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兵王重生 >

第504章

抗战之兵王重生-第504章

小说: 抗战之兵王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乍一听要去投奔新四军,包队长手下的那些军官们虽然事先被老包打过预防针,但还是被震到了,会场里出现了沉默,难熬的沉默,这种沉默大概持续了将近有几分钟,后来他手下的一个亲信开口打破了沉默:“总队长,我们以前跟共军打过,你就不怕他们找此事跟我们算账?”

这番话说出来了包队长手下那些军官们的忧虑,这些忧虑确实是存在的,想当初江防总队作为进攻苏区的国民党军队曾经跟红军打过好几次仗,双方各有伤亡,江防总队伤亡多一些,再加上长期灌输的对红军的妖魔化理论,这些军官们都认为包队长现在突然提出来要投奔共军,实在是太唐突和不可思议了,他们怕共军旧账重提,清算自己在苏区干的坏事,那就不好办了,所以当他们听得包总队长要带着他们去投奔共军去的时候,便有想法了。

有想法没问题,包队长当然预料到的,便照着韩非教他的对手下兄弟们说道:“兄弟们,远的咱们不说,就刚刚结束的那一场对付藤井旅团的战役,你们说新四军的表现怎么样?”

“好啊,打得好啊,没想到他们这么差的武器装备竟然打出来这么好的战绩,说老实话,我们江防总队自愧不如。”手下军官们由衷感叹道,新四军在战斗中的表现太抢眼了,他们的装备老掉牙了,穿着的军服跟叫花子似的,还有人竟然拿着红缨枪和大刀等这些原始武器,却在宋家岙西北方向打得鬼子藤井旅团大败亏输,这一点战斗力绝对是十六军等中央军之上的,不得不服啊。

“那你们知道他们装备这么差,却能够打败藤井旅团的原因在哪里吗?”包队长抛出来了这个问题。

“他们的战力强悍吧?他们在江西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强悍了,这一点我们承认的。”手下军官们还是没说出来要害,只是从表面上看到了红军战斗力的强劲,却不知道其中的意义所在。

包队长摇摇头道:“要说战力强悍,难道武装到牙齿的藤井旅团鬼子就差了吗?但他们为什么还是最终命丧新四军江南支队之手,无论鬼子如何猛攻,始终却突破不了江岸防线,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我们可不晓得了。”

“他们靠得是跟老百姓打成一片,从来不扰民,更不会欺侮老百姓,他们的新兵都是老百姓自愿参加队伍的,而不像我们有些部队竟然要靠抓壮丁来补充兵员,所以他们能够在鬼子行动前发现鬼子的行踪,伤员能够得到救治,粮草也能得到有效的供应,打胜仗也就顺理成章的了,我们投奔他们,为的就是更好的打鬼子,把小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不就是现在我们的责任吗?”包队长的这番话大多数是韩非教他的,他可没有这么高的觉悟的,但觉得这个话很有道理,能够跟老百姓打成一片,也就是得到了大多数老百姓的民心,这样的队伍不打胜仗根本就没有道理嘛?

“原来是这样啊,我们有些懂了,总队长,只要那边不追究我们以前的事情,我们没意见的,听你的安排!”包队长手下的那些军官们立场有了变化,刚巧这时候,外面哨兵报告:“江南支队的人求见总队长!”

老包一听来得正好,便吩咐哨兵:“快快有请!”

外面进来两位年轻人,一身灰白色的新四军军服,虽然有些旧,但还是相当整洁的,特别是那两位年轻人的精神头很不错,进来看见包队长,就敬礼道:“我们是新四军江南支队的,奉命前来贵处传递我们张司令员的信件,请查收!”

说完,那两个年轻人递给包队长一封书信,包队长接过来一瞧,好漂亮的行书,看得出来,那个张司令肯定有文化的,要不然写不出来这么好的字儿来的。

拆开信封一瞧,包队长的脸色慢慢舒展开来,最后他拿着这封书信让手下军官们传阅下去,说道:“有劳两位了,请你们稍等片刻,我们商讨一下,马上有回复!”

