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 >

第142章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第142章

小说: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御史再想了一想,又犹豫着点点头:“这话虽然我家夫人没有明确说起过,但臣私心想来,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明宗见贺御史已经入港,便笑道:“但如果要消除掉这次沈迈大闹的坏影响,让朕来赐婚的话,又不太可能真的给贺家小娘子找个六七品的小官儿嫁了——话说回来,就沈迈那德行,就算被朕臭揍一顿,只怕如果他真心惦记上贺家小娘子,寻常人家的郎君,也拦不住他回头去找人家的茬儿……”
  贺御史听着,心里的悲苦又涌了上来,但又不好再哭,只得低下了头,伸了手巾擦眼睛。
  明宗见时机已到,声音更加和煦,一副推心置腹的架势:“其实以朕看来,沈迈可恶就可恶在这里——他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敢这么大闹。你想啊,他已经是正三品的高官,朝内高得过他的,都是老家伙了,人家家里的小郎君们,又不会乐意跟他一个粗坯抢媳妇;品级比他低、又跟贺卿你家世相当的,又不会敢跟他抢。所以他这一发话要娶贺家小娘子,满京城,只怕,没一个人,会伸出手来接朕这份赐婚的旨意了。”
  贺御史越想越觉得明宗说得有道理,对沈迈的恨意又提了起来,牙根痒痒地骂:“沈二这个混蛋!”
  明宗击掌,跟着贺御史的声儿就骂:“没错!这就是个混蛋!”顿一顿,又放缓了声音,道:“不过,贺卿,沈二也不完全是块朽木……”
  明宗试探了这一句,便顿住,看了看贺御史,却发现此君似乎并没有过多的抵触,便放心地讲了下去:“他前面那位夫人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小家碧玉而已。但沈迈一直没有什么侍妾通房,待自家的夫人也算真情实意。他夫人十来年前去世,他没把独生女儿扔给别人,反倒是偷偷地带在了身边,在边镇一带就是五六年。直到那年回京,被自家大嫂发现女儿被他养野了,才通过沈过勒令他把闺女留在了沈大府上。就这样,为了女儿不受委屈,也一直没有再续弦——不说这个人混蛋不混蛋,做事情给不给别人留余地,若只论他待自己的家人,贺卿,朕以为,沈二真是个好男人。你说呢?”
  贺御史翻了个白眼,冷哼一声,道:“那怎么如今想起来要强娶我家女儿了?”
  明宗听这话音儿,已经和软下了七分,便笑了,道:“这不是他把闺女嫁给我了吗?没了这块牵肠挂肚的心头肉,大约就觉出来家里冷火凉炕地难受了。”
  贺御史再冷笑一声,道:“圣人说他没有侍妾?臣怎么听说他如今府里主事的就是个妾?”
  明宗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个啊……那个是朕硬塞给他的。沈昭容老是担心她爹绝后,成天在朕耳边嘟囔,朕烦了,就随手指了个女官给他生孩子去。谁知道他看人家左不顺眼,右不顺心,十天倒有八天半住在掖庭羽卫处所。前儿朕唠叨急了他,他都好几月躲着朕了。倒不成想,敢情自己去贺御史家提亲了。”说着,明宗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大声叹气:“他倒是早说啊,早说的话,朕来当这个冰人,只怕贺卿就没这么烦恼了不是?”
  贺御史顺着明宗说的话往下想,也就恨恨地脱口:“就是!他果然一早请圣人出面提亲,微臣未必就真的不肯把女儿嫁他……”
  孙德福早就候在这里,耳尖嘴快地截住:“哟!敢情贺御史只是挑沈将军的理,并不是真的不肯结这门亲啊?”
  明宗赞赏地看一眼孙德福,面上却大讶:“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太好办了!朕补一道赐婚的旨意嘛!多大点儿事儿啊!”说着,展开一封早已备好的圣旨黄绫,提起笔来一气呵成,然后转手交给孙德福:“快,拿给贺卿瞧瞧,可还满意?若没有什么意见,德福你明日亲自跑一趟,带上两队羽卫两队内侍,清清亮亮地把旨意给沈、贺两家子宣了去!”
