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宅男的大明 >

第27章

宅男的大明-第27章

小说: 宅男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呸,范奴,你给本王闭上乌鸦嘴,你算什么东西,我们在讨论满清的军国大事,哪里轮到你多嘴!再说了,与大明议和,乃是先父遗愿,还轮不到你一个汉奴插嘴!再敢多言,本王将你的舌头割掉。”豪格瞪了范文程一眼,怒骂他道。

  大汉奸范文程被豪格骂为“汉奴“,自尊心受到一万点暴击,脸色发青,哑口无言。

  多尔衮对范文程一向很尊重,见豪格辱骂范文程,呵斥豪格道:“豪格,你放肆!再敢对范尚书无礼,休怪本王对你不客气。”

  豪格哈哈大笑,道:“本王只不过骂他几句,可多铎连他的老婆都敢抢,也没见你把多铎怎么着!”

  “放肆,你坚持两黄旗和两蓝旗入关,可知道后果?”多尔衮用玉扳子按摩了一下自己光亮的前额,然后问其他诸王贝勒对吴三桂求援的意见。

  当时皇太极刚去世,满清入主中原那么大的野心,只有多尔衮有,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能占领全国,能够在东北立国,得到大明朝的承认,就已经很满足了。

  济尔哈朗表示愿率两蓝旗和豪格的两黄旗一起入关追杀农民军,阿济格、额亦都、费英东、扬古利、图尔格、遏必隆、鳌拜等将领,也觉得可以借机入关,满清开始为谁先入关的事起了内讧。

  多铎心里其实也赞成和吴三桂合作,先击溃农民军,再对付吴三桂。但看到多尔衮没发话,便也没吭声。

  多尔衮问范文程,道:“吴三桂的军队和李自成的军队,有没有可能打起来?”

  范文程道:“两军现在正在对峙,但好像在谈判,并没有展开决战。”

  豪格大声说:“一旦吴三桂、李自成谈判成功,那我们入关就危险了!要是贻误战机,到时候可别怪本王不出力。”

  “好吧,这是你们自己要入关的,可别怪本王没提醒你们,你们要是杀不过李自成,本王是不会派援军的。”多尔衮看诸王和贝勒都同意入关攻打农民军,而且他心里对李自成与吴三桂联合起来也有所猜测、忌惮,让济尔哈朗和豪格率军入关,对多尔衮而言,没有任何损失,还可以借机削弱豪格的两黄旗和济尔哈朗的两蓝旗,而且两黄旗和两蓝旗入关,正好里应外合,不然,关宁军守着居庸关,一时还攻不下。想到这,多尔衮便同意济尔哈朗和豪格领两蓝旗和两黄旗入居庸关杀敌。

  “太好了!”杨坤回营,得到豪格和济尔哈朗率两蓝旗和两黄旗朝居庸关开来的消息,吴应熊知道,自己的计策成功了一大半,于是他抓紧时间和李自成的大军谈判。

  而此时,李自成携吴襄、三位明朝“皇子”,和刘宗敏、李过等农民军大将领兵十万出征,等他到昌平时,白广恩率领二万兵半路折回,占领了京城,断了李自成出征的归路。李自成还心存侥幸,让吴襄又给儿子吴三桂写了一封劝降信,前头派特使陈乙和大将刘二虎去吴三桂大营里送信,顺便探听关宁军的军情。

  没过多久,刘二虎和陈乙就回见李自成,陈乙的左耳朵,被吴三桂割掉,鲜血淋漓,很是狼狈。

  特使陈乙代表的是大顺皇帝李自成,吴三桂割掉他的耳朵,明显是拒绝投降了,李自成大怒道:“吴三桂欺朕太甚,朕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来人,先将吴襄推出去斩首!”

  宋献策赶忙阻止了李自成,道:“皇上且慢。先问问刘将军吴三桂军中情况,我们再从长计议。”

  李自成点点头,压制住内心怒火,问跪在地上的刘二虎:“刘将军,吴三桂的关宁军士气如何?”

