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兵王重生 >

第537章

抗战之兵王重生-第537章

小说: 抗战之兵王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围围歼,战区司令部和卫戍司令部决定主动放弃武汉,所有战场上的部队开始全线撤离,撤到四川和湖南去!

江南支队的张司令员早就看出来了这个情况,他觉得新四军只有朝大别山等山区机动才能摆脱被鬼子主力包围的命运,虽然江南支队这次更换了不少武器装备,也得到了韩非手下的特种兵的训练,以及江防总队的这些正规军部队的加盟,但总体力量上的敌强我弱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如果此刻在武汉附近的河网地带跟鬼子主力打正面阵地战,那几乎就是自杀行为,倒不如用红军时期的老办法,避敌锋芒,转移到大别山一带山区里去,跟鬼子打游击才是正道,并且在山区里建立发展壮大根据地和抗日力量,待得发展到一定条件后,也可以以小分队形式向附近的鬼子发起袭扰,袭击他们的后勤仓库和指挥所,切断他们的运输线,以积小胜为大胜,不正是打败鬼子的好办法吗?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遭遇拦截

“狐狸”报告给韩非的情况就是这些,他声称他们的部队现在已经赶到了大别山附近,开始要钻山沟沟了,以后的形势看来是不太乐观,随着武汉的陷落,腾出手来的鬼子必定要开始向附近的抗日武装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和清剿的,游击战虽然机动灵活,但吃的苦头可是像“狐狸”他们这样的人所没有经历过的,所以“狐狸”在电报里非常盼望韩非能够早点返回来,这样他和海子李大刚他们心中更有底儿的了。

韩非何尝不想早点回去啊,海上的航行枯燥无味,要不是护送这陈长官,他早就在广州那会儿就折返回去了,现在都已经快要到马来亚了,眼看着几天后就能赶到新加坡了,这么着也得把陈长官他们安全护送到目的地以后再返回来吧,韩非觉得走海路其实很麻烦,时间也长,风险不必走陆路小,所以他跟柳如叶说道:“老柳,咱们这次返回祖国去的话,我看不要走海路了,让船长自己空船返回去,我们改走陆路,沿着泰国和越南返回云南去,你看怎么样?”

“好啊,我听你的,陆地也好,海上这一路过来太不是滋味了,这颠簸劲头老子也受不了了。”柳如叶这样的都怨了,可见这个海路着实不好走。看来回去还是走陆路回国来得靠谱一些。

商船沿着泰国湾边缘朝西南方向航行了几天,没有遇到海盗来袭击,就在这一天的凌晨天亮,负责嘹望的韩非手下特种兵在望远镜里发现西边出现了一大片陆地。

接到消息的韩非和柳如叶急忙顺着手下的指引方向望过去,果然在西边出现了一大片的陆地,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东边刚刚升起的太阳光照射过来,那些山川就像沐浴了闪闪金色一样,景色美如画啊!

船舱里的人除了那船长和他手下水手以外,其余都出来观看这个美如画的景色,陈长官也从韩非这里得知,船快要到马来亚了,他在槟城这里也有许多亲戚朋友的,先在这里停一停,会会那些亲戚朋友再去新加坡吧。

陈长官将这个意思给韩非说了说,韩非立刻点点头道:“好啊,反正这个船我们也坐的有些烦了,倒不如先上岸,从陆路去新加坡岂不是更好?”

韩非立刻找到那个船长,要他改变航线,在马来亚的槟城靠岸,船长一听,正求之不得呢,连连答应着,吆喝着手下水手赶紧改变航向,朝槟城出发。

就这样在海上航行了一天,在傍晚时分,船长来报告说已经看到槟城的海岸了,马上就能靠岸,要韩非他们赶紧把带着的家伙收起来,英国人要上船来检查的,一旦被他们发现有军火,那就二话不说要扣船的。

韩非一听点头道:“这个我们会藏好的,英国人来检查你先去挡着。”

船长还扭扭捏捏的不肯走,韩非问他:“还有什么事情啊?”