“没事,我们可以慢慢等的。”那两个年轻人不亢不卑道,身子一动不动。

老包对兄弟们说道:“看了这个信,大家放心了吧?大家都是中国人,有什么恩怨不能放下的呢?现在打鬼子要紧,共御外敌最要紧,既然老蒋要抛弃我们,那我们就不得不这样干了,这不是投靠日寇当汉奸,而是投奔光明,更好的打鬼子!”

这一来,老包手下的那些军官们就没话可说了,既然老大都这样下定决心了,那作为下属自然就得听老大的安排了,都纷纷表示服从总队长的安排,愿意跟着他干!

包总队长要来纸笔,“刷刷”的写就了一封回信,交给那两个年轻人,对身边的副官喊道:“在独立营里抽出一个班护送这两位兄弟回去!”

那两个年轻人急忙摆手婉拒:“多谢包总队长!我们不需要兵员保护,我们能够顺利返回去的。”

“这个不行,此刻你们手上拿着的这封信可关系到包某和手下数千江防总队兄弟们的脑袋的大事情,绝不能出一点纰漏的,派兵护送你们回去,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这点都不肯,那我觉得我们就没必要再谈其他的东西了吧?”包队长自然明白,这封书信可绝对不能落在鬼子和其他国民党军队的手中,一旦有任何泄露,那自己和手下数千兄弟们的性命就有危险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无处不在,被他们晓得了这事情,那包队长就是死路一条,包队长一完蛋,那江防总队能有好啊?所以为了绝对的稳妥起见,他必须要派兵保护这两位新四军的信使的绝对安全,这等于是在保护他们自己啊!

那两个年轻人想了想,交头接耳了一番,便点点头同意了包队长的意见,包队长一看这个,便命令副官再增派一个班护送他们回去,两个班的兵力这下可安全了吧?

第九百九十二章急流勇退

送走新四军江南支队的密使后,包队长立即给韩非发报,通报了事情的整个经过,并且表态自己已经准备要投奔新四军江南支队去了,问韩非他们何时响应?

韩非当然是喜出望外,老包决定投奔新四军江南支队,那是天大的好事啊,自己当然是要积极响应的,他当即打电话给包队长,对他的这番义举表示钦佩,自己和手下特种兵大力支持,并且肯定响应的,但鉴于目前战况激烈,波田鬼子还在猛烈攻击当中,不适宜立刻举事,最好是等到打退波田鬼子的进攻后,再举事不迟,如果信得过他们韩某的话,韩非表示自己可以安排和部署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老包当然没有意见的,韩非的指挥水平他是知道的,韩非来部署和安排接下来的战斗,他是很放心的,这样既能在马当要塞这里坚守一段时间,又能为其他因为实际条件受到限制而无法跟着投奔新四军的部队争取撤退的时间,韩非这样的苦心,可谓是仁至义尽了,对得起跟着韩非在马当这里的那些部队了。

韩非当即命令在宋家坳这里的黄军长他们:“立即做好后撤准备,特战队为你们撕开鬼子阵地缺口,你们应该跟在他们后面立即朝缺口突围,不得有误,越快越好!”

黄军长自然知道,这次是韩非正拼尽全力为自己的部队打开突围的缺口,为自己断后和掩护,这样的情义在国民党部队里何曾看到过,以前他看到的都是太多的见死不救和袖手旁观,如今韩非却是这样帮助他,着实令他很是感动。

桂军部队立即行动起来,做好了随时突围的准备,柳如叶负责打开撤退的缺口,配合海子护送桂军主力安全撤离,确保黄军长的主力能够撤到武汉附近。

武汉陈长官的寓所里,陈长官一家子正在吃饭,席间没有一人说话,气氛很压抑,自从陈长官向夫人和管家他们说了要离开武汉,去南洋后,大家都沉默了,从此将离开祖国,背井离乡,这各种滋味实在是不好过的。

