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 >

第349章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第349章

小说: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通一声坐在地上,低着头想了许久。
  不是自己不识时务,不是自己不通韬略,不是自己是裘家人,而是因为自己——辈分太高?!
  这他娘的打仗跟辈分有半文钱关系么?
  沈迈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没往重点上想,蹲下,伸了两个手指头:“一,你跟死了的达王爷是一辈儿的,二,太子即位的时候,你可能还能蹦着高儿地跟人打架!”
  裘峰如遭雷击,心头顿时雪亮。
  当年旧事的知情人,明宗认为的,自己是唯一一个了——而且自己一开始几乎算得上达王和裘太后的媒人。这个事情,明宗耿耿于怀。
  另外,自己是武将不假,却没有打过仗受过伤,自己的身体特别棒,自己搞不好能活到百岁——沈迈不过是明宗妾室的父亲,而自己,却是太子名正言顺的正宗亲舅公。
  那时候,自己要是除了这个身份,竟然还有辉煌的军功……
  裘峰的脸色有些苍白。
  沈迈看着他的样子,满意了不少,笑着又点了一句:“你想想邹家。”
  邹家……
  邹家老太爷早就荣养了,顶着侯爷的名号天天写字画画,虽然渐渐在外头没了声名,快九十的人了,身子却还健旺。
  邹家大郎镇守幽州二十多年了,一句要回来、要挪窝的话都没提过。
  邹家二郎在军器监呆了一辈子,现在还是那副愣儿吧唧的样子,谁说起这位国丈都摇头。
  邹家三郎——邹家三郎被邹皇后打了一个耳光之后去了兰州给自己当长史,一当就当到现在……
  小大郎在弘文馆教书,小二郎在户部当主事,多少年都没动过地方……
  裘峰的汗有些密。
  大皇子即位已经板上钉钉。
  邹家作为铁杆的外家,一星半点儿的变数都不肯添。
  可自己家,一家子都在憋着劲儿恢复往日荣耀,哪怕是自己,都因为没仗打而手痒心痒……
  裘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罢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自己一辈子必须就这样了,机会让给孩子们吧!
  裘峰拍了拍沈迈的肩膀,感慨:“以后谁说你二百五,我就把他揍成真正的二百五。”
  ……
  八
  裘峰先去见了见已经颤颤巍巍的裘太后,然后跑到明宗跟前一顿犯浑,逼着明宗当场把裘铮叫了来,又逼着侄子跟自己换了职位——
  他裘峰裘三郎,西北待腻了,要求回京城喝酒抱孙逗丫鬟,让裘铮把英国公的位子借来几年。等裘峰死了,再还给裘铮。明宗做中人,立字为证。
  明宗头疼欲裂。
  裘铮却二话不说点头应下。字据签完,裘峰心满意足乐呵呵地一步三摇唱着小曲儿回府了。
  裘铮却跪在御书房不肯走,指天画地赌咒发誓,一定要跟着沈迈去打仗。
  明宗这才回过味来,呵呵大笑,把裘铮扶起来,干脆利落地写了旨意,封他行军副总管,准备好了,等着跟沈迈一起去西南打仗。然后通知裘铮:裘家的小郎和小小郎们,想出去见识的,一房留一个续香火,其他人,想去的都去,只是万一回不来,不要怪他这个当皇帝亲戚的不照顾。
  裘铮却摇头不迭:“这个罪名我不担。家里这一辈儿娶的媳妇都没那个魄力,回头跟我哭闹起来,我可懒得管。”
  明宗呵呵大笑,挤眼:“现在的国公爷可是小舅舅,你怕甚么的?你把话告诉他,让他去说。”
  裘峰听了,一拍脑袋,点头:“就原话通知下去。”
  到了最后,竟然只有父子两个肯跟着裘铮去。一个是裘峰的长子裘镝,一个是裘峰的长孙裘烈。
  裘峰气得干瞪眼,却又自豪得挺胸腆肚:“老子自己不能打仗,可有豪情的儿孙!”
