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 >

第354章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第354章

小说: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徐知诰也知道指不上他们的信任,只管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比如罗十六,比如莫名跟从的霍郎,比如还有些鬼鬼祟祟地靠过来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勋贵子弟们——来研究契丹人可能的行进路线,以及如何让他们狠狠地摔上一大跤!
  裘烈和沈成的推测,是建立在他们对南疆人的行事风格的了解,对突厥民族的习性,以及对河北道当地的气候、地形的熟知上——这一点,邹婓做了足足的资料准备,每年翻新,早就存在兵部的档案处了。
  而徐知诰的判断,则来源于她对那个历史时代的认知,以及,对今后战争走向的悄然诱导……
  徐知诰通知罗十六:“你去跟两位大总管说,看看有没有人愿意为了大唐奉献一下,去契丹当个间谍?”
  罗十六似懂非懂:“间谍?”
  霍郎皱皱眉:“是说细作么?”
  徐知诰点头:“不错,要演得像,要能活着去活着回,有个让契丹顾忌的身份就最好了。”
  让契丹顾忌的身份?
  霍郎皱起了眉头:什么人能符合这么苛刻的条件?
  罗十六真的让人去禀报了裘烈和沈成。
  两位大总管面面相觑:这不就是在说霍郎么?!霍郎自己不清楚,他的心思其实很会藏,一身武艺也在那里摆着,因为是大唐宗室、孝宗的挚友,所以一旦把他杀了,要考虑一下孝宗会不会发疯,举全大唐之力剿灭契丹……
  而且,霍郎可以假装被俘,然后悄悄给契丹送消息,让契丹以为自己记恨当年先帝将自己置于险地,但表面上,大家都不说破这一点。
  ——那就可以明目张胆地送假消息给契丹!
  裘烈和沈成的眼睛都开始发亮!
  但是——
  这是徐知诰提出来的,她不可能真的这样好心——
  她不会是察觉到了霍郎是去监视她的,所以,想一举送霍郎去死吧?
  裘烈很犹豫。
  沈成咬了咬牙,拍板:“请通王来!”
  霍郎来了,神情异样:“找我做什么?”
  沈成盯着他,半天不说话。
  裘烈轻喟:“霍郎,徐知诰要的那个人,是你——她只是没有明说而已。”
  霍郎心头一震,脸色复杂。
  细作没有问题,但是那样一来,只怕心底的那道疤要被揭开,而且——
  孝宗会不会因此对自己生疑?
  家里会不会因此被牵累?
  最重要的是,契丹信不信?大唐信不信?最后会不会变成自己竟然一身污名死于非命?
  霍郎的心头一阵混乱。
  ……
  徐知诰一脸嘲讽。
  罗十六觉得她就是在对裘烈、沈成和霍郎进行挑衅。
  徐知诰在冷笑。
  罗十六终于忍不住了,也笑眯眯的,开了口:“其实,虽然缓解的药在裘总管那里,但如何通王殿下说一句先不要给先生,想来裘总管也会给他这个面子的。”
  小样儿你别忘了你的命还攥在大家手里,这样就想翻天,真是给你脸了!
  徐知诰的脸色悻悻起来,哼了一声,磨蹭了一会儿,方道:“南疆余孽和契丹之间也有嫌隙。何况虽然咱们还没有发布石敬瑭的死讯,但他们早晚会知道。内应消失这件事,一定会在他们之间造成鸿沟,这是可用之处。通王可以用这条消息,至少把自己的命买回来。之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罗十六满意地点了点头,把这个话令人传进了中军。
  顺便也提醒了三位一句:你们手里还有姓徐的解药,你们怕个鸟啊?!
