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兵王重生 >

第245章

抗战之兵王重生-第245章

小说: 抗战之兵王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非他们一听这个,赶紧齐刷刷的给老僧来了个军礼,韩非对那些老和尚说道:“方丈已经圆寂,你们也赶紧下山逃难去吧,日本鬼子就要打进来了!”

那些老和尚却齐齐摇头:“我们不走,我们要在这里跟寺院一起。”

“这些和尚怎么了?都不听劝的呢?”赵永福有些不理解道。

韩非叹了一口气道:“随他们吧,我们下山!”

回到山下,陈婉儿问韩非:“韩非,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老和尚被鬼子杀戮吗?他们不肯走,难道你不可以绑他们下山啊?”

韩非一看陈婉儿这态度,秀眉直竖,俏脸通红,心里猛然一颤,发觉美人儿就是中看,连发怒都这么好看的,便急忙摇摇头道:“人各有志,不必强求,我要是动手帮人,就不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了,违背他们的意志,对那些高僧来说也是不敬的。”

“快上车了,老韩,我看这里附近的地势不错,完全可以用来伏击鬼子的嘛?”赵永福说道,看来他刚才上山去没闲着,顺便观察着附近的地形。

韩非点点头,笑着对海子他们说道:“看来还只有老赵留意这里的地势,刚才不要以为我们是去烧香的,我看这里的地势在整个南京城周围都是很险要的,虽然山势海拔不高,但山峰陡峭,垭口极多,极易设伏,在这里前面的那几个路口处摆上几个班,便可阻挡鬼子一阵子的。”

“我就说嘛?老韩不会无缘无故的突然上山烧香去的,原来是去观察地形的啊?要不我留下来守这里?”赵永福被韩非一通夸奖,有些得意起来。

“不用你守这里,留下来一个排就可以了,李连长,你带着一个排守在这里的山口,阻挡鬼子过来,带着无线电台,随时进行联络,如果有可能,就想办法将栖霞山上的那些老和尚们救出来,只要能够救出来,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韩非急忙对身边的一个姓李的连长说道。

那个李连长立即带着一个排的兄弟们迅速占据了附近的山口,带上了一台无线电台和三四天的口粮守在这里,至于三四天后怎么办?那就的用无线电联系韩非了。先就这样吧,实在不想,就到山上栖霞寺里去看看,那些僧人有没有吃喝的东西了,反正给钱就是了。

车队继续朝西北方向前进,来到南京城东沧波门处,一群国军士兵突然从路边涌出来,喝令车队停下来,韩非急忙下车,对那个带头的军官喊道:“我们是镇江胡师长手下的,奉命进城有公干!”

那个军官不相信,走上来要看韩非的证件,李大刚恼火了,骂道:“他娘的,打小鬼子跑得跟兔子似的,对付起来自己人这么横,什么东西?”

韩非急忙对李大刚喝道:“别乱说话!”

那个军官显然被李大刚的那番话给激怒了,竟然拔出腰间配枪指着李大刚道:“你他娘的谁啊?再唧唧歪歪一枪蹦了你,奉宋师长之命,夜间城门不得出入,我可不管你们是哪部分的,统统不许进,哪里凉快那里呆着去。”

韩非一听,好家伙,这个八十七师的军官可真牛逼啊!竟然连胡师长都不买账,估计也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儿,保不齐鬼子兵一来,立马跑得比谁都快的货色,今天得好好整治整治他,否则他还以为马王爷只长着两只眼呢?

韩非急忙掏出证件,一下子就摔在他的胖脸上,并且连连扇了他两个巴掌,骂道:“八十七师也算是国军中的精锐,没曾想却有你这种货色,你有种今天不给老子开门!”

韩非这一出手快如闪电,那个胖子军官被扇得眼冒金星,大呼大叫着,连掉落在地上的那证件都不看了,扯着嗓子对手续那几个士兵喊道:“快绑了他们!”