  白氏抹干净了眼泪就给儿子孙子准备行囊,嘱咐儿子:“家里都交给我,你阿爷有你弟弟,你媳妇有你小儿子,我们一家子都不怕。你好好地长本事长见识,裘家以后还得靠你们。”
  裘铮看着十四岁的大侄儿感慨万千。回头看看自己的独子,气恼地一脚踹过去:“你小子怎么不去?”
  已经十七的英国公世子裘制气得跳脚:“你但凡给我生个弟弟,我不就能去了?!这难道怨我?我都没怨你呢!”
  沈迈听说了裘家的鸡飞狗跳,哈哈大笑。
  能把裘家拖下水,他这个外戚就不那么明显了。
  裘峰上门跟自己讨主意,他难道不知道是与虎谋皮么?!
  沈迈笑得阴险,清源郡夫人暗自佩服,张口却是骂他:“神经病!打了这么多胜仗,官位上寸进皆无,也不知道你怎么还那么高兴!”
  沈迈不以为意:“总不能让圣人以后赏无可赏吧?现在这样多好?我想打仗,也有仗给我打。何况,又不是为了甚么军功,为的是大唐平平安安,孩子们好过舒心日子。”
  这番话当然会传到明宗耳朵里。
  明宗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邹皇后听了洪凤的悄悄话,撇嘴撇得都快撇到耳根子了:“真是裘家三舅爷那话,谁拿沈迈当二百五,谁就是二百五!”
  ……
  九
  沈迈拉上了裘铮,带着沈家的小郎和裘家的小郎,在西南一打就是十年。
  十年的时间,来来回回,断断续续,终于荡平了南疆。
  沈迈回京,跟明宗只说了一句话:“您放心,别说这辈子,就下辈子,也不会有半样儿的南疆毒药流入大明宫了!”
  明宗满意极了,拉着沈迈的手感慨:“当年的事儿,耸人听闻,可惜,现在记得的人已经不多。你是一个,皇后是一个,舅舅是一个。”
  孙德福不满:“老奴也记得。”
  此时裘太后已经仙逝,而原因除了年老,就是当年中的那场毒——大家想到这里,都沉默下去。
  过了一个月,明宗下诏:封沈迈为平南王,减等世袭。
  而裘铮早在回京的路上就跟沈迈讨到了上好的主意,回了京就跑去找裘峰,拿出在军中十年养出的混蛋痞气和悍勇模样,死活非得让裘峰立即把英国公爵位还来,否则就要让堂弟和堂侄永镇南疆,这辈子不许回京。
  裘峰跑到明宗跟前一通哭鼻子:“小兔崽子,翅膀根儿硬了,靠山就换了,听了沈迈那厮的挑拨,这样不敬老尊贤的!小四,你把爵位还给他吧。老子京城也没脸呆了,到南疆陪儿子孙子去。”
  明宗揉太阳穴,愁眉不吭声。
  恰好来给明宗送点心的邹皇后听见了,噗嗤一声笑,推门进去,劝明宗:“依了舅舅吧。原本京里呆多了就腻,连我都整日想着出门。”转身笑着对裘峰道:“南疆那边潮湿,好在舅舅一辈子没伤过没寒过,辣子也吃得酸汤也喝得,到了那头儿气候饮食都容易习惯。只是封个什么官儿去才合适,还请舅舅明示。四郎已经定了把平南王封给沈迈,舅舅可怎么办呢?”
  裘峰眼睛一亮,忙道:“谁要那个爵位做什么?我是去逼着孙子赶紧给我生重孙的!封赏也给我儿子孙子,他们可比沈二差着好几等呢!”
  明宗想了想,点头:“也好,让表弟和大侄子继续领军吧。想来他们也更喜欢些。”
  裘峰点头点得小鸡啄米一般,邹皇后看着老人家须发皆白了还这样顽童模样,忍俊不禁:“舅舅,您到了那头儿,可顾惜着身子——那儿可真就是山高皇帝远了,您老国舅的架子一端,谁管得了您啊。您可别撒开来疯,若是表弟私下里告了您的黑状,我可立马二话不说给舅妈赐打将金鞭啊!”
  打将金鞭,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裘峰捋着胡子嘿嘿地笑:“全大明宫就你最狠!”
