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350章

血沃轩辕-第350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老人架子倒大得很,听了朱斌的话,也不说谢谢,只微微点了点头,不过,神情间看起来朱斌要留下三千满狗的性命,好像还颇是不满意的样子。回头对随他一起前来的百姓吼道:“乡亲,王爷已经恩准,大家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是汉子的,操起家伙事啊!”
  朱斌赶紧把黄溪拉到一边,忙不迭地嘱咐道:“你赶快到那些满狗中多挑选些精干的满人出来,能选出多少是多少。这些人不用就这么杀了实在是可惜了。记得,动作一定要快了再快,这一位老先生的脾气比我还大!”
  这也当真难为了黄溪,在一众汉人百姓几乎是虎视眈眈,愤愤不平的注视下,好容易选出了不到三千的满人,还没有等他带着这些满人离开俘虏营多久,就听到呼啸一声,那些汉人百姓们早蜂拥着冲进了俘虏营中。
  哀号惨呼声在身后响起,听的人心惊肉跳的。当人的仇恨被压抑得太久,在那一瞬间所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足以使一座高山也为之夷平,足以使奔腾的大海也为之倒流。黄溪身子不由自主哆嗦了一下,随即对被自己带出来的那些满人说道:
  “你们看到了吗?如果你们继续留在那里,会是什么样的下场?屠杀,你们只会被你们当初视为奴隶的汉人杀得干干净净。是谁让你们活命的?大明的义烈忠勇武英王!如果你们还想继续活命的,我想你们自己也该知道怎么做……”
  这场汉人百姓的复仇行动,整整持续了一天。里面是汉人百姓愤怒的抡起武器,尽情宣泄着二十八年来的耻辱。老人、孩子、男人和女人都参与到了这样的复仇行动之中,在他们的外围,是一万名手持火器为他们压阵的明军士兵。
  两万五千满狗,在这样的怒火中被完全吞噬。满地的尸体,满地的鲜血。当最后一刀终于挥下的时候,天地间的一切都静止在了那里。这些汉人百姓们脸上看不到复仇后的喜悦,忽然一个中年女子放声大哭起来,哭得是那样的伤心:
  “武英王,武英王,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啊!为什么到现在才来啊!我一家公公婆婆,男人和两个孩子,全都死在这些金狗的手里了啊!我们天天都在等啊盼啊,等啊盼啊,你们来了,可我全家都没了,全家都没了啊。武英王,武英王,我一家五口的命啊!”
  悲伤的情绪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这些汉人百姓中,又有哪一个没有遇到过女人这样的痛苦?他们的家人、亲戚、邻里,一个个都死在了满狗的手里,有的几乎是整条村子都被那些满狗屠杀一空,只剩下了侥幸没有死的一两个人……
  这样悲哀的心情,一面亲身经历过的人绝对无法体味。边上的明军将士们默默地看着,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不知道应该怎么劝慰他们。这些明军将士中,有的人也体会过他们现在的心情。那种家破人亡的滋味永远是一个人内心最深最深的痛……
  忽然,那哭泣着的女人猛然冲到了朱斌的面前,抓起朱斌的手狠狠一口咬了下去。边上明军将领见状大惊,正想上前拉开那女人,却被朱斌以目视之。
  朱斌似乎一点也感觉不到疼痛,也许心里的疼痛,早就超过了肉体上的疼痛。是啊,自己和大明的军队,真的来得太晚了些。
  那女子咬了很久很久,这才松开了口。她看到武英王的手背鲜血正在渗出,她抹了抹眼泪:“对不起,武英王,我不该把怨气发泄到你的身上……”
  她凄然地笑了一下:“其实我应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全家的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报。可是,现在满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就算面前活着,我又能做什么呢?”
  说着,她看了一眼满地金狗的尸体,说道:“王爷,我走了,你要是还记得我这么一个卑贱无名的妇人,请你千万不要忘记这一天,天下满狗该杀,天下满人该杀,请你记得我全家五口,不,全家六口的是怎么死的……”
  她走了,其实所有的人都知道她要去做什么。她的心在全家被金狗杀害的那天,早就已经死了,唯一支撑着她活下去的就是仇恨。现在,她的仇恨已经报了,在这一刻生的意义便从她的身上彻底流失。去陪伴她的家人,是她唯一的选择……
  朱斌曾经想让人去拦住她,想告诉她从现在开始她能好好地活下去。但不知为什么,话到了口头却又什么说出来。在这样的时代里,这或者是她唯一的选择。让她就这么活着,整日的活在痛苦的煎熬里,也许比杀了她还要让她痛苦。
  “武英王,我叫欧西山。”那老人却突然说道:“以前,我也是镇守九边的一个游击,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我受了伤,勉强活了下来,但兄弟们,却一个个死在了我的眼前。武英王,那时候我只想着怎样活下去,我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报仇这两个字!
  我曾经读过几年书,从小就学着礼仪廉耻,忠孝待人,以德报怨,战场上谁杀了谁,那都是朝廷之间的事,咱们当兵吃粮的,犯不着彼此间落下什么深仇大恨。因为,我在后来做了件自己这一生都无法忘记的愚蠢的事情。
  那日,一个满狗的士兵在战场上负了伤,正好我伤好了,想回到咱大明去,在半道上遇到了这个将死的满狗,我心里就想着以德报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念之差,我竟然把这满狗带到了附近的村子里救治,还把自己的身份告诉了他。
  一个多月以后,那满狗的伤好了,他什么也没有说就离开了村子。我当时心里一点也不担心,总想着满人再凶,可咱们究竟是他的救命恩人,况且他在村子里的这些日子里,咱们都是好茶好水地招待他,他总不可能恩将仇报吧?
