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宅男的大明 >

第83章

宅男的大明-第83章

小说: 宅男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竟然也宽宏大量,没有杀祖大寿。

  听说吴应熊想要回祖大寿,大玉儿有点不愿意,说:”镶蓝旗真的抵挡不住明军三天了么?“

  济尔哈朗说:”明军的火力比以前猛了不少,这几天镶蓝旗损失惨重。为了确保盛京万无一失,还请皇太后明察。“

  大玉儿虽然有才,但不懂得军事打仗,她有点担心儿子福临的安危,说:“既然如此,那就就这么办吧。”

  就这样,祖大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明朝,他和亲人们再次回到锦州,感慨不已。

  吴三桂得知此喜讯,亲自赶到关外的锦州迎接祖大寿。

  祖大寿归来,关宁军上下也一片欢呼,士气大振。祖大寿虽然已经离开了关宁军好几年,但他是这支军队的创始人,依然是关宁军的精神教父。

  狼途归来,求订阅正版支持

  

第十一章 多尔衮退兵

  吴应熊发兵围盛京,以歇兵三天时间的条件换回了祖大寿和他的家人。

  一方面,吴应熊知道祖大寿在辽东的威望,跟吴家也是亲戚关系;另一方面,明军一路从锦州杀到盛京,士兵已经有一些疲乏,而且粮草和辎重也需要时间送达前线,一箭双雕。

  祖大寿回到锦州,和吴三桂见面,老泪纵横。

  “应熊他们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吴三桂跟祖大寿讲起吴应熊在1644年的表现,赞不绝口。

  “天赐英才!真是上天垂怜我大明百姓!不过清军不可小视。”祖大寿感叹道,决定给吴应熊修书一封,快马送到了西安。

  此时,吴应熊正率军和多尔衮的三十万大军对峙,形势非常严峻。

  清军一路从居庸关杀到西安,很多农民军也投降了,此时除了十万满清八旗军,还有二十万汉人武装。

  满云龙送来祖大寿的信件,祖大寿的信中,嘱咐吴应熊切勿和清军决战。

  祖大寿在关外,对清军作了详细了解,将清军的作战特点都告知了吴应熊。

  祖大寿在信中说,像越国灭吴国那样,大明至少还要十年到二十年,才有实力跟大清决战,灭掉大清。

  这一点,吴应熊也十分认同,他下令明军据守西安,凭借新式火炮守城,并不出城和多尔衮的大军决战。

  那天,西安的雪停了,但还是灰蒙蒙的阴天,寒冷的空气在黄土高坡充满一股强烈的压抑之感。

  清军在西安城外五里地扎营。此时的西安城下,八旗飘飘,三十万清军黑压压的一片。

  清军此刻虽然到达了西安城下,但还只有部门围在西门,西安古城很大,想要连同其他三门一起围困,并不容易。

  多尔衮骑马视察前线,盯着前方城高河深的西安城,还有城头上的一百门新式火炮,城墙上头时刻保持警惕的明军,对身边的多铎说:“这吴应熊不愧是吴三桂的儿子,西安城恐怕没那么容易攻下来。”

  多铎狂傲地说:“哥,你给我十天时间,我一定拿下西安城。”

  这次,阿济格也想立大功,上前说道:“摄政王,这次攻打西安的任务就交给我吧。”

  于是,在阿济格的指挥下,一小股清军向西安的西门外围的护城河展开了一次试探性攻击。

  “砰砰砰”,一阵阵米涅步枪子弹的飞射,鲜血把河水染红,河面上漂浮着清军士兵的尸体。

  清军在付出了两千余人的伤亡后,第一波士兵开始登岸。阿济格亲自在这里指挥,清军的攻势很凌厉,不断往西安的西门推进。

  “砰砰砰!”

