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

第733章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7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哥舒什么的,已经作古如尘土了,但是他留下的威名,却还在边境上传唱,我现在收了哥舒翰的女儿,并且继承了哥舒部分政治遗产,重新站在这里,还是有些唏嘘的。

  开元天宝年间,西北军中真的是将星荟萃,从自小被皇家收养的“我家姚瞟儿”都四道节度使王忠嗣,到“哥舒夜带刀”的哥舒翰,从“虏骑闻之应胆慑”的夫蒙灵察,到“葱岭河中之保护者”高仙芝,到“三军大呼阴山动”的封常青,都是纵横一时的名将。

  这个传奇,甚至一直延续到本朝,哪怕在一干名帅都凋零之后,依旧有“奇兵不再众,万马救中原”的李嗣业,连“功盖天下而主不疑”郭子仪和“策敌制胜不世出”李光弼,也同样出自这个系统。

  挟击破吐蕃的大功,我也终于有可以与他们比肩的底气,不知道后人会用什么样的诗文形容我的功业,是

  当地的镇守军将已经被引来拜见,这些幸存的边军中级别最高是一位戍主,更难得的他也姓哥舒,哥舒耀,事实上当年突骑师突厥中,随哥舒部内附的部众,虽然被分散在各地,但都以部落号为姓氏。

  几乎人人都是衣衫褴褛,伤痕累累,见了我这些幸存的大唐军人毫不掩饰的嚎啕大哭起来。一个上千人的大镇,连同两倍的军户,能够在吐蕃人的占领区内坚持到最后,只有他手下几十号人。

  河滩和田泽之中,尚未清理的累累白骨,既有唐人也有吐蕃人的。

  “没事了……”

  我宽声抚慰道

  “今后,这里就是内地了……”

  随行的工程团,正在插旗标杆进行测绘,丈量方圆,将沟渠挖成一个新城寨的外围轮廓。

  这一次进军,巡视地方规复边防。将各地的防要堡寨统计归总,随行的参军团和营造参事组将对目前的实际局面和边防需要,按照轻重缓急,再制定一个重整和修缮计划,决定一些重新收复的军城镇戍的去留撤并还是增建扩编。毕竟朝廷能够投入的人力物力,是有定额的。

  剩下的就是要龙武军这个财大气粗的大户自己掏腰包来补贴了,事实上就算是轮番外地,龙武军对非长期的驻地投入还是不余遗力,不过掏腰包也要看亲疏远近,能够得到北军协同驻守的,连带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从这里开始,我率领的军队,正式踏入传统意义的吐蕃境内,像珍珠一样被河流串接起来的山地河谷中,焚毁的羌氏碉楼和吐蕃柱堡,随处可见,

  几声清鸣,一片鸟雀哗然避让的声响,却是一只鹞子在天空盘旋了几圈后,落在一架马车上,大口的啄食起新鲜的羊肉来,一只纸管从足下解出来。

  “看来我们要在青海边上会师了……”

  看了眼最新的前报,我捏了捏鼻子有些悻然道。

  卫伯玉和严武两路人马,一南一北攻城拔寨、追亡逐北,倒是玩的是非爽快,已经连下数十城深入青湟,连所过之处受降纳俘的功夫都没有,只留下一屁股麻烦要我慢慢收拾,既要保持他们粮道,还要肃清地方,安抚处置流离失所的军民,将沿途的驿路体系重新建立起来,我现在多少有些体会到韦韬多年如一日的辛苦。

  “军中粮草还够支用么……”

  我扭头对一干幕府属僚问道

  “薛长史已经传话过来,主上暂且无需为粮道烦心,关内夏粮已经开始收成,各地工场暂且停歇,组织老弱妇孺赶在汛前抢收,南方各庄的已经开始解缴……”

  岑参回答道。

  “根据战时给役法,头一批收的夏粮,折合豆薯谷米大概有十一万石,并柴草薪炭三百万斤……直接起运,已经在道途之中了”

  “这就好……”

  我点点头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是因为给粮不济,让人烦了盘就笑话大了……”

  “吐蕃降军恭迎天使大驾”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少年雍王,正在高声起念王昌龄《从军行》的声音,很有些感时应景的味道,

  除了少数被捆绑城一堆的肉粽子,无数毡帽裘尾的身影放下兵器,跪伏在地上。此刻俯首贴面恭迎,眼睛的不仅仅是吐谷浑青海部,还有吐蕃内四族之一的苏毗部。

  “外族卑臣陵伦钦见过天朝上大人,见过王上……”

  位于前列,吐蕃孙波茹上部大将,八色牦牛部或者说苏毗军的总管陵伦钦,带领一干部将臣下,卑躬屈膝的行礼道

  “起来吧……”

  我摆摆手,将他们引入临时搭起的大帐中,在上首端坐下来。

  “什么对吐蕃王家的欺压不满日久,什么仰慕天朝已久之类的废话少说……”

  “说说你具体想要什么……”

  “败军之将末微之臣哪敢奢望什么……”

  陵伦钦约莫三十出头,眼凹深刻棱线分明,在吐蕃一干极具风霜沧桑感的军将中,也显得而过于年轻了。他一口的汉话是少见的流利,放足了低姿态,让人多少有些舒服。

  “惟求上大人及殿下垂怜开恩而已……”

  “如今卑臣的亲族可都还在吐蕃国内。”

  他惨然苦笑了一下。

  “马向倒行逆施自取其亡,将举国精锐尽丧一朝,苏毗虽为附从,但也自知罪孽深重,现为之不过是为帐下部众求一条生路而已”

  “你倒是有些自知之明喽……”