  贺御史那边急着辩解:“孙公公误会了……微臣不是那个意思……”待看到明宗朱砂笔都没有蘸墨,心下顿时雪亮,气歪了鼻子!
  好啊!昏君!你这是给沈迈收拾摊子,明摆着算计我啊!那道圣旨必是早已写就了,就等话说到刚才那个份儿上,就劈面扔给我,让我猝不及防!
  贺御史抬手把袖子撸到了胳膊肘以上,打算跟明宗好好算算这个账。孙德福眼疾手快,一道圣旨直接挡在了他眼前,口中急急地细声道:“您先看清楚了圣人是怎么写的!”
  贺御史手上一顿,忙依言看去,却见明宗所写,除了赐两姓之好,竟然还有加封的旨意——“贺氏家学渊源,礼仪甚端,贤良淑德,堪为垂范。皇太后大悦,赐封端阳县君,以京郊百户为食邑。”
  京郊百户!食邑!县君!
  贺御史顿时口干舌燥!
  自家的女儿得裘太后的欢心这事儿,自己看得出来。但封个带百户食邑的县君这个事儿,就不是一般的人家能得得着的殊荣了!
  明宗这是在尽了一切力量给自己面子,给沈迈善后!
  贺御史不是愣头青。
  一辈子待在御史台,伺候过先帝,也忤逆过今上。他非常清楚李家这二位帝君都是什么样脾气的人——他们喜欢的人,天上的星星摘给你,都怕你嫌弃不亮;他们不喜欢的人,你把心掏给他,他未必觉得那东西比一碟子绿豆糕实用。
  明宗肯这样给自家的女儿殊荣,必不是因为宠信自己,而是为了给他的宠臣沈迈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媳妇。不论沈迈看上的是谁,明宗恐怕都肯把这样一个有食邑的县君封出去。未必是自己的女儿,没准儿就是个酒家女,也不好说。
  再往深里想,既然明宗这样宠信沈迈,那么,以沈迈的资历、能力、年纪,恰是蒸蒸日上的时候,往前不必跟着他吃年轻不懂事的苦,往后不用跟着他担失去帝宠的心——自家女儿如果真的嫁过去,不就是个妥妥的蜜罐儿么?
  何况宫里还有沈昭容照应沈家,又有裘太后看得起自家闺女。往后,沈贺两家守望相助——多么好的姻缘!简直是天赐良缘!
  贺御史的脸色渐渐红了起来,手指有些发抖。
  明宗看着他的神情,知道他已经从一个纯然的父亲转变成了自己朝廷中的大臣,心下好笑,便轻轻咳了一声。
  贺御史却浑然不觉,两只眼还是死死地盯着孙德福摊在眼前的圣旨。
  孙德福回头看看明宗,主仆二人相视一笑。孙德福倏地收起了圣旨,笑道:“贺御史,可还满意?”
  贺御史涨红了脸,扑通跪倒,大礼参拜:“微臣才疏学浅,德能不彰,小女礼仪粗疏,性情乖张,前次还出言不逊,顶撞贵人。即便如此,圣人还降下如斯天恩,微臣实在是惭愧地无地自容!还请圣人收回食邑,小女只留一个空衔县君,领了大唐皇家荣耀即可!”
  明宗的笑容这才真正放松下来,笑着“诶”了一声:“贺卿是朕的股肱良臣,侍御史一职上勤勤恳恳一坐就是十年,朕也该赏你点儿什么。不过,如今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都好好的,朕也升不了你的官。那就给令爱一份风风光光的好嫁妆罢!你先别急着推辞。沈家大夫人娘家祖籍扬州,最是豪富,你女儿的嫁妆如何能跟她比?可若是有了这百户食邑,她便是个邓通转世,也要收敛三分——这事儿你不懂,回家告诉你夫人,她必不让你辞的!”
  明宗临了还调侃了贺御史一句,大袖一挥,事情落定:“一个月后不是好日子吗?沈迈去迎亲时,朕给你当娘家的大舅哥镇场子,一定好好为难为难他!”