  ……
  十三
  通王李霍轻装出发,为大军斥候。
  然不慎遭遇小股契丹骑兵,为掩护同行军士送回战报,被俘。
  消息传了回来。
  宗室勋贵子弟们大哗,立即闯进中军,立逼着两位大总管发兵去救人。
  裘烈急了,拿出了老国舅家的架子,加上沈成家传的混不吝,一顿棍子,把众人打了出去。
  众人负气,夜里竟然悄悄地点起一哨人马,出兵前去霍郎出事的地方,打算救人。
  结果,自然是集体被捉。
  裘烈顿时暴跳如雷,沈成也咬牙切齿指天画地地骂街。
  徐知诰揉着太阳穴直头疼:“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群人太会添乱了。”
  不得已,只好沈成亲自领了一个万人队去救他们,徐知诰也被押了过去——
  沈成说得好:“这个人险恶狡诈,阴谋诡计忒多,带着她比带着攻城的器械还管用。”
  徐知诰直翻白眼:“沈总管不识字对吧?那句话的正确读法是:足智多谋,可抵万军!”
  但是,竟然用不着徐知诰出手,伤了一条胳膊的霍郎带着那群人,跑了出来!而且,还带了一个女子!
  这个女子进了大唐军营就找了机会自缢,让徐知诰发现了,只好翻着白眼救了下来——一看就知道是被契丹人糟蹋了,所以自尽以全名节。
  霍郎对此女感激非常:“这是清河崔家的千金,那时节恰好到幽州去看望外家,结果就被——我能逃出来,还救了那么多兄弟,多亏了她!”
  转身告诉裘烈和沈成:“是那边让我如此说,这样能提升此女的地位——此女大约是崔家的败类,变了节的。那边也不完全相信她,体内下了南疆的蛊毒,所以,倒也可怜。搜干净了,留着吧。以后说不定有用。”
  徐知诰知道自己竟然被骗,大怒,回去就发挥了自己好歹是个女子身体的优势,对着那崔姓女子一顿冷嘲热讽:“奴真是对不起你,竟然没让你死成——他们竟然还打算送你回京,进宫,封公主——只可惜,清河崔氏是甚么人家,就算是个庶出的没了边儿的旁枝,在京城也敢横着走。他们岂能容得下你活着?啧啧,要不然我令人赶紧先送你走吧?不然,你家里知道了你竟然还活着,只怕是要派家里的高手来勒死你拉倒的!”
  崔氏发现徐知诰竟然是个女子,大惊失色,但这个时候,也只好先白莲花一下,哭哭啼啼地求死。
  裘烈天天都能听见那女子哭泣,烦得火上房,叫了徐知诰发脾气:“你要不然弄死她,要不然让她滚蛋!天天这样哭丧,泄士气知不知道?!”
  霍郎便以劝慰为名去找那女子,低低地告诉她:“原本都对你有敬重之心,你这样天天哭,反而惹得满营的男子不满。徐氏是嫉妒你可能得到皇帝的看重,所以才拈酸吃醋,你别理她——赶紧把消息送出去是真的!”
  崔氏却对霍郎的信口雌黄信以为真:“殿下说皇帝陛下会看重我这个不洁之人?”
  霍郎愣了愣,心生厌恶:“如今你在外头的名声,是忍辱负重救了我等一众宗室勋贵子弟。若是契丹败亡,无人知道你的底细,你自然会变成我大唐的第一女杰!”
  崔氏被这两句话说得低头不语。
  霍郎心道要糟,这是弄巧成拙了!
  徐知诰听说了,笑得打跌,然后告诉对坐愁眉的裘、沈二人:“这有什么了不起?他们俩传过去的消息,契丹必要相互印证才敢信。给他们俩一正一反的消息,有细微出入才对头——关键的、想让契丹信的地方,都一样了,其他的,正好模糊着给,让他们也谨慎一下,咱们行起事来,不就更加便利了么?”
