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836章

超陆权强国-第836章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时春风得意的神尾光臣中将才不管中国人怎么想,作为遣支陆军的统帅,他的计划现在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成功。第六师团成功占领了胶济铁路一段,而由他亲自指挥的十八师团,也攻入了青岛外围炮台。支那军在山东主力已遭遇重创,甚至多数阵地出现了狼狈溃逃的一幕,这也都是令他兴奋的地方。不过令他稍微不安的是,现在日军的补给线已经拉的很长了,从现在第六师团跟是十八师团所在的地方,到海边已经有五六十里之远,运输线压力很大,补给也到了极限,青岛居然还不肯投降!

在1914年10月21日,已经等待不急的神尾光臣中将终于压下了心里的最后一点不安,向全军下达了命令:“熊本兵团向南,本部向西,全力攻击青岛要塞!”

炮声连天彻地,青岛这个恐怕已经数百年没经历过战争的地方,在经德国人之手由一个小渔村变成了现在远东第一流的要塞城市后,第一次遭遇了炮火袭击,而且是黑夜白昼不分。日军辛苦运上来的弹药,这个时候毫不吝惜的倾泻在对面的德军守军的头上。日军对青岛形成了更大的环攻态势,第六师团在北,自胶县方向沿铁路主力不断南下。十八师团在南,主力向西不断撕裂德军的兵防线,向着青岛进军。在胶州湾内,日本海军舰队沿海出击,直接用炮火支援前线作战。

德国人在国防军主力同日军拼死交战,青岛还没有受到日军攻击的那段时间里守军已经尽可能的加强要塞的工事。因为德军已经迟迟不愿意交付青岛,中国方面以兵力不足为借口,几天前已经将派遣到青岛的一个步兵旅抽调走,至于去了什么方向,德国人就不知道了。

失去了国防军的帮助后,德国人尽管在山东也有几千驻军,但显然不是近四万日军陆军的对手。因为面临两线作战,德军指挥官一方面下令将守军分成三股,一股驻守沿海炮台防备日军海军突然运兵登陆。一股北上炸毁铁路,依托工事阻击南下的第六师团,一股用于抵挡十八师团。祖国在欧洲接连传来大胜的消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跟自尊心,令这位德国军人不愿意给祖国的荣耀抹黑,不少军队中甚至组建了‘日耳曼十字军团’类似的组织,德军守军士兵需要宣誓宁可战死也绝不后撤跟投降,方能被吸纳为成员。可见德国人为了战争大局也有牺牲到底地决心,于是这场战事就成了远东继旅顺战役之后,另一场日本跟西方列强国家之间发生的攻防战。

日军从21日凌晨开始,就以56联队一部发起过试探性攻击,侦察守军守备弱点,探明火力配备。日军的攻击作战一如既往的凶顽加上胶济线西面进展的节节顺利。气焰也高到了极点。不管天气如何,不管支援,他们进行攻击的火力还相当的薄弱,仍然秉承所谓帝国陆军的传统。发起了一波波的人浪攻击整条青岛守备线上面,就看到黄色的浪潮此起彼伏,攻击无日无夜。德军守军兵力分散各处,在人数上有着绝对的劣势,在十八师团的冲击下,守军原来在通泊河西岸的前哨阵地逐步放弃退缩到通泊河以东的要塞区主力阵地上面。而十八师团,仅仅在前哨战中,就因为守军优势火力的杀伤,伤亡两千余名官兵。

面对山东前线的陆军损失,神尾光臣中将迭次要求国内向山东增派更多的兵力。他在发往国内的情报中第一次承认了国防军跟德军的守军十分顽强,对皇军主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又乐观的预计只要再有一个师团一起动手的话,他定然能在十一月初整个山东,彻底奠定本次远征的胜利。

说到底,神尾光臣其实一直都在对着突然溃退的支那国防军有所警惕,他担心万一现在帝国陆军主力都在强攻青岛的时候,支那军队再杀出来,到时候他们腹背受敌,可就十分麻烦了。

