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起南洋 >

第212章

龙起南洋-第212章

小说: 龙起南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湾?”牛猛中将和刘中明上校都说道。

“没错,先拿下这里。可以把这里作为我们的一个中转站。从南洋到长江口,甚至是到中国北方,太遥远了,如果能够有一个中转站的话,无疑更有利。海军的战舰,也可以驻防在那里,保护我们的海上后勤线的安全。”龙宇飞说道。台湾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岛,同时战略位置也十分的重要。拿下台湾后,新华国将多一个海上的屏障以及物资中转站。

现在的台湾,只不过是福建省治下的一个府而已。清军在台湾,只驻扎了少量的兵力。台湾的汉人也不多,本地人则是生活在山中的少数民族。对于现在的新华军来说,要拿下台湾,易如反掌。

“陛下,海军陆战队第2旅正在前往广州的途中,预计两天之后就会抵达。到时候,可以用海军陆战队第2旅攻占台湾。海军第4舰队将为海军陆战队第2旅提供保护。”总参谋长牛猛中将说道。以海军陆战队第2旅六千多人来攻打台湾,完全就是杀鸡用牛刀。

“嗯,具体的作战安排,你们看着办吧。”龙宇飞说道。他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也不会插手具体的事情,让将军们自由发挥就好了。反正他也不是行伍出身的人,对这方面本来就不太懂。他最喜欢的,还是机械也冶金方面。只不过,现在他贵为新华国的国王,等到推翻了满清之后,还将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皇帝,很多具体的科研,已经不用他亲自动手了,他只需要指导一下就是了。这使得龙宇飞非常的无聊。

“是,陛下!”牛猛中将和刘中明上校行礼之后,准备离开。

“对了,总参谋部提交一份报告,晋升刘中明上校为准将吧,我会马上签署晋升任命的。”龙宇飞说道。以刘中明上校表现出来的才能,晋升为准将,并不过分。况且,牛猛年纪也不小了,加之他本来只是海盗出身,虽然这些年都在加紧学习,但随着新华军的规模越来越大,他也渐渐显得力不从心了。为此,龙宇飞必须尽早为牛猛准备一个接班人才行。刘中明上校,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啊,臣谢主隆恩!”刘中明上校兴奋的说道。准将,虽然是将官中最低等的一级,但是,和校官却有着天壤之别。那可是真正的将军了,不像校官,只不过是军官而已。

“是,陛下!”牛猛中将也点了点头,他能够明白龙宇飞的意思,知道龙宇飞是想要重点培养刘中明了。新华军对于军衔的晋升,非常的严格。即便是拿下了越南之后,高级将领们,也都没有得到晋升。可见龙宇飞这一次特意晋升刘中明上校为准将,是对他有多么看重。

1843年1月26日,运输新华军海军陆战队第2旅的三十多艘运输船抵达了珠江口。不过,当他们和海军第1舰队汇合之后,却被告知,广州将不再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第1舰队将护送他们前往北方。

“彭旅长,这是总参谋部下达的新的命令,第1舰队将护送你们通过台湾海峡,在台湾的北部登陆,一举拿下台湾。”第1舰队司令官魏勇少将将一份总参谋部下达的命令递给海军陆战队第2旅旅长彭明强准将。因为清军的水师力量弱小,广东水师轻易的就被打残了,清军的其他水师也不敢来和新华军的海军交手,这使得新华国海军这段时间以来非常的无聊。只能眼看着陆军不断的吃肉,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好在,这一次护送海军陆战队第2旅去台湾,说不定会和福建水师交手的。福建水师实力弱小,但也有几千人的,歼灭他们,也是一件大功。

海军陆战队第2旅旅长彭明强准将接过命令一看,然后就对魏勇少将说道:“魏司令官,那这一路上就有劳了。”

“哈哈,这么客气干嘛,我们本就是一家人嘛!”魏勇少将笑着说道。

无论是魏勇少将还是彭明强准将,都没有把接下来的敌人放在眼里。台湾只不过是一直海外岛屿而已,到目前并未得到开发,除了生活在山里的少数民族之外,汉人很少,驻防那里的清军更是稀少。海军陆战队第2旅,只需要派遣一个营的部队上岸,就能够轻易的消灭台湾岛上的清军。

1月28日,新华国海军第1舰队护送海军陆战队第2旅进入了台湾海峡。新华军的庞大舰队进入海峡,顿时就被游弋在那里的福建水师发现了。面对新华国海军的巨大战舰,福建水师立刻逃跑。之前广东水师和新华国海军交战的结果,已经让他们明白了,凭借他们落后的战舰和战术,根本就无法和新华国海军相比的。福建水师提督赛振彪,更是第一时间向前线求援。如果新华军是要在福建登陆的话,仅凭他的几千水师,根本就抵挡不住啊。

这使得从福建方向进攻广东东北部的清军,不得不暂停进攻,派遣部队回援。否则的话,一旦后路被抄,那他们就危险了。

当天下午,新华国海军第1舰队的12艘‘鲨鱼级’巡洋舰,开到了厦门,对福建水师大营进行了猛烈的炮击。福建水师使用厦门岛上的岸防大炮还击。只不过,老旧大岸防大炮,根本就不是新华军的舰炮的对手,很快就被新华军海军给摧毁了。

新华国海军第1舰队,直到摧毁了福建水师大营,并将码头上系留的战船全部摧毁之后,才大摇大摆的离开。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战死者超过千人,加上战船大部分被毁,福建水师已经失去了战斗力。但是,福建水师提督赛振彪对于新华军没有在厦门登陆,非常的庆幸。否则的话,他就死定了。

1月30日上午,新华国海军第1舰队护送海军陆战队第2旅在台湾北部基隆登陆。清军在台湾的军事力量非常薄弱,根本就抵挡不住新华军的进攻。

第两百七十八章英国人插手

ps:第二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赞!