“这个老总啊,你是知道的,洋鬼子来检查其实也就图这个,我看不如咱们准备点这个塞给他们,我敢保证以后在马来亚这里可以一路畅通无阻了。”船长伸出手来,做着那手势,韩非一看,心里冷哼一声:就知道要钱!

“好,让船半途停靠槟城是我提出来的,自然这里的打点有我们出,你要多少?”韩非问他道。

“不多,两条小黄鱼即可,老总啊,我是看在你的面子上的,一般的人我要他四条小黄鱼的呢。”靠,这个家伙还以为给韩非是特惠打折价格呢?真不晓得,当时两条小黄鱼值多少钱啊?

“可以,我给,但你要保证我们不受到洋鬼子的检查,否则我不但要收回你的那两条黄鱼,我还要你再吐出来,信不信?”说到这里,韩非的目光有些凶神恶煞起来了。

那船长倒是不以为然,心里暗暗思忖:“得了吧,别看你们有家伙,但碰到洋鬼子照样没戏,到时候你们人都给捉起来了,还怎么向我要小黄鱼啊?”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船长捣蒜似的点头道。

半个钟头后,桅杆上负责瞭望的特种兵报告:“两艘挂着英国旗的炮艇开过来了,打不打?”

韩非知道是洋鬼子来查船来了,当即命令那个桅杆上的特种兵:“先别动手,呆在原地继续观察,看我手势行动!”

韩非当然是不会相信这个船长的话的,因为陈长官已经用无线电台跟槟城这里的亲朋联络上了,那位廖先生是当地的华侨领袖,拥有很大的产业,在当地华侨中有很大的威望,但却处处受到洋鬼子当局的压制,虽然不是什么苦不堪言,但一直以来有心想在南洋干出一番事业来的,听得祖国遭受日寇侵略,就是这位廖先生发动了抗战募捐,筹集了一大笔钱财,打算要通过稳妥的渠道汇给国内以支援抗战呢,突然接到亲戚陈长官的来电,廖先生喜出望外,当即就邀请陈长官先在槟城留一阵,他有许多事情要找陈长官商议呢,事关抗战救国大业,陈长官岂能不答应?

廖先生告诉陈长官:“在槟城这里,虽然他们华侨没有什么人在当局里当官的,但只要有钱,还是能够比较好办事的,你乘坐的商船进出口岸的手续他已经着手办着了,马上就能办好,洋鬼子来检查只是例行公事,做做样子而已的,你们到时候可以报他的名字就成,一路通行的。”

所以韩非刚刚接到这个消息,那个船长就来找他要钱来疏通洋鬼子来了,这就引起了韩非的怀疑,觉得这个船长不靠谱,估计早跟这里的洋鬼子有勾结,打算要打他们的注意了,本来他想立刻将那个船长拿下,但细细一想,觉得还是等他表演一番,看看再说,反正他已经和柳如叶他们商讨过了,有三套方案准备着,无论这个船长弄出来什么花样玩意儿,都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的,也不仔细想想,敢在我们头上动土,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注意船长

那两艘挂着“米字旗”的炮艇缓缓靠上来,船长急忙放下船板,三个黄头发绿眼睛的洋鬼子上来了,那船长一阵点头哈腰,“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看那洋鬼子的神色,很不买账,不断挥舞着手,作势要朝船舱这里过来,韩非急忙举起手,朝桅杆上趴着的那两个狙击手示意,只要他一挥手,狙击手就能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送这三个英国兵会老家去的。

此刻,那船长急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两条小黄鱼塞进了一个洋鬼子军官的口袋里,转瞬间那洋鬼子军官脸色当时就阴转晴,拍着那船长的肩头哈哈笑了起来,随即这个洋鬼子一挥手,就转身回去了。

韩非对这些情况看得一清二楚,看得船长的这个表现,心里早就有数了,于是他急忙示意柳如叶,让他立即紧跟上去,到底看看他想干什么?虽然韩非对这个船长有怀疑,但捉贼要拿赃,捉奸要捉双嘛!