  贺御史听得明宗要亲临,还要当娘家人,不由得更加感激涕零,晕晕乎乎地便出了御书房的门。
  洪凤在门外自然是听了个全折,心下实在佩服明宗忽悠老实人的能力,便笑着给贺御史道喜:“恭喜贺御史,得了个冠军大将军做女婿。”
  贺御史只觉得兜头迎面一盆凉水,激灵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娘的!上当了!
  竟然是自己亲自跑了来,替沈迈要下了赐婚的圣旨!
  贺御史顿时暴跳如雷,刚要咆哮,却被洪凤一把拉住:“大明宫御书房,贺御史打算惊动羽卫来拿人么?”
  贺御史心中又一个激灵,反应过来,刚才自己在明宗面前已经大闹过一场,还得了一道加封县君的旨意。如果现在还闹,就算今天明宗不骂他狂悖,明儿台院的同僚也会弹劾他得寸进尺。
  洪凤见他能克制住自己不再吵嚷,松了口气,低声笑着解劝:“行啦!贺御史,沈将军出了名的疼老婆,满京城的官儿们,不是不好意思,早八百年就亲自上门送女儿了。您家那位大小姐,敢指着鼻子骂贤妃,您算算,有几个脑袋上顶着乌纱帽的敢这样大张旗鼓地要娶?您呀,凡事儿往好处想!不是我洪凤跟沈将军好就信口胡说——您把闺女嫁到他屋里,绝对是大小姐一辈子最大的幸事!”
  洪凤明明白白地告诉了贺御史:我洪凤跟沈将军好。
  贺御史冷静下来,自然绝不是个笨人,立刻抓住了他话里的重点:“洪公公跟沈将军有交情?”
  洪凤笑了笑,道:“倒不是我,而是我师父。沈将军为人仗义,我们都跟他好。我师父最近跟他闹点小别扭,俩人正赌气谁都不搭理谁呢。您这事儿一成,我正好给他俩说和说和。”
  贺御史一听,额上的冷汗刷地下来了。
  沈迈是明宗的宠臣。可明宗最宠信的太监大总管孙德福却不跟他争宠,而是“跟他好”。
  同时,明宗最看好的另一个新近崛起的小内侍统领洪凤,竟然也不跟他争宠,而也是“跟他好”。
  不仅如此,洪凤的话里还有一句“我们都跟他好”。
  “我们”是谁?
  还“都”?
  沈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脉圈子?!
  难怪明宗宠他宠到了肯拿一个百户食邑的县君替他收拾烂摊子!
  这种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结仇——
  现而今,如果不想结仇,就只能结亲了……
  贺御史长叹一声,不再说话,拂袖而去。
  尹线娘一蹦一跳着进了正房,笑嘻嘻地给邹充仪见礼,然后挽了桑九的胳膊,笑道:“娘娘,成啦!”
  邹充仪微微笑了。
  桑九也笑:“这样的好事,无不成的。”
  尹线娘挑眉:“差一点就被沈将军砸了,还无不成?”
  邹充仪却摇摇头,道:“线娘说错了。这事儿,沈将军办得,出人意表的圆满。”
  桑九揽了尹线娘,笑问:“懂不懂?”
  尹线娘想了半天,撅着嘴:“不懂。”
  桑九便笑向邹充仪:“娘娘给她讲讲?婢子也跟着再听个全的。”
  邹充仪笑了起来,先嗔一声:“懒得你!”方笑着缓缓道:
  “沈将军需要娶亲,这个大家都知道。一则安圣人的心,二则安沈昭容的心,三则,也安沈大和沈氏家族的心。”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沈将军娶的这个人,却须得十分谨慎。若是真从他袍泽的家里选,也未必选不到合适的。但他本人自己,已经是圣人的心腹爱将,若是在军队里亲眷多了,形成一方隐形的势力,反倒会削弱他在圣人心中那个有心计没野心的粗豪武人的印象。”
  “若从文臣家里选,真的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当朝大臣的侄女、表亲之类的大家闺秀,也不是找不到——有的是人愿意在这种时候投圣人所好,结交当朝宠臣。但那样一来,正三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