1月份的北京,正在隆冬时节,大雪纷飞,天气非常的寒冷。北京城内的街道,大都是土路,下雪之后,变得泥泞不堪。这个时候,已经很少有人会外出了,大家都窝在家里,烤着火,或者抱着老婆睡大觉。

虽然新年就快要到了,但对于穷苦的老百姓而言,这个年并不好过啊。朝廷的军队正在南方和一个叫新华国的国家打仗。尽管战争距离北京城的老百姓还很远,但是已经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了。物价开始上升,特别是米价,更是不断上涨,让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同时,也有不少的流言在北京城内流传。关于新华国,大家知道的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将这当作是谈资。在大家的流言当中,新华国乃是前明后人在南洋建立的国家,一直隐忍了近两百年的时间,这才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现在,前明要打回来了,要把满人赶走,恢复大明江山。当然,这样的流言,官府是严禁流传的,一旦被发现的话,将以妖言惑众抓捕,轻则挨一顿板子,重则直接丢掉脑袋。不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满清政府越是禁止传播和新华国有关的流言,老百姓就越是相信那是真的。一些平时受到满人欺压,过不去下的汉人,对于新华国,已经隐隐有一些期盼了。他们再遇到那副为非作歹的满人的时候,也都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再忍一忍,等到汉人大军打败满清,好日子就来了。

北京城的气氛。非常的诡异。南方大军正在同新华军鏖战。但是,战斗开始半个多月了,却还没有任何的捷报传来,这让朝堂上的诸公都有些担忧。道光帝更是一日三问,询问南方的战局。只不过,每一次都让他非常的失望。

1月29日,前线军队终于送来了奏折。还是由蒙古郡王僧格林沁所写的奏折。只不过,奏折有两份,但是内容却是大相径庭。前一份奏折上说。清军正在同新华军激战,虽然初期受挫,但部队士气并未受到影响,惠亲王爱新觉罗。绵愉更是表示。击败新华军指日可待。一切都非常的乐观。但是第二份奏折,完全就是叫苦连天了。部队损失惨重,新华军火器强悍,借助地形优势,清军无法突破新华军的防线。搞不好大战会一直持续下去,短时间内想要把新华军赶回南洋,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军机大臣们收到这两份奏折之后,也都皱起了眉头。他们一个个都是人老成精的家伙。当然能够分得清这两份奏折的真伪了。很显然,南方的战事是遇到麻烦了。只不过。他们该怎么像道光帝禀告呢?众人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有拿定主意。最终,只得原封不动的把两份奏折都递交给了道光帝,让道光帝自己来决定。

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寒冷,道光帝的身体月越来越差了,脸色苍白,就仿佛是要行将就木了一样。看完了军机处送上来的两份奏折之后,道光帝更是脸色煞白。

“哼!看来朕的弟弟也知道报喜不报忧了。可是,这对于战事,有什么帮助?来人,传朕的旨意,招惠亲王回京,南方的战事,交给直隶提督陈金绶来指挥。”道光帝阴恻恻的说道。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拟旨。”军机大臣穆彰阿连忙说道。

“先不忙,你们说说,南方的战事是否真如僧格林沁所言,已经糜烂到了极点了?朕的三十万精锐大军,居然那新华国几万军队毫无办法。”道光帝问道。

“陛下,奴才以为,前线军队只不过是稍微遇到挫折而已,不会太严重的。陛下洪福齐天,必能保佑我大清江山稳若磐石的。”穆彰阿说道。

“哼!朕要听的是实话。”道光帝声音冰冷的说道。他还没有到老糊涂的地步,真话假话还是分得清楚的。虽然,穆彰阿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但这个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斥责他。

“奴才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军机大臣穆彰阿连忙跪地求饶。

“裕诚,你说说,大清的军队,真的打不过新华军吗?”道光帝直接点名了。裕诚是兵部尚书,在这个方面,也是最有发言权的。只不过,裕诚却有些犹豫,不知何地该怎么回答。

犹豫了一下之后,裕诚还是决定实话实说:“陛下,相比新华军,大清的军队这些年确实是有些荒废了。特别是在武器方面,我们和新华军的差距非常的大。经过我们收集到的情报,新华军装备的火器,比英国人还要厉害。因此,前线军队暂时无法取得进展,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够击败新华军?”道光帝问道。他知道,裕诚说的是实话,虽然这个实话不太让他高兴。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而责骂裕诚。

“陛下,奴才认为,大清想要在短时间内打败新华军,是不太可能的。为今之计,只能从长计议,针对新华军的优势,重点发展火器,等到大军的火器能够和新华军相抗衡了,那我们要击败新华军,就比较容易了。”裕诚回答道。在鸦片战争当中,清军就是因为武器装备大大不如英军,最终导致清军惨败的。现在和新华军开战,清军还是吃了这方面的大亏。

“陛下,火器发展,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够追上新华军的。我们和新华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况且,一旦给了新华军足够的时间,等到他们消化了广东之后,我们要想击败他们,那就更加的困难了。”军机大臣潘世恩跳了出来,反驳裕诚的建议。

道光帝皱了皱眉头,这些天以来,他也重点了解了一下新华国的资料。虽然很多消息都是从洋人那里得到的,可信度还不能确认。但是,他不得不佩服,新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