  可我真的错了,两天后,那个满人又回来了。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带来了几百人金狗啊。那些金狗一进村子,就问我这个大明的游击在哪。村子里的人在金狗进村前已经让人把我藏到了附近的山上,谁也没有出卖我,一个也没有,没有……
  金狗开始杀人了,那血,那尸体……等我重新回到村子的时候,整条村子两百七十一口人,死得干干净净。两百七十一个无辜的人啊,两百七十一个那满狗的救命恩人啊,就被他们曾经救过的人给杀光了,整条村子杀得一个不剩!”
  所有的人都在默默地听着,没有人打断他的话,欧西山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显得那么冷静,看不出愤怒,看不出伤心,当他说完了这个故事后,又依然那么平静地说道:
  “什么以德报怨,什么宽恕待人,我再也不会相信了。乡亲们,大明的将士们,杀,只有杀光了这些满人,才能为咱们汉人报仇,谁只要稍有仁慈之心,我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斌也一样平静地说道:“杀,只有杀才能报仇,你们所有的将军,士兵,都给我记住这句话,我不要任何仁慈,不要任何怜悯,杀,一直杀到盛京,给我杀出咱们汉人的威风!”


  第423章 议和
  盛京城里显出了一片凄清,不断有恶劣的消息从不同渠道传来。各式各样的流言充斥在盛京城,不断敲击着满人本就脆弱无比的心脏。就连盛京城的空气中,都充满了惶惶不可终日的紧张气氛。谁也不知道,汉人什么时候会出现在盛京城下!
  最先把真实情报带给盛京满人的,是平西亲王所指挥的汉八旗士兵们。那些汉八旗的将领们,一个个守口如瓶,不肯把前线发生了什么告诉给满人。可是士兵们就没有将领们的耐心了,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从这些人的嘴里说出来。
  最让这些满人心惊的,是他们最引以为骄傲的骑兵的全军覆灭。在这些满人的心中,得骑兵者得天下,纵然汉人的火器再厉害,也断然无法挡得住女真骑兵的冲击,可现在,竟然得到了他们的骑兵灭亡的消息,还有什么能够抵挡住汉人军队的攻势?
  盛京城里那些和王爷、贝勒们有些交情的满人,开始纷纷想方设法地察探消息,听听究竟汉人会不会打到盛京,可让他们失望的是,这些王爷和贝勒们,居然和他们一样,对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得还没有自己的多。
  很多满人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么残暴地对待汉人,现在可倒好了,轮到汉人威风了,轮到汉人就快把刀架到自己的脖子上了,轮到自己一点退路都没有了。
  那些觉得自己稍稍有些门道的人,开始想着办法秘密和汉人接触,愿意提供一切情报,盛京朝廷的也好,清军编制的也好,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够在将来留下自己的一条性命。
  汉人中有汉奸,满人中也一样有满奸。这世上可没有那么一个民族,全民族的人在危亡的关头,都能表现得那么大义凛然,忠贞不屈。
  汉族与满族,或者其它国家不同的地方在于,和平的时候你永远也看不出汉人有多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一旦到了即将国破家亡的时候,这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团结,将使所有胆敢入侵汉族的敌人心惊。
  大汉永远不会亡,皇汉永远不会灭。所以这个民族每每在即将亡国的时候,总会有无数的英雄,无数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总会有千千万万那些平时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让人看不起的汉人挺身而出,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流尽自己的一滴血。
  说实话,朱斌确是来自另一个时代的人,他熟知这段历史,但真正能改变这段历史的,却绝对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做到的。在他的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大汉民族,站着的是千千万万,永远不会屈服的汉人!
  所以,朱斌成功了,更加准确的说是汉人成功了!
  因此,当吴三桂回援盛京的时候,那些满人们看着汉八旗士兵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敬畏。天知道以后这些汉人,会不会和那么所向披靡的明军一样,在盛京城里拉和血和火的战场。
  更何况,现在能保障盛京城安危的,也许只能靠这些汉八旗的士兵了。
  当吴三桂匆匆赶进皇宫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正是他政治上的盟友阿克顿。二十岁才刚刚出头的盛京将军阿克顿,短短一段时候没见,看起来竟然苍老了不少,一个小伙子,乍看上去惊叹已经像个四十岁的中年人了。
  阿克顿见到吴三桂也没有来得及寒暄,张口便问:“前方战事正紧,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回来了?太后和陛下,昨天还说起你来着。平西王,究竟前面发生什么事了?”
  吴三桂才一回到盛京,眼见盛京一点事也没有,心中已知又中了朱斌的计谋。不过现在也不是懊悔的时候,以多铎的智慧,要和朱斌比起来,那真是实在相差太远了,在自己回到盛京城的时候,热窝尔八成已经落到了朱斌手里。
  他把在前线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一遍,匆匆说道:“朱斌既得了热窝尔,从那到盛京已成为了一片通途。我看纵然算上休整的时间,十日之内明军必到。盛京已是我们最后的防线,就算想要再退,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阿克顿的表情倒不象吴三桂的那么的紧张,扳着手指头说道。“如果算上平西王带回来的汉八旗,加上新征召的士兵,还有禁军、王公大臣们的家奴,总还能凑出个七、八万人,我看纵然明军想要大举攻城,嘿嘿,只怕他们一样会死伤惨重!”
  吴三桂苦笑了一下,这位年轻人哪里知道,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