  又是一阵白烟滚滚,铅弹划破长空,同时将旁边的清军士兵打得血花飞溅。

  “开火!”只有一个呼吸的停顿,大明第二列步枪兵便开火了。

  连续三轮射击,上万枚铅弹横扫,在清军当中带起一大片血红,数百上千名清军士兵被打死,清军就像是割麦子一般成片倒下。

  “该死的明军!”阿济格看着清军不断倒下,极度愤怒,却又无能为力。

  这时,多尔衮下令鸣金收兵。

  “撤!”阿济格听到收兵信号,带着身边的数百名亲兵撤退!

  “摄政王,你再多给我五千人马,我一定拿下西安城。”阿济格不甘心失败!

  多尔衮抬起右手,道:“先不着急,本王先去会会这个吴应熊。”

  西安城内,吴应熊正跟满云龙、张煌言、红娘子等人商量军务,一名士卒突然跑了进来。

  “启禀丞相,满虏摄政王多尔衮在城外,他说要见你!”这名士卒单膝跪地,禀报道。

  “谁?多尔衮??他要见丞相,可说了有何事?”张煌言急切问道。

  “他没有说。”那名士卒回答道。

  “大哥,多尔衮不会有诈吧?”满云龙在一旁皱着眉头,道。

  “能有什么诈,我倒是正要见见这个三头六臂的多尔衮。我亲自去会会多尔衮也无妨。”吴应熊哈哈大笑,他又不出城,多尔衮能对他干什么?放冷箭?清军离西门还有一定的距离,早就超出了箭矢的射程。而城头发炮,倒是可以趁机炸死多尔衮。

  于是,吴应熊带着一众将领登上西安城楼。

  城下,多尔衮骑马停留在距离城墙大约四五百米处,他一身白色镶明黄的八旗铠甲,代表着满清正白旗旗主和摄政王的身份,双眼不怒自威。

  吴应熊看了一眼多尔衮,他确实不似一般满人那般粗大魁梧一脸胡渣,反而面目白净,但狡黠的目光让人不寒而栗。

  “城上可是大明丞相,本王乃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现在大明势微,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严禁军卒,秋毫无犯。”多尔衮盯着吴应熊,说。

  吴应熊哈哈大笑,眼神锋利,说:“既然如此,现在流寇已经归降大明,为何你们还不回关外,觊觎我秦晋之地?”

  “大明立国至今已近三百年,气运衰竭,我大清上承天命,替代大明无人可挡,你我共分天下,如何?”多尔衮也大笑,霸气不凡,道。

  “哼,我汉人万里疆土,岂可与你分享我大明百姓超过一万万,尔等八旗不过区区数十万人口,也敢和我说平分天下?你还是担心一下你关外地老巢吧。想必你已经接到了大玉儿母子的求救信。”吴应熊道。

  “你若敢动我关外满人一根毫毛,我定带八旗将士屠戮尽天下汉人。”多尔衮凶狠地道。

  “哼,只要我一万万汉人团结一心,定要你们血债血偿!”吴应熊懒得再废话,下令城上的炮手准备。

  多尔衮扫了城墙上一眼,他纵横沙场十八年,知道有诈,朝着城墙上嘲讽一笑,道:“哈哈,你们汉人这点伎俩,注定要被灭亡。”

  “等会你就笑不出来。”吴应熊哼了一声,他想依靠汤若望派人送来的新式超级威远大炮,发动一次突然袭击,炮轰多尔衮和清军大营,毁灭清军的一部分红衣大炮,炸死一部分清军,打击清军的士气。

  “杀!”多铎掩护多尔衮撤退。

  “张煌言,二十门超级大炮都就位了吗?”吴应熊问道。

  “回丞相大人,已全部就位,只待一声令下,便可立刻炮击。”张煌言回答道。

  “马上轰击,最好能一举干掉多尔衮!”吴应熊点了点头,笑道。

  这些超级大炮乃是汤若望和孙和鼎等人研究出来的最新式大炮之一,全部用特种钢锻造,重达六千斤,射程和威力均是红衣大炮的两倍,能达到5000米,相当于十里地。

  “轰隆!”

