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叛徒 >

第574章

叛徒-第574章

小说: 叛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空旷的树林里面,传来这样有些单调的射击声,被惊起的鸟儿和动物到处乱窜,对方居然能沉住气,几声叫喊以后不随便开枪,这说明敌人还是能组织起有效的指挥体系,不算很弱。
  其他亲卫队就静静的靠在一人多粗的大树根部,或者躲在什么灌木丛里面,悄无声息的躲着,包括阿迪力和阿里在内的三名狙击手,已经爬上了树,下车时候就因为密林的关系,把狙击用枪换成了类似SR25这样的半自动精确步枪,因为在丛林里面使用单发的M700等狙击步枪就是拿根烧火棍,很无力的。
  当然在丛林里面上树作战,其实是个需要很谨慎的事情,高点视野肯定开阔,但是随之而来的缺点也很致命,那就是一旦被发现无处可逃,极容易成为敌人的集中攻击目标,作战本来就是这样的,隐蔽得越好,观察范围就要受到很大限制,而视野越开阔,就越容易被发现,这基本都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这几个熟手就比整条战线又略微靠后一些,二三十米的距离吧,身上披着简易的吉利服,不是那种复杂得草丛似的,而是只有上半身,也只有简单的麻布须绳包裹在一起,特别是头部比较集中一点的形式,足够他们半倚在树枝上隐蔽就够了,不然在丛林里面穿行被树枝勾到的几率太大了。
  耳中听着齐天林腾挪射击的枪声,狙击手把五十毫米物镜的多倍率狙击镜调到最小的三点五倍,因为在这样一百米左右的近距离狙击中,视场越大,可以观察到的敌情越多,转移射击就越方便,慢慢的调节自己的呼吸频率,隐约跟上齐天林射击的频率,屏气凝神,开始进入那种沉浸的心态中去……
  其他的枪手好一点,他们基本都是在自动步枪上面安装三到四倍的内红射击瞄准镜,这基本都是美军在战场所有部队的标准配备了,但是和美军士兵还喜欢使用红外线瞄准器不同,特种作战的PMC不太喜欢用那个玩意儿,总是认为多带几百克的瞄准器,不如多带个弹匣,PMC总是喜欢多带点弹匣保命的,现在好些亲卫队的面前都有两三个取出来放在地上装满子弹的弹匣,一旦开始射击,换弹匣是越快越好,因为只有他们做到最快最好,那个一贯冲锋在前的老板才越安全!
  被突然抽冷子打了一梭子的敌军惊慌了一下,有些人试图逃得更远,但是有人在厉声叫喊下,大多数人都就地趴下做好反击的准备,但没有等来大面积的攻击,而伴随齐天林的枪声挑逗,他们似乎也意识到这不过是一两个人,也许就是侦察兵,也许就是愣头愣脑的新兵追了上来,试图拖住他们,也许是在等待后面大部队的到来!
  这是个很常见的丛林作战方式,把很多善于侦搜的尖兵撒出来到处找,一旦找到,这些单兵作战能力颇强的尖兵就会主动发起攻击,飘忽的到处打,目的就是拖住被发现的敌军,如果不管不顾闷头撤离,这种尖兵就会跗骨之蛆一样不要脸的跟在后面继续把行踪传递出去,暴露撤退的线路。
  所以一般发现这种情况,只要确认对方人数不多,就会强力反攻消灭掉,断掉后患。
  齐天林这样的射击在一个弹匣之后,就引来了对方临时组织的一个反击队伍的包抄攻击!
