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兵王重生 >

第426章

抗战之兵王重生-第426章

小说: 抗战之兵王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狐狸”立即给刚刚赶到武汉的陈婉儿发报,将这封电报转发给她,请她想办法找人给破译出来,武汉这里现在是抗战的中心,这方面的人才肯定不少,要是在二十四小时内能够破译出来,这封电文或许还能有情报价值,否则就立即销毁。

陈婉儿也看不懂这封电文的密码排列方式,知道这次是遇到鬼子的无线电密码高人了,为方便以后的工作,他急忙找到了陈长官,将这个事情给他一说,陈长官立即让副官给宋先生打电话,要宋先生马上给中统的陈先生和复兴社的老戴打个招呼,派出来无线电方面的专家来帮助陈婉儿破译这封电文,但要求接到任务的那些中统和复兴社特务严守秘密!

宋先生的办事效率挺快的,不到两个钟头,陈长官的寓所外面就开来了三辆小汽车,前面一辆车上走下来的是穿着中山装,前胸别着青天白日徽的中统分子,这是中统分子的制服,因为他们是隶属于国民党党部的,不穿军装。

后面那两辆小汽车上下来的则是一批穿着笔挺军装的人,不仔细看,还以为是那个部队上的人,其实就是复兴社的那些特务,陈长官家的老管家一看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当兵的,有些手足无措,以为是又有人来骚扰监视老爷来了,刚要转身通报,就见那些穿着军服的军官过来毕恭毕敬的敬礼:“这位老先生,烦请通报陈长官一声,军统总部通讯处第一组奉命前来贵府公干!”

那些穿中山装的特务也跑来说是奉命公干来的,老管家蒙了,这下家里来了这么多当兵的,还不闹翻了天,老爷还能不能好好的休息了。

既然是来公干的,那老管家只得赶紧去通报,陈长官一听人来了,便对管家说道:“他们是我请的客人,跟以前监视我的特务不一样,快快请进来!”

一行人鱼贯而入,其中前面那个带头的急忙对陈长官敬礼到:“陈长官,军统总部通讯处第一组奉命前来贵府公干,请指示!”

“军统?你们不是复兴社的吗?啥时候该成军统了?”陈长官有些迷惑,这不是那个浙江江山人姓戴的搞的特务组织…复兴社吗?前些日子还在自己的寓所周围晃荡监视自己的行踪呢,怎么去了一趟徐州,回来这些特务度都像模像样的穿的跟正规军人一样了?成军统了?

“陈长官有所不知,我们也是昨天才正式挂牌改名的,现在已经不是复兴社了,而是军委会军事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按照陆军编制成立的,在下姓李,请陈长官指示工作!”那个带头的李上校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带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很是文雅的样子,让人怎么也想不到会是个特务?

陈长官可看不惯这些特务披着军服的样子,心里厌恶得很,但这次是有求于他们,便不得不隐忍这些不满,面无表情的指了指旁边站着的陈婉儿道:“小女刚从徐州回来,她手下刚刚截获了一封日寇的绝密电文,想请你们帮忙给破译一下,时间很紧,最好能够在八小时内破译出来。”

一听这个,那个李上校的眼睛里露出来一道光芒,就像一只饿极了的野狼一样闪烁着绿光,陈婉儿看见他的目光,以为是在看她呢,刚想开骂,不料那个李上校开口道:“那封电文呢?我先看看!”

陈婉儿舒了一口气,急忙递给他电文,李上校一看,扬眉道:“看来这是日军的最新密码,我们也正在研究,但还没发现他们的编码规律,我们尽量试试吧。”

“不要尽量,要保证在八小时内破译出来,否则就没用了,陈某花了这么大的精力请你们来,可不是听到试试的。”陈长官不客气道,他最烦听到这种模棱两可的话的,要么行,要么不行,没有什么唧唧歪歪的。

“这个,在下尽力吧!”李上校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便立刻朝手下一挥手,那些军统便从外面搬进来无线电台等通讯设备,开干了起来,效率还是挺快的嘛。

那些穿着中山装制服的中统一看军统开干了,也不敢落后,带头的那个头子好像是认识“狐狸”的,便对陈婉儿说道:“陈长官,‘狐狸’长官给我们发来了指令,要我们配合你破译这封密电,这些密码我们通讯处以前尝试过,但都告失败,这次我们过来的都是中统总部里面的无线电专家,相信能够破译出来日寇密电的。”

“原来是有备而来啊,很好,婉儿你跟中统一组吧,我倒要看看,你们两组人马到底谁更厉害?”陈长官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两边的人马都憋着较劲,估计能够破译出来这封电文的。

第八百三十九章赶紧撤离

两边人马较劲着开干起来,到底还是中统这边的无线电高手事先得到了“狐狸”传给他们的电文原稿,再加上得到了“狐狸”破译的步骤和方案,所以很快就摸到了门路,还有陈婉儿的帮助,不到一个钟头,已经有些眉目了,这是一种最新的密码编制方式,找到了密码编制的规律后,接下来的破译就好办多了,中统的那些无线电高手们又花了一个多钟头,破译出来了这封鬼子的绝密电文。

军统的那个李上校一看已经处在下风,倒是没有耍赖,而是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的技术不如中统的这些无线电高手们,对陈长官说了一声对不起,技不如人后急匆匆的带着手下就夺门而去。

陈长官对那些中统分子说了声辛苦了,便让管家送他们出去,这封电文的内容他看了相当触目惊人,必须要马上发给韩非他们,否则就来不及了,已经耽搁了差不多了一整天了,以鬼子主力的机械化速度,估计现在那些鬼子主力离韩非他们更近了吧?