日本国内再一次驳回了神尾光臣的要求,山县有朋元老亲自向他做出指示,要求皇军的勇士们只需英勇的拿下青岛跟胶济线,其余的战利品就交给政府去同支那政府谈判吧。

神尾光臣中将的担心似乎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一直到23日,被击溃的支那军队尽管看得出来在一直集结军队,但始终没有勇气再一次面对帝国军队,这无疑为他们强攻青岛要塞争取到了时间。青岛德国守军,也因为日军争分夺秒的总攻命令的下达,而陷入了最危险紧张的时刻。

战壕顶部被炸得焦黑地土块一动,就看见一个望远镜伸了出来。望远镜地主人是一个年轻的德军陆军中尉军官,他是小湛山阵地群一个连哨工事的主官。凌晨的时候挨了日军一阵集中的炮火接着就是一个多大队的日本兵朝他所在的阵地正面冲击。现在他们所在的自己阵地前面的铁丝网已经被炸得精光,尽管让对面的日本军人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但日本人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付出了众多的损失一直冲进了战壕打起了交手战。营里调了预备队反击上来好容易将这些日军击溃下去,但是全连还有增援的一个排,现在只剩下四十二人了,而且他们唯一的一挺马克沁重机关枪跟两挺迫击炮都在之前的战事中受损。就只有一挺从冲锋的日本人那里找到的哈奇开斯机枪了。

战壕附近到处都是尸体跟血肉碎块,阵地前面鬼子地尸体黄乎乎的一片,他们地高顶大檐帽更是滚得到处都是。一个鬼子的准尉军官尸体伏在铁丝网残留地桩子上面,下半截已经炸没有了但是脸出奇的没有受到伤害,一双死鱼般的眼睛就这样了无生气地盯着他。

来自东普鲁士的年轻中尉并不感觉到害怕,他曾在非属殖民地服过役,在非洲德国人为了镇压非洲黑人的起义,可是炮制了不止一桩血腥屠杀,他能年纪轻轻的便晋升中尉,就是因为曾经跟小队其他几人一起,亲手镇、压了一个部落的起义,杀死了数百名敢于反抗德国殖民统治的人。杀的人多了,中尉也麻木了,现在就算是在死尸旁边,他也感觉不到什么异样。

掏出半包揉得稀烂的香烟拣了一根塞在嘴里重重地吸了起来,烟雾慢慢的在他头顶飘着几发零星的炮弹在周围落下,他连半点闪避的意思都没有。通泊河对面地鬼子也是七零八落地,几个焚烧尸体的大木头架子熊熊燃烧着黑灰色的烟雾直冲云霄,战场上特有的那种恶臭充斥鼻端,影响了他抽烟的心情。他愤愤的喷了口烟:“这帮该死的黄皮猴子,帝国早晚收拾了你们!”

一个营部的传令兵在战壕里面矮着身子朝他这里移动过来:“瓦伦特中尉,电话线接上了,营部那边要你听电话!”

中尉一愣接着就把嘴上的香烟塞到那个传令兵地嘴里,沿着战壕跑到了放电话机子的地方,拿起机子来吹了两下上面被炮弹炸落的灰尘,问道:“是我,瓦伦特中尉,有什么最新指示吗?”

机子地电话杂音很大那边几乎在扯着嗓子叫:“瓦伦特中尉,809阵地还能坚守多久?你们那里损失如何?需不需要补充?你们连坚持到拂晓,就可以换防!重复……”

瓦伦特中尉同样是拿起电话对着对面吼道:“让我们坚守到拂晓,上帝,你们这么不叫我们立刻去死。我们只有四十二个人了,几乎人人带伤。我们没有火炮、没有机枪、什么都没有,在我们对面,至少有一千日本人,如果没有更多的支援,我保证,下一次那帮黄皮猴子冲锋的时候,就是809阵地失守的时候!”