  攻守态势顿时转换……
  这就是丛林作战的窍门,在利于隐蔽的丛林里面守永远都比攻要方便得多,除非对方人数是极少数,守着打真的要占不少便宜。
  发起攻击的叛军士兵,果然武器和装备都精良不少,起码人人都是穿的战靴,手中的枪支不再是破烂的AK,从M16到FAL、FN2000、HKG3都有,虽然弹药的不一致也许会导致补给混乱,但非洲兵什么时候在乎过这个了,有支不一样比较洋气的步枪可能更得意,现在的枪声杂乱不少就应该是这个原因。
  因为7。62毫米的步枪和5。56毫米枪弹的声音有很大的不同……
  伴随这样枪声的,就是好多条身影开始起身在树林里面试探着露出半个身形射击,朝他们怀疑可以隐藏人手的灌木丛等埋伏地点射击。
  这是试探……
  所以所有亲卫队员们没有任何反应,紧紧的趴在地面尽量把自己贴紧粗壮树干,听着子弹打在树干上,溅起的木屑有时候都会砸在脸上生疼,也一动不动,还能听见弹头带着那种划破空气的啸叫声从自己的头顶掠过,似乎只要自己稍微把头抬起来一点点,就会穿脑而过!
  这才是枪林弹雨的感觉,和什么演习都不一样,更真实更接近死亡,也会把人体里面那一点点的肾上腺素都挑逗出来,越来越兴奋和战栗着开始进入作战状态!
  齐天林往侧面逃了一段距离,等于是拉着敌人在自己的埋伏线前面走一遭,让敌军变成在枪口之前侧面的形态,慢吞吞的打完第二个弹匣,似乎一直在逃避正面作战,让起身试探的叛军士兵们终于判断他没有什么同伴,没有危险,终于放心大胆的开始对他进行围剿,好几个高声叫喊的声音都响起来,动作也没有了顾忌,对周围试探性的射击也放弃了,开始集中在齐天林枪声传来的那个方向,他们终于上当开始追击了!
  齐天林不开枪了,慢吞吞的把消音器又装回去,其实欧美特种兵的消音器并不是完全为了偷偷摸摸作战才安装的,现在美国欧美国内都有一种理论,消音器不过就是为了降低声音,保护射击者的耳膜,多富裕的说法,很多国家还苦哈哈的舍不得大量装备这种昂贵货呢。
  从一开始,他的人就没有多枪齐发围剿对方的意思,在丛林里面打得越热闹,敌人就跑得越散,必须要把人吸引到一起,才好歼灭,当然也就是他才敢娴熟的运用这种肉身做饵的战术了。
  耳机里面终于开始传来伏击亲兵们的交流声音,很小,说明他们说话都是压着嗓子用喉结在发音的:“少校衔的为界,之后是1组的目标,中尉衔右边的是三组目标,那个戴头巾的周围是四组……狙击注意照顾那指挥者……优先攻击指挥员……玩、吐、水……法尔!”
  几乎就在一霎那之间,隐藏在树后,灌木丛中间,甚至一堆枯枝败叶中间的枪口都开始射击了!
  带有消音器的枪口有效的掩盖了枪口焰,低沉的枪声其实并不是无声,但只相当于气体打个屁一样噗噗噗声音,在第一时间还是延缓了叛军士兵们的下意识反应,也许就是那么一两秒的迟缓……
  首先就是一个挥舞FN2000步枪的少校衔叛军指挥官,当先就在胸腔绽开血花,还是连发的那种,半自动狙击步枪在百米之内爆头是最简单的,但是为了快速射击,没那么精确了,宁愿快速的扣动两三下,用两三发子弹在对方最宽大的胸部扯开几个大洞,马上转而攻击下一个!
  几乎所有人这个时候都是按照这样的射击原则,这不是解救人质,不需要精确到一枪毙命,重要的就是杀伤!
  快速而冷酷的杀伤!
  对方甚至都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因为已经包产到户,每个人的目标就是那几个,谁有闲暇端起枪准备反击,谁就会被优先点名,对于步枪手来说,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加上优质步枪和瞄准镜的协助,精确性不比狙击手差多少。
  一个轮次下来就有超过百人的杀伤!
