥兵三千乌真超哈的额驸佟养性。
  这佟养性本是辽东人,本是一个商人。屡以资款助后金,为明朝所察觉,下狱。后潜逃归后金。努尔哈赤赐以宗室女。皇太极时,受命督造并执掌火炮,总理节制汉军官民。
  佟养性虽是和汉人,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对他甚是宠爱,专门设置的新军乌真超哈,也全部交给了这个汉人统管,到了皇太极时,更是将铸造火炮这样重大的责任也托付给了他。随着时日的增长,女真人上上下下可再没有人当他是汉人来看待了。
  见佟养性公然反对自己,多尔衮勃然大怒:“佟养性,你如何敢如此大胆?我为摄政王之职,皇帝亲政之前,一应大事皆由我做主。你一个小小的昂邦章京,如何敢来管我的事!”
  佟养性尚未作答,就见他的侄子汉军镶黄旗的佟图赖站起来大声道:“你为摄政王,郑亲王亦同为辅政王。两王相互协助,相互制约,岂有因你一人之喜好而废除的道理?郑亲王为人老成持重,深得朝野上下爱戴。摄政王一意如此,我汉军镶黄旗第一个不服!”
  洪承畴微微一笑,这事倒变得有趣了。满人之间尚没有来得及争斗,这佟家叔侄倒先跳了出来,变成了汉人和满人的争执。这未免与他们当初的设想有些差距了。
  “佟养性,你竟然敢这么对摄政王说话,给我拿下了这个狂妄之徒!”
  阿济格眼见形势并不像想像中的那样,站起来大声呼道。就看见随着他的叫声,上百名手持武器的亲兵,已从外面冲了进来。只转眼间便把佟家叔侄围在了当中。那佟养性少年气盛,却一丝也不害怕,反而厉声喝道:
  “阿济格,这是太后的寿诞,你却私自藏下甲兵。莫非想要造反吗?”
  宴席形势一片混乱,索尼咳嗽了几声,慢慢站起了身,走到那些兵丁之中,看了他们几眼,冷笑着拨开了他们的兵器,走到孝庄太后和福临的面前,说道:
  “宴席之上擅动刀兵,是为不祥。英王阿济格私藏武士于皇宫之中,是为大逆。臣索尼世受两代君王之恩,头可断,血可流,却决不容许逆贼如此猖狂,请陛下和太后下旨,臣便拼着一死也和他阿济格拼个死活,以正我大清之根本!”
  剑拔弩张的气氛,让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真正的主角终于登场亮相了。
  孝庄太后叹息了一声,紧紧抱住了儿子福临,颇是幽怨地说道:
  “大家都是大清的臣子,为什么非要搞到这样呢?佟养性,你尊卑不分,摄政王忠心为国,不是你能够了解的,以后不可以妄自评论朝廷重臣。阿济格,你也做得不对,藏了那么多甲士在这做什么?难道真的想杀了我们孤儿寡母吗?”
  这话说得狠了,阿济格赶紧跪了下来:“臣不敢,臣不敢。臣只是想着盛京最近动荡,生怕有人趁着太后寿诞闹事,这才暗中伏下甲兵保护太后和陛下。臣未报太后和陛下,万死之罪,请太后和陛下责罚……”
  “责罚就不必了。”孝庄太后叹了口气:“咱们大清当年铁骑纵横,靠的不是士兵们多勇敢,而是我满人的齐心协力。大明有多大,咱们大清又有多大?若是咱们自己不齐心的话,迟早会被大明打败。难道这个道理,你们这些大臣还没有我一个女人明白吗?
  是啊,山海关之战我们输了,可输一次不要紧,咱们还可以从头再来,但要自己窝里先斗了,咱们大清就永远没有翻身的日子了,看着你们的这个样子,我这心里真的疼啊。摄政王,这个道理不用我再和你说了吧!”
  多尔衮含糊的应了两声,就又听孝庄太后说道:
  “摄政王还是忠心耿耿的,郑亲王也一般地忠心,我看这辅政王的职位就不必撤了吧?只于多罗郡王,忠勇可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