“谁他娘的敢?都给我退后,否则要他狗命!”李大刚身形一闪,早已捉住了那个挨打的胖子军官,一把二十响盒子炮顶住了他的太阳穴。

第四百八十三章税警总团

“兄弟!有话好说,有话好说!”那胖子军官马上就换了一副嘴脸,急忙连连对韩非说道,并且双手乱摆着,让手下士兵退后下去。

还是一个少尉军官机灵,急忙从地上捡起来那韩非扔出去的证件一瞧,脸色大变,哆嗦着对韩非行了个军礼,报告道:“原来是韩长官,误会!误会!”

那胖子军官还不明白眼前的这个韩长官到底是哪路神仙,那个少尉军官急忙对他说道:“这位就是名震江南,杀鬼子无数的独立师特务连韩少校韩长官,抢鬼子军舰,炸鬼子机场,守江阴炮台,这几天报纸上都登着的。”

韩非朝李大刚一挥手,那个胖子军官被李大刚猛然朝前面一推,差点要摔个倒啃泥,但他此刻已经明白了这个年轻军官的来历,自然是不敢放肆的了,只得连连向韩非道歉:“原来是韩长官,卑职有眼不识泰山,见谅见谅!”

韩非一看胖子军官服软了,便心想这样也就算了,犯不着跟他这种看守城门的怄气,但突然想起这个八十七师是中央军里的少数几个精锐德械师之一,那个宋师长更是厉害,在内战中就数他打红军最起劲,但话说回来,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这个宋师长硬是用了两昼夜的时间从三千里之外的西安赶到了上海战场上,创造了国军行军史上的奇迹,在上海战场上,这个师打得也相当顽强,比独立师差不多,算是少数能够在上海跟鬼子对抗三个月以上的中国军队!

“给你们师长打个电话,就说独立师特务连韩非求见!”韩非想会会这个宋师长,在进入南京城之前,听听这个打红军最起劲,但打鬼子也毫不含糊的国军将领的意思。

那个胖子军官现在哪敢不从,急忙哆哆嗦嗦的跑到城门口的哨所内,打起来电话,但好像不太顺利,过了一会儿那个胖子军官哆嗦着对韩非说道:“师部的人说,师座出去巡查了,不在。”

“既然宋师长不在,那我们就不打扰了,咱们走!”韩非手下一行车队开进了沧波门,沿着街道朝城内驶去,按照来之前的部署,韩非他们要在城北八卦洲附近找到一处落脚点,看看附近有没有船只可找,先找到渡江的船只后再想办法找人锄奸接应师长他们撤下来,反正事儿很多,困难不小,麻烦不少!

两侧街道边的房子几乎被鬼子飞机炸得成了废墟,街上到处都是瓦砾和碎石,卡车行驶过去,颠簸不已,要不是装着两大撤物资,韩非早就弃车步行了,卡车在城内的街道上行驶速度蜗牛爬似的,从镇江开过来道南京才一个多钟头,而在南京城内卡车花费了两三个钟头才开到了八卦洲附近。

沿途自然有不少守卫的国军部队上来盘查,但只要是一看到韩非的那张证件后,都立即给予放行,韩非看得那些国军官兵们的眼神都黯淡无光,看来这场南京包围战的前景相当不乐观,这些国军部队的士气在上海战场上已经被小鬼子打怕了,虽然在刚才沧波门那边的八十七师的那些士兵对自己有些蛮横,但韩非最起码还看到了一丝血性在的,但越往城内走去,里面的那些士兵的眼神就越黯淡无光,这样的部队能守得住国都南京才怪呢?