  裘烈和沈成却被他的话说得心中一动:原来用间应该这样用!要互不知情,要相互印证——
  徐知诰看着他们俩的眼神,笑意越发深了:对,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慢慢的,毁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代之以互相牵制的制度。提高效率之后,人们就会产生惰性,会更加依赖于制度。然后只要在制度上动一个小小的手脚,整个体系,就会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缓缓滑去……
  后世一直诟病,说中国是人治,而非法治。
  是这样的。
  因为,中国始终相信人性本善。
  所以,所有的人治时代,光明和黑暗都是一半一半。
  可等到西方那些制衡啊、分立啊的鬼玩意儿进了中国,一切都变了。
  人性一天一天向深渊坠落。
  徐知诰仰头看天。
  东北方向,战火已经烧得半边天都黑了。
  虽然是个潘多拉的盒子,但没法子,不打开,自己就活不了,也找不到姐姐……
  ……
  十四
  契丹得到了石敬瑭已死的消息,果然发生了争执。
  南疆巫师坚持要继续在大唐横冲直撞,要把大唐内陆搅个七零八落,理由也充分:“咱们既然不打算坐江山,也没有甚么人要交代了,那就一路烧杀抢掠地蹚过去。大唐军队享受升平日久,压根不是咱们的对手。凭什么这个时候就这样轻易地放过他们?那么多的黄金珠宝、美女美酒,你们没兴趣了么?”
  但是契丹人的说法则更加简明实惠:“我们已经享受过了。而且,打算留着性命明年继续享受。现在不走,怕唐军反应过来,我们就都走不成了。”
  南疆巫师百般说服不了,只得退而求其次:“那咱们把这次出来的裘烈和沈成杀了再走行不行?尤其是现在又有了两个细作在他们内部,好歹再咬下大唐一块肉来啊!”
  契丹人想了想,勉强答应:“也是,我们既然已经得了好处,好歹也该给你报了灭族之仇再走。”
  但是契丹人立马开始瞄后路。
  这个举动让南疆巫师暗自怀恨。但又有甚么办法?除了契丹,还能有什么人帮他报这种仇怨?难道指望吐蕃么——最可恨的,是石敬瑭又死了!
  想起了李霍说过的那个人——徐知诰!
  南疆巫师心里暗暗的诅咒不已:别让我拿到你身上的东西,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
  契丹人的举动开始小心谨慎。
  裘烈发现了他们竟然已经开始照顾后路,眉心拧成了一个疙瘩。
  沈成则二话不说去找徐知诰,开门见山:“如你所说,两边已经有了分歧。契丹人想跑,你赶紧想辙,留不下这两万铁骑,大唐早晚还得遭殃。”
  徐知诰神态轻松:“这个容易。你让他们传信回去,李克用的后人里头有人有非分之想,南疆那一位一定会想法设法地接触,契丹人就会摇摆了。”
  沈成眨眨眼:“一旦那人真的动了心,你再把那个人一杀,契丹人就会很坚定地非跑不可,而南疆那一位则一定要杀了我和阿烈才会肯走——”
  徐知诰唇角高高翘起:“到了那个时候,以南疆巫师的手段,怕是契丹的那几位将领,一定会被他下了毒控制住。然后咱们再让人在契丹人中把事情一说。以契丹是个人就有野心的状态,肯定会内部先打起来。”
  徐知诰斜倚着凭几,意态闲适:“然后你们一包夹,事情就成了。”
  沈成转身就跑。
  徐知诰笑意深深地看着他的背影,眼神中一缕冰寒。
  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么?
  ——晋王的后人,尤其是姓朱的和姓刘的,那可都不会是傻子的啊……
  想起来五代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朱温和刘知远,徐知诰的眼神越发悠远。
  ——不把这些人杀尽,自己怎么能放心地去争夺天下呢?
  ……
  霍郎疑惑地把朱姓和刘姓的消息传去了契丹那边。
  而崔氏也因为徐知诰无意中的一句“姓朱的和姓刘的看着你流口水,搞不好会跟圣人讨你哩”,心中转了几个圈儿之后,偷偷把霍郎提及的“此二人或有异志”通报了回去。
  她的想法虽然曲折,却也简单:只要南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