  刘二虎回答说:“禀告皇上,臣打听到,当我大顺军围攻京城时,吴三桂的前锋骑兵已经到了蓟州,以逸待劳。现在听说唐通的大军横扫太原以北,保定也被复明的大同总兵姜瓖拿下。崇祯死后,吴三桂招募乡勇,为君父报仇,大概又招募了三万人,加上大同和宣府的降兵,现在明军不下十万,土气很盛,日夜准备,决计同我大顺军一战。”

  局势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差,宋献策大吃一惊,问道:“吴三桂的人马原来由朝廷供应粮饷。如今明朝已亡,粮饷断绝。他们这么多兵,粮草如何解决?”

  刘二虎说:“臣打听到,吴三桂从宁远运来的军粮,足可以支持半年。自从锦州被破,大明为要守住宁远,已经尽一切力量,至少为宁远关宁军运送了一年的军粮。那些军粮由登莱下海,用海船运至觉华岛。”

  “什么?粮草也充足?”宋献策一听,他原本还指望吴三桂的大军粮草不支,跟吴军打持久战,看来得另外想办法。

  “朕就不信,吴三桂能眼睁睁看着他老子被杀。”李自成大怒,命令刘宗敏、李过率两万老营士兵跟着自己,然后带上吴襄,亲自去阵前叫战吴三桂。

  


第三十二章 救回吴襄


  吴三桂率领两万关宁军到居庸关前,和李自成的大军相隔两三里对峙。

  吴应熊骑马上前一看,数万大明军和十万农民军这一对峙,双方列阵,实力立马相形见绌——几乎是军队对阵流寇。

  长风所向,关宁军旌旗猎猎作响,气势如虹,强大的火器很多,鸟铳、弗朗机、虎蹲炮等装备一应俱全。

  吴三桂带出的两万关宁军,是明代的正规军,分成四营,每一营五千人,用霹雳炮三千六百杆;弗朗机、大连珠炮二百杆,虎蹲炮、盏口将军炮一百六十门,另外有两千人为重甲骑兵。

  而李自成的老营士兵,多装备弓箭刀枪,只有很少量的重甲骑兵。

  “杀!”关宁军多为辽将守辽土,早改变了明朝“将不专兵,兵不私将”的弊端制度,各大将领多率家丁军队,他们跟吴三桂这样武举出身的统帅,长期在关外跟满清辫子军作战,战斗力强,士气高昂。

  尽管李自成的老营,多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斗力也不弱,但他们大多还是农民,没受过专门的军事训练,又在京城里放纵了一个月,看到关宁军的野战重型炮和整齐的军容,很多人头冒冷汗,两腿发抖,站立不稳。

  宋献策建议李自成,先让“假太子”骑马上前,朝关宁军喊话,让吴三桂投降,扰乱关宁军的军心。

  “真假太子,有意思,这宋矮子果然聪明!”吴应熊便让真太子朱慈烺出阵,招降李自成。

  两位太子当面对质,虽然两人穿的衣服是一样的,但是朱慈烺的气质明显淡定许多,谈吐也比假太子要有度,而且他一眼就认出了假太子就是周奎的小孙子,也就是他的表弟。

  “啊,表弟,你怎么这幅样子?你的家人可好?”朱慈烺问道。

  “我的家人,都死了,呜呜……”

  “来人,带吴襄!”李自成见假太子的戏演不下去了赶紧命刘宗敏将吴襄带到阵前,让他朝吴三桂喊话。

  吴襄骑着一匹鬃毛全黄的战马,一脸无奈上前,吞吞吐吐说出宋献策替他想好的台词:“为父的性命,危在旦夕,吾儿要是还有孝心,快救为父。十八子,主神器,大顺皇帝乃是天命所归,吾儿早降,还能封王,光宗耀祖。”

  吴三桂铁盔银甲,坐下一匹高大的白马,见父亲沦落到此般光景,双腿熟练一夹马肚子,含泪上前对吴襄说:“儿子让父亲受苦,罪该万死!但自古忠孝不两全,三桂蒙先帝厚恩,恕三桂难从命。前日我已回书与父决绝,如若父亲还念着和三桂的夫子之情,就应当自裁,好让孩儿有为父报仇的志气!”