陈婉儿立即将这封破译出来的电文用自己的密码加密后给韩非发了出去,在自己人进行密码通讯的时候,陈婉儿和韩非以及“狐狸”之间都有不定期更换的特殊符号和信息反应在电报中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即便这个无线电讯号被鬼子截获或者更改,收到电报的韩非一眼就能看出来破绽的,这样就能防止自己的电文被鬼子监听和破译,这个办法还是陈婉儿在连云港的时候想出来的,得到了“狐狸”他们这些专家的肯定,并且加以发扬。形成了一套在当时几乎难以破译的密码系统。

打仗打得就是情报和信息,当韩非接到这封陈婉儿转发过来的鬼子密电后,大吃一惊,急忙让手下参谋拿来地图,在地图上仔细的找了找,发现鬼子主力大部分是沿着陇海线的铁路过来的,有一部分是沿着铁路附近的公路过来的,分成了好几路,攻击连云港的那路鬼子可以不用管他,反正连云港那边的钱军长已经将部队撤走了,城内的老百姓能走的都跟着部队走了,留给鬼子的其实就是一座空城而已。

现在令韩非头疼的则是正面方向扑上来的板垣师团,这个板垣师团的战斗力跟矶谷师团差不多,都是鬼子的甲种精锐师团,但其师团长板垣的来头可不小,此人就是策划九一八事变的主谋,又是收集情报的大特务,打仗也很有一套,比那个矶谷鬼子要厉害许多,曾经创下以半个师团击败三十个中国师部队的战绩,横行山西和华北一带,老谋深算,不好对付。

就是在这次台儿庄战役中,老谋深算的板垣小心翼翼,始终不敢派出主力来增援矶谷,只是派出来了一个先遣队做试探性的进攻,只是那个铃木大队太过狂妄,以为击败了汤军长的先遣队后此地已经无人能够阻挡他进攻的步伐了,被韩非带着手下特种兵和西北军老池手下的大刀队和手枪队给收拾干净。

遭遇这次失利后,板垣鬼子立即缩了回去,马上命令手下主力迅速朝山东方向后撤,根本就不理会矶谷的呼救,板垣鬼子虽然跟矶谷鬼子一样狂妄无比,看不起对面的中国军队,但他脑子比矶谷鬼子要冷静,知道徐州附近集结的那数十万中国军队主力可不全都是吃素的,徐州这里的情况跟山西战场上的又不一样了,首先这个徐州战区的中国军队指挥官是桂系的李长官和白长官,这两位可是中国军队里少有的善于用兵的将领,他们能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跟老蒋斗而能保存相当的实力,没有本事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板垣鬼子决定后撤,等待后面的那两个师团上来会师后再齐头并进向徐州发起攻击,就在他的部队即将跟后面的增援部队会合之际,他就接到了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文,要他的师团主力前出,攻击徐州和台儿庄,找回被中国军队全歼矶谷师团的那个场子。

板垣鬼子对于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发出的这个作战指令感到异议,认为派遣军司令部里的那些参谋完全不顾现场情况在瞎指挥,江苏和山东附近的海域已经全部被帝国海军舰队封锁住了,中国军队主力已经彻底断绝了从海路撤退的念头,现在司令部却要求自己的师团派出去一部分部队会同两位两个师团迂回过去攻占连云港,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就算占领连云港后再从东朝西向中国军队的侧背发起攻击,那这点部队对于有数十万主力的中国军队来说根本就起不到什么多大的作用,没有两个师团以上的兵力就完不成包围的。

板垣鬼子越想越不对劲,便急忙发了一封电报给华北派遣军司令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求司令部更改作战部署,调整为三个主力师团相互掩护,一字平推过去的战术。这样有利于陆军的机械化行动,避免出现矶谷师团因为贸然突进,孤军深入敌后,遭遇敌军大兵团包围并且被全歼的厄运!

刚好此刻的鬼子华北派遣军司令是板垣的老朋友多田骏,接到了板垣的这个电报后,多田骏立即指示手下鬼子参谋根据板垣的意思进行更改,并且根据板垣的要求,从山西和冀北抽调出来一个半师团增援板垣,还通过鬼子大本营,从关东军那里抽调过来一支装甲联队,这可是正儿八经的装甲部队啊,比以前配属于鬼子师团的那些装甲大队不一样,那可是鬼子陆军中唯一一只成建制的装甲兵师团下面的部队,其装备的坦克和装甲车都是鬼子陆军中最先进的,坦克兵也经过系统训练的,可算是鬼子陆军中的宝贝疙瘩。

板垣接到了多田骏的这个答复后,得意的对身边的鬼子参谋长和军官们大笑道:“这次该是我们向支那军发起反击的时候了!”

第八百四十章断后阻击

多田骏发给板垣的这个密电同样遭到了韩非手下“狐狸”他们的拦截,有了上次成功破译鬼子密电的经验,这次“狐狸”和手下很轻松的破译出来了这封密电,还没等板垣身边的鬼子通讯军官将这封密电交给板垣,徐州附近的韩非已经看到了这封电文,他大吃一惊,鬼子主力这次要拼命来了,竟然还从华北等地抽调了一个师团过来增援,另外还从东北的关东军那里抽调过来一个坦克联队,这样一来,徐州附近的鬼子主力就有四个半师团,外加一个坦克联队,再加上鬼子占据优势的空中火力支援,徐州附近的战况一下子变得更为严峻起来,不晓得自己只有一个加强团和手下几百号特战队能挡住鬼子多少时间?

韩非这次心里也没底了,鬼子主力一下子涌来了这么多,自己的一个加强团要挡住这么多鬼子的围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他同时也感到惊喜,涌来徐州这里的鬼子越多,就代表武汉那边的防守压力就越小,这不就是在支持武汉会战嘛?

韩非马上召集柳如叶和李大刚以及海子他们商议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