  “轰隆!”

  吴应熊下令使用杀伤力巨大的开花弹,炮轰多尔衮和清军大营。

  多尔衮在多铎等人的掩护下,连忙骑马后撤。

  开花炮弹炸开,巨大的威力瞬间撕裂人群,三位靠近多尔衮的清军高级将领被炮弹碎片杀死,另有十余人受伤。

  “轰隆!”又是一颗炮弹在多尔衮的旁边炸开。

  “大哥,危险,我们先撤吧!”多铎拉着多尔衮道。

  此时,清军大营也经过三轮轰击,早已混乱成一片。

  清军大营位于西安城西门三千米之外,刚好比红夷大炮的射程远一点,只不过多尔衮不知道,大明射程最远的已经不是红衣大炮了,而是新式超级大炮,二十门超级威远大炮同时轰击,清军大乱。

  “这下多尔衮该哭了!”吴应熊遥望在一片火海中的清军大营,笑道。

  这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炮击,几乎将所有清军都打蒙了,清军大营混乱一片。

  “后撤十里!”随着多尔衮一声令下,清军开始全线后撤!

  “传令,停止炮击,鸣金收兵!”吴应熊在城楼上,看到清军后撤,也当即下令道。

  对明军的新式大炮,射程这么远,多尔衮震惊非常,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张脸黑得不能够再黑了,郁闷很久,吐出一口鲜血。

  满清王爷和贝勒等高级将领,对大炮还是很恐惧的,毕竟努尔哈赤就是在宁远城下被袁崇焕炮击而死。

  豪格等人也收到了盛京被围的消息,他对多尔衮不及时回救盛京意见很大,联系了两黄旗的将领,去找多尔衮。

  “立刻召集所有高级将领到本王营帐议事!”多尔衮对身边多铎道。

  很快,多尔衮便召集了满清所有高层将领到中军大帐议事。

  “如今流寇已灭,我们久留关内无益。盛京危急,满清将士人心思归。你们兄弟却为何还不回去?要是盛京有失,你们有何面目见爱新觉罗的列祖列宗?”豪格等人咄咄逼人,力主退兵。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暂且回盛京!”清军在山东的军事行动也遭到了史可法的激烈抗击,多尔衮一时又拿不下西安,他又亲眼见到明军恐怖的新式火炮,感觉此时灭掉大明不现实,他也确实有点担心大玉儿的安危,于是决定退兵,派人和吴应熊和谈。

  多尔衮暗自下定决心,回盛京之后,就找机会杀掉豪格。多尔衮觉得,他还需要更大的权力,来控制满清八旗。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扑倒男主好饥_渴!!在线看:!!


第十二章 安定大西北

  多尔衮的八旗大军撤回关外,吴应熊立即派兵收回了陕西和山西等地。

  祖大寿建议不要和清军决战,吴应熊为了避免在辽东的军队受到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夹击,便也将明军撤往辽东,并下令由祖大寿任新的辽东总兵,镇守辽东,除了6军,还在葫芦岛建立大明的海军基地。

  多尔衮率军回到盛京以后,立即改组内三院,网罗精明能干的大臣,仿照明朝称为内三院大学士。范文程作为这些人的领,最为他所器重。

  多尔衮在等合适的时机,再次杀入中原,不过吴应熊已经不准备给他机会。

  吴应熊收复秦晋之地后,在高皇后和红娘子的帮助下,接受了李过等人的投降,很快平息了大顺军的残余势力,收回了陕北、汉中、西北等失地。

  按照吴应熊的承诺,大顺军除了小部分青壮精锐被打散收编,大多将被遣返回家乡种田。

  吴应熊知道,在晚明那样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农业是解决大部分人口就业的基础,他们好好活着,大明的天下才不会乱。

  到了崇祯时期,土地大量的集中到了少数豪强官贵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