  雍王突然开口道,军中经历见闻,多少也让他成熟了一些。

  “不过你所求的,恐怕不仅仅是带着这些部众重归故土那么简单吧……”

  “殿下睿明……卑臣不敢有瞒,若蒙上朝不弃,苏毗人愿为西北屏藩,永世臣事”

  他脸色一正,

  “那你有没兴趣去长安做客几年再说……”

  我冷笑了一下,这个野心和胃口可不小,还是生死操持他人的降军身份,就打好而来将来的规划了,大唐的屏藩可不是那么好做的,目前也有一个回纥比较像样而已。

  “大唐有的是地方诳语安置你这些部众……”

  “单凭上大人吩咐……”

  继续道他脸色不变,依旧恭谦道。

  “殿下又可知,苏毗曾一向心向中原,开元年间家祖谋投上朝,事败被族灭……小人尚在腹中多得母族庇护苟存至今,但血海深仇却是不敢善忘的……”

  雍王不可置否的哦了一声,对我看过来,我点了点头这段公案却是众所皆知。唐玄宗天宝中,苏毗小王没陵赞率部投奔唐朝,结果被吐蕃朝廷发现,没陵赞及其家族共二千余人被杀;

  想到这里我皱起眉头,想起一件事来。

  “难道你叫悉诺逻?”

  “悉诺逻乃是在下的母族之名……”

  他有些惊讶看了我一眼,又低头惶恐回答道。

  “居然能入上大人尊耳,实在不胜惶然……”

  我嘿然道,历史上的没陵赞之后,天宝十四年春,又有苏毗王子悉诺逻去吐蕃来降,悉诺逻系没陵赞之子,投唐而事泄,其一千余部众被吐蕃所杀,悉诺逻本人只身逃到拢右,自此终老的唐朝,苏毗自此消亡与历史长河,不在见记述,难道就是这位。历史冥冥之中,还是有诸多巧合啊啊

  “活路不活路,就要看你们的表现……”

  我想了想改变了原本的设想。

  “如果苏毗部能表现出足够相称的价值,大唐或许不介意在西北多上一个臣事恭敬的藩属,也不可而知呢……”

  “首先你们得先接受我部的重编,然后拿一桩大功名……”

  “觉得他们有几分是真心归附……”

  众人退下后,少年雍王重新开口道。

  “什么刻骨家仇,都是托词而已,不就是不甘居于人下,看到吐蕃王家势弱,想自立而已……”

  我轻描淡写道

  “那……”

  “他们是否真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势所趋,他们别无选择而已……”

  我转头解释道

  “你要搞清楚……”

  “国之征战,唯实力说话尔,什么奇计智谋都是追求胜利的辅助手段……”

  “能够用绝对性优势的力量压垮敌人,而不给对手可乘之机,谁还愿意冒险……所谓奇兵智计都是不占优势之下,改变实力对比的非常手段”

  “打战打的即是国家人力物力的动员能力,也是朝廷对战争资源调控和投入的能力……”

  “就像吐蕃虽然来势汹汹,号称数十万,但是真正能掌控的和指使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而本朝则不然。”

  “大唐在西北有幅员辽阔的版图,也有足够广阔的战略纵深作为前线的缓冲;让将帅运筹帷幄进行布局;大唐有海量的臣民百姓,可以为战事提供充足的兵员和劳役;大唐有足够的土地和物产,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甲马粮秣;再加上这些年不断拓宽兴建的驿路,确保可以用很少的时间把最需要的东西输送到前方……”

  “因此只要后方上下齐心,朝廷越级不瞎指挥或是在供给上乱扯后腿……吐蕃在国力上就输了一筹”

  “此外,吐蕃空有庞大的军力,却无法有效地合力一处,相比之下河西行台却可以令行禁止,将每一份力量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战略上又输了一筹”

  “因此,河西行台可以有足够的余地,用天时、地利、任何等因素来选择战机,并使之在选定的战场进行决战,积小战为大战,逐一蚕食掉吐蕃人的军队……”

  “吐蕃人所能依仗突发而至的先机,和倾国而出形成巨大前期优势,但如果不能集中力量扩大这种优势,一鼓作气将河西行台打垮的话,就势必陷入长期的拉锯和相持的消耗中……就食于敌,也要有东西可以就食才行”

  “只要能撑过吐蕃人一而再,再而衰的攻势之后,通过大唐四通八达地道路,来自各地的钱粮兵马不断的会聚起来输送补充带前方,河西行台的后劲越来越强,吐蕃人却在慢慢的失血,而且后力不继而变得越来越虚弱……”

  “此消彼长之下,所以他们有不得不提前进行决战的理由……”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吐蕃是被大唐的实力给打垮的,这个综合实力,既包括了田土户口物产资源,也包括既有将士用命、朝廷政通人和等诸多因素……”

  “只要大唐足够强大,他们就会衷心的敬服和效从我们……”

  正在说话间,帐外通传

  “朝中来人了……”

  终于来了,我和雍王对视了一眼,这位少年亲王眼中闪烁着意味难明的东西。

  “上曰……”

  新来的朝廷中使,中气十足的念着诏书。

  其中华丽堆砌起来的词藻,足以把任何一个人绕晕,直到最后几句才是关键

  “事行且浪,顾念权急,责免宫内司,除散骑常侍、殿直学士、三宫责检使,知尚乘局事,知上膳坊使、……”

  于是,我的头衔一下被砍掉了一大堆,不过内枢密使、行宫都部署总宿卫使、左龙武将军禄金吾卫三个本职还留着,作为补偿罢录尚书事后,又加参知政事,加特进衔。爵品不动增采邑一千户,实封五百,分道就食与翁山县,算是赏罚相过。

  然后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