  明宗圣旨写好,交给孙德福:“让门下回头跟着沈二的旨意一起宣。”
  所以,沈迈晋封平南王的同时,裘家三房长子裘镝封怀化大将军,长孙裘烈封折冲都尉,永镇西南。
  至于裘铮,除英国公外,沈迈当年的冠军大将军赐给了他。原本明宗属意裘铮来负责京畿的防卫,去领神策军或者羽卫,裘铮一口推辞:“我要真领了这个,就累死了。打了十年仗,够本了,以后的日子我歇了。陛下请找别家。”
  都不是别人,而是别家。
  裘家除了三房还在军中,其他的人,摘得一干二净。
  已经二十七岁的英国公世子则早就被明宗扔到兵部打磨,裘铮这个时候说这个话,显然是在给儿子让路了。
  沈迈听说了,点头赞叹:“别说,裘家别看这一代没几个出类拔萃的,可这位国公爷可真不是吃素的。”回身警告沈氏一族的子侄:但凡裘铮还在世,裘家就一根毛都不要惹。
  可沈家沈二并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沈大家里的两个小郎也跟着去的。谁知沈迈的平南王一封,两个小郎也就是在禁军各自混了个校尉当而已。
  沈大有些不甘心,偷偷地让两个小郎自己去宫里求沈贵妃。谁知俩儿子比他明白事儿,杀死都不肯去:“妹妹手里可还留着贞国夫人的鞭子呢!到时候我们挨了揍,阿爷可是屁股上不疼!”
  然后再跟沈大掰开来揉碎了解释:“二叔封了王,我们俩要是再封了高官,妹妹又是贵妃,沈家就是跟邹家裘家打擂台了。到时候咱们家跟皇后娘家一辈子的铁杆儿交情,岂不是都要断送了?要不了十年太子就要登基,到时候,咱们家说到头儿不过是个贵太妃的娘家,不招人疑忌就不错了。这会儿乖乖的,跟着二叔一起韬光养晦,也算歇歇脚。何况,我们俩十年的军功不是说说就完的。但这个恩典,陛下肯定不给,他得留给太子爷登基之后来给呢!”
  沈大恍然大悟,惭愧得无以复加。暗自庆幸亏得把儿子让沈迈带走亲手教了十年,不然都想自己一样目光短浅,沈家就真的要完了。
  ……
  十
  沈迈就好像不知道自己羽卫总管被换了人,也不知道所谓的平南王就是变成了象征性的勋贵,手里的兵权被收了个干干净净;整天在家里乐呵呵地教儿子打拳站桩、弓马骑射,然后带着孩子看舆图、背兵书。
  清源郡夫人如今已经跟着沈迈的职衔,晋成了平南王妃,整日价也笑眯眯地跟着京里的贵夫人们打太极拳。
  有人忍不住问她:“王妃真是好脾气,一家子一丁点儿军权都没了都没有怨气的。”
  平南王妃七情上面:“啊哟!我还想怎么着?全大唐现在活着的人里,我们家那位可是唯一的异姓王啊!我儿子甚么都不做,躺在罗汉床上就是个国公,我还想怎么着?何况,我们家那位一辈子最想的就是打仗,如今他已经打痛快了。就齐活了啊!”
  背转了身,啧啧地跟心腹下人说:“今儿那位没脑子的夫人,以后少搭理她了——我们家沈二说得好,打南疆又不是为了战功,那是报仇呢!不是当年他们送了这个毒那个毒的,宝王爷哪儿来那么大能耐把京城闹了个底儿朝天?还有先去了的圣人的那么多骨肉,裘家追封的敬思皇后,甚至咱们家贵妃娘娘一辈子生不了孩子。这笔账不好好地给他们算算,从圣人到我们家那位,谁能咽得下这口恶气?!如今气出了账算了,我连睡觉都香甜了一半儿,什么军权军功的,我们家没饿着没冻着没委屈受,谁还在乎那些虚的?”
  明宗听说了大笑,直接拿给沈贵妃看:“你家这位继母真是个妙人。”
  沈贵妃懒懒地托着腮帮子:“我阿爷跟她是王八绿豆的绝配。我才懒得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