  吴襄便将吴三桂的原话带回,李自成大怒,立即命令侍卫上前,将吴襄捆绑起来,推到阵前,道:“吴三桂,你要做一个不孝之人吗?”

  头裹红布的刽子手,高高举起一把锋利的大刀,只要李自成一声令下,便手起刀落,吴襄的人头就要落地了。

  这时,吴应熊骑马出阵,派人到李自成阵前叫喊:“请宋军师出来说话。”

  宋献策看了李自成一眼,请求出阵。

  闯王李自成点点头,同意他出阵。

  宋献策便骑马上前,吴应熊看了一眼宋献策,他身材矮小,有点像侏儒,鼠头獐目,其貌不扬,皮肤跟松树皮一样,惟有一双眼睛闪着狡黠的光。

  吴应熊说:“早闻宋军师是闯王大军里第一聪明人,我就直说了,我的爷爷不可杀。否则,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关宁军便只有和大顺军血战到底!”

  宋献策嘿嘿一笑,道:“大顺皇帝也不想杀他,宋某给吴三桂指一条明路,只要关宁军投降大顺,吾皇可以封他为平西王,这可是宋某极力争取的,连权将军都只是封汝侯。”

  吴应熊没有接话,大声道:“我们想跟闯王交换人质。”

  “人质?”宋献策一愣,问道:“你说交换什么?”

  吴应熊说:“看来我说得不明白,我们想用窦贵妃换我的爷爷,你去跟李自成说吧。”

  宋献策笑道:“宋某虽不才,但凡交换,得先拥有吧?”

  吴应熊也笑道:“哦,看来宋军师还不知道,如今京城和皇宫,已经在我们手里了。对了,我还特意吩咐白广恩将军,让他留着牛金星。当然,如果你开口,我也随时可让白广恩杀了他。”

  宋献策一听白广恩也复明了,赶紧回到李自成的身边。

  这时,大顺军从京城跑出来的逃兵,报告李自成京城陷落的消息。

  李自成这下子更加心慌,问宋献策:“军师,这下子怎么办?

  宋献策道:“如今,我们大顺军只能跟关宁军谈判了。不然一旦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我等就无路可走了。”

  宋献策再去关宁军前找吴应熊谈判,吴应熊笑道:“但凡谈判,你的手里总得有对方想要的东西吧?”

  宋献策说:“闯王手中现有二十万雄兵,大顺军在全国各地拥兵百万。”

  吴应熊笑道:“如果宋军师不说实话,那我就回去了,两军准备开战吧。我猜闯王手下能战斗的军队不超过十万。这样吧,既然李自成现在还没登基,我们就给他留条活路。你回去告诉闯王,大家都是汉族,满清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这次多尔衮率兵入关,名义上是为崇祯报仇,但狼子野心,他想入主中原,统治汉人,这路人皆知,如果闯王能够带兵抗清,我们以前说的条件还算数,太子回京城登基后,就封闯王为陕北王,每年赐白银一百万两。给你们三日时间,如果闯王还没回复,我们就当他自寻死路。”

  宋献策回去禀告李自成,李自成觉得这个条件可以接受,但是刘宗敏嚷嚷道:“大哥,我们在京城抢的白银远不止百万,我这就带人杀回京城,提白广恩的人头来见你。”

  宋献策道:“权将军万万不可冲动,京城易守难攻,要是吴三桂和白广恩夹击我们,那我们必败无疑。当务之急,我们要查探军情,想办法保存实力,安全撤走。”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李自成道:“朕早就想结束东征,回西安去了,军师快想想办法吧。”

  而李自成的军队,回不去京城,宋献策派人四处查探军情,要么从直隶去襄阳,要么出居庸关绕道回陕北,李自成偏向于出居庸关回陕北,那里是大顺朝的核心区域,农民军的老本营。李自成的皇后高氏,还有一帮王妃,还在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