这几乎是整个青岛外围所有德国阵地的一个缩影。

仅仅两天,日本人就逐渐拔除了德国在外围的众多阵地,尽管也为之付出了五六千人的死伤,但德国人也因此伤亡两千多人,眼看着在日本人的主力尽出之下,德国人节节败退,青岛的失陷似乎就在这几日内了!

第五卷 大炮主义 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攻

叶间终于走到了1914年的10月25日,在山东这块土地上面蔓延了近一个月之久的烽火,似乎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这时在地球的另一边的欧洲战场上,一场东线来自俄奥两国之间的集团对抗刚刚结束。10月10日加利西亚战役打响。俄第4集团军和奥匈第1集团军首先遭遇,10~13日,在克拉希尼克地区激战,因火力尤其是炮兵跟机枪的普及远远低于奥军第1集团军,俄第4集团军在同奥军交火三日后损失超过四万人,被迫退守卢布林以南。俄军第4集团军的惨败,跟塞尔维亚国内奥军的战无不胜助长了奥军的骄傲自大,10月14日,奥军主动出兵不顾糟糕的后勤跟交通深入波兰。15~18日,俄第5集团军遭到奥匈第4集团军攻击,退至海乌姆西南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一线。但向利沃夫进攻的俄第3集团军,在第8集团军配合下,以30个师的优势兵力挫败奥匈第3集团军的14个师,强渡格尼拉亚利帕河,10月21日占领利沃夫,奥匈军退至戈罗多克地区。俄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向戈罗多克方向展开全面进攻,将奥匈军赶过桑河。24日俄军停止追击,至此,俄军控制了加利西亚大片地区。东普鲁士德军没有南下接应,总计俄方损失约27万人,奥匈损失33万之众,东线奥军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不过俄国虽然胜利也只能算是一场惨胜。此役双方都没有实现围歼对方主力的计划,但俄军打进了战略要地加利西亚。这一结果同俄军进行的东普鲁士战役一起,虽然两战之种俄国都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成功的迫使德国抽调了一个集团军兵力加强东线,从而间接的影响到了西线,为西线英法军队减轻了压力。

不过值得提议的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尽管塞尔维亚军队英勇抗击奥土保联军的进攻,但因为双方兵力对比过大,这个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巴尔干小国终于在欧战开始两个月后成为了第一个战败的国家。塞尔维亚总统及政府高层经希腊逃往英国,在伦敦获得英国政府的支持组建塞尔维亚流亡政府,继续遥控指挥塞尔维亚国内溃散的数万军队组建游击队牵制奥土保三国联军军队。

塞尔维亚的战败对于协约国跟同盟国两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对协约国而言是继马恩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之后的又一大重大打击。因为失去了塞尔维亚的牵制,巴尔干跟黑海地区,奥土保三国联军失去了牵制力量,直面三国的俄国压力剧增,加利西亚战役惨胜奥匈帝国赢得的东线战略优势,瞬间毁于一旦,不得不向英法盟友求助。英国国内,海军大臣丘吉尔趁机抛售他那疯狂的‘达达尼尔计划’,希望英法两国联手在土耳其开辟新战线,以最终达到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占领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迫使土耳其退出与德国联合的战争。同时,为了遏制俄国人向地中海扩张,丘吉尔同时要求国内,抢夺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战役,两国不能和俄国联手,必须先于俄国夺取战略上极其重要的这2个海峡,在迫使土耳其退出大战的同时,保证两国持续了上百年对俄国向地中海扩张的遏制战略。

英法两国高层密切交流丘吉尔‘达达尼尔计划’的可行性,只可惜,因为协约国三国之间本身的矛盾,战略在提出之初,便决定了它不可能获得成功。当然这些是后话,暂且不提。

10月眼看着将进入尾声了,但欧洲的战事反而随着时间的推演跟仇恨、损失的累加而扩大,丝毫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因为西方殖民者的精力被欧战吸引走,整个世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