那两艘洋鬼子炮艇在前面引路,商船缓缓跟在后面朝码头靠上去,停稳后,韩非和柳如叶一前一后带着几个手下暗藏手枪护送这陈长官他们下船,韩非明白,那个船长之所以不在船上动手,估计是他还没跟岸上的那些洋鬼子联系好,接下来该是大戏开场的时刻了。

那个船长下来码头后,急忙闪身钻入了码头边的人群里,叫了一辆人力车,飞快朝城内跑去,他在这里跟几个英国佬认识的,觉得这次不能错过机会了,船上的这些人都有家伙,而且出手还很阔绰,干上一笔那下半辈子就有着落了,在海上自己势单力薄,不敢下手,到了槟城这里,那就有帮手了,有英国人撑腰里应外合,还不能把你们给办了?

就在船长得意洋洋的乘坐人力车朝岸上的英国人那里去报信的当口,后面不远处的一辆人力车不紧不慢的跟着上来了,车子上坐着的正是柳如叶,他自从那个船长下船后,就一直紧盯着,看得那船长上了一辆人力车,他也就近叫了一辆,柳如叶在上海租界里当警察小头头的时候,专门跟洋人打交道的,这点英语口语还是不错的,当时就对那个拉人力车的马来人说道:“快,跟上前面那辆,车钱加倍!”

车夫一听,当时就飞也是的追了上去,那速度扛扛的,柳如叶一看这么追上去太显眼了,要引起前面船长怀疑的,当时就对那车夫说道:“不要太快了,跟着他就是了!”

就这样,两辆人力车一前一后的在槟城的码头和大街小巷里穿梭着,这种人力车在槟城是当地的主要交通工具,来往穿梭的很多,再加上前面的那个志在必得,正在憧憬着下半辈子美好生活的船长根本就没想着后面会有人跟着上来,得意洋洋的躺在人力车内哼着小曲呢。

前面的人力车在一处花园洋房内停了下来,后面的柳如叶知道目的地快到了,急忙甩给了那个车夫两块大洋,挥挥手让车夫赶紧回去,自己下车走走得了。

在出发来南洋前,陈长官考虑到韩非他们要在南洋呆一些时候,便兑换了一些可以在南洋通用的鹰洋,这些鹰洋是美国人铸造的,含银量很高,再加上有美国政府的信用做担保,一块鹰洋等值一美元,在当时这个时候,那是相当值钱的硬通货啊。

那车夫在槟城这种四通八达的地方干了半辈子,自然晓得这个鹰洋的价值,那可是他拉半个月人力车的报酬之和啊,当时激动的差点要晕了过去,柳如叶怕他碍事,急忙挥手让他赶紧走掉!

柳如叶急忙一看这座花园洋房四周的环境,选了一处树丛闪了进去,这里正对着花园洋房的正门,里面的一切尽收眼中,他看得那个船长进去后跟一个脑袋上绑着红布头的“阿三”嘀咕了一会儿,随即就跟着那个“红头阿三”进去了里面。

廖先生带着几个华侨代表在码头这边等着了,举着牌子,牌子上写着:“热烈欢迎爱国将领陈长官莅临!”,虽然没有锣鼓喧天,拉拉队喝彩,但那块大牌子用红底黑字写就,很是醒目,引来了码头边上许多人的侧目。

有那块大牌子在码头边上立着,韩非他们自然就朝那边过来,廖先生跟陈长官虽然是亲戚,但他自小就跟着父亲远走南洋,对陈长官的印象还是留在几十年前的孩童时代,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这个远方亲戚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还在人群里到处寻找着。

韩非护卫着陈长官朝那大牌子走来,走到近前,韩非对还在东张西望的廖先生说的:“这位可是廖先生?”

廖先生一怔,急忙点头,这时候他看见了韩非身后的那个花白头发的老先生正朝他笑着,当时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喊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