夜里头黑乎乎的,从车窗里望出去,只能看得到一片片模糊的景象,那些残垣断壁东一处西一处的不断出现在韩非眼前,预示着接下来的战事肯定相当惨烈,还没见鬼子部队攻城,南京城内就已经被鬼子飞机炸得不成样子了,可怜那些无辜老百姓,不知道这个初冬寒风凛冽的夜里头在何处安身?想到即将到来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韩非不由得浑身一阵激灵,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救出去一些城内的老百姓的!自己从几十年后的新世纪穿越过来这个苦难的时代,不要说能干掉多少入侵我国的日本鬼子,只要能够多救出去一些老百姓,死在南京城里也算是值得来一趟的了!

“嘎吱”一声,卡车停住了,一下子将韩非的思绪立即带回了这个苦难的时代,他急忙跳下车来,发现前面就是一个码头,码头上冷冷清清的没有一个人影,这里四周的建筑倒是没有被炸得支离破碎,但还是被鬼子飞机炸得相当惨,有一半的建筑被炸成了残垣断壁,其余那些建筑则顽强的在这些废墟里支撑着。

“海子,侦察兵有消息了吗?”进城后,海子派出去了几队侦察兵来这里了,但为什么到此刻都还没看见那些人呢?

“还没消息,这里有好几个码头,转上一圈得花费不少时候的。”海子解释道。

话音刚落,突然前面码头这边闪出来一彪人马,海子和赵永福他们立即围上去,朝他们吆喝道:“干什么的?站住别动!”

“别开火,对面可是独立师的部队?”那一彪人马中有个声音传来。

“正是独立师的。”海子立即回答道,韩非已经听出来了,这些人马可能就是师座在南京的那个老同学的,在韩非出发来南京城之前,师座便给他的那个老同学打了个招呼,要他对进城来的韩非他们提供帮助。

“我们是税警总团的,奉命来这里接应独立师的部队!”果然是师长老同学的部队,这个姓潘的师长老同学在税警总团这里当团长,别看是个团长,可税警总团的这个团比韩非刚刚扩编的加强团还要大,有五六个营,武器装备远远好于当时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全部美式武器装备,竟然还配备坦克和装甲车,排长以上的军官全部来自留美学生,这个潘团长要不是被保荐去美国学了几年,估计还当不上这个税警总团的团长的,最吸引人的则是这个税警总团的老大是委员长的大舅子宋先生,他可是国民政府的财神爷,给税警总团的所有官兵发双饷的!

第四百八十四章先去搞船

一只部队武器装备顶尖,训练有素,还有德国军事顾问团坐镇,还发双饷,从无拖欠,这个条件在当时的国军部队里那根本就是香饽饽了,都挤破脑袋想进去,当初潘团长去税警总团的那会儿曾经来找许师长一起去,但却被许师长拒绝了,他可看不上那武器装备和发双饷的,自然也有些瞧不起这个潘团长的,要不是这次来南京能有个落脚点,许师长可不愿意开这个口的。

他一直认为这种部队其实就是跟纨绔子弟一样的德性,别看平常风风光光的,但打起来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带兵打仗哪有这样搞的啊,武器装备和训练搞得最好,人不行照样白搭,武器装备好是没错,但这需要很高的后勤补给系统支撑的,没有吃喝和弹药,最好的武器也是烧火棍一根,有个屁用啊?

果然被师长言中,这只税警总团在上海战场上几乎被日本鬼子打残,五个团最后剩下来不到两个团,但经过淞沪战场上的这些战斗,反倒使得师长对税警总团的看法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税警总团的战斗力不怎么样,但其战斗意志和士气相当顽强,其中一个团长身中五弹而坚持不退,直至壮烈牺牲为国捐躯,这种气势着实使师长感到很敬佩,从此改变了对这只部队的看法,自然对那个姓潘的老同学也改变了看法,认为他还是一个有血性的军官的!

潘团长的运气稍微好一些,他的那个团五六千人马现在只剩下来了一千多,撤退到南京城里的第一天就被南京卫戍司令部整编为一个营,继续保留税警总团的番号。

本来税警总团的这些残部要被改编为其他部队的,但由于宋先生在委员长面前力争,才总算保留了这个番号,虽然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