  这就是效率……
  第0723章 诚不欺人
  齐天林甚至都没有开枪了,他端着步枪紧靠在树边,警惕的为自己下属看住一个边角,避免对方散开队形包抄过来,一个点就可以看住一个面。
  这种百人以下的作战技巧,齐天林和他的团队在这几年的磨练当中,已经娴熟得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沟通,就能根据实际战况和地形,摆出相应的队形和模式。
  就好像诸葛孔明曾经论述过,作战无非就是欺骗反欺骗,什么计策说到底都是为了迷惑对方,误判形势作出错误的决定,然后利用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优势发起攻击就够了。
  齐天林横拉的目的就是为了一来放松对方的警惕性,二来把队形展示在自己的攻击线之前,这种称之为侧翼纵向射击的形式杀伤率和命中率都是最高的。
  军衔有所不同的叛军长官都是优先被击毙的,非洲军队有这么一个特点,长官特别喜欢把勋章什么都挂在身上,格外的强调自己与士兵的不同,所以在面对惯于先打头领的西方部队时候,指挥官的折损率非常高,齐天林的步枪都提到了胸前,还是放下了,因为所有追击他的叛军注意力已经完全被侧翼的联排火力吸引,惊慌失措的打算隐蔽,而这个攻击发起点正好在几棵树之间,有些士兵慌不择路的撞到一起,试图争夺同一棵树的隐蔽,挡得住头挡不住脚,精确的射击根本不会放过这些机会,到处一片哀号!
  人数众多的伏击,一下就让后面的叛军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转身就逃,齐天林并不嗜杀,只关心头领,快速的爬上身边的树枝,因为非洲热带草原气候的森林还没有热带雨林那么密集,枝叶也是那种相对要稀疏一点的形式,齐天林爬高点一眼就看见大约三百米开外,一群人正拥着一个一名同样穿迷彩服,却挂着将军衔的家伙撤离,叛军也就是这两年一直在非中北部打游击,军事指挥官也跟着一起在上战场,但那个带流苏的将军衔还是太醒目了点。
  因为很大一部分跟着将军的卫兵被调动着同齐天林的亲卫队开火,贴身的人少了许多,终于把这个身影暴露出来,齐天林快速的拉开步枪上肩膀,无需狙击步枪的那套射击技巧,就是概略瞄准以后,快速的两连发射击,不停的连续两连发!
  因为自动步枪超过两三三四百米的射击就有一定的偶然性,无论子弹还是枪管弹道都不适合超精确的射击了,与其说换枪,不如用这种不停修正自己射击落点的方式来快速点杀,嗯,就跟向左和冀冬阳当年在也门偷袭人家部族武装那几个领头的采用方式差不多。
  但齐天林这支马格西姆精心打造的长枪管马萨达显然跟别的步枪不一样,齐天林自己也不过是因为信心不足,才采用这种方式,可是第二个点射两连发就准确命中了那个将军!
  他的射击速度太快,第一个两连发命中旁边一名贴身侍卫头部爆炸开来的时候,又没有听见枪声,那种有点诡异的爆头炸开,鲜血和着白色浓浆直接溅在周围人的身上脸上,靠得最近的将军也难以幸免,热腾腾的液体无声的炸开在脸上,那个一贯传说还算是暴虐,经历过不少杀戮场面的将军都有那么一瞬间的凝固,恰恰就是这个停顿,第二个两连发就来了,直接一枪击中胸部,一枪在颈部,杯口大的可怖伤口是弹头滚翻以后撕扯出来的效果,他只来得用黑亮亮的双手捂住伤口,就无力的倒下去了!
  齐天林的手没有停,其实也有点惯性,他自己都没料到这么精准,手指还没能停住呢,一连串的射击全都集中在将军的周围,好几个试图靠上去拉扯将军或者做别的动作贴身侍卫都被齐天林直接放倒!
  齐天林的身体是靠在一根粗壮主干上的,左手肘放在树丫上充当填充物垫住,人体握持无论如何比不上脚架,这在摄影界都是得到共识的,狙击或者远距离精确射击同样如此,就是放在树丫上都能减少很多抖动。
  后面的射击持续完了一个三十发弹匣,齐天林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三倍瞄镜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