这几天副官发现寓所周围的那些鬼鬼祟祟的身影多了起来,不时的朝这里张望着,好在宋先生派来的那个排很快就把他们给驱赶了出去,但这个事情还是让陈长官晓得了,他是听陈婉儿说的,陈婉儿一进入寓所,护送的老高就发现了周围的情况,寓所周围是一条大街,大街上的那些买东西的小贩很敬业,竟然能够营业到晚上,战时武汉城内不都实行了宵禁了嘛?这些小贩为什么还要冒着被抓住坐牢的危险买东西呢?那只有一个唯一的解释,他们肯定就是监视陈长官的特务了?

陈婉儿当即将这件事情给伯父说了说,陈长官则不以为然,笑了笑道:“这个有什么稀奇的?他们要看就看吧!婉儿这次你来得正好,为父正要找你商量呢?”陈将军膝下无子,陈婉儿小时候就过继给了陈长官,虽然血缘上是伯父侄女,但法理上他们就是父女。

“爸,这次韩非让我过来,还这么急,是不是要有重大行动了?”陈婉儿明锐的感觉到即将有大事发生。

“是的,马当要塞那边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老蒋容不得我们啊,处处往绝路上逼,韩非他们在马当打得这么惨烈,损失过半,但老蒋就是不给补充,这分明就是要借着日本鬼子的东洋刀干掉韩非他们嘛?”陈长官激动起来了,脸色通红,脑门子上汗珠子下来了。

“爸爸,你别太机动,当心身子,你有高血压,这事儿急不得的,来,让女儿给你看看身体,这段时间健康怎么样了?”陈婉儿这时候想起来手头没带医疗设备,走得太匆忙了,只带着了一个听诊器而已,看得老父情绪有些激动,便有些担忧,生怕高血压犯了,那就麻烦了。

“没事的,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还会不晓得啊,你伯母天天唠叨的就是这个事儿,韩非有没有给你说他的想法啊?”陈长官急忙摆摆手道。他最为关心的还是目前韩非他们部队的处境。

“韩非让我给你带了一封信。”陈婉儿拿出来韩非的那封信来。

“韩非还是挺靠谱的嘛!看样子他们已经有主意了。”陈长官看了书信,脸色明显缓和了不少,点点头道。

“父亲,难道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你们完全可以跟着我们留在国内的啊,远赴重洋,你的健康我是不放心啊?”陈婉儿担忧陈长官的身体健康。

“我们老了,跟不动你们年轻人了,好在南洋有我们一些老亲戚的,到了哪里好歹有个落脚点,不至于沦落他国街头的,既然帮不了你们打鬼子,那我们就远走他乡,在南洋筹集款项支持你们抗战,何尝不是一件好事?”陈长官原来还有这个打算,他原籍广东,在南洋有许多早年闯南洋的亲戚朋友,如今国破山河碎,能够在南洋争取到那些爱国华侨的善款支持抗战,那也是另外一种抗战义举啊!

“也是啊,唉,我要是没跟韩非成亲,就可以跟着你们去南洋了,这样就可以照顾你们的了,你们的身体状况很不乐观,去南洋路途漫漫,我真是不放心。”陈婉儿担心的是他们二老的身体吃不消,去南洋万里之遥,而且又不是直达的,必须得先到香港后,再想办法坐船去南洋的,海上波涛汹涌,颠簸难受,坐船得花上大半年个月,以二老现在的身板,能行吗?

“哈哈,这有什么?老夫枪林弹雨的过来了大半辈子,现在虽然老了,有些不中用了,但还是能走动的,况且香港那边也有一些部下和朋友的,这个你就不要担心了。”陈长官对自己的健康很有信心的。毕竟自己年轻时候投笔从戎以来,打了一辈子仗,没有一副好体格,那肯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